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妨,日后还有机会。”

    荀彧温言安慰了一番,怕荀攸询问郭嘉前来的目的,于是转移话题,问道:“公达,如今天下乱象已现,各地诸侯,你可有明主人选?”

    荀彧答应了郭嘉不会将袁常之事说出来,作为一名实诚君子,荀彧自是会保守秘密。

    荀攸面对荀彧坐下,轻声回答道:“族叔,攸早已说过,族叔前往何处,攸便跟随族叔。只是不知族叔心中可有明主人选?”

    正如郭嘉所言荀彧是个实诚君子,荀攸也知道荀彧的这一点。因此,荀彧是个不懂得隐瞒事情的人,荀攸和荀彧相熟,岂会不知道荀彧有事瞒着自己?每次荀彧和郭嘉见面之后,必定谈论天下大事,如果荀攸不在场,等荀攸出现在荀彧面前的时候,荀彧肯定会把和郭嘉说的话再说出来,二人继续讨论。然而今日,荀彧却是只字不提和郭嘉讨论的内容,可见荀彧有所隐瞒。不过,荀攸知道荀彧肯定是答应了郭嘉不把今日的事情说出来,而且荀彧也不会害他,所以他也没有追问。

    “公达,你以为曹操如何?”

    荀攸点了点头赞道:“十八路诸侯心系汉室者寥寥数人,曹操便是其中一人。虎将孙坚陨落荆州,令人叹息。不过,相比之下,曹操可为人主,孙坚有大将之风,却无人主之资。若是族叔意欲投效曹操,攸自当相随。”

    荀彧俊雅的脸上少有的出现怒色,愤愤道:“各地郡守不思营救天子,一味攻伐他人,扩大势力,着实可恨。如今曹操横扫东郡黄巾余党,先前更是被袁绍表为东郡太守,坐稳一郡之地。我意欲前往投效,助其声势。待他日羽翼丰满,将天子从董贼手中救出,再平定各地不臣郡守,稳定天下,恢复我汉室昔日荣光。”

    荀攸皱了皱眉头,无奈道:“族叔,然则荀氏族人与其他颍川避难的士族皆看好袁绍,都愿意在袁绍麾下谋事,这当如何?”

    “袁绍无德无能之辈,他日必定败于曹操之手。荀氏一族之中,除却友若我不明白他的所为,其余皆是碌碌无为之辈,可叹我荀氏一族,如今也日渐凋零。至于其他颍川士族,他们行为如何,与我们无干。待将族人安排妥当之后,我便前往东郡投效曹操,公达你若是有心,便与我一道前往。”

    “是,族叔!”

第二零零章 郭嘉遇旧() 
“奉孝,你说我们要不要带点东西回去送给主公?”

    走在邺城的大街上,赵云扭头向郭嘉问道。

    郭嘉咧嘴,调笑道:“子龙你难道不知主公为人,买东西还不如带个美女回去给主公,怕是更能让主公高兴。再说了,我们半年的俸禄都被主公给赢了,身上得留点闲钱买酒喝。”

    “是极!”

    突然,郭嘉的脚步停了下来,双眼直直的望着前方一名女子,眼眸深处流露出回忆、深情、忧伤的情绪。

    那名女子似有所觉,转身看了过来,眼中同时露出讶异的神色。随后,那名女子莲步晃动,缓缓的向郭嘉走来。

    郭嘉神情一动,似有千言万语,却是说不出口。

    “郭大哥,好久不见,你还好吗?”

    这名女子声如黄莺啼鸣,婉转悦耳,令人心尖直颤。相貌,也是中上之姿。

    郭嘉嘴角闪过苦涩的笑容,故作平淡的说道:“都是过日子,无所谓好不好。蓉…陈夫人,你嫁入陈家之后,过的可还好?”

    眼前这名女子,便是曾经与郭嘉青梅竹马,有过山盟海誓的叶家之女。叶家也是颍川的一个士族,他们的地位、威望也就排在中等之列。当然,跟郭家这种没落的寒门相比,叶家显然是郭嘉不可高攀的大家族。因此,叶家便棒打鸳鸯,拆散了郭嘉和叶蓉二人。其后,将叶蓉嫁给颍川的另一个与叶家相当的陈家陈忠。

    说起颍川陈家,本也是没落成寒门。不过,自陈寔开始,家道再次兴盛,并且与颍川的钟皓、荀淑、韩韶三人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被人称为“颍川四长”。其中除却韩韶三子早夭,钟皓曾孙钟繇,陈寔孙陈群,皆是荀淑孙荀彧举荐给曹操。除却钟繇和陈群二人有才能之外,士族相互之间联系密切,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陈寔有二子,长子陈纪字元方,幼子陈谌字季方,陈纪和陈谌俱以至德称,兄弟孝养,闺门雍和。陈寔与长子陈纪和幼子陈谌在当时并称为“三君”。当然,陈家再次兴盛,不过经历二代,并未能与袁家、荀家这样历经数百年的士族相当,发展成中等士族已经是不简单了。

    或许陈寔和陈纪、陈谌父子三人并没有多大名声。不过,陈纪的儿子陈群陈长文却是绝大多数的人都知道。

    正是因为陈群制定的九品官人法,使得曹魏与士族的关系更加亲近,为曹魏一统天下而奠定了基础。不过,盛极必衰,到了陈群的时候,陈家到了鼎盛,最后也因为九品官人法使得陈家没落为寒门,正所谓是“成也萧何败萧何”。

    且说叶蓉所嫁的陈忠,便是陈谌之子,也是陈群的堂兄。

    叶蓉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甜蜜道:“自我嫁入陈家,翁姑待我亲善,伯方也待我极好。可惜,嫁给伯方多年,却未能替陈家开枝散叶,翁姑和伯方虽未责怪于我,我心中却是难受,故此今日前往道观祈愿。”

    郭嘉的脸上也露出笑容,由衷道:“陈夫人如今过的好,我也放心了。”

    “郭大哥,多年未见,今日我们多谈一会,如何?前方不远处有一间茶肆,颇为清幽、淡雅,我们二人到那坐下再谈,可好?”叶蓉大方的邀请道,随后看向郭嘉身旁的赵云,问道:“郭大哥,这位是?”

    郭嘉正要介绍,赵云却是拱手行了一礼,自我介绍道:“属下乃是郭大人的护卫!”

    说完,赵云神色恭敬的站到郭嘉身后。郭嘉眼中露出一抹无奈,同时也有一丝感激。郭嘉知道赵云看出他和叶蓉之间曾经有过什么关系,此时自称是郭嘉的护卫,自然是给郭嘉长脸,对于郭嘉而言,其实他并不在乎这些。不过,赵云能如此自降身价的帮他抬高身份,而且现在要是再说破,怕是双方都会尴尬,故此,郭嘉也就不说话了。

    “哦!”

    听了赵云的话,叶蓉淡淡的应了一声。她本来见赵云面容颇为丰伟,以为是个了不得的人,此时听他说是郭嘉的护卫,也就没有太过放在心上了。

    随后,叶蓉带着婢女在前面领路,郭嘉和赵云二人则缀在后头,片刻之后,便到了叶蓉口中的茶肆。郭嘉和叶蓉二人对面而坐,赵云和婢女则各自站在郭嘉和叶蓉身后,一副忠实的下人模样。

    放下茶杯,郭嘉神情变幻,似乎不知道说些什么。

    叶蓉敛衽一笑,轻声问道:“郭大哥,先前听你护卫的话,你如今已为官,不知在何处任职?”

    郭嘉摇了摇头,自嘲道:“不过东平县的县丞,算不得官。”

    上等县的县丞为九品官职,而中等县的县丞为从九品官职,是官员之中最末尾的一个,仅比吏高一级。七品的县令也不过是个芝麻大的官职,从九品说不算官职,也说的过去。

    叶蓉见状,安慰道:“郭大哥你才学过人,早晚有一天会被重用,不必灰心。”

    郭嘉当然不会灰心,如今跟着袁常,将来要做的事必定惊天动地,只不过在曾经爱过的女子面前,才表现出一副失落的表情。

    随后,郭嘉问道:“陈夫人,令夫如今可出仕?”

    颍川许多士族皆避难冀州,这些士卒多是中等或者顶级士族,他们无论到了哪里,都能得到他人的认可。而一些留在颍川的士族,则是中下的士族,他们没有太大的声名,一旦离开颍川,那么就要重头再来。然而,若是他们呆在颍川,头上挂着一个颍川士族的名声,无形之中就给他们加高了声名,那样便会得到他人的重用。不过,在许多士族离开之后,颍川便遭到董卓的劫掠,许多士族子弟都惨遭屠戮,多年累积的财富都被董卓麾下的西凉军给夺走。可惜,当初荀彧提议离开颍川这个四战之地,那些中下的士族因为诸多原因,都没有听从荀彧的话,结果,便宜了董卓。

    陈群的才能、眼光不比荀彧差,自然也知道颍川在战乱将起的时候,不适合居住,因此,陈家也是避难冀州的一员。

    叶蓉脸上有些许得意之色,故作谦虚的说道:“刺史大人日前聘伯方为治中从事,伯方觉得自己才能浅薄,故此没有回复刺史大人。之后刺史大人多次派人前来邀请,伯方不得已才同意就任。”

    连赵云都看得出叶蓉神色之间那种自得的表情,郭嘉又怎会看不出来?不过,叶蓉毕竟是他曾经爱过的女子,所以郭嘉也不会因此觉得不高兴。相反,因为陈忠被重用,叶蓉的日子也能过的更好,郭嘉打心底里替她高兴。

    对于陈忠的才能如何,郭嘉并不清楚,而袁绍之中聘用陈忠,自然是冲着陈家的名声,这就是士族和寒门的区别。郭嘉曾经自己送上门给袁绍,袁绍却不重用,而陈忠因为有陈家的名声,袁绍便三番五次请他任职。郭嘉并不觉得失望,反而要感谢袁绍当初没有重用自己,否则他又怎么会碰到袁常这样的主公?

    虽然离别多年不见,然而郭嘉和叶蓉二人却好似被一堵墙挡着,有些话终究是无法再说出口,故此,闲谈了半天,二人便各自离去。

    “子龙,蓉儿当年也是个天真纯朴的女子。或许,在士族之中呆久了,性格才变得如此,还望你莫要见怪。”

    郭嘉为叶蓉之前无视赵云的举动,向赵云道歉。

    “奉孝你无须如此!”

    赵云摇了摇头,毫不介意,笑道:“我与她并不相熟,她对我如何于我何干?况且,她已嫁做人妇,奉孝你何须替她致歉?奉孝若是想要女子,便让主公替你介绍几个便是,还怕找不到好姑娘?”

    “子龙,你莫要笑我,我郭嘉身为浪子,岂会因女子而伤神?不过,甄家的甄脱和甄道姑娘对子龙你颇为上心,子龙若是有想法,便让主公替你牵线。”

    “哈哈!”

第二零一章 三个要求() 
邺城刺史府中

    袁绍和麾下谋士逢纪、荀谌、许攸正在商议颍川士族避难冀州一事进行讨论,这些士族之中多有才能子弟。袁绍的想法,当然是让这些士族子弟都能为他所用。

    “大人,府外有人自称是东平县下辖省己村村民,前来供奉宝物,请求大人一见。”

    袁绍皱了皱眉头,怎么又是东平县?一个僻壤之地,能有什么宝物?说不定就是些粗鄙农民,想要得些好处而已。

    不过,为了显示他的风度,袁绍还是同意接见来人。

    “小民张老根拜见刺史大人!”

    “小民罗三拜见刺史大人!”

    张老根和罗三二人粗浅的行礼举动,看的袁绍是眉头大皱。不过,想想他们是农民,对于礼仪并不是很了解,所以也就不在意了。

    袁绍表现的很亲民般的问候二人,日子过的好不好,家中情况如何等等。要是换成普通的百姓,还真的会被袁绍给感动了。不过,张老根和罗三是什么人?他们曾经是恶人村的村民,劫掠无数,眼光是何等锐利?自进来之时,张老根便一直在注意四周情形,将众人的神色都看在眼中,袁绍的虚情假意,岂能瞒得过他?在张老根眼中,只有袁常一人,是真的为他们这些平民着想。

    逢纪作为跟随袁绍最久的谋士,自然明白袁绍的心思。因此,当下他说道:“张老根,刺史大人公务繁忙,本无暇接见你二人。不过,得知你二人远道而来,故此网开一面。你二人言有宝物奉上,不知是何物?若是欺瞒大人,罪过可不轻。”

    袁绍佯装不满的呵斥道:“元图,你怎可如此说话?他们在吾治下,便是吾的子民,即使没有宝物供奉,吾亦须了解他们的情况,若有下次,吾必不轻饶。”

    “是,属下知错!”

    袁绍和逢纪,一人唱白脸,一人唱黑脸,配合的还真是天衣无缝,换个人还真的会被他们的表演给骗过,可惜碰到的是张老根这样的老江湖。

    不过,张老根当做不知,感激涕零的抹了抹眼角,动情道:“小民谢过刺史大人恩德,此次前来,却有宝物献上。”

    说着,张老根从怀中掏出一个瓷瓶,拔开盖子,将瓶中之物,倒在手中摊开。

    “大人请看,这便是小民所说宝物?”

    袁绍和几名谋士俱是不解的盯着张老根手中的细白之物,好似有些熟悉,却又有些陌生。

    “张老根,这是何物?”

    袁绍不解的问了一句。

    张老根咧嘴一笑,躬身道:“刺史大人品尝一番,便可知道。”

    袁绍脸有些黑了下来,一个农民拿了一些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让他品尝,他难道就品尝,要是**,他不就挂了?当然,众目睽睽之下,想来张老根不会做这种事,不过袁绍好歹也是有身份的人,怎么会做这种事?

    还是逢纪作为袁绍的忠实手下,最懂得袁绍心意,当下上前,将张老根手中的细白之物捏起些许,放入口中。逢纪眼睛余光瞥见,袁绍果然满意的点了点头。逢纪心中暗笑,虽然张老根的东西来历不明,但是这么多人在,东西肯定不会有害。而身为袁绍的谋士,就要做到这种不动声色的溜须拍马,许攸和荀谌二人便不会这样做。或许,这便是袁绍与他更亲近的原因。

    “咦,这不是盐?”

    嘴巴蠕动了几下,逢纪突然惊呼道。

    袁绍、荀谌和许攸三人听到逢纪的惊呼声,顿时将目光扫了过去。任他们怎么想象,也猜不到张老根手中的东西竟然是盐。

    荀谌和许攸二人顾不得礼仪,几步走到张老根身前,在他的手中捏起几颗盐粒,放入口中咀嚼。而逢纪不愧是袁绍忠实的手下,知道袁绍顾忌身份不会动手,因此他向张老根讨要瓷瓶,然后送到袁绍面前。

    “这盐如斯细腻,委实不敢想象。”

    “还有,这盐的色泽,比之我们食用的盐,洁白过百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