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说书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说书人- 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蒙古人所过之处,如蝗虫过境,他们的规矩是,杀光高过车轮的所有敌人男子,抢光所有女人!”

    “他们打下所有的土地,但并不完全控制,他们如蝗灾中的蝗虫一样,从东边吃到西边!

    他们的刀锋所指群雄折服,百族低头!”

    “但是他们却不是最强大的,他们不过是形同流寇,

    他们骑着母马,赶着羊群,每打下一个地盘,就挟裹当地的民众变成仆从军,为他们前驱攻城略地!”

    “不过这一切,都这是刀锋和箭簇之间的征伐,比之世界第一强国要差很多很多!

    便是南宋这么弱,蒙古人打下南宋,都要打了近五十年!

    最后还是在元朝汉人的努力下,才把南宋给打了下来!”

    “这样的国家怎能算得上是世界第一强国!”

    说到这里,陈进才肃容,众人知道,他将要说出,这个从今往后八百年世界第一强国的名字,所以一个个都竖起耳朵,准备听个仔细。

    “往后七百多年,世界第一强国,名字叫做大不列颠!”

第257章 他们怎么统治这个国家() 
人族的展一直以来,从来就没有和平能展出好东西的。天籁小说。2

    从古到今,让人族迸出展的动力,只有战争,唯有战争才是人类动力的源泉。

    当你安于现状,可能就只能接受,别人展后对你的欺凌,或者对你的迫害。

    “大家知道大不列颠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吗?”

    陈进才如是问道,想要别人对大不列颠或者说英国有个更好的认识,就必须得让他们知道残酷的现实。

    他走到一幅地图跟前,那不是明朝的地图,那是清朝的。

    那是英国最强大的时候,大不列颠的威名世界传扬。

    在这一幅地图上,在这一幅世界地图上。

    大不列颠帝国的,所有,占领范围。或者说所有领土,都涂了一个颜色。

    那就是红色,非常醒目的红色。

    这个是陈进才画出这幅地图的时候故意涂的。

    为了就是让人,一目了然的知道,大不列颠帝国的领土有多大!

    “知道这个国家有个什么别称吗?它有个别称叫做日不落帝国!”

    陈进才很严肃的说出,英国的一个别称。

    大英帝国的领土标志很显眼,所以众人可以一眼就看出,那一大片,红色的地域有多大。

    特别是北美,那一大块地方。

    还有澳洲那一块地方。

    他们现,哪怕是北美或者澳洲,两个地方的其中一个,都要比大宋,大到哪去了!

    不说别的,就是澳洲,仔细瞅瞅都可以赶上三个大宋了。

    三个大宋啊!

    这还只是别人领土的一部分而已,连别人国土的1/5都不到。

    也就是说,别人国土四分之一不到,居然是三个还多的大宋。

    世界上真的存在有这么强大的国家吗?而且是,他们的领土跨度居然能跨越全世界那么大各个地方。

    他们统治得过来吗?

    不会是像蒙古帝国那样的,打过了就算是自己的领土吧!

    学子们不知道,可是像赵佶与蔡京以及六大书院的那些教习院判山长,他们都知道,一个国家大到过了一个度之后,带来的是统治的不便利。

    赵佶曾经也是个想要做出一番大事做个好皇帝,要不然在原来的历史上,也不会同意用钱财去把幽云之地买回来。

    原来也出过一番大力气要去学习怎么统治一个国家的,当然知道,一个国家大过了头,带来的便是政令的不便利。

    就是大宋,先皇时侬智高造反,一些官员捂盖子与及遥远的距离,等消息传到东京城之时,侬智高已经占下了诸多州县,杀人无算。

    若不是后来狄青千里迢迢从西北南来,一战而定,就南方这些久不经战场之兵,便是小半个山河破碎!

    这便是地域遥远之忧,连大宋都是如此,难道那个大不列颠帝国如此之大的地域,又能例外不成?

    要知道刚刚陈进才说过,未来的蒙古帝国,快马从东到西都要跑一年。

    也就是说,如此西方有战事,将消息用快马从西方传递到东方的王帐,那都要一年后了。

    那如果真的如此,什么黄花菜都凉了罢!

    也许这就是偌大个蒙古帝国在那个叫做什么成吉思汗的皇帝死了之后土崩瓦解的原因吧!

    连赵佶都知道这个道理,蔡京与六大书院的那些教习与山长院判们,没有理由不知道。

    所以他们同有一个疑惑,那个国家的皇室,是怎么统治自己偌大的国土的?

    不耻下问是一个做学问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始皇帝灭六国之后,修驰道以通天下,求政令之通达。

    始皇帝时所修筑之驰道,哪怕是到了如今,还在使用。

    由此可见始皇帝对驰道之重视,若不是他死得突然,扶苏又为赵高所害,任秦时兵锋之强悍,当不至二世而亡。

    从汉武以来,始有六百里急脚,传承至今,为的不过是尽量要朝令夕至,交通消息所用!”

    “先生刚才所说之蒙古帝国,想来其分裂败落之因,想来是耳目所不灵致之!

    纵然手中兵戈强悍,横行天下,然而耳聋目盲,虽手有千斤之力而不可!

    诺大的土地不过是耗费钱粮兵卒,于国有何益?”

    问出这句话的是岳麓书院的山长。

    老人家虽然只是埋头做学问的人,不过,既然能主持这么大的书院,只会埋头做学问是不行的。

    这个世界有个魑魅魍魉,诸多看不见的手段,作为一个影响深远大书院的家长,见识和手段必是当世之选。

    所以一眼就能看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在他看来,这么大的帝国横跨那么大一片地方,

    而且,中间还隔着茫茫大海,怎么可能,维持住偌大个帝国领土的完整?

    他这句话,其实不管是赵佶还是蔡京,还是别的书院的教习山长院判都知道,只不过他先一步问了出来。

    所以看到岳麓书院问出来之后都眼光灼灼的看着陈进才,等着他的回答。

    “啊!原来这个国家有这么大的问题,那白牛先生为何说这个国家是七八百年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一个学子疑惑。

    其实疑惑的不止他一个。

    “是啊!看来距离可比大宋要远,不知道多少百倍!

    那可是隔着茫茫大海啊!”

    那世界地图上用种种蓝色的水彩画出来代表大海的区域,是那么的辽阔。

    毕竟在地球上7o%以上是海水,而6地却只有那么点。

    在未来大海代表的是财富,所以陈进才画大海的时候很郑重。

    因为哪怕是他穿越来的那个时代,大海深蓝世界的话语权,还代表国与国之间的地位与利益。

    迷茫,是眼前所有人脸上显露出来的表情。

    陈进才笑了,他等的就是这些人问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关乎自己将来的部署。

    “汉朝时,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中原对西域的认识,顺便还带来那里的使者。

    从此,中原与西域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商路,然后商人们,经过西域后往大食那边走,这条商路,带给所有成功走过这条路的商队巨量的财富!”

    “这条路,九百年后世人称为:丝绸之路!”

    “可是现在,大宋通往大食那边的商路被西夏人截断的这些年,大宋与大食人的通商断过没有?”

    (这是补昨天晚上的,今天晚上还有一章)

第258章 不用等到明朝() 
大宋与大食之间的商路断过吗?

    从来没断过。天籁小说。2

    北宋初年,就有大食商人朝贡宋朝,不过,蒲希密不过是一个商人,竟谎称使节,其心可诛!

    在北宋,泉州是大食人在中土第一座清真寺的落脚点。

    泉州也是来往海商的落脚点,也就是说大食跟大宋的关系,从来就没有断过,起码是行商从来没有断过。

    不过,因为西夏人的崛起,在6地上阻断了,大宋跟中亚之间的交流。

    所以商业交流重心,从6地上转换到海上。

    等所有人将大宋与大食的商业贸易的重心从6地上转到海上时候。

    他们居然现,相比6地上所需要的时间,海运居然快多了。

    从巴格达到泉州,走海路比6路要快很多。

    而且,一个驼队才能运多少东西?就是牲口路上消耗的粮草物资都是巨量。

    而海运的,一船就能拉好多个驼队的东西,然后路上也没有牲口消耗粮草和水。

    这就又省下一大笔的财货,一趟买卖跑下来,所赚的钱财居然比跑6路要多了十几倍甚至更多。

    这样一来,都跑海路了,谁还跑6路啊!

    “哦!朕想起来了,前些年还有大食商人,到东京进贡!这些人颇为恭顺!”

    赵佶想起来了前那两年到东京城给自己进贡了一批象牙做笔杆的上好毛笔的大食商人,记得当时他们就说在泉州上岸的。

    对于这些识趣的外国人,赵佶可是有着挺好的印象,便开口说道。

    “恭顺?哼哼!你大宋皇室最后血脉,差点就全部死于他们大食人手中!赵宋迁到泉州的宗室五千余人,尽数被他们屠光!”

    听到赵佶居然认为大食商人是恭顺的良民时,陈进才冷笑道。

    非常残忍的告诉他,他认为非常恭顺的大食商人,最后差点就灭绝了他大宋皇室的血脉。

    陈进才的话让赵佶脸色阴了下来,既然陈进才都这么说了,那肯定是真的,起码在原来的命运里,肯定是这样的。

    “此话当真?”应天府书院的山长一脸肃容的问道,跟他一样摆出严肃表情的,还有跟他站在一起,各大书院的那些个老夫子们。

    就连蔡京也是很严肃的,把目光投向陈进才。

    这个答案很重要,关乎到很多人命,关乎到皇室的尊严。

    皇室的尊严就是国家的尊严,所以他们要弄清楚!

    对着十几个老头严肃的询问目光,陈进才也严肃起来。

    他让朱仝到台上拿回那个平板,几位老先生的问题,让他觉得自己的回答必须要慎重。

    打开平板电脑的文件搜索,他记得自己存过着一些资料。

    “九百年后,有一些比较全的资料与记录,为了得到这些资料。

    为了写出每一段时间大食商人在泉州的所作所为,在各种泉州府志和历史集注查出来的。

    在原来的命运里,你们父子俩还有东京城的大大小小官员全部被掳到金国之后。

    你的第九个儿子赵构建立了南宋,南宋的时候,大食来的商人很多他们大多数都居住在泉州。

    到后来的时候,南宋朝廷干脆就给大食人蒲寿赓一个是市舶司提举,然后开始了大食人霸泉州的开端。

    15o年后,蒙古人的军队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俘当时5岁的南宋皇帝恭宗。

    当时南宋孤忠臣6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一名端宗一名幼主,成立小朝廷。

    南宋皇族逃往泉州,想以泉州为都继续抵抗蒙古兵。

    不过没想此时的蒲寿庚已经通敌,据记载“昰欲入泉州,招抚蒲寿庚有异志”,端宗等人无法进入城内,只好待在东海法石寺。

    张世杰向蒲借船被拒,抄没其财产,蒲寿庚进而“尽杀南外宗室”,并且追杀皇帝端宗和末帝,导致二位皇帝进一步南逃。

    这一逃就没有再回来!

    你们现在知道,在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后面,还有个明朝。

    在明朝泉州有个官,叫阳思谦。

    他修了一本泉州府志记载,“景炎元年十月,宋幼主过泉州,宋宗室欲应之,守郡者蒲寿庚闭门不纳”。

    还有一般叫做闽书的史料记载,上云:蒲寿庚“尽杀准军、宗子之在城者。”

    还有你们知道明朝以后是清,一会儿再跟你们说说这个清朝。

    不过现在说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在清朝乾隆年间泉州府志拾遗上也有记载。

    上云:“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寿庚。”

    宋宗室太祖派十二世孙赵由在元末完成的璿源图谱中说:“南外宗室三千余人,悉为其(蒲寿庚)害。”

    又有一名叫郑思肖在一本叫心史的书中记录:“尽杀南外宗子数万人。”

    永春云台赵氏族谱记杀五千余人。

    赵氏南外天源族谱记杀三千人。

    宋史说二千三百余人。

    泉州府志纪兵说:“尽害宗室千余人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备极惨毒。”

    蒲寿庚此人狠毒,他麾下的所有大食人都相当狠毒。

    不仅杀光了宋室后人,也滥杀百姓,为了圈地。

    在此不得不说一下泉州南少林。

    南少林眼见百姓被屠杀,奋起抵抗最后被灭寺。

    九百年后有一本书叫做西山杂志少林寺,还记载:

    “宋末,少林寺反蒲寿庚,千僧格斗元兵三万。

    元唆都遣胡骑冲少林寺,寺僧被屠大半,而元兵三万死余数千矣。”

    蒲寿庚为泉州一霸时,肆意侵占汉人田产导致永春大饥荒,汉人易子而食。

    二百三十年后,泉州城里大食人爆了后来最惨烈的亦思巴奚战乱。

    大食人的军队在战乱时对泉州周边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就是把所有人都烧光杀光抢光!

    炮烙泉人,杀戮惨酷,虐取货财,不得者多置于死。

    掠夺回来的钱财和女人被用来建造清真寺或者藏于清真寺供教徒享乐。”

    “不过善恶到头终有报,后来元朝被朱元璋给灭亡了之后,为了报大食人那些教徒杀了你们赵宋宗室的大仇,直接大军围住泉州,然后把里面的大食人教徒全部给屠了!”

    本来愤怒到了极点的赵佶猛喝了一声:“不用等到明朝,正回到东京,立马下令把泉州的大食人全部杀掉!”

第259章 君子不言利() 
没有人在听到说对方这些人,某一天会把自己的后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