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然不可能尿到一个壶里,矛盾自然产生了。对于这样的情形,朝廷自然是喜闻乐见的。

    刘虞当初被任命为幽州刺史的时候,汉灵帝还在位,汉灵帝对刘虞自然有防备。然而,汉灵帝却是嗝屁了,结果留了一个烂摊子给自己的儿子,先是被宦官搞,然后又被董卓搞,朝廷内部自顾不暇,哪还有空搭理在州上担任刺史的汉室宗亲,因此,刘虞也慢慢做大。不过,刘虞还是一心忠于朝廷,并没有什么想法。想当初袁绍提议让刘虞当皇帝,刘虞都拒绝了。

    公孙瓒虽然辖地在蓟县,但是,他却又是涿郡太守,空有蓟侯的名称,却没有实际意义。同样,朝廷也是防范公孙瓒在自己的封地做大。

    很多人都知道刘大耳和张老三是涿郡出身,然而,对于涿郡,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不过,若是涿郡其他的名称说出来,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是什么地方。涿郡在历史的变迁之中,分别有幽州、燕京、北平、北京等名称。显然,涿郡就是未来的首都北京了。当然,北京不可能就这么点大,涿郡附近的一大片土地,都属于北京地界。就如公孙瓒此刻驻扎的大兴县,就是日后北京的大兴区。

    公孙瓒出身的公孙家族在幽州也是一个世家大族,而且还是名声响亮的。不过,因为公孙瓒的母亲地位低下,公孙瓒在公孙瓒家族的地位同样不高。公孙瓒所获得这一切成就,都是公孙瓒自己打拼出来的。因此,公孙瓒成为幽州的一方大佬之后,并没有照顾自己的家族,隐隐的还有些打压。

    刘虞虽然是幽州刺史,但是,因为刘虞对北方异族怀柔的政策,使得幽州许多郡的太守并不是很服从刘虞。相反,对于抗击北方异族的公孙瓒,他们更加看好。幽州十郡一属国,刘虞掌控的只有四郡一属国,另外的六郡都向公孙瓒靠拢。

    特别是一些身处幽州边境的太守,人家跟北方异族交战数十年,仇恨早就结下了,刘虞跟北方异族示好,显然没有顾及他们的心情,人家会听从刘虞的命令才怪了。

    因此,公孙瓒不满刘虞,刘虞同样不满公孙瓒。

    幽州十郡一属国,身为刺史的刘虞却只能掌控四郡一属国,刘虞心里肯定会不舒服。公孙瓒不听从自己的命令,再加上公孙瓒之前和袁术联合,将自己的儿子扣押,刘虞当然也有心除去公孙瓒。

    其他六郡的太守虽然倾向于公孙瓒,却也不敢跟刘虞对抗,他们毕竟没有公孙瓒那样的魄力。因此,刘虞也明白,要彻底掌控幽州,那么除去公孙瓒就势在必行。其他六郡的太守都是跟着公孙瓒摇旗呐喊,只要把公孙瓒铲除了,他们哪还有勇气跟刘虞对抗,到时候自然会归顺。

    原本,刘虞还想着该找什么样的理由对付公孙瓒。正好,这次公孙瓒进攻冀州就给了刘虞一个很好的借口。

    公孙瓒身为朝廷大臣,却是妄动兵戈,入侵其他领地,按罪行,无异于谋反,当抄家灭族。特别是刘虞得知公孙瓒在冀州一战损兵折将,士气大跌。如此机会,刘虞又岂会放过?

    因此,刘虞召集十万人马,准备进攻公孙瓒。

    而准备返回老巢的公孙瓒却是不知道自己名义上的上司要对自己动手,还安然的在大兴县休整大军。

    次日,公孙瓒将二万余步兵精锐派回老巢易京,而他则率领四千白马义从留在大兴县。之所以留下,并非是因为公孙瓒知道刘虞要进攻他,若是公孙瓒知道,就不会把那二万余步兵精锐给送回老巢。公孙瓒留下的原因,是因为黑袍人。

    黑袍人的四万青州黄巾经过南皮城和邺城的两次战斗,都已经成型,可以面对任何战斗了。但是,黑袍人志在天下,这四万青州黄巾虽然已经合格,黑袍人却觉得还不够,因此准备继续用战斗来锤炼。冀州现在是打不得了,所以,黑袍人将目光盯向了北方异族。

    北方异族虽然人数不少,却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小的部落几千人,大的部落上万人或者更多。这样刚好适合黑袍人练兵,因此,公孙瓒决定跟黑袍人去边境的代郡走一趟。代郡的太守正是靠拢公孙瓒的一个,除却黑袍人要练兵之外,公孙瓒也要练兵。这一次的冀州之战,公孙瓒损失惨重,也需增加兵力。

    之前黑袍人给公孙瓒出主意,将青州给拿下。公孙瓒挟持使节,名义上节制青州、幽州、冀州和并州四州之地,公孙瓒的部下田楷已经是青州刺史,早就开始征兵。公孙瓒打算给代郡太守交代一番,等日后青州的士兵也拉到边境来历练。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句话用在公孙瓒身上却是很适合。

    公孙瓒的二万大军派走之后,公孙瓒就得到刘虞进攻自己的消息。公孙瓒顿时大怒,在冀州被欺负了,回到自己的地盘,还要被人欺负?妈的,难道真当他公孙瓒是谁都能欺负的角色?

    因此,公孙瓒心下大怒,准备要给刘虞好看。

    不过,刘虞对北方异族用怀柔政策,并非说刘虞是个仁慈的人。在华夏,历来是对付自己人的时候都很狠,刘虞也不例外。刘虞十万人马,对付公孙瓒的四千白马义从,还有黑袍人的四万青州黄巾,那还是轻松无比的。幽州什么最多?那就是战马,刘虞的十万大军,竟然有三万骑兵,若是公孙瓒和黑袍人出战,只有灭亡这一条路。

    因此,公孙瓒和黑袍人只能躲在大兴县城之中,不敢出城迎战,那简直就是找死。

    “先生,您是否有何妙计?”

    公孙瓒黑着一张脸,阴沉的问道。任谁被压在城里不敢出城迎战,估计心情都不会很好。特别是公孙瓒这样的名将,更是觉得丢脸。

    “如今情况不明,且待探听刘虞军虚实之后再做打算。”

    黑袍人高深莫测的说了一声,其实是他心里也没什么好的计策。

    一条计策的执行,是要借着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成功,刘虞的大军突然出现在面前,黑袍人又不是神仙,哪有什么应对方法。不要说黑袍人了,就算是郭嘉、诸葛亮面对这样的情况,估计一时半会也没有什么好主意。

    “公孙将军无须忧虑,我等且上城头看看情形,待了解刘虞大军虚实,我定叫他有来无回。”

    黑袍人这样说了,公孙瓒也只能同意。

第三二六章 打开城门() 
公孙瓒和黑袍人在各自的亲信的簇拥下,来到了城头。刘虞的大军将大兴县团团围住,而刘虞则身披金甲、金盔,在数名持大盾的卫兵护卫下,站在大兴县城外三百米外。

    “公孙瓒,你不遵号令,无端入侵临境之地,罪同谋反。本刺史代天巡守,必为朝廷除去你这不臣之徒。若是你迷途知返出城投降,本刺史定为替你求情。否则,一旦本刺史大军攻城,到时你阖族夷灭。”

    刘虞一身金甲在阳光照射下,犹如天神一般看的人心惊不已。不过,刘虞却是躲在大盾之后,防备弓箭手的袭击,却又让他的形象大打折扣。

    若是袁常看到刘虞的铠甲,必定会嗤笑一番。你就算想要成为焦点,也有有相应的实力,一身金甲、金盔这么明显,岂不是成为活靶子?人家赵云敢穿银甲、银盔那是有强大的实力做后盾,刘虞有这个实力吗?

    枪打出头鸟,历来在战场上鹤立独行的都是会成为进攻的首选。

    刘虞如此醒目,公孙瓒倒是想把刘虞给射下马。奈何距离有点远,而且刘虞还有持盾的士兵护卫,公孙瓒只得放弃这个念头。

    “刘虞,青州黄巾入侵冀州。我身为临境同僚,出兵援助袁绍,何来入侵临境的说法?你便是要污蔑于我,也要找个好的理由。如此说法,岂不是惹人笑话。”

    公孙瓒不屑的反驳道,早在出兵前公孙瓒和黑袍人就谋划好了。用的是帮助袁绍平定青州黄巾的名义,就是不想给人留下把柄。如今刘虞想要给他定罪,显然不可能。

    “你是平定青州黄巾,还是与人勾结,大家心知肚明,大丈夫敢做却是不敢认,你有何面目为涿郡太守。今日,本刺史以幽州刺史之名,革除你涿郡太守的权力,你还不快快出城请罪。”

    刘虞身为幽州刺史,掌有军政权力,罢免公孙瓒的涿郡太守的官职,还是有这个权力的。不过,公孙瓒的蓟侯之位,刘虞就没有权力解除,只能让朝廷来下命令。

    “哈哈!”

    公孙瓒闻言却是大笑,手中长槊指着刘虞,高声喝道:“刘虞,朝廷令我都督青州、冀州、幽州和并州四地。你这幽州刺史受我节制,位低于我,又有何权力罢免我涿郡太守之职?你若是还不退兵,我便向朝廷奏你有不轨之心,到时你阖家被灭,莫怪我心狠手辣。”

    公孙瓒都督四州的事情,刘虞也早就知道,当下怒骂到:“公孙瓒,你挟持朝廷使节,早有不臣之心。勿复多言,今日本刺史便代朝廷除去你这逆贼。”

    公孙瓒和刘虞都知道双方的矛盾不可避免,前面的话都是在浪费口水,最终还是要战过一场。

    “全军听令,第一队攻城!”

    刘虞这次是下定决心要铲除公孙瓒,故此早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攻城车和云梯早已就位,待刘虞下令之后,一队万人士兵呐喊着冲向大兴县城。

    “众位,听我号令,攻击!”

    大兴县城内的巨石、檑木、滚油也早已就位,待刘虞的士兵顺着云梯爬上城墙之后,巨石、檑木、滚油一样接一样的落下,顿时给刘虞的士兵带来巨大的伤害。大兴县在幽州的腹地,因此,守城的物资并不是很多。若是刘虞攻城强烈,这些物资仅仅一天就会耗尽。到时候,比拼的就是兵力了。

    公孙瓒和黑袍人加起来就四万多人,再加上大兴县的守军,也就五万人左右。而且,公孙瓒的四千白马义从还是骑兵,守城的用处不大。刘虞却有十万人,再加上攻城器械,大兴城绝对守不下。

    “第一队退下,第二队上!”

    过了一个时辰的时间,刘虞当即让第一队退下,第二队跟上。一万的攻城士兵,已经伤亡三千人,而公孙瓒和黑袍人的士兵也伤亡近千。攻城的一方损失大,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刘虞并不是太在意,只要等大兴县城内的守城物资耗尽,到时候损失就会小很多了。

    又是一个时辰,刘虞的第二队士兵退下,第三队攻城。

    再半一时辰,第三队退下,第四队攻城。

    “先生,如今守城物资即将耗尽,先生是否有何良策?”

    看着刘虞的大军如此紧密的攻城架势,公孙瓒的眉头不由得皱起。而且,刚才军需官已经跟他说了,守城物资马上就要耗尽,到时候就是短兵相接。刘虞的士兵都是幽州出身,跟北方异族常年作战的士兵;而公孙瓒他们一方,主要的兵力是黑袍人的四万青州黄巾,战力还是比刘虞的士兵差一些。

    黑袍人隐藏在黑袍下的面孔此刻也是紧紧皱起,看着战场的情形,似乎在深思着什么,因此倒也没有在意公孙瓒的问话,也没有看到公孙瓒眼中闪过的狠厉之色。

    “嗯?”

    片刻之后,黑袍人似乎发现了什么。

    “公孙将军,刘虞此次进攻似乎早有准备。既然有云梯和攻城车,为何没有投石机,按理来说他也应该有所准备!”

    “嗤!”

    公孙瓒冷笑一声,嘲讽道:“刘虞自然有所准备,不过,刘虞此人素来假仁假义,在百姓之间的名声极佳。他不用投石机攻城,便是怕投石机会伤到城内百姓,影响了他在百姓之间建立起的声名。”

    “原来如此!”

    黑袍人眼睛一亮,大笑道:“看来是天要亡刘虞,公孙将军勿虑,明日午时,公孙将军便可取刘虞项上人头。”

    “哦,先生既有良策,那某便放心了。”

    公孙瓒眼睛一亮,心中有些犹豫。然而,想想南皮城和邺城的两次战斗,公孙瓒顿时又坚定了自己的内心。

    当刘虞的第五队士兵攻城结束之后,天色也已暗下,刘虞只能下令收兵。如今大兴县城内的守城物资已经耗尽,刘虞更是没什么好担心的。明日再攻城一日,便可拿下大兴县城,到时候斩了公孙瓒,这幽州便彻底在他的掌控之下了。

    一夜无话,公孙瓒没有出城偷袭,刘虞也没有趁夜攻城,等到次日天明,战鼓、号角声响起,攻城战又一次开始了。

    刘虞的士兵攻城,公孙瓒和黑袍人的士兵防守,局势没有太多的变化。

    经过三轮的攻城,时间也快临近午时。

    “先生,就快到午时了,先生妙计何时可行?”

    黑袍人目不转睛的看着城墙上的战斗,头也不回的问道:“公孙将军,某让将军准备的东西是否妥当?”

    “先生放心,一切都准备就绪。”

    “好!”

    午时来到,黑袍人和公孙瓒二人眼中同时闪过寒光,黑袍人点了点头。

    公孙瓒了然,当即下令到:“打开城门!”

第三二七章 起风() 
大兴县城外,刘虞阵营之中,刘虞在中军,被数千亲信护卫在其中,以免被偷袭。刘虞不傻,知道自己穿着金甲很醒目,很容易成为别人的目标,因此,有持大盾的护卫在旁边,还有亲信围拢,生命就得到保障了。

    其实,攻打大兴县城不用投石机,刘虞也很苦恼。奈何,刘虞却是没办法,若是用投石机,砸到大兴县城内百姓,那他建立起的仁爱形象就毁了。

    刘虞是皇室宗亲,出身皇室的人又有几个是善茬?真的会仁爱?除了在这个时代的百姓没受过教育也许会信,换成是袁常穿越前那个时代,大家听了都只有呵呵一笑。就如刘大耳,仁爱之名就很响亮,然而,往深处想就会发现其中存在很多疑点了。

    首先,刘大耳每次逃命的时候老婆妻子都不顾,这种人心中会有仁爱?其次,赵云长坂坡把刘禅救回,刘大耳却把自己的儿子砸到地上,都说虎毒不食子,刘大耳连自己的儿子都能这样对待,更何况是百姓?还有,刘大耳一直都说要复兴汉室,结果又是怎么样?先是当上汉中王,然后又称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