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曹操的军师,名为戏志才,跟荀彧、郭嘉一样,都是颍川人士,学自颍川书院。

    戏志才在罗大大的三国之中并没有出现,而在《三国志》中却有简单的记载。至于说戏志才的能力,只要知道,郭嘉是接他的班,那么由此可以推断出,戏志才也是顶级谋士的行列。

    在如今的时代,用两个字做名字的,通常都是平民百姓,说难听点,连平民百姓都不如,而是贱*民。

    那么,平民百姓跟贱民有什么区别?

    平民百姓跟贱民是有着很大的差别,所谓平民百姓,就是出身为贫,故此被称之为平民百姓。他们除了穷之外,没有其他的理由。然而,贱民却不是这样。会被称之为贱民的人,通常都是他们的祖辈犯了什么重罪,被贬为奴隶,然后从奴隶转变为百姓的身份,而这种人才会被称之为贱民。

    比如说寻常百姓,他们一般也会用一个字做名字,就像张三李四,听起来是没什么文化,但是他们好歹也是百姓的身份。但是,两个字的名字,人家听了就知道这家伙也许是个贱民。

    在如今的年代,也有户籍制度,但是,没有袁常穿越前那个时代那么严厉。只要塞点钱给管理户籍的官员,改个名字并不是什么难事。况且,戏志才如今还是曹操的军师,这样的身份改名字更不是什么难事。然而,戏志才却并没有这么做,依然顶着三个字的名字,淡看世界,任由他人诧异的眼神。

    戏志才跟郭嘉一样,都是不羁、洒脱的性格,而且两人都同样好酒。而在颍川书院的时候,郭嘉、戏志才和荀彧三人,则是好友。

    说起来,三人的身份差距很大。

    荀彧是荀家之子,身份何等光耀;郭嘉是寒门士子,破落贵族的后裔,倒也不是太糟糕;戏志才,贱民一个。然而,就是这样的身份,却因为三人的才能和见识,却成为了好友。不得不说,有时候,一个人的才能,是可以突破身份的屏障。

    而且,戏志才不仅顶着两个字的名字,还给自己取了个不详的字。从这点就能看出,戏志才是个傲然的人,他就要让世人知道,我的祖辈犯过罪,那又如何,我自己有才能,我就能站在高处俯视众生。

    若是在家中,戏志才和曹操商谈之时,戏志才都是横卧在榻上,没有丝毫的形象,似乎一点都不尊敬曹操,而曹操也不在意。但是,此刻是在议事,这么多人在场,戏志才自然不能跟在家中一样。

    戏志才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拱手行礼道:“主公,据属下所知,糜竺此人在徐州有着仁善的名声,比之陶谦更甚。此次陶谦让糜竺出使我军,向来心思不纯。糜家作为徐州的富商,其家财不下亿万,且生意遍布各地,陶谦觊觎糜家家财,也在情理之中。陶谦打的好主意,想要借主公之手除去糜竺,他陶谦便可坐收糜家家财,主公自当不能如他意。相反,主公当趁机招降糜竺,兖州本就粮少,倘若有糜家亿万家财相助,主公大业更是如虎添翼。咳咳!”

    说道最后,戏志才面容痛苦的咳了出来。

    戏志才出身低微,早年家贫,生病之时没能治好,落下病根,最终使得他体弱多病。而且,自秦皇以来,歧黄之术盛行,丹药广为人知,戏志才也是食用丹药的其中一人。郭嘉当初也是有食用丹药,后来听了袁常的话,知道丹药有害无利,这才戒了。而戏志才却是没人劝说,一直都在食用丹药,这也让他的身体越发糟糕,时常咳嗽之时都吐出血丝。在原本的历史上,戏志才的命也不长,跟着曹操没几年就挂了。

    “军师身体不适,我已说过多次,军师可坐着说话便是,何须如此!”

    曹操虽是责备,其关怀之意却是不用多言,戏志才心中感动也就无须多表。曹操在关怀完戏志才之后,才点头道:“军师此言甚善,兖州缺粮乃是一大弱势。然而想要让糜竺此人效忠于我,怕是难度不小。”

    “主公,属下有一计,可让糜竺效忠于主公。”

    正在这时,有一人站了出来。只见此人面色白净,三角眼,细长的下巴,唇角留着两缕细长的胡须,倒是给人一副奸诈的外表。这说话之人乃是程昱,东郡名士,有人暗地里说程昱的才能不下郭嘉,或者说比之郭嘉更强。

    然而,真正细读历史的人对于这种说法则是嗤之以鼻。程昱有才能,把他列入顶级谋士也说的过去。但是,把他跟郭嘉相提并论,就有些言过其实了。

    程昱的才能,主要在于他的狠辣,无所不用其极。

    何解?

    简单的说,程昱做的事,都是一般人难以做出来的。就如原本历史上,关中、司隶一带大旱,曹操也缺粮,而程昱替曹操解决粮草问题,跑到自己的老家东郡东阿抢夺百姓的粮食,同时,更是用制作人肉干来当粮食,虽然说程昱如此作为,给曹操解决了一定的问题,却丧失了一定的道德底线。当初,郭嘉跟随袁常的时候,也向袁常推荐过程昱。但是,袁常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这种人,袁常是绝对不会用的。

    而且,除了这一方面,程昱还会利用别人的家人来威胁。就如徐庶,就是程昱建议曹操把徐庶的老母给请到许昌,结果,导致了徐母身亡。

    从这些方面都能看出程昱的狠辣,原本按照程昱的功劳,程昱是足以位列三公之位。然而,最后贾诩这个低调的毒士当上了三公,程昱却没能当上,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程昱做的这些没有道德的事。

    战争这种事,原本就是没有道德,易子而食都时有发生,就看谁能坚守底线。袁常显然就是这类人,当初南皮城告急,他也不肯让百姓上城防守,虽然看似迂腐,却能够得到人心的支持。

    “仲德有何良策?”

    程昱在没有做出那些丧失人性的事情之前,名望还是不错的。当初程昱就是呆在东郡东阿老家读书,让曹操给请了出来,曹操也是很看重程昱的。

    “主公,属下听闻糜竺有一弟、一妹,倘若能够将二人掳来为质,糜竺必定能为主公所用。”

    果然,程昱还是程昱,没有丝毫的变化,还是出的这种用家人当人质的主意。

    曹操闻言,脸色一板,正色道:“仲德,吾乃兖州刺史,人之所望,岂能做出这等不德之事?勿复多言,吾决计不为之!”

    看曹操的表情还有说的话,听了让人肃然起敬。但是,只要是人精,都能听出曹操话中的意思,我不会去做,我也不会制止你去做,反正你看着办就是了。没错,曹操的潜台词就是这个意思。或许那些武将听不出来,但是,帐中十个里面,有九个谋士是听出来了。

    其实,历史由胜利者来书写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此刻就算曹操下令让人把糜芳和糜贞给抓来,等日后曹操一统天下了,历史不会指责曹操的不是,只会赞扬曹操品德高尚,为了天下,宁愿做出这种令人不耻的事。不过,曹操目前的势力还不是很大,不会明着同意程昱做这种事。而等到曹操把袁绍给击败之后,势力强大,程昱提出把徐母骗来当人质,曹操不也是同意了。

    再说了,这种事是手下人去做,就算真的被人指责,也有负责人出来顶缸,根本伤不到曹操。

    能够成为出名的谋士,他们的心志都是很坚定的,对于这种事其实并不会反对。想要获得胜利,有时候就要用一点手段。而且,就算他们心中不同意,也不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站出来反对,只会在私底下劝谏一番。

    “主公仁义,属下有罪,几陷主公于不仁不义之地,还请主公责罚。”

    程昱当然明白曹操的意思,当下很自觉的站出来承认自己的错误。

    曹操伸手虚抬,动情道:“吾知仲德一心为公,不为私利,吾又岂会怪责于你!”

    好一副君臣相知的画面,倘若袁常在这里,肯定要拍手大赞,都是尼玛的好演员,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啊!

    “报,陶谦使者已经进入我军三里范围内,还请大人示下!”

    曹操听得帐外士兵的话音,眼眸微抬,朗声道:“夏侯渊,曹仁听令,速去整顿军士,稍后让陶谦使者知晓我军军威。”

    “末将遵命!”

    随着曹操的命令下达,曹操营中当即都忙碌了起来。

    在曹操军营三里外的地方,一辆马车缓缓前行。马车里的人,自然是陶谦派出的使者糜竺,而在马车旁边,六名骑士护卫,这六名骑兵自然是糜竺的私人护卫。糜竺可不会傻得用陶谦的士兵来保护自己,若是陶谦故意让他的士兵在曹操军营闹出点幺蛾子,到时候死的就是他糜竺了。

    “吱呀,吱呀…”

    马车缓缓的前进着,而在马车内的糜竺却是皱眉沉思。当然,糜竺并非是在沉思自己此行的安危,他已经思考过,曹操十有**不会对他下手。如今糜竺思考的是,他糜家今后当何去何从。别看糜家现在这么风光,但是,隐藏的风险却是极大的。当然,也不是没有问题解决,那就是把糜家的家财拿出来,全力资助一个势力打天下。这个想法,糜竺也考虑过。只是,资助的人选一定要对,若是找错人,那他糜家必定万劫不复。没有了亿万家财做后盾,又有谁会看重他们糜家?

    “哎!”

    糜竺长叹一声,在这样的乱世之中,有钱也是一件危险的事。

    “家主,曹营到了。”

    说话的是糜家的一名门客,乃是一名剑客,名为柳风。柳风当初遭奸人迫害,家人全都丧命,多亏糜竺帮助,他才逃过一劫,并且手刃仇家。柳风家人都不在了,自然也就跟随糜竺,糜竺也是极其信任柳风的。

    马车内的糜竺整理管理冠帽和长袍,随后拿起陶谦的求和文书,拉开布帘,从马车走了出来。

    当糜竺从马车走了出来之后,大营门前一行士兵迎了上来。

    “糜使节,我家大人令我在此迎接。”

    当先一人龙行虎步走了上来,对着糜竺抱拳行礼,此人却是此次大军的主将夏侯惇。夏侯惇身为一军主将,出来迎接糜竺,已经是给了糜竺极大的面子。当然,如果是曹操出来迎接,那就更给面子了。如果糜竺是代表他自己前来,曹操出来迎接,可以说是曹操礼贤下士。但是,如今糜竺是陶谦的代表,曹操自然不会出来迎接。虽然曹操和陶谦都是一州刺史,官职看似一样大。然而,从各方面的实力来对比,陶谦跟曹操根本不是一个档次。而且,曹操这次就是来打陶谦的,没必要对陶谦客气。

    因此,就算曹操随便派个士兵来迎接糜竺,也说得过去。如今让一军主将来迎接糜竺,这招揽的目的已经是不言而喻了。

    糜竺也是精明,只是片刻就知道曹操的想法。不过,在糜竺心中,曹操并不是糜竺理想的人选,所以,他自然不会因为曹操的举动,而生出什么好感。

    “喝!喝!喝!”

    跟随夏侯惇走入军营之中,只听得山呼海啸般的大喝声,正是曹操的士兵在操练。单单看士兵的气势,就知道陶谦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

    再行了百多米,已经看到曹操的中军大帐,只见大帐前列着两排持刀斧的壮汉,身上都散发出浓烈的杀气,看的人心惊胆战。倘若换个心里素质低一点的,怕是此刻都吓得腿都软了。不过,糜竺毕竟是糜家的家主,手下门客上万,其中不乏一些杀人如麻的狠辣之辈,因此,依然是一脸淡然、平静之色。

    夏侯惇在一旁暗自观察,心中忍不住称赞糜竺。

    “杀!”

    当糜竺和护卫柳风从两排刀斧士兵前经过之时,那些士兵突然大喝一声,手中刀斧高高举起。

    而糜竺身边的柳风,身子一动,挡在糜竺跟前,腰间佩剑也已经横卧在手中。

第三四七章 泰山有客() 
“柳风,退下!”

    面对眼前的情形,糜竺却是根本没有丝毫畏惧,平静的对着身前的柳风说了一句。而柳风也很听糜竺的话,立即收回剑,又回到糜竺身后。

    “糜使节,果然好胆色,某佩服不已。”

    夏侯惇一直都在注意糜竺的表情,看得出糜竺是真的很平静,而非是伪装出来的,当下心中的敬佩之色更浓。

    “糜使节,这是我家大人欢迎他人的规矩,还望糜使节勿怪。”

    夏侯惇说的好听,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不过是给对方的下马威。曹操想招揽糜竺,也想知道糜竺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至少胆色这一方面,夏侯惇是非常佩服的。

    当然,糜竺也明白这个意思,不过此刻也不会说出来。

    当进入大帐之后,只见正中央一个巨大的铜鼎,足可以容纳三四个人。铜鼎之中不断的有热气升腾,鼎中滚油翻滚,看得人心惊胆颤不已。用铜鼎煮油的方法来吓人,说起来还是有一个典故的。

    秦末之时,项羽给推翻秦朝的势力封王。而刘邦和项羽争斗之时,刘邦的实力是不如项羽的,因此,刘邦显然要和其他的王侯势力联合。因此,郦食其就派去齐国劝说齐王田广投靠刘邦,原本事情已经说好了,田广也把士兵都撤走,准备向刘邦投降。但是,韩信却很不开心,他统兵作战,什么功劳都没拿到,而郦食其就靠着一张嘴,收了齐国七十座城池。因此,韩信在齐国没有防备之下,偷偷的出兵袭击齐国,田广就觉得是郦食其骗了自己,让郦食其劝韩信退兵,否则就把他给烹煮了。郦食其在当时被人称为狂生,又岂会被人威胁,当场就拒绝了田广的威胁,然后就被田广给烹煮了。

    说起来,郦食其为人张狂纵酒使气,疏阔狂放,敢作敢为,勇于冒险,跟刘邦很对脾气,很可能是刘邦最喜欢的一个。也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刘邦对韩信有了杀念。至于是否如此,那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此刻说的是铜鼎煮油,正因为郦食其的事件,使得之后很多使节出使的时候都会碰到这一幕。目的就是警告使节,说话小心点,不然很有可能跟郦食其一样被烹煮了。

    这样的情形确实很吓人,若是心理有鬼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