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狂野大唐-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部打磨成细粉,才是硅酸盐水泥。但还需要经过反复试验,才能知道这是哪一类水泥。

    看看这个条件,无论是哪一条,都不是目前的庄毅能够实现的。而且他也是个很现实的人,不可能去异想天开,劳民伤财地要烧水泥。但如果有合适的条件,倒也可以试一试。

    这条安化县到汝罗县的官道,路面宽约一丈五,全长约三百五十里,两边用石块垒砌了尺来高的矮墙,用来保护路基,然后还要摘上两排防风林。防风林的树木全部摘种山楂、山柿、白梨、樱桃等果树。

    每一个路段都划归一个村落,让村民自己摘种果树并维护,到收获的时候,果子也归他们自己了。这绝对算是大工程,不过这是不急的,城池必须要先建起来。

    顺着新修的官道赶到安化县城工地时,正是巳时隅中,天色还早得很,远远就看到城墙已高达两丈,三五成群的工匠们正在城墙上忙碌,地下是成队的民夫,用马车运送城砖和各种材料到城墙下,然后用装了滑轮组的立架,用经绳子吊上城墙。因为去年修建军堡,什么都是现成的,这个进度算是非常快了。

    不多时,段忠实得士兵禀报,闻讯小跑着赶来,他脚上穿着草鞋,袖子挽得高高的,这样子看着不像是个官吏,倒像个田间老农。

    “不错啊……有个做事的样子!”庄毅打趣着笑道。

    “咳咳……手上无人可用,这些民夫头儿,什么事都要来问我,有些事还要亲自下手试试,都忙得脚不沾地,偏你还来打趣……怎么样?去粮库看了吧?”段忠实诉了苦水,还不忘幸灾乐祸地挖苦一下。

    “嘿嘿……确实是个问题,现在去幽州运粮回来,也是来不及了,一旦停工让民夫们回去,然后再征调,来回折腾就是个麻烦,这事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我早就说过,工程不能太大了,现在嘛……很简单!官道就修到柳城得了,再停了汝罗县的工程,那海边又没几户人家,明年再筑城也不急嘛!这样粮食可省下一半来,去幽州运粮就行了。”段忠实毫不客气地说道。

    “那怎么行呢?工程一个都不能停,没粮食不能靠省,我们得另想办法!”庄毅摇头说道,手抚下巴沉思起来。

    “某家鲁钝愚笨之人,已是无法可想了,大郎你一向英明,定有好办法!某还忙呢,少陪了!”段忠实送上一个马屁,随即躬身一礼,转身自顾自走了。

    “我去……这老滑头!”庄毅无语地翻了个白眼,喃喃了一句,继续寻思着。

    我这里是没粮了,但是别人有,比如幽州、奚人、契丹、渤海、新罗,一个个都是肉头主儿。幽州还欠着九千石粮,尽管时间来不及,但仆达刚去了幽州,正好派人送信通知他一声,让他去找李匡俦要一批粮食带回来就行了。

    近处的奚人不用考虑,这个借了是要还的;契丹人……现在去抢他们,那简直是自找麻烦,可不抢的话,时间上就来不及了,这也不考虑了。

第一三七章 燕郡守捉() 
新罗太远了,中间还隔着渤海驻守的安东之地,这是想都不用想。最后就只有渤海了,这完全可以找到光明正大的借口,他们占着营州多少年来着?这个帐要算……还有半个营州以及安东等地,必须要还回来,这个帐也要算……

    段仁贞去了渤海还没回来,至今也没消息,这没有关系。这边来点小动作,正好声援他一下,说不定还有意外收获呢。

    庄毅是想到了就决定付诸行动,但这也不是小事,至少得让下属官吏们都知道。当即找到段忠实,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这把他惊的目瞪口呆,转而跳脚大吼:“这事万万不行,简直是自取灭亡啊!渤海一向被大唐称为海东盛国,你知道他们有多少兵马吗?”

    “我知道啊!你看我们取了营州,到现在都好好的,还不是屁事没有,我就要回另半个营州和安东之地,这有错吗?”庄毅反问道。

    “那是因为措手不及,等到反应过来时,你又归了卢龙,他们应该也是不想与卢龙开战。”

    “这不就结了……我现在就是幽州节度麾下之平辽军,我取营州与安东,完全是名正言顺,他们有理由不还吗?我就这点兵马,但那又如何?我还就敢打,但他们敢吗?”

    “这……那他们要是不打,也不给粮呢?你又待如何?”

    “那就直接抢他娘的……据说渤海现在情况也不好,趁他病,要他命……”

    “那我家大郎刚去龙泉府呢,岂不是有危险了?”

    “顶多被拘禁而已,没性命之忧,等我打赢了,他还得乖乖地礼送回来。”

    “那成……你看着办吧!打输了咱们还回马都山……”段忠实怪笑道。

    “卧槽啊!最近怎么了,怨气挺大的,你能说句好话么?”

    “咱这叫实话,看不得你这行径,大手大脚地花用,一味地弄险,就不肯踏踏实实地做事。”段忠实抱怨地说。

    “俗话说得好: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又道是:富贵险中求!太本份可做不了大事。”

    “行行行……我都看着呢!自个儿管好这一亩三分地得了!”段忠实无奈苦笑道。

    于是,当天下午,庄毅便赶回柳城,召集营级以上军官议事,说明了眼下的困境,并说出了解决办法。经过一番争论后,最终作出决定,五日后便展开军事行动。

    这天恰好是四月初一,庄毅按事先计划,领了一、三两团士兵,每人带了半月的干粮,便骑马出发,当天下午到达燕郡守捉,打算先休整一番。这里临时驻守了一营士兵,霞越调走后,由其原来的副手撒里葛负责。

    撒里葛年约三十来岁,中等身材,粗壮结实,长着一张银盘大脸,小眼睛,厚嘴唇,显得憨厚老实,这相貌其实在奚人中是较为普遍的。他原本就是霞越手下的小军官,庄毅对他不熟悉,但他们却都知道庄毅,毕竟庄毅是奚王驸马,还训练过他们,带他们打过契丹人,在山北草原也是威名赫赫。

    “自接到军令,卑职不敢怠慢,带士兵们忙活了两天,大营总算是扎好了。军使现在就可以让弟兄们入住,卑职再去让人烧些热水,给弟兄们泡脚洗浴,但弟兄们的饭食就供不上了,这儿存粮也不多,不过可以为军使接风洗尘!”撒里葛认真地说道。

    “不用了,他们带有干粮;我让你搭建渡河的浮桥可曾搭好了,这军堡可曾修缮过,带我先四处看看……”

    “好咧!都修建好了,军使是先看浮桥呢,还是先看军堡?”撒里葛热情地笑道。

    “先去看浮桥吧!军堡回来再看不迟……”

    当即由着撒里葛带路,十余名亲卫相随,过军堡向东行了两里,便到了白狼水岸边,这个白狼水就是大凌河,顺河而上可直达柳城,向下游则入渤海湾。但中上游河水湍急,并不利于行船。

    这季节河面才解冻不久,正是涨水期,河面宽达五六丈,一座丈来宽的浮桥横跨河面,直达对岸。这浮桥是用十六根粗大的绳索连接两岸的木桩墩柱,中间沉下去的地方,用小船托住,再在绳索上铺设厚木板,没有马车辎重,人马通过没有问题。

    庄毅骑马直上浮桥,桥并不是很稳,有些向两边晃荡,大黑马驻足不前。庄毅只得下马,牵马过桥到达河对岸,这边有三百士兵在驻守,见是庄毅,连忙过来相迎。

    “很好……可以行军,大家辛苦了!那边的渤海人可有发觉?”庄毅大笑道。

    “年初时还有渤海哨骑过来巡逻,最近半个多月都没看到有人过来,巫闾守捉离这边五六十里,就是南面的辽西故郡城,离这儿也有四十多里,倒不用担心被发现了。”撒里葛笑道。

    “嗯……派人去打探了么?”

    “派了……昨天才出发,还没消息回来!”

    “那就好……”庄毅随口应道,顺着河岸走了走,河边土地肥沃,但四下一片荒芜,渺无人烟,并没什么好看。又查看了一下浮桥,便回到了军堡。

    燕郡守捉的军堡建于唐初,周长八里,墙高约两丈,可驻军一千二到两千人。曾安置了大量的高丽人、渤海人、以及各族杂胡,在这里屯田垦荒,堡内建有营房、仓库、马厩、校场等,如今这些早已残破。

    庄毅占领这里之后,让驻军自行修缮,情况才有所改观,但还远远未曾恢复到唐初的盛况,因为这里没有人口,驻军的粮草和日用等需要从柳城运来,开销无疑是巨大的。

    人口啊!想到这个庄毅就头痛了,中原是饿殍遍地,但他现在走不开,到少得等到柳城的各项工程完工之后,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及一个安全的外部环境,说不定可以前往中原转一圈,招点流民来垦荒,不过眼下还是解决粮食问题要紧。

    次日一早,庄毅率两千一百骑渡过白狼水,踏上了辽东的土地,向巫闾守捉进发,他要用武力拿下白狼水东岸的半个营州,再与渤海人交涉商谈。

第一三八章 信口雌黄() 
巫闾守捉也是建于唐初,坐落在医巫闾山南面,与西南的辽西故郡城相距约百余里,但辽西故郡城基本废弃了,渤海人仅在巫闾守捉和怀远守捉驻有部分兵力。因为这两处军堡周边,还有一些高句丽遗民和渤海人,及少数汉民居住的村落。同时,驻兵于此也是为了保护渤海国到幽州的商道。

    两千士兵全部骑马行军,尽管路不是很走,半天之后便兵临巫闾守捉军城之下,这军城同样很残破,闻警讯后紧闭的城门漆色斑驳,劣土修筑的城墙高不到两丈,城头上的稀稀疏疏的蓝色渤海军旗,也显得孤零廖落。就像这个海东藩国一样,正在走向日落黄昏。

    在大彝震统治时期,渤海国完全效仿大唐,综合国力与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国势达到极盛。然而,大彝震死后,他的弟弟大虔晃即位,没有处理了好内部靺鞨与高句丽等各部族之间的矛盾,后期爆发了大规模起义叛乱,待到叛乱平定,国势从此一蹶不振。他的孙子大玄锡即位之后,也只是在极力稳持稳定,但矛盾依然存在。

    说到底,渤海国就是以靺鞨人为主体,加上一些高句丽遗民组合而成,也有点部族联盟的意思。因为靺鞨只是一个泛称,并不只是一个部族,是有许多的分支部族,又相对的独立。虽然渤海国也效仿大唐设置了二十多个州府,但州府的权力还是掌握在各族族长的手里。

    渤海国原本的版图就只有一个渤海都督府,后来向北民展,吞并黑水都督府一半,向南又蚕食了安东都护府盖牟州以北大片地区,以及鸭绿水以东,平壤以北,这都是实际控制区。也就是说,渤海国内有移民过来安置,并达到了实际的统治。

    但安东之地南部以及营州,渤海只是驻兵,并未真正控制,这些地方地广人稀,盗寇丛生。实际上也是与大唐及契丹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带。大唐虽然没有驻兵,但也没忘了这个地方,朝中仍有人遥领安东大都护,但并不管这里的事。

    安东太大了,庄毅暂时还不想打,因为打下来也无法治理,他只要整个营州,但乌重礼被赶出柳城后,现在就驻守在巫闾守捉。庄毅是知道的,他可不想废话,让士兵上前射箭传书给军城内,随即传令士兵们下马列阵,摆出一副即将攻城的架势。

    不多时,乌重礼出现在城头,喊话道:“城下的是庄军使吧!你们的使者月前刚从这里过去,想必已到龙泉府了,我家国主很快就有旨意传来,庄军使为何不多等几日?做出这等无礼举动,当我等好欺么?”

    “去年就和你说了,今年开春就必须交割,现在都四月了,你还想拖到几时?如今我大军出动,限你三日之内交出巫闾、怀远两处守捉,并奉上五万石粮草,否则,休怪我纵兵杀掠!”庄毅冷冷地回道。

    “劝你休要意气用事,某家手头也有数万兵马,你若敢攻城,便叫你知道厉害!”乌重礼怒吼道。

    “切!数万兵马……你骗谁呢?等我后续幽州十万大军赶来,你逃跑的机会都没了!再让我逮着,定斩不饶!还有……快快传令给大玄锡,送五万石粮食来,敢少了一斗,十万幽州大军必踏平了你渤海国!”

    庄毅嗤之以鼻,并半真半假地威胁道。他已得到哨探报告,这座军城内连一千驻军都不到。

    确实,乌重礼不过是色厉内茬而已,他是想拖延时间好转移财物,当然,也不想这么窝囊地退走,上次败出柳城,朝中已有不少人责难于他。

    “你休要信口雌黄,狐假虎威……我渤海国一向与幽州为善,双方从未交恶,幽州李使君不可能出兵,更不会讨要粮食,你既如此说,可有文书呈递给我家国主?”

    乌重礼这么一问,倒真把庄毅给问住了,他确实不曾准备什么文书,难道去伪造?这种事会惹麻烦的。

    “文书的没有……书信我倒是写了一封,你可以呈给你家国主!还有兵我也带来了!你交也得交,不交也得交!这可是你去年同意的,可不要事到临头反悔。”庄毅恶狠狠地喝道。

    “话虽如此,可这事我得禀报给辽东的南卫将军府,由其作出决定,否则上面怪罪下来,我也是死罪,还不如在此死守。庄军使且宽限几日,到时亲自与南卫将军交涉,岂不是更好。”乌重礼口气缓和了下来,其实还是想拖延。

    “很好……就以七天为限!”庄毅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他当然明白,这事要是与渤海国的什么南卫将军谈,那十有**连毛都捞不到一根,别说粮食和地盘了。

    因为人家大腿比他粗,兵力比他多,只有趁他们没反应过来,先把地盘拿下来,顺便抢上一把,造成既成事实。到时,是打还是谈,那都是以后的事了,扯嘴皮子嘛!谁不会……

    庄毅此来就是为了粮食,乌重礼那点小算盘他也摸清楚了,怎会让他带着钱粮逃跑,转而退兵到两三里外,命士兵们扎营,并砍伐树木打造攻城器械,同时广散游骑,监视军堡东西两门的动静,做出一副等待的架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