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或许,也就洛阳城中的百姓能够分得清谁忠谁奸。

    因此,当李催说董卓手中有诏命讨贼之时,西凉士兵顿时都静了下来。即使有些士兵知道己方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他们不能说出来,在心中催眠自己不是乱臣贼子,对方才是逆贼。这是很无奈的事情,因为他们已经跟着董卓做了一些事,真要追究起来,他们的头都不够砍。所以,他们只能把自己当成正义的一方。

    再说了,被李催下令斩杀的那几个人头还在流着血,他们可不会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无耻逆贼,如今天子在尔等手中,尔等即有诏命,也不过是胁迫天子而来。若要天下人分个明白,可敢让天子出面,到时谁是谁非便一清二楚。”

    “无知小儿,果然狂妄!天子乃真龙,身份何等尊贵,岂是尔等反贼想见便见。莫不是尔等欲寻机不利于天子,端的是贼心不死,今日必诛除尔等!”

    闻听孙策之言,李催当即不屑的嘲讽道。

    “贼子好胆,敢出来与我一战!”

    孙策跟李催斗嘴讨不到好处,当下便暴走,扬言要与李催决战。孙策的行为,好似被人揭穿了短处,恼羞成怒的样子,却是让西凉将士觉得他们是正义的一方,而联军才是乱臣贼子。

    “伯符还是太年轻了,虽然我等知晓董卓弄权,然而天子毕竟在他们手中,我等未奉诏出师,却是无名!”

    孙坚轻叹一声,却也不担心自己麾下将士有什么想法。

    这万余将士俱是跟随他征战多年,自征讨黄巾开始,一直到现在,皆忠义之士,岂是三言两语便会动摇的?

    “主公勿忧,少主性子急躁,唯有磨砺一番方可成大器,如此对少主而言却是一件好事。”

    “德谋所言甚善,正合我心意。”

    却说战场之上,孙策直言挑战李催,李催亦是有此想法。身为西凉军将领,李催的武艺也颇为不俗。虽不如吕布等顶尖武将,却也有一流武将的水准。

    不过,此时尚且不知孙策虚实,本着小心为上的原则,李催使了一个眼色,便有西凉小将拍马而出。

    “反贼,李将军何等身份,岂是你说战就战,且让某来教训你这无知小儿。”

    “乱臣贼子,怎敢言勇!”

    孙策本就怒上心头,此时更见一个西凉将领出战,更是怒不可遏,当即拍马挺枪迎上。

    “喝!”

    孙策爆喝一声,那西凉将领吓得肝肠寸断,胯下马儿更是踌躇不前,待孙策近前却是还未有反应。只见孙策伸手将那将领勒过马,发现他早就已经断气,竟是被孙策生生的给吓死了。

    “咻!”

    “伯符,小心!”

    正当此时,一道破空声传来,孙坚的呼喊声也跟着响起。孙策余光瞥见一抹寒芒疾射而来,却是箭光。当即身子一侧,险些掉落马上,抬头一看,李催正收弓拍马舞刀而来。

    “乱贼,竟施冷箭,我必杀之!”

    孙策咬牙切齿,身为武将,更兼值此热血年龄,对于李催的行为很是愤怒,暴怒之下将那西凉将领往地上砸去,却是顾不上连番交战,竟欲再次与李催对战。

    “黄口小儿,战场之上各施计谋,你若中计,乃是自身能力不足,何怪他人!”

    李催却是不屑的嘲讽着,对于李催来说,只要有机会杀敌,什么手段都可用的。本是敌人,又何须顾忌仁义道德。

    “无耻小人,吃某一枪!”

    孙策横枪扫来,李催举刀迎上,两兵相交,胯下宝马却是各退几步。

    二人皆是心惊,对方气力竟是不比自己差,当下凝了凝神,唯恐大意之下,有所损伤。

第五十三章 飞刀之祖() 
“铿!”

    “铿!”

    “铿!”

    孙策和李催二人战了五十回合,却是打个旗鼓相当。孙策虽然勇猛,却也只是个十五岁的孩子,身体尚未长成,日后能与猛将太史慈战成平手的他,与李催打成平手却也说的过去。况且,李催也非无能之辈,他的勇武亦是不弱,否则董卓又岂会看重于他。

    李催和孙策是越打越心惊,没想到孙策小小年纪竟然便有如此武力,日后成长起来,必定是个大患。如今要想办法除去此人,届时相国大人必定会赞赏于我。只是这厮勇武不下于我,且想个主意。

    很快,李催眼珠一转,便计上心来,这孙策如此年纪,必定容易被激怒,到时再下手诛杀。

    “黄口小儿,先前还大言不惭要斩杀于我,如今我看也不过如此。”

    “你与你那反贼父亲孙坚一般,只会耍嘴皮子,妄想反抗朝廷,却是被华雄杀的丢盔弃甲,还损兵折将,笑煞我也!”

    果然,李催三言两语便将孙策给激怒了。

    “乱臣贼子给我闭嘴,吾今日必诛杀你!”

    孙策口中怒喝着,手上的枪法却是有些凌乱,气息也变得混杂不堪。那李催见了,心中暗笑,年轻人便是年轻人,这般经不得激怒。不过看他尚且勇猛,且再激他一激,到时下手便容易多了。

    “哈哈,你此言说了多番,吾却是还活的好好的。今日且放你一马,待日后相国大人平顶尔等反贼,吾必将诛杀你满门,尔等家中妻女,我西凉将士自会好生照看,哈哈!”

    言毕,李催反手格开孙策枪头,掉转马身便往自家大军方向奔去。

    “乱臣贼子休走,待吾取你狗命!”

    李催侮辱孙策家中女性,孙策更是暴怒不已,当下也顾不得李催是否有什么企图,长枪狠狠一敲马腹,杀气冲天的跟了上去。

    “伯符,穷寇莫追,快回来!”

    孙坚见孙策追赶李催,当下便急声喊到,不过孙策好似没有听到一般,追的却是更欢了。

    “黄口小儿,你中计矣!”

    李催前进的同时,时不时回头观察孙策,等到孙策没注意的时候,左手偷偷伸到怀中,三柄四寸长的小刀在寒光下闪烁着寒光,在李催喊话的同时,小刀带着凛冽的杀机射向孙策。

    《三国志·李催传》记载,董卓麾下爱将李催擅使飞刀伤人。而日后,李催却是有一后人李寻欢将此飞刀绝技发扬光大,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扑通!”

    追赶李催正欢的孙策怎知自己中了李催的激将法,待李催的飞刀射来之时,却是已经反应不过来,中了飞刀的他随后便从马上坠了下来。

    “哈哈,黄口小儿大言不惭,今日吾便将你首级献给相国大人。”

    见孙策坠落马下,李催朗声大笑,回转马身,舞着大刀而来,却是要砍下孙策首级。

    “传吾将领,进兵!”

    “孙将军令,跟我杀呀!”

    孙坚见爱子坠落马下,生死不知,当下急红了眼,大吼一声,却是率先拍马往战场中央冲去。孙尚香亦是秀眸微红,娇喝一声,紧随孙坚其后。程普、黄盖、韩当三人大手一挥,率领万余士兵喊杀震天的冲了出去。

    “李将军斩杀反贼之子,我等且去助李将军一臂之力!”

    “建功立业只在今朝,随本将杀啊!”

    孙策的坠马,却是使得双方大军同时出动。而此时李催距离孙策仅五尺不到,只需补上一刀,孙策便是身首异处,天大的功劳便归他李催了。

    “乱臣贼子,你已中计,受死吧!”

    然而,当李催的大刀便要触及孙策脖颈之时,只见原本躺倒于地的孙策翻转身体,脸上挂着阴谋得逞的笑容,手中拿着的三柄小刀却是李催先前偷袭的小刀。

    “不妙,中计矣!”

    李催骑于马上怪叫一声,不过不愧是沙场老将,临危却是当机立断,毫不犹豫的从马上翻了下来,孙策的三柄飞刀却是擦着李催的头皮飞了出去。当然,也因为投掷飞刀不是孙策的专长,否则李催此番早已丧命。

    “好个黄口小儿,竟然耍诈!”

    掉落于地的李催迅速的几个懒驴打滚站定身形,正面对着孙策,提防着孙策的攻击,口中却是不屑的嘲讽着。

    “可笑,只许你暗中偷袭,便不许某诈你!”

    孙策心中暗叫可惜,如此机会却是未能斩杀李催。嘴上却是也没闲着,同样一脸嘲讽的鄙视道。

    “好胆,今日便让你见识、见识本将厉害!”

    “大话谁不会说,今日吾必取你首级!”

    一言不合,二人再次战到一起,枪来刀往,你刺我砍,打的却是难分难舍。直到双方各自大军拥了过来,才小心翼翼的退了开来,骑上各自的马匹便回头再战。

    这边二人打的欢快,孙坚、孙尚香、程普、黄盖和韩当五人为首,各率领亲兵往来冲杀,不多时便斩杀李催数百士卒。而李催此番有二万人,孙坚仅有一万人,人数的优势,却也是使得局势相当。

    “杀呀!”

    “杀光乱臣贼子,援救天子!”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杀之!”

    正当此时,孙坚后方却是响起震天般的喊杀声,却是袁术率领其余六路诸侯的士兵前来支援。先前袁术令探子查探双方军情,待孙坚和李催战的难分难解之时,袁术这才下令进军。如此,李催想要入得汜水关,怕是已经来不及,到时孙坚大军拖延片刻,袁术和六路大军到达,汜水关便可一战而下。

    当然,袁术自然没有这般智谋,却是他麾下的谋士献的计策。

    “小儿,今日你首级暂且放下,待来日吾再取之!”

    李催见状,哪还有心情跟孙策交战,当下格开孙策长枪,便往汜水关奔去。孙策却是不肯放弃,然而李催亲兵阻拦,孙策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催撤离。

    关上的郭汜早已准备,待李催到关下,便令人开门将其放了进来。然而此时孙坚的大军也紧咬其后,而李催的人马也才过了万余,却是还有七、八千士卒还未入内。倘若再不关门,汜水关便有失守之忧。

    “郭校尉,如今孙坚追的紧,再不下令关门,汜水关有失,我等小命皆不保。还请郭校尉速速下令关门,令弓箭手放箭。”

    贾诩不愧是大师级的保命人物,跟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的精神有的一拼,难怪日后两人能走到一起,却是臭味相投。

    本在犹豫中的郭汜,听了贾诩的话,也害怕失了汜水关,董卓怪罪,于是下令关门,并让弓箭手不停歇的放箭。李催和郭汜二人领五万大军,本就是为了死守汜水关,故此五万大军,有一万人却是弓箭手,在雨点般的箭矢之下,孙坚不得不下令退军。

    此一战下来,李催却是损失将近万余士卒。

    而孙坚和七路诸侯的士卒,也在最后如雨点的箭矢下伤亡惨重,阵亡超过五千余,重伤千余,基本也救不活了,另有轻伤数千,稍加医治,却无大碍。

第五十四章 贾诩献计() 
李催退回汜水关内,心情很是抑郁,本想借此机会立个功劳,在董卓面前露露脸。不想功亏一篑,自己还差点回不来了。而失败后的李催却是想起临行前董卓交代的话,心头一颤,再想想董卓责罚人的手段,心中有些后悔自己的冲动。

    “不行,若是让相国大人知晓,必不轻饶于我,且想个方法渡过此劫!”

    李催在亲兵的护卫下向关上行去,边走边思考,待快要到关上之时,目光瞥见一脸平静,垂首立于郭汜身侧的贾诩,目光一亮,心中闪过一个计谋,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就让这家伙来当替罪羊。

    垂首拱立的贾诩似有所觉,双眼闪过一抹精光,复又平静下来,好似什么都不知道一般。

    “稚然,你无大碍否?”

    见身形狼狈的李催归来,郭汜心中暗暗冷笑,脸上却是挂起一副担忧之色,语气关怀的询问到。

    董卓的凉州军团,麾下几个中郎将,董卓的弟弟董越,女婿牛辅,段煨,胡轸,徐荣等,虽身为董卓麾下,却是暗中较量,各不相服。这种局面对于董卓来说自是好事,底下人不扭成一团,各自较量,有利于他的掌控,是为御下之道。

    李催、郭汜二人乃是牛辅麾下,平时虽一脸和气,暗地里却也想着夺取对方大权,从而充实己方力量。

    也正是因为如此,待日后董卓丧命之后,董卓麾下众人没了约束,便各自为战,原本势力最强的凉州军团,却是分崩离析。倘若有一人能振臂而呼,约束众将,天下大势如何,未为可知也!

    吕布虽是董卓义子,却是后面跟随,武力虽勇猛,大多数人却是不会服他。

    李催跟郭汜的想法自然也是一样,他也知晓对方心思。不过,如今大家奉命把守汜水关,出了差错谁都没有好处,因此也都保持着面上的和平。

    “有劳亚多忧心,虽是狼狈,那孙策却也伤不得我。奈何对方人多势众,否则我必要让他知晓我的厉害。”

    李催感激的对郭汜抱了抱拳,而后谈起孙策,却是一脸不屑。

    郭汜心中暗笑,孙策如今不过十五之龄,却是能够与李催战个平手,待日后长大,实力更是惊人。亏这李催往日里自诩自己勇武,还扬言要与吕布一战,真是可笑。他郭汜虽然也自认有些武力,却也不会目空一切,觉得自己能够和吕布这等猛将对敌了,真是不知死活。

    “稚然乃是相国大人麾下第一猛将,吕布那厮不过是个外来人,如何与我等相比?昔日我等与相国大人东征西讨之时,吕布尚且不知在何处。”

    两人此刻都很自觉的把压服对方的念头收起,你来我往的吹捧着对方。待谈了约有一炷香的时间,李催这才说起别的事。

    “亚多,此番战败,却是对方人多,我等却是要想个办法扳回一城,否则相国大人那里却是不好交代。如此我且先回去洗漱一番,随后你令人看住军情,往我军营来,我等当想个计策叫这些反贼知晓我等厉害。”

    李催一脸凛然之色,好似联军的十几万大军不过是土鸡瓦狗,他随随便便就能击败。

    郭汜再次不屑,之前是谁坚持要出战,结果战败了,现在知道不好向相国大人交代。

    郭汜却不想想,若他不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