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狂野大唐-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庄毅呆了一呆,随即大喜,早上艾兰就说肚子疼了,庄毅以为没什么事,便喊了赵秋灵去照顾她,这时总算明白过来,顿时触电般地跳起,上前拉着张宜泰就要去后宅。

    张宜泰醒悟过来,大笑道:“这接生的事,你拉我去干什么?等我回家去唤我家夫人来……”

    “咳咳……”庄毅拍着额头苦笑,着急地道:“那你快去啊!”

    “急什么?派个士兵去喊一声不就行了!我们就在这里等候好消息了!”张宜泰不慌不忙地笑道。

第一三二章 喜得千金() 
庄毅想想也是,忙去喊了边武,让他去请张宜泰的夫人来,再也顾不上公事,一阵风般地向后宅冲去。

    一进后院,便见仆妇芙娘和梅香等几名丫鬟,捧着一铜盆的温水及一些用品向艾兰的卧房而去。房间里传来艾兰压抑的痛呼声,几名丫鬟在劝慰着什么,庄毅快步进了前厅,跟了上去,就要往卧房里闯。

    芙娘却拦住了他,笑着说道:“大郎在外面等着就好,这女人生孩子的事,你帮不上忙,就别进去了!”

    “呵呵……我就是看看,这不是还没有么,产婆也还没来呢!”庄毅听到艾兰那痛苦的喊声,很是着急,不由讪讪笑道。

    “这……好吧!可不能呆的太久了!”芙娘犹豫了一下,说着便闪身让庄毅进房间了。

    艾兰正斜躺在卧榻上,阵阵疼痛被她强忍着,光洁的额头显出一层细密的汗珠。赵秋灵正皱着眉头坐在一边,有些手忙脚乱地拿着毛巾替她擦试额头的汗珠,艾兰每哼一声,她就慌乱地哆嗦一下,脸色有些发白。

    见庄毅进来,赵秋灵松了一口气,有些着急地道:“阿郎!产婆还没来么?这要怎么办才好?”

    “没事……别着急,张郎中家的李娘子很快就来了!”庄毅安慰着,转头看向艾兰道:“艾兰……先忍一会儿,别紧张别急,产婆很快就来了,有我在,没事的……”

    艾兰长长地吐了一口气,笑道:“我再问你,是喜欢男孩呢,还是喜欢女孩?”

    “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呢,反正都是咱们的孩子,只要都平安,都好好的就行了!”

    “坏家伙!就是会说话……”艾兰说着眉头一皱,又痛哼了起来。

    这时,芙娘领着李夫人进来了,她见庄毅坐在榻前,便出声催道:“你这大男人的,还呆在这干什么,快出去!快出去……”

    庄毅只得出门,在院子里焦虑地徘徊,眼巴巴地等着,耳听房间里艾兰的痛呼声加剧,甚至是撕心裂肺般的呼喊,却是一惊一乍,毫无办法。

    直到一串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传来,庄毅这才大松了一口气,快步就向卧房冲去,走到门口时,觉得不妥,便又站住了。房间里传来女人们的轻呼细语声,却是听不出什么。

    一刻时后,房门终于开了,李夫人走了出来,笑眯眯地道了个万福,说道:“大娘子身体康健,母子平安!恭喜庄军使喜得千金,诞育宁馨,堂构增辉,敬贺敬贺!”

    “李夫人辛苦了,多谢多谢!改天再请你来吃杯喜酒!”庄毅笑逐颜开地还礼道。

    “如此……妾身谢过军使美意!这就告辞了!”李夫人笑道。

    庄毅忙喊了赵秋灵出来,让他去备份礼物送李夫人出府,自己一阵风般地冲进房去,见艾兰正一脸疲惫地斜靠在榻上,芙娘正怀抱着婴儿一边笑呵呵地逗弄着,一边走来走去。

    庄毅笑呵呵地搓着手,凑上前去,见孩子正半闭着眼睛,一阵哭闹后,这会儿显然是睡着了,初生婴儿的样子,实在是说不上可爱,但自己的孩子,还是让庄毅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喜悦之情。

    芙娘是过来人,她看出了庄毅的心情,不由笑道:“她还小……可不好照顾呢!再过个十来天就好了,那时给大郎抱抱!”

    “郎君!给孩子取个名儿吧!”艾兰喜孜孜地笑道。

    “嗯……好!待我想想……”

    庄毅说着,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又喃喃说道:“既然是我们的女儿,我希望这孩子将来像母亲一样优雅大方,像我一样意志坚强,健康成长,平安喜乐!就叫雅楠吧!幽雅的雅!楠木的楠!庄雅楠!艾兰!你觉着这名字如何?”

    庄毅高兴地念了一遍,转头问艾兰,却无回应,不由走上前去,见她已经疲惫地睡着了,此时正发出轻微均匀地呼吸声,心里不由一阵怜惜,轻吻了一下她的额头,吩咐芙娘好好照顾她们,便自行退了出去。

    刚出门便见着赵秋灵,庄毅笑道:“这些天里,艾兰得坐月子了,你多照顾一些,我很快也要出门办事,可能十天半个月的也难得回来一次,家里的事你多担待些,等四五月的时候,我带你回渔阳,嗯……上次的事,你父亲可是从中出力不少,我还没好好谢谢他!”

    “郎君言重了,这家里的事,我知道怎么做的,你就放心吧!”赵秋灵温柔地笑了,淡淡说道。

    “嗯……那晚上我来陪你!”庄毅凑近过去,眨眨眼坏笑着,转身飞快地走了。

    赵秋灵脸面一红,低头羞涩地笑了笑,转而心里又有了一种莫名的失落。按说自己嫁过来,也不少日子了,可一直都没什么反应,例假还是每月照样来。

    她心里不免着急,刚才问过李夫人,让她看了看,可李夫人说她身体很好,没看出有什么问题。可自己要是没问题,难道是他有问题,这不可能呐!艾兰的孩子都生下来了,不过好在是女孩,要是自己能生个男孩就好了啊!

    只是……那样会不会……唉……这真是个烦人的问题。

    其实,这是她想多了,她年龄比艾兰还小一岁,才十六的花季。在那个年代,这么大的女孩子,还在上高中,正处在傻比比发疯的心理叛逆期里,还有大学校门都没进呢,庄毅敢让她有么?

    看看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十三岁嫁给李世民,十四岁就生了太子李承乾,然后是一个接一个,大伤了元气,结果就英年早逝。

    当然,这些事庄毅可没有和赵秋灵说,赵秋灵也是那种有事藏在心里的女人,她也没向庄毅问这种她觉得羞人的事。好在庄毅也没委屈她,否则,她还不知道会怎么想,长此以往的话,本来没事,也会出事了。

    庄毅回前衙,一众官吏也都上来道贺,杨德寿、仆达、叶添龙、梅少白等本地官吏才上任不久,已经在开始寻思着,趁这个机会,该送些什么贺礼表示一下心意才好。

第一三三章 商队四出() 
庄毅虽然还只是一个兵马使的官阶,这个职位有点泛滥,甚至没有明确的品级,但是官员的事,私事总是会牵涉到公事。现在就是这样,当庄毅说要派人去奚王牙帐报个喜讯时,段忠实与张宜泰就开始说开了。

    “这是一件喜事,总是要派人去的,现在路上冰雪也都化开了,既然要去,不妨多派些人手,将奚王五部……哦……现在是六部,所有多余的皮货及出栏的牛羊战马都收回来,但是要给他们的货物嘛,可以让崔家的掌柜提供,这样我们从中赚一笔利润。”段忠实开口说道。

    “不仅是奚王牙帐,还有契丹、渤海、新罗都可以派商队前去。我记得李从佑对新罗熟悉,至于渤海,我们也认识渤海国的鸿胪寺丞乌立果,还有现今驻防在安东的乌重礼,顺便派出商队使者,商谈接收怀远、巫闾、辽西城这三个军镇的事,再到渤海国的上京龙泉府,多了解一下渤海的国情。”

    张宜泰又接说道:“最后就是契丹了,估计到现在,遥辇钦德都对我们敌意未消,但这没有关系,现在我们的身份是幽州节度治下平辽军,他还能如何?再说行商贸易,这是互惠互利的事,遥辇钦德没理由拒绝嘛!”

    “说得不错……这都是可行的,我看可以派霞越回奚王牙帐,最好是将那些士兵家眷一并带回来;新罗的人选就是李从佑了,渤海与契丹的人选嘛……”说到这里,庄毅有些犯难了,段忠实和张宜泰是肯定走不开,其他人都还年轻,处事不够圆滑老练,搞不好是要吃亏的。

    “去渤海的人选可以让我家大郎去,他如今也是成家立业,早就该出门见见世面了,这事我会和他说清楚的。”段忠实说道。

    “你家大郎太老实了,不过也没合适的人选,到时我修书一封,要探探渤海王的口风,若是不用兵能讨回辽河东岸及安东之地,那是最好了……另外就是去契丹的人选。”

    众人一时都沉默了,去契丹是要见可汗遥辇钦德的,身份地位不匹配,而且庄毅与他算是间接结仇了,一般人去了,说不定事情办咂,还会被侮辱。

    “契丹汗帐又不是什么龙潭虎穴,若军使信得过某家,就让某走这一趟吧!”这时,一向沉默寡言的仆达忽地站了出来,躬身为礼道。

    堂上众人闻言都是一楞,一脸的审视,只有几名营州本地吏员连连点头,表示认同。

    “你?嗯……这身份倒是合适,不过也是代表我去的,你此前可与契丹人打过交道?”庄毅也是颇为好奇,不由对此人大感兴趣。

    “卑下上得了马,提得了刀,开得起二石弓,虽然武艺只是一般,也曾与契丹人交过手,做过生意,在那边也有几个朋友。”仆达大声回道。

    “这么说……让你做个小吏,真是埋汰了人才,你说吧!需要副手么?还要些什么帮助?”庄毅笑道。

    “军使给我一个都作护卫就行了,但是货物要事先备齐……某家中也备有些存货,可是数量太少了。”仆达认真地说道。

    “这样吧!府衙可以出一万贯钱给你,你先出幽州购进货物,再去契丹……”

    “一万贯钱却是少了些,但卑下想想办法,可凑足三到五万贯钱的货物,返回时再以牛马抵还。”

    别说一万贯钱,就算是三五万贯钱也并不算多,这年头通货膨胀非常严重了。开元年间斗米五十到百文,而现在幽州的粮食市价是斗米四五百文;丝绸和绢都是从江南运来的,价格也是高达二三百文一匹,用战马换丝绸和绢的话,是很吃亏的。不像唐代初、中期,四十匹绢换一匹马,大唐吃亏,回纥用战马换绢大有赚头。

    “怎么做……你自己想办法,府衙现在可是很穷的,但也正是你们出力的时候,做好了都是功劳,我自会量才而用。”

    庄毅笑着鼓励了一句,让仆达退下了,又接着对众人说道:“各方互通有无,这是大家都有利的事,我们也不能一直派商队,诸位这次行商是小事,重要的是代表平辽军衙出使,商谈贸易的事。我方可以考虑在营州边境地区设立墟市,这样将更方便,稍后我会准备出使文书,分发给诸位。”

    三日后,庄毅派人将府库不多的存货全清理了出来,一一登记准备妥当后,派出了霞越、段仁贞、李从佑、仆达等四支商队携带了货物,及平辽军的出使文书前往辽东各地行商,顺便了解周边各国的形势和国情。

    事实上,庄毅作为一个小军头,向周边地区派出使者,是需要经过幽州批复的,但庄毅的情况不一样,他只是挂名在幽州节镇之下,有这个独立自主权。幽州就算是想干涉,也干涉不了。

    商队派出去,至少得一个月才能回来,庄毅手头有很多的事要做,样样都需要钱和粮食,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人力资源,还好营州现在有七八万人口,但壮劳力满打满算也就两万多,再轮调士兵加入,事情还是可以做的。

    三月三的上巳节,是一个起于西周战国,历经汉唐的传统节日,因为每年的三月三,正是暮春之始,多是巳日,故称上巳节。

    主要活动有歌祓禊,即春浴的日子,有头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以及兰亭雅集等等。民间除祭祀伏羲氏之外,到唐时,这种节日风俗极盛,渐渐发展为河畔嬉戏、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等活动。到宋代被视为奇风异俗,从此被边缘化。

    幽州、营州都是胡化很严重的地方,不过幽州有过半的汉人口,营州汉人口十不存一,上巳节就相对冷清,节日气氛并不浓厚。何况府衙的民夫征调令已经下达各乡,自明日起,各乡乡令便要带领本乡青壮,携带工具前往柳城报到。唯一的好处是,不用自带粮食,乡人们还是很乐意去的。

    除了民间一些乡村有自行祭祀外,营州府衙这天尤其热闹。因为这天不但是上巳节,还是庄毅的女儿庄雅楠出生满十天,庄毅在府衙大摆宴席庆贺。

    宴请了平辽军营级以上军官,营级以下的军官和士兵,也都有加餐。以及府衙吏员,还有柳城周边各乡的乡令们,有的因公事未能赶来,也派了家人前来祝贺。

第一三四章 朝气蓬勃() 
次日开始,各地青壮开始向柳城汇集,段忠实已先领走三千青壮,加上三千室韦人,前往柳城东北方向五十里的荒原上扎营,将在这里建安化县城。

    城池规模当然不会太大,劳力财力都不足,那样伤不起。但这座县城作为柳城北面屏障,同时,还是与契丹和奚人之间的跳板,寄予了庄毅莫大的野望,自然也不能太小了。

    当然,安置室韦人也是必须的,要让这些游牧民族转而从事农耕,就必须让他们放弃毡帐,住进温暖的房屋里。县城周长十四里,城墙高三丈,与中原县城规模相当,也只比柳城稍小一点。建成之后,日常驻兵三五千人都不会有压力。

    其次就是修路了,这由杨德寿负责,前期还是和段忠实一起平整安化县城地基,然后再开始修通到柳城的官道。而驻守柳城的士兵,也不能闲着,不但要参与做工,还要向各个工地运送粮草补给。

    这些事情,庄毅只把任务分出去,便撒手不管了。他先是领了第二团一千士兵赶到汝罗守捉,会合了先赶到这里的七千青壮,然后到达西南面的彭卢水北岸扎好大营,安置好筑城青壮,便准备动工,城池初定名为汝罗县城。

    彭卢水就是小凌河,后世这个地方叫锦州,庄毅很熟悉。城池选址在彭卢水北岸的两条支流之间,这样三面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