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2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复体力,以保证之后的战斗,愣是被魏续给弄的差点气吐血了。吕布都在考虑。这样的小舅子是否要得!

    最后一战是八健将之中的成廉和宋宪二人,二人的实力倒是旗鼓相当,又是一场延续了百回合的战斗。最后。成廉以微弱的优势赢得了比赛,晋级下一轮。当然,成廉和宋宪的一战又给赵云几人赢得了时间,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赵云几人身上的气势越发强盛,显然。他们的力量正在缓慢的恢复着。

    第一轮比试结束,张辽、典韦、太史慈、赵云、曹性、吕布和成廉六人进入第二轮比试。这一次的战斗没有双双出局的场面发生。因此,这一场的战斗,将会有一人轮空。至于谁会轮空,就看各自的手气。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体现,也就无所谓公不公平了。

    结果,抽到轮空号的是本就马战强悍的吕布,对此,也没有人心里不平衡,毕竟运气比人家差,能怪的了谁!

    其余六人,赵云对上曹性,典韦对上成廉。而张辽则与太史慈对上。赵云、典韦二人的战斗没什么看头,而张辽和太史慈的这一场战斗,则将会是一场龙争虎斗。让人极其的期待。

    第一战赵云对战曹性,十回合内结束战斗。

    第二战典韦对阵成廉,十回合内结束战斗。

    而当第三场战斗即将开始之时,百姓们的热情又一次的被激起了。第一轮箭法的比试之中,张辽表现平平,却也十箭十中;太史慈则展现了惊人的箭技。一弓四箭在场众人仅在赵云和吕布之后;而在第二项的步战比试之中,张辽和太史慈都展现了他们强悍的武力。折服了在场的许多百姓,一时之间支持二人的不乏少数。而当张辽和太史慈碰撞上了,必定是一场世间少有的巅峰战斗。

    “雁门张文远,还请太史兄勿要留手!”

    “东莱太史子义,亦然!”

    战斗还没有开始,二人的身上便已经散发出强烈的气势,在二人中间的场地,似乎都因为二人身上散发出来的强大气势而凝固。而围观的百姓,看到二人如此强烈的战意,顿时都把心提到嗓子眼,而分别支持二人的百姓,也都开始议论开来。

    “我认为这一战胜利的必定是张辽将军!”

    “兄台何以如此说法?”

    “诸位难道看不出来,张辽将军比太史慈帅气多了。而且,人家张辽将军是吕温侯麾下的八健将之首,太史慈不过是一个护卫,岂会强过张辽将军。”

    “去你马勒戈壁的,瞎了你的狗眼,你哪只狗眼看出太史慈不如张辽?俺就觉得太史慈是最帅气的,在场无人可比!”

    “兄台,在下发表看法而已。即使因为太史慈不如张辽将军帅气,你又怎能骂人呢,简直是有辱斯文。”

    “斯文你娘的,信不信老子揍的你娘都不认识你。”

    好吧,原本应该讨论张辽和太史慈武力的问题,却是演变成讨论二人相貌的问题。若是袁常听到了二人的讨论,必定会告诉二人,他们肯定是处女座的骚年。

    闲话少说,且说当战场上的张辽和太史慈二人的气势攀升到极致的时候,二人终于催动胯下战马跑动起来。

    “杀!”

    “死来!”

    当知道对方实力的时候,任何的试探都是多余的。只是第一击,张辽和太史慈便全力发挥,希望能够夺得开场的优势。只要第一击成功建树,便可在无形之中赢得气势,从而将战斗引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铿锵!”

    张辽和太史慈的武器都是他们所擅长的,张辽的长戟,太史慈的镔铁长枪都是大匠用上等精铁所打造,都是少有的优良武器。或许比不上吕布的方天画戟以及赵云的虎目龙纹吞星枪,跟典韦的双戟、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却是一个层次。典韦、关羽、张飞、张辽、太史慈等人的武器都是精铁打造,且是大匠所造,威力自是惊人。然而,吕布的方天画戟,还有赵云的虎目龙纹吞星枪打造的材料除了精铁之外,还加入了天外陨铁,更添锋锐。至于这两柄武器的制造者却是无人可知,但是,这两柄武器的威力,却没有人可以否认。

    张辽和太史慈二人错身而过。第一击的对撞之中,谁也没能占据上风。由此可见,二人的实力却是在伯仲之间。

    当然。因为这次是比试,而非真正的战斗。否则,太史慈若是可以用箭,张辽必定吃不了好。面对太史慈的一弓四箭的箭技,张辽少不得要疲于应付,若是在此之时太史慈迎上,张辽肯定会陷入两难的局面。

    拍马转身再次迎上。张辽和太史慈二人戟来枪往,战的是动人心弦。场外围观的百姓此刻都被二人的战斗深深吸引。至于讨论二人谁比较强,已经没有那个功夫了。况且,孰强孰弱等到战斗结束之后就可以知道了,胜利的人。自然是更强的!

    “太史子义小心了,某要使用绝技了。若是不敌,早些认输,免得脸上难看!”

    张辽抽身后退,长戟舞动,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而张辽的身子被长戟保护在其中,面对如此滴水不漏的戟法,怕是赵云想要攻击到张辽都很难。

    “哈哈,张文远。此话亦是某要说的!”

    面对张辽的宣言,太史慈却是大笑一声,根本不为所动。挺枪跃马冲锋而来。手中长枪连连挥出,每一次的攻击,都传来剧烈的“铿锵”声。显然,太史慈的长枪都击打在张辽的长戟之上,才造成了如此声响。

    “这是某绝强一击,乱天戟法!”

    却说张辽这绝强一击。乃是张辽在并州之时领悟。张辽有感于天下不平,天地大乱。由此而感悟出乱天戟法。所谓乱天戟法,便是没有规律,连天地都无法控制。当戟法使出之时,连张辽自己都不知长戟下一次将攻击到哪个位置,让人根本无从防备,从而对敌人造成绝杀一击。当张辽使出这一招乱天戟法之时,围观的百姓们只能看到张辽的身边到处都是长戟的影子,但是,他们都知道,这些影子都是虚幻的,真正的长戟的踪影,早就不知道跑到哪个方位去了。

    然而,面对张辽如此强势的一招,太史慈却是神色不变,双目陡然间睁大,脸色威严,好似怒目金刚,要将张辽看透一般。

    “好戟法,不过某家的枪法也不弱。张文远,且见识某家的落雨枪法!”

    太史慈的落雨枪法,枪法如其名的意思一样。太史慈在大雨落下之时,在雨中挥枪,每一次击出都将细小的雨滴刺破,而且,雨滴落下之时同样也是没有规律的,让人无法捉摸。而太史慈愣是将长枪能够触及到的雨滴击破,由此可以看出太史慈枪法的凌厉和急速。从这一点上来说,太史慈的落雨枪法和张辽的乱天戟法倒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人的招式都没有规律,靠着招式的本身进行攻击,至于到底谁更强,却是一时之间难以分辨出。

    “铿铿铿!”

    “锵锵锵!”

    围观的众人只能听到战场中央武器碰撞的声音,而两人武器的影子,却是丝毫没有踪迹。就连二人的身影,似乎都有些模糊,让人感觉有些不真实了。

    “希律律!”

    “希律律!”

    突然,战场中央传来两道凄厉的哀鸣声,很显然,二人胯下的战马已经无法承受二人招式的碰撞,正在发出抗议的声音。而战马的哀鸣声,似乎成为了号令声,当战马哀鸣之时,张辽和太史慈二人同时停手,二人的身子同时倒退,胯下战马也跟着倒退。

    看上去张辽和太史慈二人同时倒退了五步的距离,然而,若是有眼尖的人可以看出,两人倒退的距离还是有着差异的。

    张辽连人带马退了五步,每一步约有一米的距离,这五步则倒退了五米的距离;然而,再仔细观看太史慈倒退的距离。每一步约在八十公分左右,而五步则是倒退了四米左右的距离。从这一点来看,显然太史慈的招式更强,所以张辽才会退的更远。当然,大部分的人都没有看出这一点差异,只有少数的人看了出来,这其中自然包括战场上的张辽和太史慈。按照这样推论,显然张辽比太史慈弱了一些。

    其实,历史上也有记载证明,太史慈比张辽强。

    在当时曹操和孙权的战斗之中,太史慈和张辽就单挑过。两人战了八十回合,却是不分胜负,从这里看似乎二人的水平一样。然而,接下去还说了一句,太史慈见背后有人堕马,扫开张辽,便往本阵奔回。在如此战场之上,还敢把目光望向别处,若不是战力别对方强一些,又岂能做到?而且当时李典、乐进已经快要抓住孙权了,按理来说这种时候,张辽肯定要阻止太史慈回援,让乐进和李典拿下孙权。可是,太史慈弃却张辽往本阵便会,说的好像是家常便饭一般。显然,不是张辽不想拦住太史慈,而是张辽拦不住。当时也没有记载说明太史慈的战马是良驹,而太史慈还能如此轻松的摆脱张辽回援孙权,由此可见,太史慈是比张辽还强的存在。

    “太史子义果然好武艺,某自认不敌。不过,某不会一直认输,早晚有一日,你我还要再战一场。”

    张辽倒是磊落,最强的招式和对方碰撞,已经显示自己处于下风。张辽倒也干脆,当场便认输了。

    “某固所愿!”(未完待续)

第三八零章 赵云VS太史慈() 
“猛将兄威武,猛将兄无敌!”

    当大嗓门李永喊下太史慈获胜的话之后,围观的百姓们顿时激动的呼喊起来。百姓们之所以如此兴奋也是有原因的。

    太史慈如今的身份是糜竺的护卫,这是百姓们所知道的情况。因此,如今太史慈以一个护卫的身份却有如此出色的表演,就相当于草根中突然窜出了一个明星,让许多人都生出了奋斗的念头,希望有一天能够跟太史慈一样,站在舞台上,成为他人呐喊的对象。就跟袁常穿越前一样,某个**丝李毅却得到数百上千万的**丝支持,连某个女神都不被放在眼里。而如今,太史慈的地位就相当于此。

    却说高台上的崔道现在又有些眼热了,原本他打的是赵云、典韦等人的主意,不过因为要挖赵云、典韦等人有些难度,崔道也不想破坏跟袁常的关系,所以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如今看到太史慈如此勇猛,自然又有了想法。

    糜竺就坐在崔道不远处,于是,崔道跟糜竺商量道:“糜别驾,太史子义如此勇武,若是当一个护卫岂不是浪费了?我安平郡如今正缺一名大将,不知糜别驾可否将太史子义让给我安平郡,崔家必有重谢!”

    糜家在徐州是个富商,因为糜竺担任别驾之位,倒也算是有权有财了。而且,因为糜竺在徐州的善名,陶谦这个刺史也不敢明着对糜竺下手。只能暗地里使一些手段。不过,糜家跟安平郡崔家比起来,那就相当于是萤火之光和皓月。根本没有可比性。崔家出过皇后、贵妃、王公大臣不知其数,糜家这样的商人之家如何能够跟安平郡崔家相比?崔道没有公然挖墙脚,而是礼仪周全的询问,算是给糜竺面子了。

    有人就会问了,安平郡崔家如此牛逼,怎么就不敢抢袁常的人呢?

    首先,安平郡崔家能够牛逼。是因为他们家族子弟出过许多牛人,这是一个人脉的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朝廷要能够镇得住场子,这样,安平郡崔家才能够借着崔家和朝廷的关系,狐假虎威一番。然而。如今朝廷自己都自身难保了,还哪里顾及的到他安平郡崔家?既然朝廷靠不住了,想要挖人墙角,就要靠安平郡崔家自身的实力。安平郡崔家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安平郡也在他们的掌控之下,兵力自然也不会少。如果是不知道袁常实情的情况下,安平郡崔家或许会用权力来压人。可是,如今崔道看到袁常展现出的强大实力。哪还敢动那样的念头。而且,崔家若是明着做出抢人的事,必定为他人所不齿。崔家的声誉说不定就一落千丈。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袁常是出自四世三公的袁家。崔家牛逼,袁家也不弱。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崔道才不敢打袁常的念头。可是,糜家跟这些真正牛逼的世家大族比起来,就不够看了。所以崔道才敢向糜竺要人。

    糜竺是个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不错,可是。并不代表老实人就不会发怒,正所谓兔子急了都会咬人,更何况人乎?虽然太史慈并不是糜竺的护卫,可是,糜竺看到崔道不敢向袁常要人,却敢向自己要人,摆明就是欺负他,糜竺身为糜家的家主,又岂会不怒?

    想到这里,糜竺觉得有些悲哀。糜家看似风光体面,却是危机四伏。在徐州,要提防陶谦还有徐州的其他世家大族,到了外面,还被人欺负,说起来,还是因为自身的实力不够强大。像袁常展现了自己的实力,崔道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当下,糜竺的脑海之中不得不开始思考,糜家的前路将何去何从。

    不过,在此之前,崔道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的。如今的糜家,跟安平郡崔家不是一个层次,糜竺也不愿招惹对方。

    “崔太守言重了,原本这只是一件小事,竺自然不会推辞。不过,当日太史子义在我糜家担任护卫之时曾说过,只是报答我糜家的恩情,若是要离去,糜家不得阻拦。所以,竺并不能决定太史子义的归属,若是崔太守要招揽太史子义,可以亲自询问,竺并无二话。”

    在心里,糜竺却是暗自冷笑。太史慈本就不是他糜竺的护卫,只不过是找个呆下来的理由而已。再说了,太史慈原本是要投效袁常,如今看了渤海郡的情形,糜竺有十成的把握,太史慈如今肯定会留在渤海郡。不要说太史慈了,就连糜竺都有些想法,是否要将糜家给迁移到渤海郡来。

    糜竺有这个念头,并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经过仔细的调查。

    在这些天里,糜竺发动了自己麾下的探子,将袁常从东平县上任,到渤海郡担任太守的事迹调查了七七八八,可以说对袁常已经有了相当多的了解。除了一些非常隐秘的事情,糜竺查探不到外,其他没有查不到的事。特别是当初公孙瓒攻城的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