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狂野大唐-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少见得很。”庄毅并不急着说正事,因为这家人让他觉着有些奇怪。

    “这倒是实情,我夫家祖上是高丽人,如今也算是唐人了,并不是新罗人呢!几代人都曾在营州府衙任职,这些年来境况不好,打算搬回新罗定居。”仆仙氏笑着回道。

    “哦……如今不一样了啊,营州重归大唐了,你们也可考虑留下来嘛!像你们家这样曾在营州任职的人家有多少,这些你可清楚么?”

    “这些事情,我家夫主倒是知道一些,妾身就不清楚了。还有……我家小叔在,军使请稍等,妾身去唤他来!”仆仙氏忙起身去了。

    不一会儿,带进来一名二十来岁的清秀年青人,身着淡蓝色圆领长袍,边走边好奇地打量着庄毅。

    仆仙氏忙催促道:“这是新上任的庄军使,快快上前见礼!”

    那年青人有些腼腆地上前躬身拱手道:“某家李从业!见过庄军使!”

    “免礼!你坐吧!”庄毅微微欠身还礼,又笑道:“这营州府衙原有多少小吏?都是些什么人家?”

    “小吏?这个早些年就散了,这几年就一个乌重礼为军使,高乐明管柳城军,城东的的杨家主人杨德寿为主簿,还有朴家主人朴达为衙官,另有叶家小郎叶添龙为衙推,及梅少白等四五名书吏,但乌重礼贪财,年年克扣奉碌米粮,损公肥私,大伙儿也都散去,自行谋生了。”李从业想了想,认真说道。

    “怪不得营州如此破败,这杨家和仆家都还在么?”庄毅随回了一句,略一思索也就明白了。

    这未必是因为乌重礼贪财,他是渤海人率兵客居此地,而营州汉化的高丽人口最多,那么,这当地的李家及一干小吏们肯定是把持了行政权,因为他们要保住本地人的利益,就只能如此。

    乌重礼肯定不愿凡事倚重当地人,这样就产生了矛盾,按结果来看,这帮本地官吏肯定是被乌重礼谴散驱逐了。反正有商税也足够他养兵,没有了这帮本地官吏,还免得受气。

    “都还在的,就住在城内……”李从业陪着笑脸回道,这笑容很有些不自然。

    “那好……改天你去各家通知一声,让他们回府衙报到,我重新量才任用,还有你……年纪小了点,可是读书识字,能写会算的么?”庄毅问道,这些本地官吏还是要用的,他有自己的嫡系力量,完全没有这个担心。

    “呵呵……某也还读了些书……”李从业有些受庞若惊地笑道。

    “那就成……不用担心奉碌,我还付得起。你兄长若回来了,也叫他一起来。另外呢,有件事要知会你们,最近,我打算开设学堂,你家与隔壁的大宅院将作为学堂地址,所以,我希望你们搬家,当然,你们家的小孩也可以送来学堂读书。”庄毅认真地说道。

    “啊……这……不能搬呐!这是我夫家祖宅,住了七八代人,翻修重建了几次,这不行啊!”仆仙氏见新军使上门,必是有事的,果然……这时正自高兴呢,不想庄毅竟是看中了她的房子,不由大吃一惊,有些语无伦次地说。

    “急什么?又不是赶你们走,这大街对面那边还有一座空置的宅院,与你家这个面积差不多大,你们可以搬去那里。我会补贴一笔钱给你们,另派士兵来帮你们搬家,有什么难处,你们现在可以说……”庄毅不容置疑地说。

    “这怎么行,我家夫主回来要怪罪的啊!”仆仙氏顿时愁眉苦脸,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他要是怪罪下来,你叫他来找我!没其他的事,就这么决定了,明天就开始搬,你们先准备一下,庄某这就告辞了!”

    仆仙氏呆若木鸡,六神无主,李从业一时也是喜忧参半,可以回府衙任职了,可是居然要搬家。

    次日,庄毅亲自带了一百士兵以及十几名工匠前来,士兵帮李从业搬掉家具后,庄毅亲自指挥工匠,拆掉两家之间相隔的院墙,并运土填掉了前院里的一些小池塘,及一些无用的设施,经三日紧急装修一新后,这天早上正式开学了。

    庄毅的命令得到了贯彻执行,经段忠实派人带兵去接后,第一天就有六百多室韦人的小孩们前来,但是吉时未到,学堂并没有开门。门前已是人山人海,数百小孩将这条丈来宽的街道挤了个水泄不通,好在有士兵维持秩序,也不至于出乱子。

    片刻之后,学员差不多到齐,一通鼓乐后,庄毅作为学堂院长,亲自扶梯而上,到原来的右边宅院门头上揭掉了新牌匾上的红绸,显出“柳城书院”四个大字。

    这时大门徐徐开启,两名士兵抬着一块有支脚的大木牌从内出来,竖放在了大门右边,上面贴了白纸黑字的招生简章。一群小孩们好奇地围上前去,却一个个大字不识,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

    庄毅、段忠实随即站在门前台阶上陆续发表了讲话,这才正式开门,放小孩们进入学堂。当然新入学的学员,还需要一个个进行登记备案,定十岁以下分为幼年班,十岁到十五岁的分为少年班。而所授课目分为两科,文学和数学,这是庄毅决定下来的。

    学员太多,是没法全聚在一间教室授课的,这得分开来,一间教室坐五十名学员就满了,好在房屋是足够的,但师资力量奇缺,于是府衙的全部文案书吏都充当了书院教员。

    但就算这样也还是不够,但是没关系,初级只要能识字算数就可以,军官们也可以当教员。尤其是叠秀寨出来的那一批二十多名军官,这下子人手完全够了。

    庄毅自为院长,兼主要授数学,元敬思及一些数学不错的为助教;段忠实为副院长,兼主授文学,祖向荣为助教。至于张宜泰,他已经管了一大摊子事,而且驻地在城北百余里外,是无法来回跑的。不过庄毅已经决定自己先带一段时间,待来年转交给张宜泰来管书院的事。

第一二六章 据为己有() 
头几天一直在广泛招生中,全城遍贴通告,学员也越来越多。五天之后,城内城外各里坊乡村也有人送小孩前来,总人数达到近七百学员,但这五天里,几乎全部是在教识字课。庄毅由得段忠实他们去折腾,自己关起门来撰写不同于这个时代的课本。

    这个时候庄毅有点发愁,汉语拼音这个挺不错,可提高扫盲识字效率,但要不要拿出来呢?还有繁体字笔画繁多,写起来很费劲,要不要改用简体字?还有标点符号……还有阿拉伯数字,以及加减乘除的各种符号和算式,但是……这个要全部拿出来,会真的吓着人呐!

    吓着人没关系,顶多被惊为天人,当活神仙了!可是他们真的能接受么?这个才是大问题啊!没关系……杜甫的诗说得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就一步一步来,先把文学语法的汉语拼音拿出来,数学的阿拉伯数字,及简化一二三四五数字拿出来就行了。

    对了,还有算盘,这东西简直比后世的计算机还高科技啊,什么的原子弹,整个图纸设计计算数据就曾用这个算盘算出来了。

    其实唐代的数据计算方式仍是算筹和珠算,也就是分别用多根绳子,都串着十颗珠子,分别代表个十百千万。这样已经有点算盘计算方式的稚形了。但到宋代才出现算盘,明嘉靖年间才得以全面广泛地运用。

    想到就开始做,纸面上的东西对于庄毅来说,那是很简单的,但是要做个算盘,那也不难。庄毅找来一名木匠,画了一草图给他,然后又找到前衙里吏员们日常算数的算珠,拿给了木匠,一天之后,算盘完工了。

    这种是大算盘,也就是一共十三梁,每梁七珠,共九十一珠的那种。当然也可以有小的,但那种是不能广泛适用的。

    嗯……现在得好好想个托词,解释这些神奇东西的来源了……有一天,我认识了一位大食商人,他给我看了一样古怪东西,还告诉我,他们那里是这样算数的……然后又告诉我,拜占庭人的文字是这样的,但是还有一种古老的读法,他们已经不用了。

    当庄毅屁颠屁颠地将他的新知识和算盘拿给段忠实看,并讲解了这些东西的运用方法后,段忠实很快学会了算盘,但是对于阿接伯数字和汉语拼音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

    庄毅顿时有些抓狂,气急败坏地大吼:“这么高明,这么先进的知识,你凭什么就认为不好呢,给我说出个理由来,不然我就强制推行……”

    “这个字母是你自己说的,都是别人弃而不用的东西,怎能上街的不要,下街的一搂呢?而且这个算学的东西还是大食人的,不过算数确实精到,看在他也是学了我们的计算方法,这什么的算盘可以接受,这个什么的拼音,那是绝对的不行,否则,你我就等着被人指着脊梁骨骂吧!”段忠实如是说道。

    “那你说……这拼音是不是很合用?”

    “嗯……合用是合用,但是不能因为合用,就据为已有……”

    “那不就得了,难道说我们的知识流出去了,别人就没有据为已有。我来给你算下,天宝年间的怛罗斯一役,我们大唐的造纸术、制弩术都被大食人学去了;还有贞观年间的文成公主下嫁吐蕃,带去了多少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还有渤海人、新罗人、南诏人、倭人、这一个个从唐大或明或暗,或偷或抢,学去了多少知识和技术,难道人家没有据为已有?所以这个不要去计较,只要合用就拿来用。”

    “行行行……某说不过你,去将张妙康请回来,就看看他怎么说……”段忠实无奈地说道。

    “要是他答应采用呢?”

    “他一人答应不算,最好等朱利民回来,大家商议一下,若府衙全体官吏们都同意,那就可以用了。”

    “不行……等利民先生回来,黄花菜都凉了,还用个什么用?就请妙康先生回来,要不我们一起去,看他怎么说?如何?”

    “那……好吧!”段忠实终于被逼的没了脾气,只得同意了下来。

    于时,二人带着几名亲卫,快马赶到城北百余里外的一处工地上,这座军堡已快完工了,此时正在修建城垛和角楼、箭塔和城门楼什么的。找到张宜泰时,他正在军堡两里外一处砖瓦窑上,这里是挖取粘土,用模子制成砖坯,然后装窑烧制成城砖和盖房的大青瓦。

    见庄毅和段忠实风法仆仆地赶来,张宜泰有点惊讶地问道:“哎呀……军使!正和!你们怎么有空来这里?正好……再有个十来天,两座军堡就要完工了,咱们合计一下,给这两座军堡取个名。”

    “行……北面那山是什么山来着,就以山命名好了,东面三十里那座军堡附近有什么山,照样取名得了。”庄毅随口答道。

    “这北面的山叫黑山,山脚下的河谷地到枯水的季节就可以通行大军,这军堡拦住谷口,叫黑山堡倒也合适;东面那座军堡处在洼地入口处,那儿叫黄草岗,难道称为黄草堡,不顺口……”张宜泰摇摇头道。

    “那儿是安化县的屏障,有武力才能保证安全,就叫武安堡吧!”庄毅想了想说道。

    “这个不名称不错,可以用了!”

    “好了……现在说正事,我们来找你呢,是因为这个……”庄毅随即从亲卫手里接过包袱,取出算盘放在张宜泰面前,随即又拿出自己的汉语拼音和阿拉伯数字手写本,递给张宜泰。

    在庄毅和段忠实的解说指点下,张宜泰很快也学会了阿拉伯数字和算盘运用,顿时兴致勃勃的反复演算,终于确定,这个确实好用。然后学到汉语拼音,这个颇费了一番功夫,还是弄明白了。

    庄毅故意阻止了段忠实开口反对,然后说了自己的想法,问张宜泰的意见,不想张宜泰居然毫不犹豫表示同意。

    理由是营州久经动乱,要想治理好,就该吐故纳新,用新方法、新知识、新思想来治理,这样才能长治久安。不过一想也就明白了,张宜泰是兼职郎中,凡事更讲究实用,对新的东西并不拒绝,非常的乐于接受。

第一二七章 营州士绅() 
这下子段忠实急了,他从前虽只是个小吏,但跟这时代的读书人没什么两样,多少还带点书生气,甚至有那么一点点的保守。这时就像红了眼的公鸡,立即与张宜泰展开了辩论。

    但张宜泰比他的学识只高不低,反而力压他一头,辩得他无可反驳。这下子段忠实也气又怒,脸红脖子粗地一甩袖子,就这么气呼呼地跑了。

    庄毅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帮腔的,自然是保持着中立,在一边看两人咬文嚼字,不时来段文言文,听得津津有味。见段忠实跑了,也不理会,反而与张宜泰继续说着一些算盘的加减乘除用法。有了张宜泰的支持,庄毅又悄然争取到了祖向荣和元敬思的同意,随即在早上衙参之际,拿出了这些新东西,经过半天激烈的争吵后,终于一致通过。

    随后让木匠大量赶制算盘,用于府衙办公。当然,这么先进的东西,也是可以作为商品出售的,但目前还在试制阶段,只为内部人员所用。经过连续几天的教学,让一众府衙官吏全都学会了,再推广给柳城书院的学生们,这让段忠实气得几天不肯来府衙办公,也不肯去书院授课。

    这天早上,段忠实还是没来,庄毅见派人催促无效,处理完公事后,干脆亲自去他家里请。于是……又是一番唇枪舌战,段忠实这才耸拉着脑袋跟着出门,二人一起边走边谈向书院走去,数名亲卫牵马在后跟随。

    走过一条街道路口,忽听得有人呼喊,庄毅转头见李从业从对面街口跑了过来,不由笑道:“是你……不是和你说么了么,你们为何没去府衙报到?”

    “家家都说到了,本来是要去的,但杨主簿说要择个日子,大家一起请庄军使在城内酒楼聚聚,可庄军使在开设书院,恐没时间见我们,恰好我家阿兄两天前从新罗回来了,这事就拖着了。今天大家都来了,就在那边,正要去府衙求见军使呢!”李从业手指街道对面道。

    庄毅随他手指方向看去,果然见街道那边站着一群人,正向这边观望,略略沉吟片刻,便明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