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督邮,怒而鞭笞后逃离。后因宦官被诛灭,刘备罪行不再,被任命为平原令,声名极佳。到了讨伐董卓之时,刘备为一县令,以汉室宗亲的身份能够立于末位,关羽斩杀华雄,其后与吕布交战,刘备更是声名大增。刘备虽有名声,然而却与主公一般低调,一步一步前进。若是等其羽翼丰满,必定是个劲敌。不过,如今的刘备,肯定不会与主公死磕。只要我们出兵,刘备必定退走。”

    郭嘉能够将刘备的事说的如此清楚,可见郭嘉用功之深。可以说,当今天下只要有点威名的人,郭嘉都去自习分析、了解。

    而对于郭嘉的话,袁常自然是深信不疑。作为一名穿越者,袁常可以说知道的比郭嘉还多。但是,郭嘉是靠自己的能力去分析出来的,而袁常是因为穿越的优势。所以,郭嘉的能力可见一斑。

    正如郭嘉所说,刘备此人确实也很低调,从来不跟别人正面冲突。

    刘备到了徐州,也只是招兵买马,小心发展;后来成了徐州牧不久,又被吕布给夺了。投奔曹操没什么作为,然后在干掉吕布之后离开曹操,投靠袁绍;袁绍被灭有去荆州,还是招兵买马发展势力,同时打响自己仁义的名声。一直到跟东吴合作,在赤壁之战击败曹操,刘备也只是打秋风,主要还是东吴的人马和曹操作战。

    等到赤壁之战胜利,刘备才露出獠牙,夺取荆州,并且势如破竹,紧接着拿下益州、汉中,最终称帝。不过,刘备称帝之后,也开始步入颓势,最终蜀汉灭亡。可以说,刘备比袁常还低调、隐忍。

    “按照奉孝所言,刘备不足为虑,那就先不用管他了。”

    既然郭嘉都说刘备不会和自己开战,袁常自然不会继续搭理刘备,就让刘备按照历史的步伐去祸害其他诸侯就是了。

    “奉孝,经过南皮城一战,怕是袁绍已然知晓我低调的用意,你认为袁绍是否会对我不利?”

    刘备的事情放下,袁常对于另一件事,却是有些忧虑了。

    南皮城一战,袁常和郭嘉可谓是光芒极盛,想来如今,袁常的声名在南皮城内已经传遍。袁常原本是想要低调发展,等到时机成熟,再拿下冀州,以此作为根基,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公孙瓒进攻渤海郡,使得袁常不得不站出来。在南皮城发生的事,袁绍肯定会知道,袁常继续低调看来是行不通了。对此,袁常有些郁闷,却也不会害怕。如今的袁常占据一郡之地,麾下文武皆有,人马充足,还有于禁的五千骑兵,跟刚穿越到这个时代任人宰割时不一样,想要对付他,都要掂量掂量自己。

    当然,袁常这样也并非只有弊,至少声名打出去,以后总有人会来投靠他。不过,现在的问题是,袁绍会如何看待他。

    “主公现在占据一郡之地,可有两个选择。”

    郭嘉望着袁常,眼中精光闪烁。在袁常露出锋芒之时,郭嘉就已经考虑过,所以,在袁常询问他之后,他立马就能给出答案。

    “哪两个?”

    袁常直接询问到,也没有避讳刚加入的于禁,显然是已经把于禁当成自己人了。对此,于禁心中明白,感动自然是有的。

    “第一个,主公以渤海郡为基,脱离冀州,不受袁绍辖制。如此做法,或许会让袁绍有出兵借口,不过,如今袁绍与公孙瓒交战,想来还没有余力对付主公,主公有足够的时间发展。”

    袁常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自然还要听听第二个选择。

    “第二个,主公依然以袁绍为主,听从他的差遣。不过,袁绍既然知道主公的真实面貌,也会多加提防,以后恐怕会掣肘主公的发展。所以,两个选择有利有弊,就由主公自己定夺。”

    袁常想了片刻,抬头看到郭嘉嘴角的笑容,也是一笑,也不说话,郭嘉颔首,自然明白袁常的意思。

    不用说,袁常选择第二个。

    袁常若是将渤海郡独立出去,以后不仅会成为各方攻击的目标,而且,袁绍也会攻击他,这样一来,对袁常就很不利了。若是继续以袁绍为主,渤海郡还是冀州的势力,袁常也是袁家子弟,袁绍至少不会明着攻击袁常。其他势力要攻打渤海郡,也就是攻打冀州,毕竟他们不知道袁常和袁绍之间的龌蹉。

    “主公,属下有一计,可以探知袁绍的意思。”

第二九四章 试探袁绍() 
“何计?”

    听到郭嘉的话,袁常顿时好奇的望去。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探知袁绍的意思,只要知道袁绍的想法,接下来一切都好办。

    郭嘉看了于禁一眼,笑道:“说来还多亏文则前来,否则还真有点头痛。”

    “哦,何意?”

    袁常有些好奇,怎么又关于禁扯上关系了。同样,于禁也很好奇,自己初来乍到,难道能帮上什么忙,这样的话能立下功劳,也是不错的。

    其实,于禁和五千骑兵昨夜就已经到达战场,不过于禁没有立即就出现在袁常面前。于禁想要让自己的这支骑兵成为奇兵,同时增加自己的分量。因为,在南皮城最危急的时刻出现,那么袁常肯定会更看重他。于禁这么做,并非是为了升官,而是希望自己能够多一些分量,这样以后让袁常替鲍信报仇,就更容易说话。

    不过,于禁显然多虑了。

    得知鲍信被曹操暗害而死之后,袁常当即就允诺,日后必定要诛杀曹操替鲍信报仇。对此,于禁有些惭愧,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文则的这支骑兵到来,袁绍并不知道鲍将军和曹操的恩怨,所以他不知道文则是来投靠主公的。如今邺城有战事,因此,主公可与文则率领这五千骑兵增援袁绍。等战事结束之后,主公可将这支骑兵交给袁绍。倘若袁绍肯收下这支骑兵,并且用高官厚禄来奖励主公,则表示袁绍对主公有暗害之心,主公当立即离开,并且将渤海郡脱离冀州;倘若袁绍没有收下这支骑兵,则主公无忧。”

    郭嘉说的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袁绍能够击退公孙瓒和黑袍人的前提下。倘若无法击退公孙瓒和黑袍人,冀州都丢了,一切都免谈。不过,听郭嘉话中的意思,似乎袁绍守住冀州根本不是问题。

    袁常身为穿越者,自然明白公孙瓒和黑袍人最后的结局是无功而返。

    是人都会有野心,黑山军中同样有人有野心。袁常记得袁绍和公孙瓒、黑袍人、黑山军的这场冀州大战之中,就有黑山军的人叛变投靠袁绍。至于那个人是谁,袁常倒是不记得。看三国,大部分记住的都是那些武将、谋士,像这样的小人物,鲜少有人会去记下。

    而郭嘉会说出这样的话,则是分析出各诸侯的能力得出的结论。

    公孙瓒此人刚愎自用,难成大事,毋庸置疑。虽然有黑袍人出谋划策,但是双方却是同盟,而非上下级的关系,公孙瓒不一定会都听对方的话,从南皮城这一战就能够看得出来。黑袍人确实厉害,但是,别忘了袁绍麾下的谋士也不少。

    虽然袁绍麾下的谋士没有一个能够算得上顶级,但是,却也多是一流的谋士。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那么多的一流谋士出谋划策,难道还干不过黑袍人,那袁绍丢了冀州也无话可说。袁绍麾下的谋士、武将是会争权夺利,然而如今公孙瓒打到他们的老家,他们肯定会用心去对付。至于争权,如今的袁绍不过占据一个冀州之地,他们的权力争夺还没有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至于说官渡之战,袁绍麾下谋士的斗争。则是因为当时袁绍为大将军,占据四州之地,拥兵百万,势力是天下最大的一股。只要战胜曹操,就无人可挡。而这个时候,袁绍麾下的谋士自然想要在此战之中建立自己的地位,最终将田丰迫害下狱,分散沮授的权力,至于许攸,原本就是个左右逢源的家伙,被迫害后也就趁机跑到曹操的麾下,最终袁绍战败,逢纪、郭图等谋士的算盘也落空。

    最后,也在曹操的刀斧之下,一一丧命。

    说袁绍难成大事,是相对而言。跟曹操、刘备、孙坚这样的人物比起来,袁绍自然不堪,是个难成大事的人。然而,跟公孙瓒、袁术、陶谦这样的人物比起来,袁绍则是很优秀的了。袁绍的能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跟曹操他们生在同一个时代,这也是袁绍的不幸。否则,袁绍建立袁家政权也未尝不可。

    于禁有些纳闷,难道袁常和郭嘉就不害怕他就直接投靠袁绍?

    似乎看出于禁的想法,袁常笑道:“文则,我信任你就跟信任奉孝、子龙他们一样,没什么好怀疑的。”

    “多谢大人的信任!”

    于禁抱拳行了一礼,口中称呼袁常为大人。

    于禁来投靠袁常,是因为鲍信当初的交代。虽然于禁也看出袁常是个有决断的雄主,除此之外,他没看出袁常其他的能力。当初于禁跟随鲍信的时候,也是称呼对方为大人,是因为鲍信对于禁有知遇之恩,鲍信的能力也不是很强。所以,如今袁常展现出来的能力,还不足以让于禁认他为主。

    “既如此,让文则休整一日之后,我们再出兵邺城,奉孝你以为如何?”

    “主公既然决定了,那便如此!”

    郭嘉点了点头,并没有反对。他们出兵,不是为了跟公孙瓒他们开战,而是想要试探袁绍的想法。

    “不过主公此去,需带一人护卫,子龙和洪飞带一人去,否则我等不放心。”

    郭嘉补充了一句,对此袁常没有意见。于禁也没有反对,虽然他有五千骑兵,来去如风,但是,一旦陷入困境,说不定也逃不走。于禁知道自己的个人武力不高,想要保护袁常的安危也很难。

    “主公,云愿为护卫!”

    赵云站出来,朗声说道。

    “主公,让俺去。子龙,护卫这种事,俺最适合,你不行!”

    典韦同样不肯落后,紧接着又站出来。

    “嗯,那就洪飞跟着我去就行了。”

    袁常点了点头,让典韦担任护卫。看到典韦得意洋洋的表情,袁常接着说道:“子龙,你和洪飞谁担任护卫都行。不过,南皮城的军事还要靠你来管理,洪飞根本无法胜任,让他来管理,南皮城的军事怕是更加糟糕。”

    听到袁常如此说话,众人顿时都大笑起来,典韦则扁着嘴,到墙角去画圈圈了。

    于禁见到袁常麾下如此情形,心中有些渴望和期待,不知他什么时候能够融入到这个氛围。对于能够造成如此氛围的袁常,于禁的心中也更加好奇。

    休整了一日,公孙瓒退军的第三天,袁常在典韦的护卫下,和于禁率领五千骑兵前往邺城。而正如郭嘉所说,刘备根本没有阻拦,直接便撤走。袁常他们也没有赶路,按照普通的速度,慢慢向邺城前进。

第二九五章 雪上加霜的消息() 
黎阳城的府衙内,如今袁绍正高坐主位,下方左右坐着麾下文武。

    黎阳、平丘等地的黄巾不过三万余人,皆是不堪一击。还没有交战,仅仅是听闻袁绍大军到来,黄巾乱贼就已经溃走。看似黄巾的溃走在常理之中,然而,却又让人觉得有些沉闷,其中似乎有一股阴谋的气息。

    直到不久前,那顾阴谋的念头得到证实。魏郡士兵叛变,联合原黑山军占领邺城。

    击败黄巾,三军自然要开庆功宴。然而,当一名士兵策马狂奔而来,说出邺城失陷的消息之后,谋士们和武将们顿时都疯狂了。要知道,他们的家人都还在邺城之中,如今落在敌人的手中,他们的家人不知道会有怎样的待遇。

    然而,袁绍却是没有丝毫慌乱,淡淡的扔下一句“府衙议事”后便大步离去,然而,谋士和武将们内心的慌乱,却是未能平息。

    “众位,邺城如今被叛兵和黄巾余孽占据,尔等有何良策?”

    袁绍目光扫过下方交头接耳的谋士和武将,淡淡的问了一句。

    逢纪率先站出来,说道:“主公,叛兵与黄巾余孽不过是疥藓之疾,不足为虑。主公大军到处,那些贼子还不望风投降。然则,如今贼子控制军中众将家眷,将领们投鼠忌器,怕是难以成事。为今之计,属下以为当先将城中家眷救出。”

    “逢纪你这话说的不对,为臣者当扫荡乱贼,为主公卖命,报效国家。岂能因亲人失陷,便忘国家大事。主公,末将以为如今当发兵邺城,斩杀乱贼,让他们知晓主公天威。否则,若是每次他人都用此办法,还如何而战?”

    文丑站出来,大声的反驳了逢纪的话。

    逢纪、许攸、文丑、颜良四人是跟随袁绍最久的部下,虽然逢纪、许攸二人是属于文官系列,文丑和颜良属于武将系列,并没有什么权力冲突。不过,逢纪和许攸二人互相看不过眼,文丑和颜良二人也看不上逢纪和许攸二人,都想在袁绍面前争权夺利。因此,他们文丑和颜良二人反驳逢纪、许攸二人也不是第一次了。

    文丑这话说的大义凛然,却是让在场诸多谋士和武将们极其不满,都愤愤的看向文丑。

    若是文丑的情况跟他们一样,他们也不会这样觉得。然而,文丑这家伙的家眷并不在邺城之内,自然没有顾虑。可是,在场大多数谋士和武将的家眷都在邺城,一旦攻城,他们的家眷必定会被黑山军给杀害。然而,文丑的话他们却无法反驳,这是为袁绍战斗,若是他们反驳,岂不是说他们没有替袁绍效力的心思。正所谓忠孝两难全,如今正是让他们选择的时候。

    “主公,属下以为我们可以派遣一能言会道之人入城与他们谈判,只要他们将众将家眷放出来,他们的过错可以不予追究。若是乱贼不允,主公可再发兵邺城。”

    说话之人乃是许攸,他的家眷也在邺城之中。否则,许攸当然支持攻打邺城。不过,他也不能明着反对攻打邺城,因此提出先跟黑山军谈判,倘若谈判失败了,再攻城,这也是折中之计。

    “主公,属下以为子远此计可行!”

    “主公,属下也觉得子远此计乃是上策!”

    许攸的提议说出来之后,许多人都站出来同意到。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