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3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曹操的麾下俱是为曹操着想,少有人会因为害怕被曹操责怪而不敢说话;反观袁绍的麾下,除了少数那么一两个之外,大多数的人都是惜身保命。如此看来,袁绍被曹操击败。也是有他的道理的。

    曹操虽然发怒,曹仁却是没有放弃劝说的意思。刚准备继续劝说,却是有一人先说话了。

    “主公英明。属下自当听从。”

    众人大惊,这是谁竟然会赞同曹操分兵的意图。等到抬头望去,脸色的惊色更是浓郁,没想到赞同曹操分兵的人竟然是戏志才这个军师。

    “哈哈,还是志才知我心。曹仁将军、夏侯渊将军你们二人速去准备,明日卯时,便出发,散会!”

    曹操朗声下了定论,不给曹仁他们说话的机会。见此,曹仁等人面面相觑,再看曹操的神色,丝毫没有再讨论的意思,当下只能按捺下心头的惊疑,纷纷走出了曹操的营帐。等到从曹操的营帐走出之后,众人竟然如有默契一般的朝着军师戏志才的营帐走去。刚才曹操做出分兵的决定,这根本不是一个好主意。按理来说戏志才不会不懂,可是他还赞同了,这就让大家不满的同时还有些疑惑,戏志才会如此不智,让主公多造杀戮,影响了主公的大业?显然,这似乎有些不可能,因此,大家这才同时前往戏志才的营帐,想要听听戏志才如何解释。

    “咦!”

    见到曹操麾下心腹都跑到自己的营帐内,戏志才顿时惊呼一声。随后,脸上露出笑容,欢快的说道:“众位一同前来吾帐中,莫不是知道吾有好酒?唉,没想到众位如此敏锐,也罢,吾这便将珍藏的好酒拿出来与众位分享,众位也可说说这美酒的滋味如何。”

    “军师,且慢!”

    曹仁制止了戏志才去拿酒的举动,随后一脸疑惑的询问到:“军师,主公分兵的后患你难道没有看出来,为何会你不劝阻主公的做法,还要赞同主公?”

    听曹仁说完,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戏志才的身上。

    “啧啧!”

    戏志才坐回自己的位置,不紧不慢的品了一口美酒。随后,神色一正,肃然说道:“主公的意思吾自然明白,而是你们还没有明白。”

    听了戏志才的话,众人脸上的不解更甚,曹操的话难道还有其他意思?可是,为何他们没有听出来?在场众人,荀攸反应最快,听了戏志才的话之后,心头一动,似乎有些头绪,却是抓不住那突然闪现的头绪。紧随荀攸之后,荀彧也是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似乎主公分兵的做法,还有其他的意思。除了荀彧和荀攸叔侄二人,帐内的其他人却还是一头雾水。

    “军师,我等愚昧,还望军师解惑!”

    曹仁躬身对着戏志才作揖行了一礼,诚恳的询问到。对于戏志才的敬重,除却戏志才军师的身份以及曹操对戏志才的看重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戏志才的智谋征服了大家。否则,在场的众人无一不是桀骜不驯之辈,戏志才的能力若是一般。岂能让他们心悦诚服?即便是有着王佐之才称号的荀彧,以及谋主称号的荀攸,又岂能对戏志才如此敬服?

    戏志才的手指沾着酒水。轻轻的在身前案桌写了一行字,大家都好奇的伸出脑袋看着案桌上的那一行字。只见案桌上清楚的写着几个字“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很简单的一句话,不过,曹仁等人却还是依然很费解。

    “原来如此,吾终于明白了,军师之智吾不及矣!”

    曹仁等人不明白,荀攸在看了那一行字之后,却是突然惊呼了一声,随后对着戏志才长揖一身。

    “是了。就是这样!军师之智吾甘拜下风!”

    荀彧紧随荀攸之后,也是惊呼一声。跟荀攸一般,荀彧也同样对着戏志才长揖行了一礼,神色恭敬,显然是真的对戏志才的才智感到敬服。

    曹仁等人却是一头雾水,戏志才和荀彧、荀攸三人到底在打什么哑谜?看他们三人的样子都明白了,可是,他们却还是什么都想不出来。

    “咳咳,那个,军师…”

    曹仁有些尴尬的看了戏志才一眼。吞吞吐吐的却是半天吐不出一个字。

    “吾醉矣,有什么不清楚的便问公达,吾且休息片刻!”

    戏志才也没有回答曹仁的话。品了一口美酒,随后也没有继续搭理帐内众人的意思,便是直接背对着众人横卧在榻上,不多时,轻微的呼噜声便响了起来。

    见状,曹仁等人也没有愤怒和不满之色。戏志才的行为向来如此,即便是面对曹操的时候,戏志才也多是如此,并非是看不起他们。因此。得不到答案的情况下,众人只好将目光看向荀攸和荀彧二人。期待着二人能够给他们解答。

    荀攸是荀彧的侄子,虽然不是亲侄子。辈分却也比荀彧低。此刻荀攸也很自觉的站出来解释。

    “军师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子孝将军和妙才将军领兵,士兵们该如何做,完全由你们来决定。”

    曹仁睁大了双眼,似乎也有些明白了荀攸说的话。

    “自攻入徐州以来,已经拿下五座城池,屠杀无辜百姓十万有余。如此行径,必然会引得徐州百姓的不满,主公如此雄才大略,心中自然也是明白的。不过,主公当初下令攻城之后屠城,若是轻易改变军令,会对主公的威名造成影响。而且。经过这些天的发泄,主公的怒火也许已经减弱了许多。故此,主公才会提出分兵之策。一旦分兵,子孝将军和妙才将军可自行其是,无须继续遵从主公屠城的命令,从而降低对主公声名的影响。只不过主公拉不下脸面这般说,这才以如此方法说出。也亏得军师明白了主公的意图,如若不然,这徐州即便拿下,也相当于没有拿下。”

    听了荀攸如此清楚的解释,在场众人要是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他们都可以找块豆腐撞死了。当然,不得不说他们还是对戏志才很敬佩的,曹操麾下这么多人,也只有戏志才一人明白了主公的意思。

    “吾等告退!”

    众人对着背对自己的戏志才躬身行了一礼,随后轻手轻脚的走出了营帐。既然已经明白了曹操的意思,他们的心情也就轻松了许多。这一路来屠城五座,他们心中自然也是有些不忍的。如今曹操有这个意思,他们就放心了,还好主公没有被怒火给冲散了理智。

    等到众人离去了片刻之后,原本已经在打呼噜的戏志才却是长身坐起。看着案桌上先前他沾酒写下的一行字,默然良久。

    “咳咳!”

    突兀的,戏志才脸上升起一抹潮红之色,随后剧烈的咳嗽起来。戏志才掏出手帕,捂住嘴巴,等咳嗽停止之后,戏志才拿着手帕呆立良久。若是此刻有人在戏志才的身边,便能够发现,戏志才的手帕之上,一抹殷红的血迹是如此的夺目,让人有些失神。这显然是戏志才刚才咳嗽时吐出来的血液,难道戏志才有什么病?

    “公达长于军略,文若长于内政。二人却是世间少有大才,有二人联合,主公若是守家无碍,然而,若是想要争霸天下,却是有些不足。如今我的时日不多,不知他日何人可继承吾之职责。原本吾是属意奉孝,奈何奉孝如今却是投效于袁常麾下,文若告知于我莫要在主公面前提起奉孝,却是不知何意。如此,除却奉孝,吾倒是不知何人可辅佐主公成就大业。看来,吾当帮助主公加快速度。若是吾能习得传闻中的续命之法便甚好,那是,吾必定能够助主公夺得天下,奈何此法吾只听闻却未曾亲眼所见。”

    戏志才低头自言自语了一番,原来,戏志才真的身患暗疾,他也知道自己的性命不久了。而戏志才当初与郭嘉、荀彧二人交好,三人时常把酒言欢,畅谈天下大事,畅言心中大志。因此,三人对于彼此的能力都非常理解。原本,戏志才是想着自己的接班人让郭嘉来担任。要争霸天下,需要的是过人的谋略,以及放眼天下的韬略。荀彧的能力却是长于内政,不符合这一点。至于荀彧的侄子荀攸,谋略不错,然而,天下的大局观却是差了一点。而且,荀攸或许是因为在荀家之中地位不高的原因,长久以来荀攸的性格有一些卑微的感觉。若是在关键时刻,荀攸必然无法做到果决的态度。就如历史上的记载,荀攸每次都会给曹操提出建议,却并没有很坚持自己的建议。就如赤壁之战,曹操麾下很多谋士都知道不能开战,也都向曹操提出建议。可是,在曹操否决之后,这些谋士也就没有继续劝说,而是遵从曹操的命令。倘若他们有自己的坚持,不让曹操开战,赤壁的结果或许就会是不一样的结局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戏志才这才觉得自己死后无人能够接班。曹操自身的能力是足够了,可是,没有能够掌控大局的谋士在身旁,曹操或许也会成为天下的霸主,那样却要更多的时间。而且,一个不慎,或许等到曹操挂了,都没能完成这个大业。

    “唉!”

    帐内传来一道凝重的叹息声,久久没有散去。

    次日卯时,曹仁和夏侯渊二人领着五万大军,从合乡、昌虑这一条路进攻前往徐州的治所下邳。只要拿下陶谦,曹操这一路就不用继续前进,也能制止曹操的杀戮,免得日后统辖徐州产生极大的难度。

    “前进!”

    而曹操这边,则亲自率领五万大军前进,向着下邳城进发。

    曹操一路杀伐,鸡犬不宁,屠城还在继续。在到达吕县之时,曹操屠杀的百姓已经超过二十万余,如此数目实在是惊人了。如今天下的百姓人口还不到二千万,跟袁常穿越前那十几亿的人口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这二十万百姓里面可是有青壮、有小孩,他们都是将来的主力,如今却因为战争而丧命。由此不难发现,战争给百姓带来的伤害是何等沉痛。而且这个战乱的局面持续了数十年之久,到底有多少百姓丧生在战争之中,谁也无法清除。而人口的锐减,也是日后五胡乱华的主要原因。

    吕县,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的娘家。当初吕雉当了皇后,吕雉的老子吕公被封侯,封地便是吕县。虽然后来吕氏乱政,被推翻的时候吕氏被屠戮一空,不过,吕县还是有不少的吕姓子弟存活下来,并且继续在吕县驻扎。随着时间的流逝,吕县的吕氏也渐渐发展起来,而且因为是开国皇后娘家的原因,吕县的地位也很特殊。

    虽然有传闻曹操在大肆屠城,但是,吕县内的吕姓子弟却是怡然不惧。其他的贱民曹操杀了自然没有问题,可是,他们吕县内的人,曹操敢杀吗?

    望着眼前的吕县,曹操眼中闪过寒光,大手一挥,怒吼道:“进攻!”(未完待续)

第四五四章 大战起(四十七)() 
“将军,有消息了,城内的细作传来消息了!”

    南皮城外,田楷的营帐之外,一道充斥着浓重喜悦的声音响起,将帐中微闭着双眼,看似陷入沉睡,但是,实则却是假寐着在等待消息的田楷给惊醒了。当听得士兵喊出这句话之时,田楷的身子忍不住震了震。

    很显然,这个时候前来汇报消息的士兵说的消息,自然是要说跟南皮城内有关系的事。

    “说吧,什么事!”

    田楷淡淡的声音响起,不过,倘若看见他那略微抖动的肩膀,就知道,此刻他的内心绝对并非如他表现出来的那般平静。

    “启禀将军!”

    士兵掀开帐子,大步走了进来,纳头便拜,兴奋说道:“将军,属下先前藏身南皮城外,突有飞矢射来,想来是城内的事情已经有了结局,将军请看。”

    田楷接过士兵递来的箭矢,双手在箭矢上轻轻的摩擦着。

    并不是说田楷变态,有恋物情节,而是因为田楷在观察这支箭矢是否有问题。不得不说,田楷还是相当小心的。当初他和城内的细作首领唐大也就是鲁清有过约定,传出消息之时用的是特制的箭矢,田楷在上面做了印记,通常情况下难以发现这个印记。若是鲁清在生命遭受威胁下被迫发出信号,也定然不会用田楷特制的箭矢,除非鲁清叛变。可是,鲁清会叛变么?即便鲁清不顾及自己的小命,难道不想想被他掌控的家人的性命?所以,田楷根本不担心鲁清会叛变,只要射出的是他特制的箭矢,必然是准确的消息。

    片刻之后,田楷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因为他已经摸到了那个印记。很显然,这支箭矢是鲁清射来的,而且是完全可信的情报。

    想到这里。田楷也顾不得去掩饰自己的心情,连忙将箭矢上的绢布取下来。查看绢布上所写的内容。

    “城内已乱,子时内应开门,攻城必下!”

    简简单单的十几个字,却是让田楷的心情犹如满山桃花绽开一般灿烂。田楷心中也在庆幸,还好当初鲁清触犯了军法,没有将他斩首,而是将他纳入细作,以致于为今日攻克南皮城立下大功。届时便可借着这次的功劳,将鲁清重新弄回自己身边。不过,田楷又突然犹豫了起来,鲁清如此才能,不如将他继续安放在细作位置之上,以后不是可以立更多的功劳?只是,倒是不知鲁清心中是何想法,田楷一时之间倒是有些犹豫起来了。

    然而,田楷却是不知,本以为要立功的鲁清。却是给他带来了噩梦般的经历。

    时间在田楷焦虑的等待中一分一秒的流逝,田楷收到城内射来飞箭的消息是戌时。田楷传下命令让大军跟往常一样,该休息的休息。该巡逻的巡逻。虽然有十万大军,但是他不敢保证军中是否有南皮城的细作,要是有异常举动,说不定会使得这次计划功败垂成。故此,不到最后时刻,田楷不会暴露自己的行动。

    亥时一刻,南皮城内又射来一支飞箭。箭上绑着一条绢布,绢布上只有寥寥数十个小字,不过。看到这些小字,田楷捋着颔下的短须。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鲁清告诉田楷,东门的守卫已经是他们的人。等到子时举火为号,田楷可率军进攻,有内应打开城门放他们进入。田楷之前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们这几天攻打的是南皮城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