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来这两名女子是甄家的甄脱和甄道,前文已经说过,甄脱和甄道因为在当初被赵云救过一命,虽然英雄救美的桥段很老套,却是很有效吸引姑娘家的方法。所以,甄脱和甄道自然是对赵云芳心暗许。而赵云,也对两女有着情感,只不过赵云一直坚持要先立业再成家。所以一直都没有表达出自己的意思,直到甄脱和甄道跟随甄家众人返回邺城。那么,甄脱和甄道为何又出现在渤海郡呢?

    说来。甄脱和甄道之所以出现在渤海郡,还是跟袁常有关系。

    甄家众女回到邺城之后,甄姜和袁常的事情自然被两位兄长知道。甄姜的两位兄长得知甄姜还没有跟袁常有过婚约,就跟袁常发生了苟且之事,开始的时候是极为恼怒的。而且,袁常当时的名声并不好。只是袁家的第六子,还只是担任一个郡的太守。毋极县甄家虽然没落。却也并不觉得一个郡的太守能有多大前途。不过,紧接着甄姜的两位兄长就隐隐听闻渤海郡跟冀州脱离了从属关系,甄俨和甄尧二人更是觉得袁常要完蛋了。只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是出乎二人的预料。

    对于渤海郡跟冀州脱离从属关系的事,袁绍并没有追究,而且,还告诉麾下官员不得干预渤海郡的事务。这个时候,甄俨和甄尧二人才有些明白,袁常并非如外界传闻的那样不堪,似乎还有着外人不可预知的能力。

    随后,甄俨和甄尧二人询问甄姜五女关于渤海郡的事情,这才知道渤海郡确实非同一般。而且,甄俨和甄尧的母亲张氏也不反对袁常和甄姜的事,甄俨和甄尧这才平息了怒火。并且,决定前来渤海郡考察袁常。若是袁常确实可以,那甄姜和袁常的事就定下来;若是不行,便从长计议。毋极县的甄家已经没落,甄俨和甄尧二人为了复兴毋极县甄家昔日的荣光,有些事不得不做。

    紧接着,渤海郡便传来要进行阅兵仪式的消息。甄俨和甄尧兄弟二人自然也知道了,便决定趁此机会好好了解渤海郡一番。甄俨虽然不是袁绍的心腹麾下,却也算是接近核心的官员,脱不得身,便让甄尧前来渤海郡进行考察。只是甄尧对渤海郡不了解,因此才要带上熟悉的人一道前来。

    甄姜肯定是不能来,她跟袁常都那个了,肯定是偏向袁常。而甄荣素来娴静,这种事想来也不喜欢参与,而甄宓又太小。最后,甄俨和甄尧便决定让甄脱和甄道二女前来。

    其实,甄俨和甄尧不知道的是,在渤海郡呆的这些日子,甄家五女,包括他们的母亲张氏、还有他们的两个妻子,都对袁常有着强烈的好感。所以,无论他们带什么人,结果都是一样的。为了不让袁常注意到,甄尧还刻意隐藏了身份,好在暗地里观察袁常。甄脱和甄道二女也想给赵云一个惊喜,所以也没有去找赵云。

    而事实上,在甄尧来到渤海郡的时候,袁常就已经知道了。就算没有甄脱和甄道两个“小奸细”告密,袁常也会知道。毕竟他鼓捣出的情报机构,可不是吃素的。早在甄家有了动向的时候,在邺城的探子就已经将消息传到袁常手中。不过,甄尧隐藏了身份,袁常也就装作不知情,不然让人家觉得自己在监视他们,弄出不快就不好了。到时候甄姜夹在中间,受苦的也只会是甄姜。

    如今甄脱和甄道二女暴露身份,甄尧自然也隐藏不下去了。

    “二妹、三妹。你们来了渤海郡怎的不告知一声,可是对我这个太守不满。”

    袁常和甄姜的关系亲近的人都知道,袁常称呼甄脱和甄道为妹。倒也没有什么不对。袁常和甄姜该做的都做了,不该做的也做了,如今也只是差一个仪式而已。

    “姐夫,是三哥让我们这样做的,说是为了给姐夫你一个惊喜才这样。所以,姐夫你就不要怪罪我们了,嘻嘻!”

    甄脱、甄道二女跟袁常倒是亲近。言语之间也没有生疏。当然,她们也不能把甄尧的目的说出来。毕竟甄尧是她们的兄长,议论兄长也是不对的。不过,她们不知道的是,袁常早就知道甄尧此番前来渤海郡的目的了。

    “原来是叔廉三兄。妹夫未能远迎,还望三兄恕罪。”

    袁常可不会在乎甄俨和甄尧是否认可自己,只要甄姜是真心真意的要跟他,就没有人能阻止。就算甄俨和甄尧不满,他到时候直接拉着人到邺城把甄姜给抢来,甄俨和甄尧还能说什么。而且,因为甄俨和甄尧对袁常的态度,袁常对他们二人也不是很满意。如果说甄俨和甄尧是真的为了甄姜而着想,袁常倒也不会这么小家子气。可是。穿越前看过无数电视剧和小说的袁常,可是非常清楚甄俨和甄尧兄弟二人的想法,为了毋极县甄家的荣耀。他们要牺牲甄姜的幸福,这样的人,哪里值得袁常他去尊敬。不过,甄尧现在毕竟还没有摆出那个态度,袁常也就以礼相对。若是甄尧敢说出来,就别怪袁常翻脸不认人了。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虽然袁常如此“厚颜无耻”的称自己是甄姜的男人,甄尧也没有当场发怒。怎么说毋极县甄家曾经是个世家大族,基本的涵养还是有的。

    “袁太守客气了,你我初次相见,又何干劳烦袁太守大驾。”

    甄尧的语气倒是极为客气,不过,他的话也很隐晦的表达了他的意思。那就是他并没有承认袁常是自己的妹夫,别想跟我套近乎。

    袁常脸色一板,故意装出不悦的表情说道:“三兄你如此便客气了,你我早晚都是一家人,兄长前来,作为小辈的岂能不迎接。不过,三兄不知妹夫的为人也情有可原,等相交一些时日之后,三兄便能知道妹夫的为人了!”

    袁常的话语同样客气,却也暗藏锋锐。

    最后一句“知道妹夫的为人”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然而,其中的意思却有两面性。倘若你甄俨和甄尧承认我这个妹夫,那大家就是自己人,肯定是要以礼相待的;如果你们二人不承认,我袁常也不是吃素的,会让你们知道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没错,袁常的话语就是这个意思。

    甄尧早年便被举为孝廉,作为一名文人,岂会听不出袁常话语之中的威胁之意。心中自然是有些恼怒,然而,如今在袁常的地盘上,而且还是在这么多人面前,甄尧不好将甄姜和袁常的事说出口,只能忍下这口恶气,等到时候再跟袁常详谈。

    “袁太守,如今尚在比试之中,你我且稍后再叙,且让吾看看渤海郡的实力。”

    心中有了决定,甄尧也就不跟袁常多说什么,将话题引开,双眼看向战场中央,仔细的打量着昂首挺立的赵云。

    赵云当初救过甄脱和甄道二女的性命,甄尧也是知道的。从第一项的箭法比试,一直到刚才,甄尧都是看在眼里的。赵云的勇猛,甄尧也是明白的。而且,赵云并不是一个只懂武力的莽夫,虽然作为一名文人,内心深处是看不起武人的。然而,赵云毕竟救过两个妹妹的性命,再加上甄脱和甄道二女也喜欢舞刀弄枪,赵云也生的一表人才,甄尧看着赵云倒是颇为满意。

    且将目光转回战场上,当听到甄脱和甄道二女的声音之后,赵云有如神助,浑身上下立马就充满了力量,生生的站直了身体,当大嗓门李永喊下“一”之后,只有赵云还站着。所以,赵云和吕布的这一场战斗,最后的胜利者显然便是赵云了。而在三人两两对战之中,赵云胜两场,获得第二项比试的第一,获得十分;典韦胜一场,获得第二项比试的第二,获得九分;最悲剧的自然是吕布,两场战斗都趴下,获得第二项比试的第三,只有八分。其余的十一人都是七分,倒也没什么差别了。

    经过两项的比试之后,赵云二十分,暂居第一;典韦十九分,暂居第二;吕布十八分,暂居第三;其余人等则分别是十七分、十六分,最少的则是十五分,几人都是吕布的八健将,跟吕布一样杯具。

    按照如今的得分来看,赵云在第三项比试当中获得第二名就能成为这次武将阅兵的总分第一,夺得荣耀,并且将白羊座黄金铠甲收入囊中。而若是赵云在第三项比试之中得到第三名,吕布或者典韦又得到第一,那么,分数相同的两人,自然还是要再战一场。至于比试什么,就要袁常来决定了。

    等到一刻钟的时间过去之后,十四名武将又站到了战场中央,再一次抽签决定对手。而第三项比试的内容,正如众人所猜到的,正是马战。

    马战所用的武器都是各自熟悉的兵器,这一项比试,必定更加激烈,引人注目。(未完待续)

第三七九章 张辽VS太史慈() 
“第三项比试开始,第一战由甲组一号张辽对阵甲组二号韩恂!”

    袁常这一方的韩恂,很不幸的碰上了张辽。就事实而言,张辽的武力确实比韩恂强了一截。要知道,张辽可是顶级武将的行列,而韩恂,则是排在二流武将的行列,中间差了一个层次,差距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即使如此,韩恂依然还是昂首迎上。

    韩恂历史上的武力是差了些,但是,如今历史改变,韩恂跟随了袁常。有赵云和典韦的指导,韩恂的武力也是缓慢增长。若非韩恂的年纪已经过了最适合练武的年纪,怕是能够突破更多。

    韩恂用的是长刀,这一场马战,大家所用的兵器都是各自平时所用的。唯有战马还是一模一样,毕竟有的人战马好,有的人战马劣一些。就说吕布,他若是用赤兔马,就相当于是一点五个人在打一个人。动物都是有灵性的,只不过灵性的强弱问题而已。赤兔马显然是灵性比较高的动物,让赤兔马上场,其他人的战马怕是连一半的威力都发挥不出来。因此,基于这点原因,大家的战马必须统一。至于武器,就没有要求了。

    而张辽,用的是长戟。

    如今这个时代的武将,通常用的兵器都是长兵器,短兵器使用的人较少。武将都是在马上战斗,少有步战的。因此,有一个顺手的长兵器。就会带来极大的优势。而这个时代的长兵器,通常都是矛、枪、戟等等。长戟是一种矛和斧头的结合体,在长矛的头上加了一柄斧头。而在斧头的背面,则是铁钩。矛头可以进行刺杀,斧头可以用来劈砍,铁钩则可以将对方的骑兵钩残,从而给自己带来优势。吕布的方天画戟其实也是长戟的一个分支,只不过方天画戟在构造上比长戟复杂且更具杀伤力,而且对使用者的要求也更高。

    当然。无论怎样的武器,都还是要看使用者。就如赵云用的是枪。比戟简单多了,然而,枪在赵云手上所造成的威力,却是比寻常将领用戟所造成的威力还强。

    因为平时有跟赵云、典韦二人交手。韩恂面对比自己高一个层次的张辽,却还是能战的让人眼睛发亮,最后,因为实力巨大的差距,韩恂还是败给了张辽,却还是赢得了百姓们的喝彩声。

    “第二战由乙组一号典韦对阵乙组二号高顺。”

    不得不说,典韦和高顺还是很有缘的,或许二人能够进一步发展关系。在第二项的步战之时,典韦就跟高顺碰上了。没想到。第三项的马战,二人竟然又一次碰上,或许是上天注定要让二人之间擦起一段火花。

    郁闷归郁闷。高顺还是昂然的舞着三叉戟朝着典韦冲锋而去。

    高顺的武器也是长戟的一个分支,三叉戟很容易想象,就跟雅典神话之中海皇波塞冬用的武器一样。三叉戟的杀伤力自然不如长戟,更不如吕布的方天画戟。但是,三叉戟有个特效,那便是容易勾住他人的武器。一旦对方因为武器收不回来而愣神的时候,高顺便能给对方出其不意的攻击。当然。面对典韦这样的对手,高顺的三叉戟也起不到什么效果。

    原本,高顺是想要借着武器的优势,跟典韦拉开距离,消耗典韦。然而,不知典韦是吃了某种蓝色小药丸还是真的看上高顺的菊花,竟然舞着双戟凶猛的冲向高顺,根本无视高顺的攻击。然后,高顺就失神了,不过一个回合的时间,高顺就被典韦给打下场了。

    对此,高顺郁闷的同时,又极其“幽怨”的看着典韦,似乎在控诉对方一点都不“怜香惜玉”。

    典韦之所以如此摧枯拉朽的解决高顺,也是有典韦的原因。

    第二项比试决战的时候,典韦跟吕布、赵云二人倾力而战,到现在休息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时辰。因此,典韦不得不速战速决,从而多赢得一些时间来恢复体力。虽然马战不是典韦的强项,但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典韦也想获胜。所以,典韦必须尽快解决高顺,才能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对于高顺“幽怨”的眼神,典韦回报对方一个大板牙,似乎在告诉对方别生气,等结束之后洒家再好好安慰、安慰你。

    高顺见了典韦的眼神,身子一个颤栗,忙不迭的跑开。

    第三战太史慈对阵侯成,同样是十个回合内结束战斗。

    第四战赵云对阵于禁,也是十个回合之内结束,赵云跟典韦的想法一样,尽快结束比赛,赢得休息的时间。

    第五战曹性对郝萌,二人战了上百个回合,战斗才结束,最终获胜的是曹性。对此,曹性并不是很开心。在第二项步战的比试之中,曹性败给了韩恂,曹性原本是想在第三项比试的时候赢回来,结果天意弄人,没有把他们二人安排在一场战斗之中。为此,曹性只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能够跟韩恂战一场。

    不过,曹性和郝萌的战斗持续了上百回合,拖了许多时间,给赵云、典韦、吕布等几个在先前战斗之中消耗许多体力的将领赢得了许多时间。

    第六战,吕布对上小舅子魏续,似乎为了在姐夫面前展现自己努力锻炼的成果。魏续这一战是拼了命的向吕布出手,吕布又不可能真的伤了魏续,结果,愣是把战斗拖了十几个回合,最后,吕布实在受不了,一戟把魏续给拍晕了。魏续还以为自己的表现良好,能够得到吕布的赞赏。殊不知吕布想的是恢复体力,以保证之后的战斗,愣是被魏续给弄的差点气吐血了。吕布都在考虑。这样的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