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4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础V灰稣浇苋驶魍耍涨慊峥吹剿醣傅氖盗Γ古绿涨换峥粗厮恐灰仍谛熘菡家桓龅胤椒⒄梗醣缸允怯凶孕抛炒笞约海鹊绞盗ψ愎唬隳苋〈涨既党玻醣敢簿陀辛顺仆醭瓢缘母

    “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可惜,陶谦在听了刘备的话,思考了片刻之后,果断的否决了刘备的提议。

    “玄德,你相助于吾,吾自是没必要隐瞒于你。”陶谦苦笑着摇了摇头,叹道:“先前曹仁安营下寨之时,吾自是想要出兵将其击退。故此,派遣大将出城交战。然而,连番大战下来,却是未能击败曹仁,徐州将士更是死伤众多,更令曹仁兵马士气大涨。至此,吾方知曹操麾下士卒强悍,果非虚名。玄德和张都尉勇猛,吾自是钦佩不已。然则,若是出兵之后,玄德与张都尉有所损伤,吾心中有所不忍。故此,出兵之事,还是三思而后行。”

    对于陶谦的话,刘备心中自然是鄙夷不已。显然,陶谦是被曹仁给打怕了,现在连出城战斗的勇气都没有了。至于陶谦说什么派遣大将出战,刘备更是不屑,徐州久未经历战事,真正能够上战场的大将还哪里存在,这些占据高位的将领,多是陶谦的亲信心腹,都是靠着关系爬上来的。心中虽然不屑,刘备也没有表现出来。而对于陶谦反对出战的话,刘备也没有继续多说什么,毕竟现在他刚到徐州,不能表现的太过强势,若是引起陶谦的不满,等到曹操退走之后陶谦把他赶走,那就不妙了。

    “陶刺史所言甚是有理,备思虑不周,倒是徒惹笑话了。”刘备非常恭顺的顺着陶谦的话,也很是自觉的承认自己的“错误”。

    “玄德无需如此,玄德未与曹仁交战,不知其兵马战力,故此才有此言,皆是一番好意,吾感激尚且不及,又岂会责怪于你。”陶谦见刘备如此恭顺,也是极为满意,安抚了一番之后,道:“玄德,你麾下兵马如此之少,若是上了战场,怕是难有作为。故此,吾将麾下兵马划拨五千于你,一应粮草钱财皆由我徐州承担,不知玄德你意下如何?”

    “多谢陶刺史盛情,备必不辜负陶刺史美意!”

    对于陶谦如此上道,刘备还能多说什么?当然是毫不犹豫的接受了,刘备本就存着别的心思,如今陶谦又给兵马,又给钱粮,如此好事打着灯笼都不一定能够找到,现在陶谦白送上来。若不是为了顾及自己的形象,刘备都想拜陶谦做干爹了。

    “哦,对了!”

    陶谦轻轻的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略显歉意的说道:“玄德初到徐州,怕是这些士卒不服玄德你的指挥管教,故此,吾便遣一都尉听命于你。此都尉乃是吾麾下猛将,忠于职守之辈。只要有他替玄德你出面,这些士卒必然不会做出欺上之举。玄德,你以为如何?若是玄德觉得没有必要,吾便不多事。”

    “陶刺史思虑如此周全,备又岂会辜负!”刘备脸上挂着笑容回应到,心中却是早已破口大骂陶谦奸诈。

    陶谦表面上看似好意,派遣一将领替刘备管教那些士卒。而实际上的用意,自然是盯紧刘备,防止刘备把自己的兵马给拐跑了。虽然没有听说过刘备有此前科,但是小心为上却是很有必要的。

    若是袁常知道了陶谦的做法,怕是会举起大拇指点赞,刘备挖人墙角还真不是第一次。陶谦这么做还真是对的,不过,世事不如人意之十有*。陶谦的做法,似乎也并没有那么顺利。(未完待续。)

    ps:求支持,支持!

第四九二章 陈到谋划() 
【ps:各位亲可以加我的微信公众号:qd120xiaohua,更快更方便的阅读!此外,还可以在微信上沟通交流,谢谢!】

    却说刘备入驻下邳城,住进陶谦安排给他的住宅,心中却是在不停的运转着如何夺得徐州的念头。奈何思索了良久却是毫无头绪,如今陶谦虽然老弱年迈,徐州大权依然在握。麾下的丹阳精兵虽然已不复当初之勇,却也非一般的士兵可以匹敌。

    再说掌控徐州兵马大权的曹豹,与陶谦亦有姻亲关系。他刘备除了一个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还有什么能够拉拢别人?每每看到肚子上的肥肉,刘备都是感叹不已。

    “大哥,屋外有人求见,说是陶谦那厮给大哥安排的都尉。”刘备正在感伤之时,张飞却是走了进来,瓮声瓮气的说道。

    “嗯?”

    刘备眉头微皱,却是不知那都尉跑来见自己做什么。陶谦安排一个都尉监视自己,让刘备想要将陶谦借给自己的五千兵马收入囊中却是极为不利。故此,对于这个未见面的都尉,刘备自然说不上什么好感。想了想,刘备决定还是见上一面,倒是要看看那都尉有何来意。

    “卑下陈到,见过刘平原!”

    不多时,一名面向宽厚,昂然正气的少年走了进来,观其年龄,不过十多岁,却是有着大人般的风范。

    若是袁常在这里,说不定会惊呼起来。

    陈到,虽然在三国演义之中并没有什么情节。但是,在正史上,这个陈到可是是猛将,不弱于赵云的猛将啊!

    陈到在三国演义中之所以情节不多,也是因为陈到在三国初期是处在幕后的将领。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陈到就是个特务头子。投奔刘备之后,陈到因为只能的原因,被刘备刻意“冷藏”了起来。不要说刘备麾下的将领对其都不甚了解,更何况曹操和孙权?在刘备投奔曹操又背叛曹操转而投奔袁绍之后,曹操自然对刘备这个反复的小人非常不满。因此,曾经多次对刘备进行暗杀活动。不过,这一切暗杀都在陈到这个特务头子给粉碎。而到了后来,刘备与孙权联合对抗曹操,孙权一方也逐渐了解到陈到这个特务头子的存在。陈到被孙权一方给了解了,自然也就被曹操给了解了。孙权跟刘备是同一类型的人。也是反复无常,跟刘备联合,又背叛转而跟曹操联合,然后又背叛曹操转而跟刘备联合。在如此多次的反复背叛,联合的交易下,陈到的身份也就逐渐露出水面。故而,到了蜀汉后期,陈到也就转到明面上来,无需继续当特务头子。作为一名特务,当情报都被敌方了解之后。再隐藏起来就没有什么用处了。

    而直到陈到的身份露出水面之后,众人才发现,刘备的白毦精兵竟然是陈到训练出来的。

    当然,刘备自然是不知道这一些,不过,不得不说,刘备的目光还是很犀利,看到陈到的第一眼,就觉得陈到此人与众不同。首先陈到的年龄不过十二三,稍后聊过之后才知道。陈到今年十三岁。然而,如此年龄,陈到的行事作风却与大人无异;并且,刘备观陈到面向宽厚。必然是一个忠贞之士。至于武力如何,刘备不了解,却也不妨碍刘备动心思。

    “陈都尉无需如此多礼,备如今不过一介白身,空有拳拳报国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徒呼奈何!”

    刘备一脸落寞的说道,眼角之中更是挤出几滴泪水,完全一副忧国忧民的表现。

    “刘平原何故如此自谦!”陈到却是一脸正色的反驳了刘备的颓丧自责话语,而后细细说道:“刘平原你自涿郡与之关张二位勇士结义,斩杀黄巾、铲除叛逆,若非官员贪财无道,向刘平原你索要贿赂。刘平原这等英雄豪杰,不得不遁身远走,今日天下必有刘平原一席之地;其后,刘平原你与十八路诸侯讨伐乱臣贼子董卓,关云长阵斩华雄,大战吕布,若非刘平原你们兄弟三人勇猛,联军又如何能逼得董卓迁都长安?其后,又任平原相,爱民如子,治下百姓皆交口称道,无不称颂,有如刘平原你这等人物,天下群雄能有几何?如今,曹操贼子无辜兴兵徐州,说是为报父仇,然则却是狼子野心,图谋徐州领土罢了,真当世人愚昧不成。刘平原却是与陶谦无亲无故,千里来援,抵御曹操贼子。似刘平原这等忠贞仁德义士,天下间何人可出其右?故而,以某看来,刘平原足以称得上是英雄豪杰,无需妄自菲薄。”

    听完陈到的一番话,刘备面色平静无波,内心里其实早就是翻江倒海,若非他的养气功夫过人,怕是早就表现出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样了。因此,刘备当即就明白,这陈到绝对是个少有的人才,若是利用的好,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比之勇猛的关羽和张飞二人,陈到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幸甚,不想天下竟还有如陈都尉这般了解备之人,备又有何遗憾!听陈都尉一席话,备愿与你痛饮三杯,不知陈都尉是否给此薄面!”

    “刘平原此言,固所愿而!”

    当即,刘备唤来张飞,取来酒水,三人备下菜肴美酒,觥筹交错,饮的好不欢快。

    “唉!”

    席间,刘备却是蓦然长叹一声,长身而起,感慨道:“如今天下大乱,各方豪杰占据一方。汉室神器落入贼子之手,天子更是受难于西凉乱贼之下,每每思及此,备心中便犹如刀割,恨不得以此残贱之躯代替天子受此危难!呜呼,天下何故如此多难矣!”

    言毕,又是几多泪水从刘备的眼中淌出。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天子如今所受危难不过是上天对他的考验。只要度过这一次的劫难,必然能够成就非凡;想汉室高祖,亦然遭受几多磨难,方成就汉室基业;武帝中兴汉室。亦是如此,天子如今所受之危难,与高祖武帝相比,却是不可同日而语。刘平原无需为此感到忧伤,如今刘平原应当做之事。乃是先取一地,为安生立命之所,强壮自身,再迎回天子,平定四方乱贼,恢复汉室神器,此方为良谋!”

    “陈都尉所言,令备有如醍醐灌顶!”刘备猛然“一震”,躬身作揖,道:“陈都尉如此大才。备敢请陈都尉相助,不知陈都尉是否愿意?”

    “固所愿尔!”

    陈到亦是站起身,躬身回了一礼,而后说道:“向来仰慕明公所为,恨不能与明公并肩作战。今日得明公看重,到敢不效死力!”

    “哈哈,今得叔至相助,备大业有望矣!”

    刘备扶起陈到,拉着陈到的手坐到自己旁边,诚恳的问道:“叔至。以你所见,备当取何地为安身立命之所,还请告之。”

    “明公有问,到岂敢藏私?”

    陈到拱手行了一礼。低声说道:“当今天下大乱,群雄争锋。北方幽州,如今正为袁氏所得,观袁绍此人,色厉内荏,好谋无断。不足为虑,其麾下虽文武具备,却是明争暗斗,早晚必败;然则,其弟袁常,却是隐忍有大志,天下群雄必有其一席之地,不可小觑之;公孙瓒自领幽州,冀州,青州,并州牧,如今公孙瓒身死,幽州入袁常之手,冀州,青州,并州三地自是落入袁绍之后,袁绍虽不足虑,明公如今却不可与之为敌;南下,扬州袁术此人妄自尊大,不尊朝廷,早晚必兵败身死;江东孙策,身为一军主将,却是亲冒矢石,虽勇武,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荆州刘表,益州刘焉,汉室宗亲,可与之结交互为犄角,共助汉室;西面凉州太守马腾,为人忠义,乃是汉室之栋梁,明公可与之交好为友,必是一大助力;司隶三辅之地如今为西凉乱贼所据,西凉乱贼不过一群图小利无远见之辈,兵马虽强,然则其必乱之内部,届时乱贼不攻自破,天子安危可解,明公便可率义师迎接天子,亲贤臣,远小人,汉室可复矣!”

    陈到说到这里,顿了顿,一字一句肃然说道:“故此,明公可倚为安生立命之所,必为徐州矣!”

    “不可!”

    刘备闻言“大惊”,喃喃说道:“徐州乃是陶刺史所治,备自平原前来相助,安忍夺其基业为我所用,此言无需再提!”

    “明公仁义,到钦佩不已!”

    刘备的演技再一次折服了陈到,陈到躬身称赞一声,才说道:“还请明公明察,到身为陶刺史麾下,非是如此不义之人;然则,到亦是为了天下百姓能及早脱离苦难而有所谋。早有郎中替陶刺史诊过,陶刺史身染疾病,命不过数载;到有二策取得徐州,一长一短,还请明公定夺。”

    “是何二策,叔至且说来,备侧耳听之!”

    陈到竖起两个手指,说道:“先说长策,重在一字‘等’!到先前说过,陶刺史身染疾病,命不过数载,待到陶刺史病重之时,徐州必然陷入无主之境。届时,到之叔父,便可联络徐州七成以上官员,恳请明公出任徐州牧,占据徐州一地,以徐州之粮广物丰,明公可借此招贤纳士,广练精兵,迎接天子,恢复汉室神器,此为长策。”

    刘备露出一抹不解之色,问道:“叔至,不知你之叔父是为何人?”

    陈到脸色一正,肃然说道:“明公,到之叔父乃是徐州的典农校尉陈元龙!到之叔公乃是陈汉瑜!”

    “哦!”

    刘备一惊,这一次是真的被惊到了,不由而出的喊道:“叔至,你之叔父莫非便是那曾经被举为孝廉,抚养老人,养育孤儿,视民如子,精通农事的东阳县长的陈元龙?你那叔公便是广汉太守陈亹之孙,太尉陈球之侄,吴郡太守陈瑀、汝阴太守陈琮的从兄弟陈珪陈汉瑜?”

    “明公口中所言正是到之叔父与叔公!”

    听到陈到确认自己所说的话,刘备心中自是波澜不定。刘备图谋徐州,自然对徐州的一应官员有所了解。在刘备所了解的人物之中,徐州多数官员并没有什么能力,都是陶谦的亲信担任。而陈登这个典农校尉,则是一个才能出众的人物。徐州本就粮广物丰,在陈登担任典农校尉之后,徐州的粮食收成更是蒸蒸日上,家家有余粮,餐餐吃干饭,便是在陈登上任之后实现的。此外,陈登的能力不说,陈登的背景也是极为强大。陈登的叔公便是曾经的太尉陈球,可谓是门生故吏众多,与四世三公的袁氏亦是极为亲近。陈登自小在陈珪的教育下博览群书,才识过人。而陈到是陈登的族中侄子,有此才学和见识,自然也是受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