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陆小凤作为五人的代言人,通常都是他出面。因此,四人都静静的站在一边,由陆小凤讲解。

    陆小凤摇了摇头,解释到:“主公说过蔡大学士的为人,若是劫狱,估计不会跟随我们离去。而且,主公也说过,长安城的大权被王允掌控,王允与蔡大学士乃是多年好友,按理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情而治罪于蔡大学士,故此,主公认为其中必定有什么内情。”

    “内情?”

    蔡琰秀眉轻蹙,蔡邕是名扬海内的大儒,知交满天下,鲜少有结怨与人。而且,蔡邕似乎和王允也没有什么仇怨,可是王允为何要置蔡邕于死地?难道王允是嫉妒蔡邕的名声,所以才要如此?

    不过,蔡琰觉得,王允不至于是因为嫉妒蔡邕名声才要陷害于自己的父亲。

    陆小凤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沉声说道:“这些日子,我们暗中查探,长安城内有人在推波助澜想要陷害蔡大学士。而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有参与其中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府中妻子或妾室都曾经是司徒府中的王允义女。所以,最后我们推断出,想要陷害蔡大学士性命的人,便是司徒王允。”

    蔡琰神情错愕,她没有想到,一心置自己父亲于死地的人,竟然是父亲的好友,和自己交谈时神情和善的王允。但是蔡琰不会怀疑陆小凤的话,仅仅因为他们是袁常派来的人,就足够取得她的信任。

    蔡琰的才女名号不是平白获得的,她细想了片刻,就大致的理清了思路。王允让人在长安城内煽风点火,将蔡邕的名声搞臭。这样,蔡邕死了,就不会有人觉得痛惜,王允杀害蔡邕也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毕竟蔡邕是名扬海内的大儒,杀害他会遭到天下士人的攻伐,即便是残暴如董卓,都极为听从蔡邕的建议。

    蔡琰明白了王允的想法,可是心中还是没有丝毫的办法,难道她跑到长安城内说是王允陷害自己的父亲,又会有多少人相信。反而会觉得她为了救自己的父亲,而诬陷王允。

    “陆小凤,袁公子可曾说过如何解救之法?”

    蔡琰急切的询问到,既然袁常把五人派来,说不定已经有计划了。

    陆小凤点了点头,细细解释道:“临行前主公已经将计划说明,以我们五人的实力,想要从狱中将蔡大学士救出并不难。然而,那样做蔡大学士心中或许会有疙瘩。因此,主公的意思,首先就是要让蔡大学士明白王允的真面目。只有那样,蔡大学士才会没有芥蒂的跟随我们离开。虽然王允已经将蔡大学士的声名降低,但是毕竟天下士人何其多,想要杀害蔡大学士之后受到的影响不大,王允肯定会用最稳妥的办法。那就是造成蔡大学士畏罪自杀的局面,这样对王允的影响最低。”

    “这样的话,王允岂不是随时都有可能陷害我爹,这样该如何是好?”

    蔡琰听到陆小凤的解释,顿时着急起来。

    陆小凤微微一笑,安慰道:“蔡姑娘,这一点你不用担心。我们早已经买通狱中的一名狱卒,只要王允到狱中,便会立即通知我们。”

    当然,陆小凤有一点没有说出来,那就是防止狱卒会告密,他们已经将狱卒的家人给控制起来了。虽然袁常肯定不会反对他们这样做,但是,这种事还是不要让蔡琰知道的好。

    入夜,司徒王允府中

    王允静坐于竹席之上,闭着双眼,似乎在思考什么。良久之后,王允豁然起身,眼中闪过一抹精光。脸上展露的是坚定之色,心中似乎做出了某种决定。

    “来人,随我到狱中。”

    ……

    长安,分为廷尉狱和长安狱。廷尉狱乃是京都监狱,关押的犯人多是从天下各地押送而来的重要犯人,进入廷尉狱的犯人,基本都是被判了死刑,鲜少有例外。而长安狱,则与各地的监狱一般,关押的都是些寻常犯人,基本都是几年的罪行。当然,死在狱中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蔡邕为董卓哭悼,他的罪行显然不轻,因此是被关押在廷尉狱中。

    “你们都下去吧!”

    王允挥退自己的护卫,转而看向身穿囚服,躺在地上的蔡邕,问道:“伯喈,多日不见,何潦倒至此!”

    蔡邕闭着眼睛,没有看王允,嘶哑着嗓音道:“子师,我自知罪行难赦,我的要求不高,甘愿受黥刑、刖刑,只希望留一条性命继续完成汉史,这样的要求你也不肯答应吗?我知道如今长安尽被你掌控,只要你点头,相信不会有人反对。”

    王允不徐不疾的盘腿坐在地上,丝毫没有顾忌狱中脏乱的情形。

    “伯喈,非是我所愿,唯有你死了,对儒家才是最沉重的打击。当今天下,除你之外,无人可称得上儒学大师。”

    蔡邕豁然睁开双眼,凝望王允,沉声道:“子师,你这句话是何意?你不是儒家弟子?”

    “哈哈!”

    王允突然仰天大笑,一脸得意的说道:“伯喈,与我相交多年,你也没有发现我并非是儒家弟子吧?不怕实话告诉你,我传承的乃是杂家之道。”

    “什么!”

    蔡邕终于被惊到了,没想到相交多年的好友,却是跟自己思想并不一致的杂家学派的弟子。

    “嘿嘿!”

    王允冷笑一声,嘲讽道:“春秋战国之时,百家争鸣,何等昌盛的局面,因此造就了无数圣贤涌现。各家学派的创始人,皆可称之为圣贤。然而,到了今日,何人敢自称为圣贤?即便是伯喈你,距离圣贤也差一大截。造成如今的局面,你心中是否明白是何人之故?”

    蔡邕身为当世大儒,自然知道如今的儒家士人究竟是怎么一个情况。只知研讨经学,空有大道理,于国于民却是没有丝毫用处。至于造成这种局面的人,蔡邕心中也略为明白。

    王允冷着脸,嘲讽道:“估计伯喈你也想到了,罪魁祸首便是董仲舒。董仲舒想要让儒家一家独大,故此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正因为董仲舒的提议,才使得百家学派没落,而儒家最终也跟着没落。曾经与儒家并称于世的墨家,如今不知何处。百家学派,亦是断了传承,归根结底,都是董仲舒之过,其罪当绵延千古。”

    王允没有理会蔡邕的神情,接着说道:“我杂家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先祖师吕不韦奇货可居而使杂家空前兴盛。奈何嬴政遭人蛊惑,弃我杂家不用,真愚钝之徒!否则,秦之荣耀,何至于仅有数十年光阴。”

    蔡邕面无表情,反问道:“任何的学派都会有兴盛衰败之时,正如嬴政焚书坑儒,儒家弟子依然坚持过来,才能发展到今日局面。这非是一人能够影响,即便杀了我,对于儒家又能有什么影响?”

    “伯喈你如今是儒家学派的中心人物,你死了,儒家必定遭到沉重的打击。我也未曾想过要覆灭你们儒家学派,因为我并没有你们儒家的伪善。如今我掌控长安,辅佐天子,将我杂家学派发扬光大亦不是没有可能,恢复先祖吕不韦之荣耀,已经时日不远了。”

    王允好似狂热的信徒一般,兴奋的述说着自己的思想,没有半点掩藏的告知于蔡邕。他不怕蔡邕会泄露自己的秘密,因为在这之后,他就会送蔡邕上路。

    蔡邕摇了摇头,打击王允道:“子师,想要恢复百家局面,你注定无法做到,因为你不是王者。想要做到这一点,那么必定是要一个无所畏惧,不受制于人的王者。你要借天子之手完成你的理想,绝对是没有可能的。”

    “谁说没有可能的,我努力了一辈子,谁也不能阻拦我。可惜伯喈你看不到那天,不过等到我完成理念的那一天,会到你的坟前悼念,让你知道我的成功。”

    “子师,我与你道不同,自今日起,我们便是路人,慢走不送。”

    蔡邕再次躺回地上,示意王允可以走了。

    王允回头望了一眼蔡邕,随后一言不发的走了出去。招手将两名护卫唤来,王允眼神示意一番,随后便走了。

    两名护卫留了下来,因为他们要完成王允的任务,将蔡邕缢杀,并且伪装成蔡邕自杀的情形。

    “你们想要干什么,放开我…”

    “伯喈,一路走好!”

    走出廷尉狱,王允低声呐呐自语一句。随后抛开心头杂念,接下来他将大展宏图,恢复杂家荣光,没有任何人或事可以阻拦他实现自己的理念。过去的一切,都让他们成为云烟散去吧!

第二二一章 长安攻略() 
廷尉狱中

    “扑通!”

    “扑通!”

    重物撞击的声音响起,却是那两名王允留下来的护卫直挺挺的倒在地上。原来,王允已经暗中叮嘱二人解决蔡邕,造成蔡邕畏罪自杀的假象,可惜此刻二人倒在地上,却是不省人事。

    “爹!”

    蔡邕正惊异之时,耳边听到一道熟悉的女声,随后一名身穿狱卒服装的女子跑向自己,仔细一看,不是自己的女儿蔡琰还能是谁?

    “昭姬,你怎么在这?”

    蔡邕惊讶的询问到。

    “呜呜呜,爹,女儿好担心你。”

    蔡琰哭泣着,却是没有回答蔡邕的问题。

    “蔡姑娘,蔡大学士,我们先离开此地。否则王允若是遣人查看,到时想要脱身就难了。”

    一道清晰的声音响起,却是陆小凤。

    而蔡邕此时才注意到,自己眼前不知何时出现了五个人。其中二人手中的剑刃之上还流着血,显然王允那两名护卫是被他们二人所斩杀。

    “爹,我们回去,好嘛?”

    若是先前,让蔡邕就这样逃离,他绝对是不肯的。但是,现在他已经知道王允的目的,蔡邕也不是个迂腐的士人,自然不会拒绝。

    很快,一行七人,神不知鬼不觉的逃离了廷尉狱。

    到了蔡邕府中,蔡琰将陆小凤五人介绍给蔡邕。

    “原来如此,多谢几位壮士仗义相助!”

    陆小凤五人阻止蔡邕的行礼,不说蔡邕是蔡琰的父亲,也就是日后主母的父亲。而且袁常也说过日后将要兴办学院,蔡邕则是主持大局的人。况且以蔡邕的名气,他们也不敢大刺刺的接受蔡邕行如此大礼。

    “蔡大学士,我五人皆是奉主公之命,蔡大学士若要感谢,谢我家主公便可。”

    陆小凤随意的提了一句,然后郑重说道:“相信王允很快便能发现蔡大学士逃离,届时必定会封锁长安城,并且派士兵全城搜捕。”

    “啊!”

    蔡琰惊呼一声,焦急道:“既然这样,我们为何不现在就离开长安?”

    陆小凤望了蔡邕一眼,笑道:“就算我们想要离去,怕是蔡大学士也不愿意吧!”

    蔡琰闻言望向蔡邕,急切道:“爹,你为何不肯离去?难道你不知道现在留在长安城很危险吗?”

    蔡邕摇了摇头,语气坚定的说道:“我们若是逃离长安,府中万卷藏书必定会被王允一把火给烧毁。即使我死了,也要保护这万卷藏书。若是王允一定要将我致死,我便出现在他面前,而你们则要保护好这万卷藏书。这些是我多年收藏,都是先人遗留的宝贵知识,我们决不能让王允将它们毁灭。”

    “可是,爹,女儿不想让你死啊,呜呜呜…”

    蔡琰知道蔡邕对这些藏书的感情,而且蔡邕身为大儒,肯定把知识的传承看的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否则,蔡邕也不会请求刖刑、黥刑这种惨无人道的刑罚,仅仅是为了苟存于世,能够继续完成汉史。

    “其实,事情没有那么糟糕!”

    正在这时,陆小凤随意的话音响起。蔡琰顿时眼睛一亮,那个人远在东平县,却早就知道长安将要发生的事,那自然也都做出了准备。

    “陆小凤,到底是什么办法,快说出来。”

    “昭姬,你怎可对为父的救命恩人如此无礼,还不快快向壮士谢罪!”

    蔡邕见蔡琰直呼陆小凤的名字,顿时不悦的呵斥道。蔡邕知道,蔡琰或许是因为自己的事情,太过着急,才忘记了自己平时对她的教诲。

    “蔡大学士无须介怀此事,我们也不敢接受蔡姑娘的敬称。”

    陆小凤见状,连忙劝解到。让蔡琰直呼他们几人的名字,是他们的要求,蔡琰日后必定身份不一样,想想袁常整人的手段,陆小凤都觉得恶寒。

    蔡邕不解,陆小凤五人是他们的救命恩人,怎么就不敢接受自己尊敬的对待?当然,蔡邕不知道自家的女儿已经被某个不怀好意的家伙给盯上了。

    陆小凤也不想细说,他不知道袁常和蔡琰发展到何种地步,蔡邕是否知道此事。若是说漏嘴了,妨碍到袁常和蔡琰的关系,天知道袁常会怎么惩罚他。因此,陆小凤连忙说起解决的办法,转移蔡邕的注意力。

    “先前我们已经在长安城中买下住宅,而我们隔壁的住宅,主人家估计不是被董卓杀了,就是已经逃亡,因此无人居住。在这些日子,我们早就暗中挖好地道,连通两家,蔡大学士可以到我们的住宅,到时若有士兵搜查,蔡大学士可以藏进地道躲避。而蔡姑娘则跟平常一样呆在府中,以免惹得王允怀疑。我们只要再等些许时间,王允便无暇顾及我们。到时候,我们会找人帮蔡大学士将万卷藏书带走,不知蔡大学士是否同意?”

    “只要能保证万卷书的安全,即便用我的命去换,我也答应。”

    虽然不知道陆小凤为何会说王允再过一段时间就没有空顾及他们,不过,陆小凤没有细说,蔡邕也没有追问。对方救了他的命,反正也不会害他。

    商议完毕,陆小凤五人带着蔡邕离开蔡府,而蔡琰则如往常一般。

    ……

    “啪!”

    王允猛的一拍案桌,怒吼道:“活生生的一个人,怎么就消失不见了?究竟是何人如此大胆,竟敢在天子脚下劫狱。”

    跪在王允面前的乃是廷尉,先前得到手下来报,说是蔡邕从狱中消失,而蔡邕呆的监狱之中,有两人死在里面。廷尉得知消息,慌了神,立马来向王允汇报。

    王允当然知道那两个人是自己的护卫,他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