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狂野大唐-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军人就应该是这样,不需要废话。庄毅对他颇为欣赏,并不认为他失礼,微笑着点了点头。

    “某名唤梅图,全名是阿会梅图,汉名叫李修文,字文宣,小时去过中原,喜爱中原文化,爱读百家经典,奈何无名师教导啊!君子六艺有礼、乐、射、御、书、数,我的数、射、御、乐四艺还行,所以也是官任百夫长了!这二位都是奚王帐前侍卫百夫长,我阿会部七大神箭手之一,左边这个是我的箭术师傅霞越,他是牙帐侍卫,还擅长驯鹰……”这哥二十多岁年纪,胖乎乎的中等身材,长着一张黑里透红的圆圆娃娃脸,完全就是一话唠,自来熟地自我介绍道。

    “哼……”名叫霞越的百夫长冷冷哼了一声,似乎对梅图的多话很是不满,他只是淡淡地看庄毅一眼,不亢不卑地躬身行礼并未出声。梅图见此一惊,朝庄毅笑笑,立即不敢吱声。

    “驯鹰?好……”庄毅惊讶地问道,心里暗暗留心了。听他说最后这两位身材高大魁梧,年约三十来岁的中年骑士皆是牙帐侍卫,不由来了兴趣,笑道:“你二人既是牙帐侍卫,想必能力不俗,应该能带一个营吧?”

    “但凭吩咐行事,涅里果愿听从庄郎君调用!”涅里果微微一笑,点点头回道,他对庄毅的话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庄毅对他们的表现大为满意,不由笑道:“好!诸位果然都是勇士!五天成军不是空谈,我对你们有信心,宇达长老有心了!多谢!”

    “呵呵……莫客气!这是应当的,某份内之事而已!粮草战马及一应器械已齐备,老夫还有事要忙,就不在此多逗留了。这里就完全交给你,静等你的好消息。”宇达长说完便告辞而去。

    “庄郎君!请……”伊拉挥手让辕门前的守卫移开了拒马,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出声招呼道。

    庄毅点点头,招呼身后的士兵跟了上来,百五十骑迤逦进入校场。只见场中平整过的空地上,东一堆西一堆站满了挎刀持枪的奚人,大多是头发花白,年过半百的中老年,其间也有些十几岁的半大少年人,他们互相嬉笑怒骂着,吵闹的不成样子。

    这其中少数人有从军经历,但大多数都是普通牧民,庄毅一眼就能看出来,饶是他已有心理准备,看到这个情景,也不由苦笑着大摇其头。这就是他将要操练的士兵,散漫的老人和少年,要想让他们懂得军规军纪,恐怕不是易事。而他终究又是外人,若措置不当只会引起众怒,行蛮是不行的,得讲究技巧。

    这些老弱士兵自是接令而来,心中很清楚接下来将要干什么,见庄毅的马队进入校场,不约而同地停止了嬉闹,目光刷地看了过来。但一个个都只是好奇或审视,目光里并没有多少敬畏。

    通过这段时间对奚人部族军队的了解,庄毅已是成竹在胸。他的计划很简单,用一天时间选将编伍兼教授军法军令,各兵种分开强训两天,再协同配合作战两天,初步成军是没有问题的。

    先是让伊拉与蒲奴等五人去约束闲散的人群,将他驱到校阅台左侧,又让麾下士兵们下马,让边武将战马赶去马厩,带着沙固等亲卫直奔校阅台,亲自擂响了战鼓。史大忠与康正和二人闻鼓会意,立即率领士兵们在校阅台右侧集合列队。

第七十三章 将兵之道(上)() 
要将散漫无行的老弱进行操练,首先是兵员选拔。这个人数已经被宇达长老选定,没有更多的选择,只能是以老带弱,毕竟年老多少都有点战斗经验。

    其次部伍编制,使军令能上下传达畅通无阻。有伊拉和蒲奴等五人协助,事情就好办多了,毕竟这些老弱士兵,他们大多认识。否则光是选立基层军官,庄毅和这些奚人语言交流不畅,这就有得争吵了。

    一个时辰后,编伍的事在庄毅与伊拉等五人一番协商,并由其执行后终于完成。一千老弱之兵武器都是自备的,完全是五花八门。以最小的百人为单位,按所擅长的自带兵器以及兵员素质,分为了刀盾兵、长枪兵、弓箭兵,暂时编为两营十都。

    而低层军官则以有从军经历者优先担任,有一技之长,而又比较能服众者次之,霞越与涅里果为指挥使,二人各领一营并兼带一个都,其余伊拉等人皆用为都头。并命士兵们认识自己的上级军官之后,以都为单位重新列成了十个阵列。

    被选为军官的,心中暗暗高兴,但是很快他们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接下来讲到了军纪与军令。军纪是临时确定,比较简单,毕竟这是要看人说话的,不能指望一群老弱士兵,瞬间就能记下复杂的东西,只有简单化才利于执行。

    军纪分为两种:规距和纪律,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军令也分两种:旗语传令和金鼓传令,闻鼓而进,鸣金则退,这都是最基本的,若有违令自不待说,后果是严重的,直接斩首都是正常,所以要求所有军官都要牢记。

    这些都是针对军官的速成式培训,而士兵们则很简单,那就是列队,静时要求如树桩一样站着不动,动时依“伙”为单位排列绕着校场转圈慢走,唯一的要求是不离队即可。

    这都是很简单的事,第一天就这么虚晃而过,但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都初步有了团队意识。次日起,就开始来真的来狠的了,先是将各兵种分开,进行专一而独立的训练,以待士兵熟练掌握作战技巧之后,再进行合并协同作战的训练。

    每天早起则集合列队慢速长跑,还要照顾到老弱士兵的体质。上午进一步训练列队、列阵及辩旗识鼓,逐步加强团队协同配合的意识和经验。下午则是训练单兵作战技巧,以及弯刀、长枪、弓箭等各种武器的运用。

    热火朝天的五天强训,在这天黄昏时终于要结束了。庄毅对这些奚人士兵们并不满意,就像作家对自己的作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好”的结果往往是经过一次次修正的,并不是一蹴而就,同时还需要时间。

    这时候宇达长老和艾兰公主来了,庄毅略一思索也就明白了他们的来意,艾兰肯定是来看自己,而宇达长老,恐怕是先替吐勒斯来探看一番,看他的兵练得如何,若是这次练兵失败,后果绝对不堪设想。这么想着,也就没有心情再亲自指挥士兵们操练,转而亲自去辕门外迎接。

    艾兰带了雪莲和梅香等两名婢女乘马车而来,宇达长老则领了五十名侍卫骑马随行,后面又跟着五辆大车,满载的物品用毛毡盖了,看不出是什么,一行人正在辕门外的马车旁等候。庄毅见艾兰来看自己,心里很是高兴,当即上前招呼了一声,又与宇达长老寒暄了一番,领他们进了校场,直奔校阅台上。

    士兵们正在军官的带领下操练各兵种协同作战,场中鼓声震天,伴杂着军官的斥喝声,士兵奔跑的脚步声,队列仍算不上齐整,但进退有序,不显散乱,已初具规模。庄毅擂响了中军战鼓,军官们得令指挥士兵结束操练,转而在校阅台前集结列队,以营为单位列成了两个军阵,全休稍息待命,场中鸦雀无声。

    “宇达长老来的正好,你看这一千老弱步兵如何?不如您老亲自检阅一番?”

    “哈哈!这些兵么……只能说一般,远远算不上精兵,但五天嘛!就难能可贵了!人人说你不过卢龙军一队正出身,我看你还是有真才实学的,你且与我说说,如何为将?如何将兵?”宇达长老眨眨昏黄的老眼,捋着花白胡子笑道。

    “哈哈……宇达长老你这是在考我呢!这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我就简单说吧!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庄毅见宇达长老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显然这老家伙汉文造诣不浅,完全听懂了。

    于是接着说道:“而将兵之道么,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即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道理是一致的。治国讲究君明臣贤,用人唯贤,则国朝安定;而烹饪讲究柴米油盐恰如其分,并掌握火候。如此……无论是十万兵抑或百万兵,都可指挥若定,动于九天之上,藏于九地之下。我这么说,宇达长老以为如何?”

    “不错……很有道理,你说的这个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我怎么没听说过,不知出自哪部兵书?”宇达长老惊讶地问道。

    庄毅一楞,不由大笑,这是出自后来北宋苏洵的《权书》,宇达长老自然是没听说过,不过庄毅也不想解释。这时代的兵书仍然是豪门贵族的收藏品,知识更是掌握在士大夫手里,庶民百姓难得与闻。

    难怪宇达长老惊讶,他总觉得庄毅的出身有问题,一个幽州寒门牙兵队正出身的年轻人,才二十一岁,年轻得过份,怎就懂得这许多道理,而且一身武艺更是惊人,这绝对是拜了名师,却不愿透露师承。宇达长老见他不说,也就不再问了。

第七十四章 将兵之道(下)() 
“呵呵……我来就是通知你,各部的青壮都快到齐了,每天的人吃马嚼消耗可不在少数,另外筑城的事也要进行,你还有什么要准备的,尽快与我说一声,也好回禀大王。当然你自己上报也是可以的,另外大王有意于明日上午在牙帐召集各部族长,当众校阅这一千兵,你看能行么?”宇达长老眼珠一转,却笑眯眯地说道。

    “这当然没有问题,随时可以校阅。既然如此,那我今晚去见大王,有诸多细节方面还需请示再行定夺。”

    “那好……训练可以结束,我带了酒食来缟赏士兵。艾兰在那等你呢!你与她说话去,不用管我……”

    庄毅点点头,当即对士兵们进行了一番训话,说明了次日的任务后解散了士兵,命他们回营休息,这才向校场一角走去,艾兰已经等了好一会儿了。

    “瞧你总是满口大话的,让人不放人,这回还算有点本事,这些士兵要是训练个一年半载的就好了!”艾兰看着校场中正排队回营的士兵,笑着说道。

    “嘿嘿……不是我吹牛,就算是这样的兵,别说练一年了,只要半年,用兵得当的话,一千顶契丹人五千没问题!”

    “看你辛苦了,我带了不少好吃的东西来,打算缟劳你一下,听你这么一说,我还是回去算了!”

    “咳咳……这年头说实话总是没人相信,罢了!你带了什么好吃的先准备着,我得去好好淋个澡!”

    “那你快点!我待会儿要回去了!你在这儿可住的惯么?”

    “这训练都结束了,我等会儿就随你一起回牙帐。”

    “我是说草原……”

    “有你在这儿,我还有什么住不惯的……”庄毅随口答道,转身出帐而去。

    艾兰闻言一楞,看着庄毅的背影,不由无声地笑了,随即唤了婢女进来,帮着收拾整理帐内乱七八糟摆放的兵器和一些用品。

    时间进入七月底,处暑时节刚过,草原上的白天仍然炎热,晚上却有了一丝凉意。这天是王帐大会的最后一天,各部来的牧民和商人匆匆收起帐蓬,满载着收获的货物匆匆返回。

    庄毅随着宇达长老和艾兰公主,连夜回牙帐,拜见了吐勒斯,对筑城和练兵细则事宜作了一番详细汇报。吐勒斯对他的办事效率和能力是越来越欣赏满意,对他所提的一些要求自无不允。回营后又找来张宜泰、朱永济和扬光和尚等人,逐一仔细推敲,终于拟定了各项事务的详细计划。

    次日,吐勒斯召集各部族长及头人,在旷野里露天举行了大会,当众检阅并演示了庄毅所练一千老弱步兵的军阵与战法,效果当然不算好,各方面虽差强人意,但确实已可用于作战了。

    各部族长虽然仍对庄毅的统兵能力表示怀疑,但已不好再挑刺,术里与和骨奴也是无从指责,只得表态认同。

    吐勒斯当即于会上宣布,点庄毅为奚人五部军事统帅,持节并授与银色令箭一支,即日起由术里世子协助,主持筑城防卫事宜,并操练已集结于牙帐的各部青壮,组建步骑混一的劲旅,以备与契丹人决战。

    银色令箭,在奚人五部之中,仅两人持有,一个是术里,一个是宇达长老。它代表的不仅是便宜行事的权力,还可以凭此调动一定数量的军队。

    庄毅所持的这枚银令箭,则相当于统领全军的将军印,编练全军当然需要有这个权力,另外又主持筑城,人力的调配也同样需要。吐勒斯之所以肯授予他这个权力,完全因为庄毅是外人,同时年轻有能力,又将成为他的女婿,事情办完就可以收回,否则对于他的王权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所以,和骨奴被排除,术里的权力被削弱。

    接下来的数天里,各部驻地开始向牙帐靠拢,青壮完全到齐,由各部族长或其近亲之人率领,总共两万五千人。清一色十八岁到四十岁之间,若要老弱的话,当然还可以更多,这包括奚王本部,但不包括牙帐一千侍卫。

    庄毅经与术里商议,吐勒斯许可,最终决定编练八千步卒,其实他想练一万五千步兵,但吐勒斯不同意。

    庄毅无奈,只得在这两万五千青壮中精挑细选了八千人来操练,骑兵的训练暂时交给了术里,他对骑兵在行,而且草原上的牧民本就是骑手,需要训练的科目可以先减后加。同时,筑城备料也很需要人手,与庄毅分开办事,术里也很乐意。

    这八千步卒,庄毅尤其重视,因为战后他若借兵,必定是在这八千人中选出。所以这八千人的兵员选拔到编制装备,及作战技巧,他是严格要求,但装备始终是一个问题。有什么装备练什么兵,虽然牙帐有存货,上次渤海人也支援了一批,但对于这个,宇达长老却卡的很紧。因此训练时,全部是用自备兵器,战事起才会再行更换。

    为此,庄毅不得不亲自往牙帐武库察看一番,发现奚人的兵器有点杂,其来源有自制的,有来自幽州的,也有来自渤海。在形制上,奚人自制的与幽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