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不哭-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十八的怒喝响彻在练武场上。

    双臂仿佛快要断了一般,腰部更是疼得直不起来,汗水遮住了眼睛,杨成文咬紧牙关,长枪机械地刺出。

    重生最大的优势,便是可以推倒重来,这样,就会珍惜眼前的一切,剔除心中的浮躁,付出加倍的努力。

    咚,一百零五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

    扑地一声,一百一直接摔倒在地。

    杨家少年从小修炼杨家拳,体力远超常人,然而单一的动作对神经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一个个纷纷倒地。

    杨成文因为特殊的原因,刚刚回归杨家,所以底子最差,体力早已消耗干净,却摇摇晃晃,始终坚持着。

    这是一条通往光明大道的起点,想要成为人上人,想要不被人踩在脚底下,想要母亲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必须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和汗水。

    杨家将威名赫赫,修炼方法一定是对的,自己只需拼命练习就好。

    当日头升到正中,小校场上只剩下两个人还站着。

    杨继周依然很稳定,出枪很稳,方向却很絮乱,东一枪西一枪,没有章法。

    杨成文出枪慢,几乎要半柱香的功夫,且毫无力道,方向始终是正确的。

    杨继周很想坐下来喘口气,可是,模糊的眼中那个人影始终屹立不倒,“我不会输的,父亲是绝世猛将,我也一定是。我不能给他丢脸。”

    每一次,杨十八都以为杨成文会倒下,谁知杨成文摇晃不停,最后总是能坚持住,只是出枪的时间越来越长。

    眼见杨继周出枪方向从东边移到南边,杨十八叹了一口气,深知不能再练下去了,孩子们正是一棵棵小树苗,可不能伤了身体,伤了根本。

    “两头犟驴,枪法也不是一日可以练成的,停下。”杨十八板着脸道。

    杨成文杵着枪杆,喘着粗气,缓缓坐下,衣服紧贴着后背,能拧出水来。而杨继周脸色苍白,歪歪斜斜直接睡在地上。

    “接下来自由活动,下午到三号大屋集合。”杨十八看了看太阳,转身而去。

    天空蓝蓝的,白云堆砌成各种形状从头顶上飘过。

    杨成武躺在青石地板上,酸痛撕扯着肌肉,全身无处不通,使不上一丝力气,连骨头都发涨,然而脑袋却格外的清醒,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二哥,还疼吗?三娘看到只怕会心疼死,”杨志勇坐在一旁埋怨道。

    杨成文咧咧嘴,无声的笑了笑。

    这只是开始,汗水不会白流的。

    年轻就是好,杨成文和杨继周累得像头死猪,休息片刻,便恢复了一些体力,而吃饭的钟声也敲响了。

    午饭四菜一汤,八人为一组,馒头管够,却不可糟蹋,否则鞭打二十。

    厨房有规定,必须凑足一桌才能开饭,两兄弟被孤立了,只得四处找寻空位。

    “九十五,一百二,这边有位置。”远远地有人招手,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脖子上还挂着一把长命锁。

    “四百八十一叔,”杨志刚举起手叫道。

    杨家庄几百年传承下来,年龄和辈分有时差异很大,眼前这位也是预备班,却不和杨成文一个土屋。

    “四百八十一叔,”杨成文行礼道。

    杨家的称呼很奇葩,无形中却拉进了距离,否则几房隔了数百年,早已生分。

    “小十九,你们没有意见吧!”少年摆摆手,扬声对桌上其它的杨家子弟道:“按老规矩办。”

    “您老人家做主。”小十九是正式的武社成员,魁梧的身躯仿佛一块门板一样,却低眉顺眼,恭敬有加。

    杨志勇不管这些,与少年勾肩搭背,谈得不亦乐乎。

    小十九站起身,将一大盆红烧肉分成八份,放入各自的碗中,猪蹄也是一样,其余的两碗蔬菜和番茄蛋汤依旧放在桌上。

    “开始,”少年道。

    午饭管够,吃的也斯文很多,杨成文早晨透支了体力,急需食物补充,一番狼吞虎咽,当肚子吃得撑住时,才发现竟然吃下了十个馒头。

    “吃饱了睡个午觉,真是神仙般的享受,四百八十一叔,我们先走了。”小十九等人挥手离去。

    “唉,又要去什么三号大屋,这不是要人命吗!”四百八十一叔摇头叹气道。

    “谁说不是呢,搞得我吃饭都没有心情。”杨志刚皱着小脸道。

    杨成文看了看桌子,上面干干净净,能吃的都不见,这还叫没有心情?

    “二弟,去三号大屋干什么?”

    杨志勇趴在桌子上,无精打采道:“学习武经总要呗。”

    武经总要分两部份,前半部主要是军事理论和规则,包刮选将用兵、教育训练、部队编成、行军宿营、古今阵法、通信侦查、城池攻防、火攻水战、武器装备等。

    “十八叔说了,必须熟记于心。天啦,前后两部分加起来总共四十卷,其中还有很多数据,那里记得住。”

    杨成文只知道孙子兵法,今天才发现宋朝还有这等专业的军事理论。

    绝对是基础的基础,却是杨成文最需要的,毕竟冷兵器时代和热兵器时代作战方法大不一样。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47章 将() 
凡将,有五危、六败、十过。

    所谓五危者,必死可杀,必生可努,廉洁可辱,爱民可烦。

    何谓六败!一曰不量众寡,二曰本乏刑德,三曰失于训练,四曰

    杨十八站在讲台之上,讲诉武经总要中的一些重点。

    得益于现代电影电视,杨成文大致懂得其中的一些道理,彼此验证之下,收获很大。

    其余的杨家子弟听的是晕晕欲睡,这些简单的知识从小耳闻目染,大多数都懂,可是想要一字不漏的背诵出来,难度却相当大。

    “十八哥,当年令公老祖称无敌,也没有读过武经总要,还不是叱咤天下。”四百八十一小声嘀咕道。

    杨十八耳尖,皱了皱眉,突然笑着道:“好吧,平时家中自有长辈教导,你们一个个心气颇高,可自由发表高见。”

    “一部孙子兵法,可走天下。”

    “一力降十会,如果我大宋有骑兵,何惧金人。”

    “武经总要只怕早已流传到金国,依照上面排兵布阵岂不是让金人有机可乘。”

    杨家乃将门世家,三岁孩童就开始习武健身,见识比普通百姓少年多多了,一时纷纷发表意见,有时意见相左,睁得面红耳赤。

    “九十六,说说你的想法。”杨十八手掌往下压了压,原本吵闹的土屋顿时安静下来。

    杨继周笑了笑,道:“水无常势兵无常形,平时多读多看多记,临战之时,自然成竹在胸。”

    “不错,只有博览群书,心中有万般法,才能应付瞬息万变的战场。武经总要总结了前人的优点,你等应该熟记于心,不要懂得一点皮毛便目空一切,最后只能成为一名只知道冲锋陷阵的莽将。”杨十八声音越来越高,越来越严厉。

    眼见刚才意气风发的少年们纷纷低下头,杨十八暗自点点头,年轻血气方刚,要不时敲打才成,否则上了战场终究是害人害己。

    “九十五,说说你的看法。”

    啊,杨成文本以为杨十八已经做完总结,接下来该是继续学习武经总要,谁知慌乱之下手足无措。

    他却不知,杨十八见杨成文微笑着稳稳坐在板凳上,一时兴起。

    幸好,杨成文心智早已成熟,立时反应过来,站起来道:“细节决定成败,万事在心,才能运筹于帷幄之中。”

    杨十八眨了眨眼睛,杨志勇翻了翻白眼,其余的杨家少年一脸看白痴的样子。

    “九十五,我们讨论的是为将之道,不是军师”杨继周冷笑道。

    “名将难道不是将吗?”杨成文满头雾水,不解道:“本朝的岳爷爷韩大将军不都是将吗?

    哦,你们只想做那陷阵之将!”

    杨成文后知后觉,仿佛突然明白过来,翘起的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的笑容。

    被鄙视了!杨继周黑着脸,杨成文分明是在讥讽自己胸无大志。

    可是,岳爷爷韩大将军注定是名垂青史的大英雄,即便心中存有幻想,谁又敢明目张胆地说出来。

    偏偏这个家伙不但说出来了,还说的冠冕堂皇

    “狂妄自大!”杨征讽刺道。

    杨成文笑了笑,很想来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却知目前肚里的货有限,还是故作神秘算了。

    “九十五,我倒想听听你的细节是什么?”杨十八突然道。

    果然装逼要遭雷劈呀!杨成文脑中飞快地转着。

    单论战争规模之大,战争之艰难,当属前世。太祖指点江山,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最终一统华夏。

    其中帅星璀璨,猛将如云。

    “最主要的是天时地利,然后是粮草,这三样是重中之重,我就不多说了。”杨成文说的很慢,回想前世将帅们的一言一行,组织语言,“作为一个合格的名将,首先是知兵。兵有陷阵之兵,有善守之勇,有游击之士,要灵活运用。同样,将领也是一般。”

    “其三,对敌之时,一定要摸清敌将的性格,才能有的放矢,占得先机。”

    “其四,通信。主帅作为最高指挥官,山川河流,敌我态势,大到天气、粮草,小到百人都侯,一点一线连成一幅画印在脑中,然后根据战事随时作出调整。如此一来需要及时更新原有的讯息,这便需要一支斥候精锐提供准确的情报。”

    杨十八的眼睛越睁越大。

    杨成文绝对没有读过书,即便是武经总要今天也是第一次接触,然而,他竟然将一名名将该具有的能力弄得清清楚楚。

    虽然新奇青涩,却很有道理。虽然某些地方并不完整,主要思想都在。

    难道说这就是天赋异禀!

    “九十五哥,照你这般说法,名将只怕会累死!”杨志勇砸吧舌头道。

    当然累!元帅神经衰弱,怕风怕水怕阳光,某大将在战局已定的情况下直接晕倒在地图前。

    “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有少年冷笑道。

    “的确是纸上谈兵,”杨成文点点头,眼睛看向窗外。

    百万精锐对决,那种场面该是何等壮观,想想都令人心旷神怡。

    “九十五,以征弟的枪法,怎么可能输给你,我一直不信。”杨继周左手握着长枪,冷冷道:“我也想试试。”

    试锤子!

    如果不拿出拼命的的手段,肯定是打不过的。

    “都是一家人,未免伤了情谊,比武有很多种,我看不如这样,咱们换一种方式,以在预备班的成绩说话。比谁先会背诵武经总要,比谁先练成杨家枪,比谁先练出气感,如何?”杨成文深知十个自己现在也不是杨继周的对手,即便拿出拼命的手段,也是五五之数,琢磨一夜,总算想出一种可行的办法。

    “你总是躲不过的,”杨继周沉默半响,缓缓道:“虽然感觉到你有些不踏实,然而即便是说大话也需要勇气,暂且容你半年,咱们真正战上一场。”

    杨成文本以为要多费一些口舌,不想居然顺利解决了。

    如此一来,杨成文全身心投入到集训中,仿佛一块干涩的海绵一般,拼命的吸收水分。

    早晨练拳,白天练枪,晚上背诵武经总要,每天只睡四个时辰。身体渐渐瘦了,却更加有精神,更加有活力。

    唯一的缺憾是肚子饿的出奇,刚刚吃过午饭,一转眼又空空如也,也不知吃的食物都到哪里去了。

    特别是晚上,每天练完拳之后,肚子总是咕噜抗议,无奈何之下,只得跑到水池边猛灌一通。

    一个月的时间转眼即过,当杨成文和杨志勇欢喜地回到家,却听到一个意外的喜讯。

    母亲居然怀孕了。

    母亲羞得躲在房里半天不敢露头,杨成文抓着头发,傻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48章 亲事() 
“开饭喽!”大娘的声音熟悉地响起。

    两蒸笼馒头堆得高高的,旁边是小米稀饭。三个新鲜蔬菜加一盘腌菜,还有一大盆热气腾腾的兔子肉。

    大伯前几天进山里打了两只野兔,腌制保存到今天。

    “小文,小勇,今天可要放开肚子吃。”老爷子背着手站在院子里道。

    林氏低头走出来,脸色微红。

    “娘,您越发美丽了,”杨成文笑着道。

    生活安稳,林氏脸渐渐变得丰润,双眼神采飞扬。

    “臭小子,油腔滑调,也不怕笑话。”林氏扬起手掌,作势要打。

    “三娘,又有人要喊我哥哥了,是弟弟好,还是妹妹好呢?”杨志勇皱着眉头,很是纠结。

    “都好,都好。”杨伟心牵着杨志清的手笑着走过来,旁边则是面无表情的杜月英。

    杨成文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有些事情,杨成文也没有办法。母亲怀孕也好,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心里好受很多。

    “文儿,在武社没有偷懒吧,可不能让老杨家丢脸。”杨伟心问道。

    “父亲”杨成文硬着头皮道。

    “老三,集训的强度你又不是没有经历过,孩子们累了,先吃饭要紧。”老爷子瞪了杨伟心一眼,转头对一旁笑眯眯的杨正心道:“老二呢?”

    咳咳,杨同心脚步虚浮,脸色苍白,一副大病初愈的样子,缓缓走来。

    这该是受到了多大的刺激呀!杨成文心中突然生出一个念头,猛然发觉大不敬,深深压了下去。

    一顿饭吃完,二娘始终没有出现。

    原本堆得高高的馒头一扫而光,林氏瞪大了眼睛,眨都没眨一下,主要是被杨成文的吃法吓住了。

    狼吞虎咽,一个个馒头三两下便消失了,肚子仿佛无底洞一般。

    “好好好,”老爷子连连大笑。

    林氏的眼圈红了,瞧这孩子饿的,该受了多大的苦呀!

    事后,杨成文费劲口舌,就差把杨志勇拉来证明,林氏才破涕为笑。

    “成儿,呵呵,大喜事!”林氏突然想起什么,喜笑颜开道。

    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