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ā

    王允当然知道那两个人是自己的护卫,他让他们解决蔡邕,可是他们二人怎么死了,蔡邕不见了?王允自然知道不是蔡邕干的,蔡邕没有这样的能力。如此说来,便是有蔡邕的同党将蔡邕救走。如今王允是杂家学派的弟子这件事已经让蔡邕知道,他自然不能让蔡邕继续活下去。

    “来人,传令吕布将军率羽林军全城搜查,明日天明,严查所有进出城之人,绝对不能让蔡邕逃离。”

    “喏!”

    王允派吕布去搜查之后,心情依然无法平静。思索片刻之后,他亲自领了一军搜查,搜查的对象是自然是平时与蔡邕过从甚密的大臣。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蔡邕的府邸。

    “昭姬侄女,府中可有异常事件发生?”

    蔡琰带着惺忪的双眼出现在王允面前,王允到达蔡府之时,蔡琰已经躺在床榻之上休息。

    “异常事件?侄女今日为我爹之事奔波劳累,用过晚饭便入睡,不曾听闻有何异常事件。不知伯父所说的异常事件是何事?”

    蔡琰好奇的询问到,似乎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王允微微眯着双眼,暗中盯着蔡琰的双眼,不过,却看不出什么。于是,王允顿了顿,突然说道:“昭姬侄女,伯喈于今夜突然消失,老夫怀疑他被人劫走了。”

    “什么?”

    蔡琰惊呼到,睁着乌黑的双眸,震惊之中带着三分愤怒、三分惊慌,厉声喝问道:“伯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爹他活生生的一个人怎么会凭空消失?这件事我自会追究到底,我不会让任何人陷害我爹。”

    王允望着蔡琰的表情,微微的皱起了眉头。从蔡琰的表情之中,他看出蔡琰并不知道什么。

    “昭姬侄女你放心,我与伯喈乃是多年好友,自然不会看着他被人陷害。我一定会将伯喈找回,给你一个交代。”

    既然从蔡琰这里找不到线索,王允也就不打算继续留在这里,决定前往别的地方搜查。

    “侄女谢过伯父,若有我爹消息,还望伯父能通知于我,呜呜…”

    说着说着,蔡琰忍不住痛哭出声,似乎因为太过忧伤,连起身相送的礼仪都忘记了。王允轻轻的摇了摇头,不再停留,如今最重要的事便是将蔡邕找到。

    然而王允查了一夜,却是丝毫没有蔡邕的线索。因此,王允也无心睡眠。正当王允烦闷之时,又为侍卫禀报有军情汇报。

    “究竟何事!”

    王允面带怒色的问到,今天他的心情极度不佳,此时的语气自然没有平日那般温和。

    “启禀司徒大人,凉州传来八百里急报。李催、郭汜、樊稠、张济四人谋反,聚凉州十余万众,兵分四路,从陈仓、汉兴、新平、武功四县进发,不日即将抵达长安。”

    “啪!”

    王允一听,顿时愤怒不已。蔡邕的事情还没有解决,那边李催、郭汜四人又谋反。当然,李催、郭汜四人会谋反,也都是因为当初王允不肯赦免四人造成的结果。

    “老陈贼子,当诛尽矣!”

    跟李催、郭汜的事情相比,蔡邕的事也就没那么着急。当下王允向左右亲信命令道:“即刻传令吕布将军整军迎战,加强长安城内戒备!”

    “喏!”

    待亲信离开之后,王允愤怒的将案桌给掀翻。屋漏偏逢连夜雨,李催、郭汜四人什么时候不谋反,偏偏要在这个时候。因此,王允心中暗自决定,待平定李催、郭汜四人谋反之事后,定要大力整顿凉州,该杀的杀,绝不放过一个。

    吕布接到王允的命令后,就知道这件事是什么人干的。因此,吕布也不浪费时间,径直来到陆小凤五人住处。

    “吕将军到来,不知有何贵干?”

    陆小凤五人迎了出来,佯装不解的询问到。

    吕布也不废话,直言道:“蔡邕在你们这里!”

    吕布虽然好似在询问,不过言语却是已经肯定。见五人神情,吕布嘴角一撇,不屑道:“蔡邕的事与我无关,我此行前来,是想与你们战一场。”

    陆小凤笑道:“吕将军勇猛无双,我们也很想与吕将军大战一场。不过,如今不是时候,李催、郭汜四人不日便会攻到长安,吕将军还是留着力气与他们作战。有一件事还想劳烦吕将军,还望吕将军能答应。”

    “何事!”

    吕布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直接问到。

    “我希望吕将军离去之时,能带上我们。同时,我们希望吕将军能够将蔡大学士府中藏书一并带走。”

    “可以,不过你们欠我一次对决。”

    吕布很干脆的同意,随后二话不说转身离去。

    “将军,司徒大人急令召见!”

    吕布正要回府,却有士兵寻到,却是李催、郭汜四人已经攻向长安,王允令吕布率军出战。

    吕布之前便从袁常信中得知此事,并且家属早就让张辽和高顺二人率【陷阵营】护送到河内,听到李催、郭汜四人攻向长安,吕布没有任何的表情。不过在心中,吕布却是对袁常感到好奇,袁常为何会知晓此事。

第二二二章 教诲() 
从邺城离开,袁常和典韦二人花了两天的时间回到东平县。如今袁绍升袁常为渤海太守,东平县的县令也让袁常自己任命。因此,在离开东平县之前,有些事情,袁常还是要先解决了。

    在县衙大堂之内,袁常、郭嘉、赵云、典韦和韩恂五人聚集于此。赵云回乡看望兄长,并且招募了一千名的青壮,于几日前也已经回到东平县了。

    “恭喜主公升任渤海太守,真是可喜可贺。”

    “嘿嘿,主公升官了,是否要庆贺一番。”

    袁常升为渤海太守的消息,几人也已经知道。因此,趁着这大好时机,众人当然想要敲诈一番。

    可惜,他们还是低估了袁常的无耻。

    “庆贺是肯定要的!”

    袁常同意的点了点头,随后眯起眼睛看向四人,奸笑道:“本公子升任渤海太守,你们怎么能没有一点表示?我看这样,你们每人出二百五十钱的份子钱,凑满一贯,今晚去悦来酒家庆贺一番。”

    袁常望着四人心中暗道,想要敲诈本公子,门都没有。那些钱可是存起来当老婆本的,想让本公子出血,就要有被放血的觉悟,不从他们身上放点血怎行!

    “主公,那看还是算了吧,俺觉得庆贺什么的最麻烦了!”

    典韦一脸委屈之色,先前他们四人已经暗中讨论过,趁着袁常高升的时机从他身上剥一层皮。结果,袁常的无耻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反而要从他们身上剥皮。因此,郭嘉、赵云和韩恂三人很没义气的用眼神示意典韦,赶紧把自己先前的提议给撤销了。

    “洪飞,怎么能这么说,我高升渤海太守,庆贺之事你觉得麻烦,这让我很不开心。不用多说,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

    袁常毫不理会四人的苦瓜脸,想要剥削自己,就要有这种觉悟。

    当下,袁常脸色一正,不给四人说话的机会,沉声问道:“我即将升任渤海太守,袁绍让我自己找个县令就任,奉孝以为何人适合?”

    见说道正事,四人的脸色也都严肃起来。

    郭嘉想了想,笑道:“嘉心中有倒是有一人选,曾经亦是县衙官员,而且乃是东平县本地人,想来十分适合。”

    听郭嘉这么一说,袁常眉头微皱,随后展开,似乎也想到了郭嘉说的人选。

    袁常点了点头,同意道:“奉孝说的可是桑秋?他的能力还是不错的,我们清算官吏之时,他没有惊慌,反而能沉着应对。并且最后还能及时招认自己的罪行,品性还不至于太糟糕,只要敲打一番,接手东平县想来是没有多大的问题。莒子,你去桑秋家中,将桑秋请来县衙一趟。”

    “是,主公!”

    不多时,韩恂便带着桑秋来到袁常面前。

    “大人召小民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桑秋恭敬的向袁常行礼到,心中还有一丝忐忑不安。近来一段时间桑秋都很本分做人,没犯什么事,按理来说,袁常不会找他。除非袁常想要清算之前的事,否则两人基本是没有交集的。

    “呵呵!”

    袁常轻声笑了笑,脸上露出温和的神情,温言道:“桑秋你用不着紧张,我今日找你来只是想和你谈一谈,过去的事我已说过不再追究,自然不会翻出来。桑秋,听闻你左右邻居说你整日呆在家中,如此怕是对身体不好,尽量多出来走走。”

    桑秋有些发愣,隐隐的觉得今天的袁常跟往日有些不同,但是一时之间又说不上来。愣了片刻,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有回答袁常的话,当下作揖行了一礼,谦恭道:“多谢大人关怀,小民自知曾经犯下过错,因此在家中苦读圣贤,静思己过。”

    “桑秋,你坐下不要站着,今日你我乃是寻常聊天,无须如此多礼。”

    听得袁常话语,桑秋小心翼翼的坐到袁常对面,屏气凝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身子也是坐的笔挺,唯恐让袁常觉得自己对他不够恭敬。

    袁常笑了笑,问道:“桑秋既然你在家中读圣贤之书,那我便考考你。”

    桑秋再一次愣住了,看着袁常的神色,他终于明白为何觉得袁常跟之前不同。今天见到的袁常,一言一行之间都表现出大智慧,让他有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桑秋顿时明白,当初他和何耀、罗源二人被袁常给撸下来,并非是郭嘉一人出谋划策,而袁常也有出力。感情袁常之前一直都是扮猪吃老虎,想到这里,桑秋更是表现的小心翼翼。

    “大人的问题,若是小民知晓,自当回答。”

    袁常凝视桑秋,问道:“桑秋,你可知什么是‘官’?”

    桑秋觉得自己今天发愣的次数比出生到现在加起来的次数还要多,什么是“官”?“官”就是能让人身份地位上涨,而平民只能仰望的存在。这不仅仅是桑秋个人的想法,而是大部分想要当官的人都是这样的想法。

    不过,此刻面对着袁常,桑秋想了想,小心翼翼的说道:“所谓‘官’,便是廉政爱民、造福于民,这样方可称之为官。”

    “回答的不错!”

    袁常不置可否的应了声,脸上的表情看不出他是满意,还是不满意。随后又问道:“既然这样,那如何廉政爱民,如何造福于民,你曾经也是东平县的主簿,觉得自己做到了吗?”

    “小民惭愧,辜负了朝廷的厚望!”

    桑秋脸色微红,颇为羞愧的低下了头。

    袁常不以为意,接着说道:“每个人在当官之前,或许都想过当官之后自己要廉政爱民、造福于民。可是,当他们当上了官之后,或因为金钱、或因为女色、或因为权力,反正是诸多的原因,而改变了自己曾经的初衷。最后,或许他们还是一个官,但是在百姓的心中,他们已经不是官,而是一头吃人的猛虎。”

    “有的人当官确实很清廉,不收百姓的一分一毫。可是,他却不能让治下的百姓过上好日子,或许百姓会觉得他是个清廉的官,但绝对不是一个好官;有的人当官会贪污受贿,但是他却能让治下的百姓过上富足的日子,在朝廷或者其他人看来,他是个贪官。但是,他治下的百姓肯定会觉得他是个好官,因为大家的生活都变好了。所以,官的好坏其实很难定义。”

    桑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而一旁的郭嘉也是极为赞同袁常的话。

    正如郭嘉之前的想法是找寻明主,开辟新朝。在许多人看来,郭嘉这样是不忠于朝廷,然而开辟新朝,结束动乱,人民能够安定,在后人看来,郭嘉则是贤才之士。反观荀彧,他一直忠于汉室,若是继续保持这样的朝廷,百姓的日子不会改变,只会越加艰苦。那么,现在的人或许会称赞他为忠义之士,后人则会说他是个迂腐不知变通的人。因此,有时候一个人的好坏是难以评价的。

    “你先前说的廉政爱民、造福于民这一点是没有错的,但是,这一点是为官的本心。在我看来,只要坚持这一个本心,然后在行动的时候,有所变通,那样才是一个真正的好官。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最后我送你一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要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为官的楷模。”

    桑秋身子一震,脑中一道闪电划过,他觉得自己诵读的圣贤书,在此刻因为袁常的这一句话而融会贯通,精神得到升华。

    桑秋起身,长揖一礼,诚恳道:“谢过大人教诲,小民永远不会忘记大人说过的这一句话。”

    “嗯!”

    袁常看得出桑秋是真的明白,而非是在敷衍自己。相信只要是一个有志之士,听了范仲淹这一句话,都会有所感悟。

    “桑秋,我即将升任渤海太守,这东平县便交由你来接管,我相信你不会让我失望的!”

    桑秋再次愣住了,他终于明白为何袁常会跟自己说这么的道理,原来是打算让他担任东平县的县令。桑秋是知道自己有过前科的,可是袁常并没有计较,反而不遗余力的教诲他,并且把东平县交给他,心中一股浓浓的感动之情闪过。

    “小民绝不会辜负大人厚望!”

    桑秋眼神坚定的向袁常说到,其他多余的话桑秋没有多说,他会用实际行动来向袁常证明,袁常没有看错他。

    此后,桑秋特意请人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写下,装裱起来挂在屋中,每日都要注视多遍,并且也都是一直这样做的。后来桑秋升官离开东平县,百姓为他盖了座祠堂,便是为了纪念他。

    而桑秋一直把这句话当做家训教诲子孙,其后世子孙多为朝廷重臣,甚至是位至三公,此是后话,暂且不说。

第二二三章 练兵成果() 
已经决定让桑秋接任东平县县令,袁常也就没什么好挂念的了。东平县在他还在任的时候,就把该除的人除去,该做的事做完,可以说如今的东平县是绝对安定的一个地方。

    “主公,属下此次返乡,招募一千名青壮,如今也都在省己村那边训练。”

    等桑秋离去之后,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