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3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吕县的百姓被杀尽之后,曹操再次下令,出兵沛县。

    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出生地,同样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而且,沛县比之吕县还要特殊,因为吕公的提醒。原本还打算放过沛县的曹操,心中已然决定将沛县除去。

    大军行了一日的功夫。便在沛县西北处十里外的平原安营扎寨,等待休整一番之后。明日天亮便攻城。

    正当曹操聚集麾下文武议事之时,却是有士兵前来汇报军情。

    “启禀大人,据属下查探,沛县东南位置出现一支人马,约为五千人左右,打着刘字旗号;在沛县东北位置也有一支人马,约为一万人左右,打着孔字旗号。”

    挥退斥候继续查探,曹操却是在心中思索起来。

    “刘?孔?”

    只是略一思索,曹操便知道是谁了。刘字旗号想来是刘备了,而孔字旗号,则是孔融。前番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便是这二人来救援,没想到这一次,他们竟然又出现,着实是可恨。

    “诸位,对于这两支援军,你们有何看法?”

    对于孔融那一万兵马,曹操是直接无视的。相对而言,刘备那五千兵马更让曹操头痛。当然,曹操头痛的并非是五千兵马,而是刘备的两个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当初虎牢关之时关羽和张飞二人对战吕布,端的是惊天动地,鬼神哭泣。对于关羽和张飞二人的强悍,曹操也是十分清楚的。虽然有些头痛,曹操却不会惧怕。刘备有关羽和张飞,他曹操也有夏侯惇和许褚两个猛将,只不过有刘备在一旁,却是让曹操有些不爽而已,仅仅只是有些不爽。

    作为曹操的军师,戏志才率先站出来说道:“主公,以属下看来,刘备此人不凡,主公当谨慎对待。”

    戏志才作为曹操的军师,如今天下正值混乱之际,他自会替曹操考虑将来要面对的对手。

    从最初的虎牢关联盟开始,到如今,戏志才将天下各方势力有可能,且潜力最大的势力挑选出来,这些势力有可能会成为主公的对手。

    很多人都认为曹操的对手会是袁绍,可是,在戏志才心中,袁绍不过是一个碌碌无为的无能之辈,不足为惧。戏志才只要想,覆手便可助主公灭了袁绍。只是,不知道他是否能够等到那一天。除了袁绍之外,天下各大势力没有几个能被戏志才看在眼里,唯有三个势力,能让戏志才留心。

    其中一个,便是当初的乌程侯孙坚。只不过孙坚在攻打荆州之时殒命,这个对手便不存在了。而孙坚的儿子孙策,如今还在袁术麾下,名声不显,戏志才能够留心的人,自然是有作为的人,孙策什么都没有做过,戏志才自然无法分析出孙策会成为曹操的对手,毕竟他不是穿越者。

    孙坚除去,接下来便是刘备。

    刘备虽然不显山、不露水。但是,戏志才凭借着他的直觉,在前番攻打徐州之时。刘备出现在战场之上后,戏志才便已经开始收集刘备以往的经历。从最开始黄巾起义之时,刘备崭露头角开始。戏志才敏锐的察觉到刘备这个人不简单。其后,在十八路联军讨伐董卓之时。刘备也出现在战场之上,而且还露了一次脸,展现了一下实力。接着,刘备不远万里,从冀州支援徐州陶谦。戏志才是贫民出身,很清楚的知道任何人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帮助别人,正所谓无利不起早,刘备显然不是圣人。即便是圣人。都不敢说会做到这个地步。因此,在仔细的分析过后,戏志才立即就明白,刘备若是成长起来,定当会是主公的劲敌。

    早在之前的时候,戏志才已经向曹操说过刘备这个人不简单。但是,曹操并没有太过于看重。故此,借着这次机会,戏志才又一次提醒曹操。

    而除了孙坚和刘备之后,曹操还有可能的一个劲敌便是袁常。

    对于袁常的过往。戏志才觉得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可以说是个废物加渣滓。换成任何一个人看到袁常的过往,都不觉得袁常会成为一个人物。换成是正常情况下。戏志才也会这样看待。然而,正是这样一个简单到极致的人物,却是得到了郭嘉的效力。作为郭嘉的好友,戏志才是很清楚郭嘉的高傲和志向,若袁常真的是一个简单平凡的人物,郭嘉会向对方效力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故此,戏志才知道,袁常也绝对不会是个简单的人物。因此。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袁常资料的收集。然而,让戏志才感到疑惑的是。从留意袁常开始到现在,他前前后后一共派出了不下百名的细作。可是到现在为止,竟然没有一个细作回来向他汇报情况,这就有些不正常了。如果说一个细作没有回来,还可以说是出现了意外。可是,当一百人都这样的话,那就绝对不可能是意外。唯一能够解释的,就是对方发现了自己的细作,然后灭杀了自己的细作。想到这里,戏志才心中对于袁常的评价就更高了。对方绝对是个不可小觑的人物,若是轻视袁常,注定会失败。

    不过,很庆幸的是,在戏志才向曹操提醒袁常这个人物的存在之后,曹操也相当重视,加大了派往渤海郡的细作。相对而言,在戏志才的心中,袁常是一个比刘备还要可怕的敌人。不过,如果袁常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人物,首先头痛的是袁绍而不是曹操。如今曹操在徐州战场,还顾及不到袁常那边,就让袁绍先去头痛。如今要做的事,就是拿下徐州,以及趁此机会除去刘备。劲敌能少一个是一个,如此才会对主公的大业更加有利。

    “军师所言甚是,然则此番我军攻入徐州,陶谦才是正主。待拿下徐州之后,再处理刘备之事,无须急于一时。”

    对于戏志才的提醒,曹操好似很听从的点了点头。

    然而,戏志才却是明白,曹操还是没有那么看重刘备。否则,陶谦即便是徐州刺史,要除去也不过是覆手之力,根本没有多难,曹操没必要先解决陶谦,而是应该先解决刘备。戏志才就有些纳闷了,曹操怎么就这么不把刘备放在眼里呢?

    曹操没有把刘备放在眼里,也是有理由的。

    想当初曹操在洛阳担任司隶校尉,管理京城一带的治安。当时曹操处理的权贵子弟不计其数,而这些权贵子弟每次犯事的时候,都要说我“爹是某某”、“我爷爷是某某”等等。而刘备却是跟这些权贵子弟有着类似的说法,就是每次刘备都要说自己是谁谁的后人,把自己的头上套一个汉室宗亲的名分。正是因为这一个原因,曹操并没有太过看重刘备,不过是一个想要借用先人名号的家伙,需要他重视吗?

    或许,就连刘备自己都不知道,就因为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却是让曹操轻视于他,从而给他崛起的机会。

    “军师,主公所言甚是。当务之急应是拿下徐州,刘备不过一跳梁小丑,待拿下徐州之后,覆手可灭。”

    曹操话音落下,夏侯惇立即站出来同意。

    夏侯惇毕竟是一个武将。想的没有戏志才那么多。在夏侯惇心中看来,只有拿到手的地盘才是正理,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没必要一直纠结。再说了,刘备只有五千兵马。只要给他五千兵马,轻松就可以消灭刘备。故此,夏侯惇觉得还是曹操说的对。

    同样的,帐内的众人,大家也都认可曹操的意见。

    这一次攻入徐州,曹操的兵力虽然没有什么损失,可是曹操的名声却是遭到极大的损失。若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没有拿下徐州。那可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戏志才见状,唯有心中叹息。

    帐内众人文武俱有,皆是一时英才,在各自的领域上,都算是杰出的人物,而且也都对曹操忠心耿耿。可是,他们毕竟还是少了一些大局观,少了一些放眼天下的先见之明。即便是荀彧和荀攸二人,也是如此。要作为一名合格的军师,必须面面俱到。所有的事情都能替主公考虑到。荀彧长于内政,暂且不论。荀攸却是有着谋主称号,能够给曹操分析天下大势。能够替曹操考虑到争霸天下之事。可是,唯独在看人这一点上,欠缺了一些敏锐。也难怪荀攸有着谋主的称号,名气却比不上荀彧,在历史上,更是比不过诸葛亮、司马懿、郭嘉、贾诩等人。戏志才自知时日不多,一直在替曹操物色接任军师的人选,可是,物色了这么久。却是没有找到一个,荀攸也就勉强合格。原本。戏志才最属意的便是郭嘉。奈何郭嘉已经投效袁常,他也无可奈何了。

    曹操点了点头。看来大部分的人都跟他的想法一致。既然如此,那便先解决徐州,然后再对付刘备。在曹操心中刘备无足轻重,不过,戏志才一直坚持要除去刘备,曹操也不想落了属下的心意,这才决定拿下徐州之后出手对付刘备。否则,在曹操看来,刘备这样的人物,有空闲就勉强出手,若是没空闲,任他蹦跶就是,何必浪费精力。

    “既然众位与吾想法一致,明日便出兵沛县,勿要打响我军声名!”

    “喏!”

    同一时间,在徐州的治所下邳城内,陶谦也召集麾下官员商议对策。

    “诸位,曹操攻入我徐州,兵分两路。曹操亲自率领一路已经攻下吕县;曹仁一路,已经攻下滕县,不日将要兵临城下,不知诸位可有何良策?”

    陶谦一脸忧色,目光期待的看向自己麾下的官员。

    曹操这一次打着报仇雪恨的口号攻入徐州,所过之处无一不是屠城,至今已死了数十万的百姓。当然,这些百姓的性命陶谦并不放在眼里。曹操是要替曹嵩报仇,他这个正主肯定跑不了,一旦徐州沦陷,他陶谦的性命肯定不保。想到这里,陶谦心中也有些后悔,早知道当初就不应该为了泄愤而去杀害曹嵩,如今后悔也没用,曹嵩已经死了,他也不可能让曹嵩复活。

    “大人,曹操虽然气势汹汹,然则也无须太过在意。”

    说话之人自然是徐州校尉曹豹,见众人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曹豹挺了挺胸膛,继续朗声说道:“曹操此番攻入徐州,残暴无道,必定会引得天怒人怨,朝廷也自当会派出兵马来制止曹操的行动。而且,我徐州境内尚有二十万大军,岂会惧曹操十万兵马。只要我军坚守城池,等到朝廷兵马到来,四方正义之士响应,曹操必定不战而退。”

    听到曹豹的话,陶谦眉头微皱,却是没有说什么。

    如今朝廷在李傕和郭汜的掌控之中,尚且自顾不暇,又哪里有精力顾及到徐州这边?至于说天下人的指责,陶谦更是心中暗自冷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一点陶谦看的很透。就如其他地方出现这样的事情,他陶谦也会大声的指责,可是,除了指责之外,他还会有其他的举动吗?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对于曹豹的话,陶谦直接无视了。

    陶谦将目光看向在场其中一人,询问到:“糜别驾,不知你有何良策?”

    陶谦问话之人,自然是徐州的富商,糜家的家主糜竺。(未完待续)

第四三一章 战事起 二十四() 
糜竺已经从冀州回到徐州,而且,糜竺也已经投效于袁常,对于徐州到底归属于谁,糜竺是一点都不在意。倘若不是袁常让他回到徐州,等到刘备成为徐州刺史之后,相助于刘备,糜竺都已经准备把糜家给迁移到冀州去了。

    其实,糜竺也有些疑惑,袁常为何会关心徐州的走向。同时,袁常又怎么能够确定徐州会被刘备给接管呢?这一切对于糜竺而言都充满了疑问,不过,糜竺也没有违背袁常的意思,忠实的执行着袁常的袁常的命令。首先,糜竺已经选择向袁常效忠了,糜竺是个实诚君子,并非是个左右摇摆、两面三刀的人,因此,糜竺已经认定袁常这一个主公;其次,糜竺也想要看看,袁常说的话是否能够得到证明。

    听得陶谦的话,糜竺上前一步,沉声说道:“刺史大人,诚然如曹豹将军所言,我徐州尚且有二十万大军,无须惧怕于曹操。然则,曹军战力如何,曹豹将军比我等清楚,纵使有着二十万大军,也并非能够完全守住徐州。至于朝廷的讨伐大军,更是没有可能,朝廷如今自顾不暇,又岂会兵力顾及地方势力?还有各方势力的口诛笔伐,又岂能解除徐州的燃眉之急?故此,属下以为,要想解决徐州的危情,唯有靠我徐州自救,其他无人可以依靠。”

    糜竺一开口就把曹豹的意见都给否决了,以前,糜竺是因为糜家还要在徐州境内扎根,自然不会公开跟曹豹撕破脸皮。然而,如今糜竺已经明确投靠袁常了,自然不会再有任何的顾虑。况且。糜芳和糜贞二人跟随袁常在渤海郡内,他也可以放手一搏,让所有人知道他糜家的实力。

    曹豹闻听糜竺的话语。顿时一脸阴沉之色。糜竺没有丝毫顾忌的全盘否定他的意见,简直是在当众煽他的脸。只是曹豹稍微想了下,也知道自己刚才提出的意见确实很脑残。因此,只能黑着脸站在一旁,他倒要听听糜竺能说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要是让他找到漏洞,他也要让糜竺好看。

    听了糜竺的话,陶谦微微点了点头。在他这么多属下之中,糜竺也算是能力比较出众的一个,可惜糜竺却跟他不是一条路的。若是糜竺完全归顺于他。把糜家的家财全力支持陶谦,陶谦的兵力绝对可以再增长一倍。就如这次曹操攻入徐州,即便士兵的战力不如曹操,但是如果数目够大,也不用像现在这样担惊受怕了。想到这里,陶谦对于糜竺的不满就更严重了。心中暗自思考,等到解决了此次徐州危机,他不能再顾头顾尾,当雷厉风行的将糜家给铲除了。

    “糜别驾所言甚是,只是糜别驾你也说了。徐州兵力不如曹操,又如何自救?”

    见到陶谦一脸忧虑之色,满是皱纹的脸庞皱成一团。糜竺心中暗自摇头。如今的陶谦真的是年弱老迈了,曹操的大军还没有攻到城下,就已经是如此姿态。况且,此次曹操攻入徐州大肆杀戮,也是因为陶谦自己找死,竟然去杀害曹嵩一家。若非如此,曹操虽然也会入侵徐州,却也不会做到如此地步。虽然此次屠城的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