《三国之四世三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出来。”

    袁术的话说的是大义凛然,不知情的人会觉得他忠义。

    但是,此时在帐中的诸侯哪一个不是明白人,岂会看不出袁术反对的用意。

    扶持新的天子,对于袁家来说是一个机遇。但是,发起人乃是袁绍,不用说他的功劳肯定是最大,那么袁家新的族长是谁,也就不言而喻,这种事袁术自然不会看着发生。所以,他才这么积极的反对。

    至于说袁术忠义,汉献帝还活着的时候他就称帝了,这种人要是都是忠义之人,估计天下就没反贼了。

    “公路此言甚是,吾亦以为不可!”

    “吾赞同公路之言!”

    袁术发表之后,又有两人出来反对,众人望去,却是西凉太守马腾和北海太守孔融。孔融号称是孔圣人之后,秉承儒家忠义思想,他反对是显然的事。他若是支持另立新帝,让孔子情何以堪?

    至于马腾反对,不知情的人以为他是忠义之心,然则,马腾其实另有想法。

    马腾其祖伏波将军马援乃是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想想何等荣耀。然而,如今马家却是居于西北苦寒之地,不复昔日荣耀,每每思及此,马腾心中自是不甘。

    因此,马腾心中自是亦有鸿鹄之志。

    董卓的行为,亦是马腾所期望的。不同的是,马腾是为了兴复汉室荣光,恢复他先祖的荣耀。如今天子在长安,距离他西凉并不远,他若引兵来攻,乃是极为简单的事。然而,若是联军另立天子,到时天下有了两个皇帝,他就算从董卓手中抢下皇帝也没用,反而为成为众矢之的。

    因此,马腾才反对。

    不过,十八路诸侯去了三路,还有十五路,三路诸侯反对,十二路诸侯默认,显然袁绍这边更占据优势。况且,没有曹操和孙坚这二个声望不输于袁绍的诸侯在,袁绍自是意气风发,不顾三人反对,直接传信给幽州刘虞。

    接下来的日子,自然是等候刘虞的回应。

第九十五章 联军解散() 
然而,信心满满的袁绍注定要失望了,刘虞收到袁绍的意思之后,断然拒绝,更是在使者面前怒斥袁绍。

    于是,使者灰溜溜的跑回来向袁绍复命。

    袁绍心中自是气极,只是这种事乃是你情我愿,人家不想当皇帝,他也强求不得。刘虞不肯当皇帝,袁绍只好另选他人,益州牧刘焉便落入袁绍眼中,奈何自从刘焉入了益州之后,便将入蜀通道给断了,如今想派人去信也做不到。

    如此,袁绍只能放弃另立新帝的念头。

    话说除了刘虞和刘焉两个汉室宗亲,不是还有荆州刺史刘表和平原县令刘备吗?袁绍为何不立这二人为帝呢?

    这刘表才智出众,与汝南陈翔;同郡范滂;鲁国孔昱;渤海范康;山阳檀敷;同郡张俭;南阳岑晊七人为友,时人称之为“江夏八骏”。倘若扶持刘表为帝,以刘表的能力,自是不可能为傀儡皇帝,到时不要说好处了,没对付他们就不错了。袁绍他们既然敢另立新帝,想来也不介意再扶持他人。所以,太聪明的人自能不能扶持他做皇帝。

    至于刘备,不过是一个贩履织席的家伙,他自称是汉室宗亲,又没有得到皇室的认可,不要说袁绍,其余诸侯谁都没想过扶持刘备当皇帝,让这样一个身份的人当皇帝,他们心中肯定不舒服,还不如自己当皇帝。

    无奈之下,这另立新帝的念头只好打断。

    公孙瓒为北平太守,常年与北方胡人作战,胜绩不断,故此愈发自得自己所创战绩,心中亦有称雄之心,对于他的上司刘虞,面服心不服。而比邻的袁绍乃是渤海太守,公孙瓒若想成就大业,袁绍必是他的阻碍,因此,公孙瓒自是不想袁绍势力壮大。如今曹操,鲍信和孙坚三人离去,联盟已有瓦解之势,公孙瓒心想不若自回北平,待机而动。

    想到这里,公孙瓒便立马找到刘备,商议道:“袁绍好大喜功,无能之辈。联军聚结日久,却是未能挫动董卓,得了洛阳,却是停驻不前。如今曹操,鲍信,孙坚三路人马已去,联军更是貌合神离。倘若继续呆在这里,必定会成为袁绍的棋子,既然如此,我们还是回去,不知贤弟以为如何?”

    刘备也早有这样的想法,他的人马不过三千,势力最弱,要不是他打着汉室宗亲的身份,估计都没有哪个诸侯鸟他。经过华雄和吕布一战,他们兄弟三人的名声早就打响,再呆在这里也没益处。可是要离开,他也没什么理由,不过现在公孙瓒带头,他就有话说了。

    当初是公孙瓒带他来的,现在公孙瓒要走,他自然要跟着。

    于是,公孙瓒和刘备二人各自拔寨引兵离去。回了平原,刘备仍然当他的县令,同时招募士卒,让关羽和张飞二人操练,只等天下局势改变,再乘机而动。公孙瓒回了北平,继续引军与胡人作战,借此锤炼将士,同样等着时机出动。

    回到联军之中,如今诸侯又去一路,联军更是人心浮动。

    且说兖州太守刘岱,亦是汉室宗亲。因为早年的时候东郡太守乔瑁不听从其号令,故此两人生有怨隙。如今天下大乱,联军失和的情况下,刘岱便想要寻机杀了乔瑁。随后在属下的计谋下,刘岱便向乔瑁借粮。

    刘岱身为兖州太守,东郡乃是兖州所属,老板向属下借粮,按理来说是要借的。

    然而,乔瑁不知哪根筋不对劲,竟然不借。因此,刘岱便有了理由,说乔瑁不遵上令,直接领兵杀了乔瑁,随后将乔瑁麾下将士收归己有。

    杀了乔瑁,刘岱也不呆在这里,领兵返回兖州,让属下王肱担任东郡太守。

    刘岱杀了乔瑁,可以说是彻底的点燃了联军分裂的导火索。谁都不想成为下一个乔瑁,故此纷纷离去,袁绍见状,也唯有引兵返回渤海。轰轰烈烈的讨董行动,还不到一年,却是因为联军各自的心思和猜忌而分崩离析。

    ……

    且说刘表如今刚平定了荆州,且又正值壮年时期,收到了袁绍的来信之后,便下令蒯越和蔡瑁引兵一万去阻截孙坚。倘若再过些年,刘表老迈之时,又岂会做出这般举动,或许保住荆州这点基业才是他唯一的念头。

    孙坚的大军才到,蒯越已是摆好阵势,胯下一匹纯白色的高头大马,策马立于最前方,虎视眈眈的望向孙坚。

    孙坚面色不变,拨马上前问道:“蒯异度为何拦我去路?”

    蒯越见孙坚如此,知他装模作样,当下冷笑一声,厉声道:“孙坚,你既然是汉臣,为何要私藏国宝传国玉玺?放下那传国玉玺,我便放你离去。”

    “哈哈!”

    孙坚怒极而笑,手指蒯越,怒道:“猖狂,想我孙坚自幼作战,历经无数场战斗,只有我放人离去,从没有人敢说放我离去。今日,我便要看看你有何能耐,竟敢说出如此大话。公覆,且去取了那厮首级!”

    “喏!”

    黄盖大声应喝,随后挥舞节鞭,拍马出战。

    见黄盖勇猛,蒯越却也不慌,便令身侧蔡瑁出战。这蔡瑁平日里常言自己武艺如何了得,放言便是那吕布,他亦不曾放在眼中。今日,蒯越便要看看这蔡瑁究竟何等实力。

    “来将何人,报上名来,我蔡瑁手下不杀无名小卒!”

    蔡瑁手中长刀,寒光凛冽,配合着他那挺拔的身躯,倒也显得威武。然而黄盖却是不言不语,举鞭就砸。蔡瑁心头大怒,暗道这人如此无礼,心中想着要给这家伙一点厉害瞧瞧。两人缠斗数合,黄盖眼中凶光一闪,猛的向蔡瑁当头砸去。蔡瑁见黄盖招式凶猛,连忙躲开,不过胸前护心镜还是被砸落。蔡瑁见黄盖如此厉害,自知不敌,当下便拨马回阵。

    阵前蒯越看的真切,见蔡瑁如此不堪,竟还放言可与吕布匹敌,真的是令人可笑。

    “德珪,你常言能与吕布匹敌,为何敌不过孙坚麾下一将领?”

    听着蒯越嘲讽的话语,蔡瑁脸色微红,平日里大话说过头了,本以为自己与吕布不会有什么瓜葛,哪想到会碰到孙坚军。不过,蔡瑁很快便回复正常,洋洋自得的解释道:“我擅长的乃是水军,倘若在水中作战,便是来十个、百个吕布我亦不惧,这陆战我却不熟,战败乃是必然之事。”

    蒯越虽然嘲讽蔡瑁武艺,不过蔡瑁训练水军确实不凡,此时又是与敌作战之时,蒯越也不多说什么,当即下令撤军。

    被人欺到头上,孙坚岂能善罢甘休,右手一挥,大军便乘势杀过界口。

    “刘表在此,孙坚此时不下马束手就擒,更待何时!”

    山后金鼓齐鸣,当先一人身穿锦袍,虎目直视孙坚,此人却是荆州刺史刘表。

第九十六章 吕布来袭() 
孙坚脸上怒气一闪而过,随后掩藏怒色,就在马上向刘表拱手行礼,道:“景升,你我乃是邻郡,缘何听信袁绍之言,如此相逼?”

    刘表手中马鞭遥指孙坚,一脸正义之色,喝道:“你私藏传国玉玺,想要谋反,又何来邻郡之说。”

    孙坚咬牙切齿,恨不得一刀斩了刘表,只是他从洛阳离开之时,连日赶路,将士多有疲乏,与刘表交战,肯定不利于自己。当下,孙坚脸色一正,肃然道:“倘若我私藏传国玉玺,当死于乱箭之下。”

    孙坚今日许下誓言,日后却是真的死于乱箭之下,可见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注定,誓言不可随意许诺。

    刘表冷冷一笑,言道:“要让我相信也可以,只要你让随军行礼让我搜查,若真无传国玉玺,我便信你,并向你赔罪。”

    “哈哈!”

    孙坚怒极而笑,手指刘表喝道:“你有什么勇气,敢如此小看我。你刘景升能坐上这荆州刺史之位,也是我的功劳。我既然能杀了那王睿,难道就杀不了你!”

    原来的荆州刺史王睿正是被孙坚所杀,随后董卓才任命汉室宗亲刘表担任荆州刺史。孙坚这样说话,威胁的意味甚浓。

    “狂妄,擅杀朝廷重臣,竟敢如此嚣张,孙文台,你莫非以为我是王睿!”

    “匹夫,既然你不识抬举,别怪我不客气!”

    孙坚怒吼一声,大手一挥,便下令将士出击。刘表见状,急令撤军,孙坚此时怒火充盈心头,也顾不得其他,一马当先便要追杀刘表。

    “梆梆梆!”

    孙坚追的急切之时,震天的锣声响起,山后的伏兵尽出,背后蒯越和蔡瑁二人亦是引军杀人,孙坚却是被围在中央,左右冲杀不出去。

    “父亲莫要担心,孩儿来也!”

    眼见身旁亲兵一个一个倒下,孙坚双眼通红,心中恨不得将那刘表千刀万剐。只是此时自身性命能否保住还是两说,更勿论斩杀刘表。正当这时,前方传来喝声,却是孙策随后赶来,手持长枪,荆州兵围了上去,然而,却是犹如割麦子般的倒下。

    正在孙策前冲之时,有几名荆州兵已是接近孙策,脸上露出笑容,似乎在欢庆即将到手的杀戮。然而,笑容还未绽放多久,却是僵在脸上,不知何时,眉间已是多了一支颤动的箭支。

    只见在孙策身后不远处,孙尚香手中一方长弓,先前那几名荆州兵却是被她给射死了。

    孙策见此,更是毫无忧虑的一路冲杀,前有孙策开路,后又孙尚香长弓点杀,竟是无人能挡住孙策,如此下去,要不了多久,便能将孙坚救出。

    “可恨,此番出来,却是没带弓箭手,否则定要让孙坚这厮饮恨于此!”

    刘表不甘的喊了一声,随后看向身旁的蒯越和蔡瑁二人,刘表说道:“德珪,平日里你说自己如何无敌,如今还不去斩了那小将。”

    蔡瑁脸上闪过一抹尴尬的神色,支支吾吾的辩道:“大人,小的擅长的乃是水战,这陆战怕是…”

    刘表瞥了他一眼,这蔡瑁仗着是自己的小舅子平日里信口开河,他又岂能不知蔡瑁实力。刚才那般说,不过是警告他日后莫要再言大话,平白的丢了他这个刺史的脸面。要不是看在他妻子蔡氏的面子上,他早就狠狠的惩戒蔡瑁了。

    “主公,如今战事不利,我等先退!”

    程普,韩当和黄盖三人也是引军杀到,团团将孙坚护卫其中,程普劝谏到。

    孙坚一脸怒色,嘶吼道:“想我孙坚历经大小战役无数,今日却是载在这刘表手中,若是不杀此獠,我心难平。”

    “父亲,那袁小…公子曾言,此番与刘表作战,恐有血光之灾。”

    三人苦劝孙坚不得,正在这时,孙尚香忐忑的话音响起。众人这才想起袁常在离去之时说过的那句话,心中俱是一惊。

    孙坚本以为自己领兵作战,战无不胜,本没有将刘表放在心中,更不要说血光之灾这种事。只是,他没想到刘表竟然带了这么多的人来,而且设下埋伏,再加上孙坚士卒连日赶路,已是疲乏不堪,战力更是大打折扣。

    如今再回想袁常那神秘莫测的笑容,孙坚此时也不敢肯定若是战下去,会是何等结果。

    沉吟了片刻,孙坚似乎有了决断,当下恨声道:“我军疲乏,不宜作战,当先回江东。刘表此仇,他日必报!”

    言毕,众人心中都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袁常的话语似乎还在耳边回荡。

    随后,程普、黄盖、韩当三人在前方开路,孙策和孙尚香二人守护在孙坚身旁,一路掩杀而去。跟随孙坚的皆是百战老兵,战力岂是荆州士卒可比?若非连日赶路太过疲乏,孰胜孰败尚未可知。

    孙坚虽然撤离,但是士兵也死伤过半,而刘表损失也不小,自此之后,孙坚便和刘表结怨。

    ……

    袁常六人离开长安,一路东行而去。出了长安也不用担心董卓了,所以六人骑着马倒也不急着赶路。

    最爽的莫过于袁常这厮了,跟刘曦二人同乘一骑,个中滋味却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袁常如此开怀,刘曦自然是拉着他让他继续讲故事,得意的袁常也忘记了在长安时因为讲故事做的孽,又是口吐飞沫的讲了起来。赵云、典韦和刘曦三人时不时的问上一句话,即使是什么都不明白的彼得,见众人如此开心,也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