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1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来到南皮城城门前。

    袁常心中也是很讶异,看样子这支骑兵是来帮助他的。不过,这是哪里来的骑兵?

    虽然袁常也向邻近的河间国和安平郡求援,然而袁常也没指望他们会来帮自己。而且,就算他们发兵来帮忙,估计也是一些老弱,怎么可能派出骑兵来?况且,河间国和安平郡哪来这么多骑兵,难道是河间国和安平郡联合起来的骑兵?

    “袁大人,在下于禁,特来投效,还请袁大人打开城门。”

    城下传来喊声,袁常一愣,竟然是于禁,他不是跟着鲍信,最后成为曹操的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如今正在攻城,敌我尚未明确的情况下,打开城门显然是不智的行为。不过,袁常却是没有丝毫的怀疑,虽然不知道于禁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但是,肯定不会是公孙瓒的人,这一点袁常作为穿越者有足够的自信!

    “来人,打开城门,弓箭手准备,射杀后方敌人。”袁常果断的下令到。至于郭嘉、赵云他们没有反对,袁常的命令,他们绝对不会质疑。

    城门很快大开,于禁一挥手,身后的骑兵阵型整齐的进入城内,没有丝毫的杂乱。可见,这也是一支极其精锐的骑兵。

    后方的【白马义从】就快到达城门,袁常没有慌乱,冷静的让弓箭手射击。当最后一名骑兵进入城内之后,【白马义从】只能无奈的退去。几轮箭雨下来,已经有几百名骑兵倒下。

    “可恶,传令三军,撤退!”

    公孙瓒愤愤的瞪着南皮城上的袁常,最后不甘的下令到。再打下去也没有意义,有了这五千人的援助,今天已经没有可能拿下南皮城了。公孙瓒也不能再在南皮城耗费时间,邺城那边还等着他,只要拿下邺城,掌控冀州,这南皮城一样还是他的。

    “哈!”

    “哈!”

    见到公孙瓒一方的士兵退去,南皮城的士兵顿时欢呼起来,最后除却少数的士兵,大部分的人都跌坐到地上,经过半天严峻的战斗,他们早已是疲惫不堪,若不是一口气撑着,他们早已经倒下了。此刻敌人退去,他们自然不用再强忍着了!

    而战斗,也以他们守住南皮城为终结,公孙瓒一方也不会再攻城了!

第二九二章 魏郡乱() 
魏郡是冀州的排行前三的大郡,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都能排到前三。而且,如今的冀州治所在邺城,原本也是魏郡的治所。不过,在袁绍把冀州治所移到邺城之后,魏郡的治所改设在魏县。

    魏县在邯郸附近,离冀州治所邺城相对较远。不过,远离邺城,对于如今的魏郡太守董昭而言是件好事。

    董昭已看出袁绍麾下的谋士、武将之间倾轧的太厉害了,特别是自从感受到逢纪对他的恶意之后,董昭更不想呆在袁绍的权力中心邺城。

    董昭呆在自己的府邸之中,眉头紧皱。

    冀州南部,平丘、黎阳、延津一带传闻有黄巾作乱。袁绍率领武将和谋士前往扫荡,从邺城带走了二万兵马,而如今的邺城,可以说是完全掌控在原黑山校尉张燕手中。

    对于张燕,董昭并没什么恶意。但是,董昭却隐隐觉得张燕的归降有些不太对劲。

    首先,袁绍是世家大族出身,作为黄巾的一员,黑山军没有理由投靠袁绍,即使说他们是改过自新;其次,黑山军出现的时机太诡异了。为何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在袁绍回来的时候出现,并且黑山军出现,公孙瓒就立即撤走,双方似乎配合的极其默契。

    虽然董昭觉得有些不寻常,然而他知道就算是跟袁绍说了,袁绍也并不一定会听,毕竟他如今的地位并不高。即使他是一郡太守,对于袁绍来说,还是没什么地位。

    “唉,看天气,似乎又要下雨了。”

    董昭叹了一口气,低声自语到。

    最近魏郡的气氛似乎有些诡异,让董昭有些不详的预感。然而,他却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袁绍南下去扫荡黄巾有一段日子了,却是什么消息都没有,总有一种山雨欲来的感觉。

    “大人,门外有二人求见!”

    董昭沉思之时,府中下人的说话声将他从思索之中惊醒。董昭皱眉,这么晚了,会有谁来找他?想了想,董昭决定还是先见一见对方再说。

    站在董昭面前的是两个年轻男子,三十岁左右,其中一人持剑,神色冰冷;另一人唇边两撇小胡须休整的异常整齐,远看就像是四条眉毛,如此天气却手摇折扇,有些儒雅气息,脸上挂着笑容,显得很和善。

    “董大人,在下二人陆小凤和西门吹雪,特奉我家主公之命前来保护大人。”

    那摇扇男子一开口就将董昭给惊住了。

    ……

    魏郡的一处营地,一队士兵十人聚在一起闲聊。

    士兵甲:“嘿,你听说了吗,刺史大人在征讨黄巾之时中箭而亡?”

    士兵乙:“真的假的,你哪来的消息?”

    士兵甲:“嘿,这种大事我还骗你不成?我大姨妈的二表弟的三姑妈的四表兄的…九叔公的小舅子就是邺城的一名士兵,此事他亲眼所见。”

    士兵乙:“竟有这等大事,我却不知?”

    士兵甲:“嘿嘿,你不知道的还多了去。你肯定不知道,幽州那个与异族作战的公孙瓒如今率领大军进攻我冀州,说是为了报前次的仇。前次公孙瓒路过魏郡之时,杀了太守和众多士兵,这一次怕是也会如此。而且我听闻,刺史大人死了,由他的大公子袁谭继承冀州。这袁谭刚上任,想要击退公孙瓒来稳固地位。”

    士兵乙:“哇,这位兄台你好厉害,这种事都知道!不过,这些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士兵甲:“哼,你们死到临头了还不知道。先不说公孙瓒打来,会不会杀了我们。就我知道的,那袁谭就是一个废物,他知道自己打不过公孙瓒,所以想用我们这些士兵来消耗公孙瓒的兵力,然后再派出邺城的精锐,击退公孙瓒!现在你们知道跟你们有没关系了吧?我们现在就是炮灰,大家一起等死吧!”

    士兵乙:“可恶,怎么能这样?袁谭是刺史大人的大公子又如何,我们难道就要替他送死!”

    士兵丙:“就是,就是,绝不送死!”

    士兵丁:“这位老哥你如此有见识,可有什么好的办法救我们?”

    士兵甲:“这办法自然是有的,不过就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个胆子。不过,我看你们这些新兵蛋子,也没有那个胆子,还是不说算了!”

    士兵乙:“胡说,谁说我们没胆子,老哥有什么办法尽管说,我们一定照做。想让我们白白送死,绝不可能!”

    士兵丙:“就是,我们绝不去送死。”

    士兵甲见身旁的士兵都是一脸怒色,嘴角闪过一抹得意的笑容,扭头看了看四周,低声说道:“如今公孙瓒攻打冀州,也许有的人会死,有的人不会死,就看运气;如果我们听从袁谭的命令去抵抗公孙瓒,我们肯定会成为炮灰,必死无疑;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反了,去跟随公孙瓒,公孙瓒横扫异族,威名赫赫,我们跟着他日后害怕不能建功立业?”

    “…”

    士兵乙、士兵丙、士兵丁等人闻言,俱是沉默。让他们叛变,这可是滔天罪名,若是叛变失败那可就真的必死无疑了。

    士兵甲似乎知道他们的顾虑,当即冷笑着说道:“我就知道你们没那个胆子,还吹嘘自己多大胆。让我给袁谭送死那是不可能的事,我肯定会去投靠公孙瓒。大家都是兄弟,你们想留下来送死,我也不劝阻你们。不过,兄弟我投靠公孙瓒的事,你们不能泄露出去。我看也就你们这些傻里傻气的人不知道,估计军中其他兄弟都已经知道这些事了,你们好自为之。”

    听了士兵甲的话,士兵乙等人各自散去,片刻之后他们又来到士兵甲的营帐之中,脸上俱是阴沉之色。原来,刚才他们去其他营地之中走了一趟,发现大家都在讨论这些事,看来士兵甲说的没错。

    士兵乙:“老哥,既然袁谭想让我们送死,那我们就反了他娘的,我们一起跟老哥你投靠公孙瓒将军。”

    士兵丙:“没错,老哥,我们跟你混了!”

    士兵甲笑了,再次低声说道:“我们如果就这样去投靠公孙瓒将军,也不过是一个普通士兵。既然这样,我们何不将那些平日里耀武扬威的百夫长、都尉都杀了,到了公孙瓒将军那里,我们至少也能当个十夫长,说不定还能当百夫长或者都尉,总比当个普通士兵强。而且,其他营的兄弟估计都有这样的想法,我们要做就一定趁早,不然功劳就被他们给抢了。”

    十个士兵互视一眼,同时点头,低声喝道:“好,我们一切听从老哥的,杀了那些家伙,平日里对我们又打又骂。”

    “干了!”

    这样的一幕在魏郡多处军营之中同时上演,而后,当夜,魏郡数万士兵叛变,斩杀百夫长、都尉级别的将领,同时打出公孙瓒的旗号,浩浩荡荡的杀向邺城。

    一时之间,魏郡大乱。

第二九三章 袁常的选择() 
初平二年,这一年被后世史学家称之为三国序幕拉开的一年。

    初平二年春,公孙瓒入侵冀州渤海郡,无功而退;其后,魏郡士兵发生叛变,魏郡官员多数被杀害,魏郡太守董昭不知所踪;而在魏郡士兵叛变之后,暂时管理邺城的袁谭,深夜在自家府邸被人袭击,四肢被打断,成了一个废人;也正是因为袁谭出事,使得邺城群龙无首,最终原黑山军首领与魏郡叛兵联合,轻易拿下邺城。袁绍南下扫荡黄巾,带领一众文武官员,家眷俱都留在邺城,得知邺城失陷,文武官员惊慌不已,唯有袁绍依然平淡,似乎早已知晓此事。

    同年,徐州陶谦、豫州袁术二人兵出兖州;同时,袁术派遣孙策攻伐扬州,且允诺拿下扬州之后,表孙策为扬州刺史。

    荆州牧刘表,亦是以长子刘琦为帅,江夏太守黄祖为副,兵出江东。

    李傕、郭汜任命的征西将军马腾与凉州刺史韩遂不和,二人互相攻伐,伤亡无数。马腾妻子被韩遂士兵杀害,二人结怨更深,杀伐更厉,势力衰弱。

    各地诸侯彻底撕开脸面,攻伐临近属地,三国正式拉开序幕。

    ……

    南皮城,府衙

    经过于禁的述说,袁常这才知道于禁为何会来投靠自己。原来鲍信被曹操暗害,假称是青州黄巾所为,而鲍信因为一直都有派亲信暗中监视曹操,才发现了阴谋。

    如果按照这样来算,原本的历史上鲍信应该也是被曹操所害,为何于禁最后还是投靠曹操呢?

    袁常思索了片刻,很快就明白其中的原因。

    原本的历史上曹操和鲍信是亲密无间的好友,鲍信根本不会派人去监视曹操。而如今鲍信之所以会去监视曹操,或许正是因为当初自己挑拨离间的一句话,使得二人有了些许裂缝,鲍信才会派人去监视曹操,以致于发现曹操的动作。想来鲍信也明白自己当初那句话的用意,却是让于禁来投靠自己,看来鲍信更怨恨曹操。

    想到这里,袁常心中暗喜,有了于禁这五千骑兵的加入,真可谓是实力大增。

    于是,袁常一脸正色向于禁说道:“文则,这五千骑兵原本由你统帅,那今后依然由你统帅。并且为了纪念鲍将军,我今特赐这支骑兵为【鲍家军】,你以为如何?”

    “属下一切听凭大人吩咐!”

    对于袁常的命令,于禁没有丝毫的意见。并且,在于禁的心中,感慨鲍信果然有眼光,能够看得出袁常的不凡。当时于禁见到袁常,认为不过是一个寻常的世家大族的子弟,而且还是世家大族子弟之中的废物。然而,谁能知道袁常隐藏的这么深。可是,鲍信还是看出袁常的不凡,让于禁来投靠袁常,并且称有能力为鲍信报仇的,天下仅有袁常一人。

    之前于禁率领五千骑兵来投靠袁常,正值袁常和公孙瓒攻城之时。于禁率兵直接到达南皮城下,袁常,却是没有犹豫的就下令打开城门放他们进来,由此可见其决断能力;刚才,袁常更是直言五千骑兵依然由于禁统领,丝毫没有夺权的念头。因此,于禁也深信,袁常确实不凡。

    “奉孝,如今公孙瓒退走南皮,前往邺城,令刘备驻扎于城外二十里处,防止我们追击,如今我们当如何行事?”

    安排好于禁,袁常又望向身旁的郭嘉,出声询问到。

    此刻在府衙之中,文有郭嘉;武有赵云、典韦、韩恂、花满楼、司空摘星、于禁六人。再加上西门吹雪、叶孤城、陆小凤,还有段天涯、归海一刀、成是非三人,麾下大将雄厚。当然,也就文官差了一点,看来要想办法再搞点人手来。西门吹雪和陆小凤被派去帮助董昭,想来董昭以后也会成为自己的人,不过,还是不够。

    公孙瓒虽然退兵了,却还让刘备率自己的人马驻扎在南皮城外二十里处。并且,公孙瓒还给了刘备二千骑兵,二千骑兵自然是普通骑兵,并非是【白马义从】。【白马义从】是公孙瓒的精锐,大权由公孙瓒掌控,自然不可能给刘备。不过,刘备虽然只有五千步兵,二千骑兵,袁常也不想和刘备起冲突,毕竟刘备是个很关键的人物,现在干掉对他没什么好处。

    而且,有关羽和张飞保护,除非有巨大的兵力优势,否则,刘备三人同样能逃走。

    公孙瓒也很清楚,南皮城有赵云和典韦两名猛将,公孙瓒麾下无人能够抵挡。也就关羽和张飞二人能够和赵云、典韦二人对战,因此才让刘备留下。若是公孙瓒和黑袍人的士兵,估计看到赵云和典韦二人,就立马吓得没有战斗的想法了。

    “主公无须担忧,刘备此人不凡,绝不会与我们开战!”

    郭嘉却是自信一笑,仔细的解释道:“刘备此人自黄巾之乱开始崭露头角,以汉室宗亲自居,可见此人野心不小。此后刘备因未曾行贿宦官派遣的督邮,怒而鞭笞后逃离。后因宦官被诛灭,刘备罪行不再,被任命为平原令,声名极佳。到了讨伐董卓之时,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