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4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呵呵!”

    袁常和郭嘉等人听到卢湖这么奇葩的请求,顿时都忍不住笑出声来了。而且,看卢湖的样子,明显是一个愚蠢又纨绔的无能子弟,袁常也没有心思搭理他,让两个士兵将卢湖压了下去,便将目光再次看向对面的众人。

    “所有士兵听了,准备…”

    “幽州牧,且稍等!”

    袁常“进攻”两个字还没有说出口,又一次被人打断。接连两次被人打断,袁常也是恼怒不已,将目光转向说话之人。要是这家伙再跟卢湖一般提出奇葩,或者没有合理的解释,袁常自然不会轻易绕过对方。

    却说这次出言制止袁常的人又是谁呢?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未完待续。)xh。50

第五二零章 卢毓劝说() 
出言制止袁常的是一个小孩子,看他的年龄不超过十岁。 当然,无论在任何时代,都不乏天才少年的存在,故此,对方虽然是个小孩子,袁常也没有任何的小觑,只是双目紧紧的盯着对方,等待对方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

    “幽州牧,小子卢毓,如今的卢家家主便是家父。”

    说话之人却是在卢家消失多日的卢毓,话说卢毓不是前往北京城向袁常报道了,怎么又会出现在此处呢?

    原来,思考明白的卢毓在准备动身前往北京城的时候,突然想到,若是袁常真准备对范阳卢氏下手,真的只会派遣一千兵马?即便是真的只派遣一千兵马,又岂会如此轻易的被卢家探子给查探到?因此,卢毓顿时就明白,被卢家探子给查探到的这一千兵马只不过是摆在明处的兵力,暗处定然还会有更多的兵马。虽然卢毓看不过眼几个叔伯和两个叔祖的行为,但是,卢家的私兵和佃户他们却是无辜的。而且,大多数卢家的私兵忠诚的对象是卢植,而不是卢礼和卢义二人。毕竟以二人的才能和名气,又岂会让如此多的私兵忠诚对待?故此,为了这些忠心的卢家私兵,卢毓便让护卫护送两个嫂嫂和侄子、侄女先行前往北京城,他则在此处等着袁常的兵马动手。原本,卢毓还担心领头之人是袁常的麾下,沟通比较困难,如今却是袁常亲至,卢毓便放心多了。当然,袁常亲自到来,可见袁常对解决卢氏家族的问题是持着极其看重的态度。

    “哦,你便是卢中郎之子?”袁常略显好奇的看着卢毓,范阳卢氏自卢植之后,子孙皆有才名,且都在曹魏、晋朝担任高官,显然能力都是不俗。如今,卢毓出现在自己眼前。却是不知是何原因。不过,有一点袁常却是知道,那就是卢毓和卢斌、卢江他们不是一路的,否则,卢毓刚才就应该是从卢斌、卢江他们的队伍中出现,而不是从人群中走出来。

    “卢毓你出言制止本州牧行动,却是何故?若是不能给本州牧一个合理的解释。本州牧也不会因为你是卢中郎之子就轻易饶过于你。”

    卢毓年纪虽小,礼仪却是极为周全。恭敬的对袁常行了一礼,而后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给袁常,说道:“启禀幽州牧,对于幽州境内的改革变法,家父早有决定。奈何家父长年不在家族之中,家族大权由小子的几位叔伯、叔祖把控,故此,才会做出反抗官府的决定。如今,小子将家父的书信交由幽州牧。表明我卢家的态度,还望幽州牧能够免去一场兵戈。”

    袁常接过卢毓递来的书信,展开仔细浏览了一番。如卢毓所说,卢植是秉着支持袁常改革变法的态度,并且嘱咐卢家全力支持袁常的变法,配合官府的行动。并且,卢植在信中还大力称赞了袁常改革变法的好处。是利国利民,只恨卢植早生了几年,否则,定然要与袁常结交一番。

    看完卢植的书信,袁常心中一阵感慨。

    卢植不愧是海内极具名望的大儒,忠心于朝廷的大臣。一心一意都是为了天下百姓着想。从他支持袁常的改革变法,以及卢植过往一心扑在朝廷政事,并没有因为家族而忘记了国家大义,卢植这样的人,却是一个真正忠诚的人,不会把家族的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上面。袁常也觉得可惜,卢植如今已年迈。并且也没有多少时日。

    “卢中郎忠心为国,胸怀天下,本州牧心中亦是极为佩服。”袁常长叹一声称赞到,言语中充满了惋惜之情。“故此,对于生出卢中郎这般俊杰的卢家,若是可以的话,本州牧也不愿意动手。但是,卢毓你也看到了,现在并非是本州牧非要动手,而是你们卢家的护卫,公然反抗官府,你让本州牧又如何是好?”

    “幽州牧,还请给小子一点时间劝说家族护卫,若是事不可为,小子也就不会妨碍幽州牧继续动手。”

    卢毓对着袁常长揖一身,恭声请求到。

    “既然你这般说了,那本州牧便给卢中郎一个面子,让你去劝说他们。若是他们还要负隅顽抗,那就不要怪本州牧心狠手辣了。”

    再次对着袁常行了一礼,卢毓便走到卢斌和卢江的队伍前往。

    看着卢斌和卢江二人,卢毓直接说道:“大伯父,二伯父,我父亲早在给两位叔祖的书信中就已经说过支持幽州牧的改革变法,家族要全力支持,为何你们二人要误导家族护卫,让他们与官府对抗,将他们送上死路?”

    “哼!”

    卢斌冷哼一声,用带着怒气的口吻嘲讽的说道:“卢毓,你还记得我们是你的长辈,你便是用这种语气与我们说话?你父亲愚蠢,你也是如此的不知礼仪,果然是父子俩。我们家族的基业乃是先人所努力赚得,为何要平白无故的上交给官府,难道就因为幽州牧一句话,家族就要将先人创下的基业交出来,这又是何道理?经过我们大家的商议,卢子干已经老迈,不适合继续担任卢家的家主,如今卢家的家主已经不是你父亲了。所以,家族该怎么做,轮不到你来说三道四。”

    “卢毓,你别忘记了,你也是卢家的子弟,若是没有了家族基业,你和你的两个嫂嫂,侄儿、侄女又要靠什么养活自己,难道就凭你父亲的名气和你这一张嘴?也对,你两个嫂嫂姿色不俗,若是献给幽州牧,想来也能为你换来荣华富贵,你倒是打的好算盘。”

    “二伯父你…”

    卢江充满恶毒言语的冷嘲热讽,直让卢毓气得面色发青。卢毓毕竟年纪还小,斗争经验没有卢江丰富,打嘴仗又岂是卢江的对手?所幸卢毓没有被气糊涂,还记得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当下也不再理会卢斌和卢江二人,而是将目光看向那群坚决支持卢家的忠心护卫。

    “卢大,卢二,卢涛,卢林,你们四人可还认得我?”卢毓目光锁定在几个护卫身上。大声喝道。

    “属下等岂能不识公子,先前未能及时向公子问安,还请公子恕罪!”被卢毓点到名字的四人几步跑到卢毓面前,恭敬的说道。

    “既然你们记得本公子那就好!”

    卢毓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问道:“那本公子问你们,当初你们加入我卢家,是因为什么原因?又是效忠于何人?”

    “启禀公子。属下等当初之所以加入卢家,乃是因为敬仰于家主的威名。愿意跟随家主左右,效忠的自然是家主。若是没有家主的栽培,便没有属下等今日的成就。对于家主的大恩大德,属下等没齿难忘!”

    “既然你们效忠的乃是我父亲,为何你们要违背我父亲的意愿,跟随我的几个叔伯、叔祖公然违抗官府,这又是何道理?”卢毓闻言,大声质问到。

    “属下等报答家主的恩情尚且惶恐做的不够好,又岂敢违背家主的意愿。恕属下等愚钝,还请公子明示!”

    四人脸上皆是露出一副惊恐的表情,急切的说道。

    范阳卢家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日的规模,也多亏了卢植的名望才能做到。若无卢植的存在,卢家又岂会有今日的繁盛?而且,忠心于卢家的护卫,也多是冲着卢植的名气而来。至于说卢礼和卢义等人,忠心的护卫又岂会认得他们?如今卢毓这般说法,跟卢礼和卢义给他们的命令有所冲突,故此,四人脸上都露出一副茫然不解和急切的表情。之所以会如此,也多是因为以往卢家都是由卢礼和卢义二人掌控。卢植并没有管理,以致于卢家的护卫都把卢礼和卢义的命令当成是卢植所发出的,故此,在卢礼和卢义选择与官府对抗的时候,这些忠心于卢家的护卫,根本没有任何的犹豫和质疑。然而,此刻卢植的儿子卢毓却出现在这里。说出与卢礼和卢义的命令相反的意思,他们又岂能不急切。

    卢毓也没有多说,从袁常那里拿来卢植亲笔书信,递给四人说道:“我父亲的笔迹你们自当认得,你们看看书信里的内容又是什么。”

    卢大、卢二、卢涛和卢林本不是姓卢,乃是乱世里的流民,或是敬仰于卢植的声名,或是受恩于卢植,故此都投效到卢植所在的卢家效力。其中表现出色的人,卢家都会给他们赐名。封建的时代与后世不同,一个家族能够赐名给下人,那可都是莫大的荣耀。就如皇室一般,对于功勋卓著的大臣,赐以国姓便是极高的荣耀,历史上也没有几人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卢大、卢二四人能力出众,且又识字,故此,卢家便给他们赐了家族姓氏。因此,对于卢植的笔迹,他们四人自当认得。

    看过卢植的书信,四人连忙向卢毓行礼,道:“公子,属下等受人蒙蔽,做出违背家主意愿的行为,还请公子责罚!”

    “责罚却也不必了,本公子如此行为,也不过是为了救你们一命罢了。”

    卢毓摆了摆手,指着袁常的方向说道:“幽州牧麾下兵马上万,皆是精锐之师,你们认为凭借你们这些人手,能够与幽州牧的兵马对抗嘛?我父亲的意思乃是支持幽州牧的改革变法,然则我的几个叔伯、叔祖却是为了一己之私,置你们的生死于不顾,坚持要与幽州牧做对,最终只有死路一条。既然你们效忠的是我父亲这个家主,如今你们也看到我父亲的亲笔书信了,该如何做你们自己知道,莫要受人蒙蔽,白白送了小命。”

    “公子活命之恩,属下等没齿难忘。如今既然已经明白了家主的意思,属下等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不会辜负家主和公子的期望。”

    卢大、卢二、卢涛和卢林四人齐齐向卢毓施了一礼,便走回己方队伍,将方才自书信上所看到的内容,卢植的意思转达给一众护卫。在得知卢植的意思之后,一众护卫才明白与官府对抗的行为并非是出自卢植的意思,忠心于卢家的护卫顿时哗然,在经过劝说之后,他们自然不会再跟随卢礼、卢义行动,也都放下武器,向袁常投降。只有少数卢礼和卢义的手下,依然还没有选择投降,不过,在看到绝大多数的人都已经投降,只剩下寥寥数十人,却也有些摇摆不定,似乎也准备器械投降了。

    卢斌和卢江见状,顿时脸色发白,高声怒骂道:“你们这群忘恩负义的混蛋,难道你们忘记了平日里家族给你们的好处,家族又是如何对待你们的?如今家族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却是背叛家族,你们不得好死,啊!”

    “大伯父,二伯父,错的是你们,并不是他们!”

    卢毓站出来,指着卢斌和卢江二人,高声说道:“他们投效于我们卢家,乃是因为我父亲的名望,或者受恩于我父亲,三叔祖和四叔祖并没有给他们任何的好处。我父亲因为忠心于朝廷,无暇管理家族,你们便曾我父亲不在家族之中,妄图取而代之。然则,你们却是忘记了,若是没有我父亲,家族又岂会有今日之繁盛?父亲选择支持幽州牧的改革变法,必然有他的道理,可是你们为了一己之私,竟然不顾如此众多的忠心护卫的性命,准备与官府对抗,且问你们,你们究竟安的是什么心思。”

    “竖子…”

    卢斌和卢江二人被卢毓一番责骂,气得是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们如今才知道,平日里太过轻视了卢毓这家伙,以致于今日在卢毓的策反下,大多数的护卫都已经背弃他们,如今只有不到百人的护卫,他们又哪里有什么资本与袁常对抗。但是他们却忘了一点,即便有数千护卫,他们就真的能够与袁常上万精兵对抗,简直是痴人做梦。

    “哼,袁常小儿,今日让你阴谋得逞,皆是此竖子叛逆之过。但是,你不要以为,这样你赢了。”

    此处动静如此之大,卢家府邸距离不远,卢礼和卢义二人也早已被惊动,来到此处。卢礼冷冷的看着卢毓,不屑的对袁常说到。(未完待续。)

第五二一章 山雨欲来() 
荆州长沙郡,设于秦朝,为直属朝廷管辖的三十六郡之一。 及至刘邦创建汉朝,封西汉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以原秦长沙郡建长沙国。汉朝初期,长沙国为当时的直属朝廷管理的一级行政区的诸侯国,实行世袭制,自主性也要大于同时期的郡。到了刘氏长沙国时期,中央加紧控制诸侯国,领土缩小,长沙国的自主权也大大下降,与郡几无差异。

    王莽篡权建立新朝,西汉所封诸侯王国、侯国全部废除;长沙国改名“填蛮郡”,国都临湘县改名“抚睦县”;建武二年,刘秀遥封西汉末代长沙王刘舜之子刘兴为长沙王,复建“长沙国”,以控制洞庭以南的局势,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长沙相韩福、桂阳太守张隆、零陵太守田翕等,相率遣使贡献,悉封为列侯,至此,包括长沙在内的湖南全境正式归于东汉;刘秀以长沙王刘兴等“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将其改封为临湘侯,又将长沙国废除,改为“长沙郡”。

    东汉初,废除经过一系列变化的长沙国,重建长沙郡。长沙郡从东汉起,经过三国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的南朝,直到隋朝,隋文帝废除郡一级,共延续了552年。

    西晋改长沙郡为湘州,东晋初改回长沙国,后又改长沙郡,刘宋时改湘州,以临湘治长沙郡。隋炀帝改州为郡,又改潭州为长沙郡,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