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黑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草原黑暴- 第4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神马堡劫掠的海量金银给予了他们玩命作战的勇气。紫荆关游击杨天喜本想着由山贼流寇送死消耗破奴军弹药,他手下的官军最后占便宜。

    这仗打了数天,紫荆关游击杨天喜算是见识到了破奴军的厉害,数百人守这个山寨不但让战力强悍的女真人不能撼动,山贼流寇更是死伤惨重。杨天喜打仗不咋地至少还是知道战场态势不是人力可控,战场上任何变数都可能出现。杨天喜打算在神马堡大抢一把后就隐姓埋名做富家翁,他也怕破奴侯张平安随后而来的报复。紫荆关官军还没有出击,从山西新来的一波山贼约六千人率先冲了上去。这帮山贼从旗帜上就能看出是由数十个山寨聚集而成,他们谁也不服谁,完全是一副今朝有酒今朝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不管明日天塌地陷。

    俗话说战场上最能打仗的人是不要命的士卒,守桃花岭的破奴军,也不敢轻视这帮在战场上没有技巧只只知道使蛮力的山贼。为了守住神马堡,破奴军将士把镶红旗射来的狼牙大箭收集起来作为远程打击武器。这些日子火铳弹药消耗颇多,李春阳还是打算用火铳对付紫荆关的官军。正所谓无知者无惧,进攻的山贼们,脚踏满地伏尸磕磕碰碰地扛着数十架长梯手持杂乱武器,叫喊着往山上冲。六千多山贼,手中有盾牌者不足一成,近三成的山贼拿的是铁叉、钉耙、锄头之类农具。有长矛算是精锐,手中有刀之人绝对是头领。

    战争能改变一个人,白龙沟被杨天鹤捡回来的孤儿张友海,在神马堡吃了几天免费饭食后,死皮赖脸地缠住杨天鹤要参加破奴军。张友海的想法也很简单,他在世上已无亲人,一个孩子在乱世中闯荡只能成为野狗的食物,要想活下去只能缠着救命恩人杨天鹤不要把他赶走。把总参谋杨天鹤也是孤儿出身,他也因此非常理解张友海的心理,正好神马堡缺少人手,张友海与五十多个临时捡来的难民孤儿,成为了神马堡破奴军的帮手。

    这些孤儿大多数都是农家子弟,只要给他们吃饱饭还是能干不少活儿。张友海选择的是用破奴军制式弩箭杀敌,他的想法并不高尚,只想着保住自己能一直在这儿吃是饱饭。张友海从前天起就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弩箭手,或许是他有这方面的天赋,反正在五十丈内张友海可以做到指那儿打那儿。为此,杨天鹤专门给张友海配了两个同样年纪的孤儿,专门为张友海装填弩箭。最早张友海看到满山遍野的敌人还有些眼晕,这时间一长他也慢慢融入了战场紧张的环境之中。

    这些天来张友海自己也不清楚他射杀了多少人,今天张友海专门射杀手拿战刀的人。这帮山西赶过来的山贼看样子穷疯了,他们身上的衣服如同逃难的百姓,可他们对金钱地向往给予了山贼无限动力。张友海从今天起已经能从人群中准确辨识需要击杀的目标,他射出的箭矢又快又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张友海射出了十只箭矢有八只命中目标。吃饱饭的张友海格外有精神,他不断更换装填好箭矢的弩弓。

    破奴军将士们远处射击用弩箭和弓箭近处用手雷,神马堡寨墙上弓弦弹出箭矢后低沉“啪啦”不断,寨墙下死亡前痛苦哀嚎遥相呼应。也就是不到半个时辰,山西这波山贼的进攻因为头领损失殆尽近乎瓦解。伴随着手雷爆炸,山坡上再次翻滚着血肉模糊的尸体。即便是受伤后留在战场上苟延残喘之人,由于没有人救治很快也会变为尸体。紫荆关游击杨喜天在山西山贼还没有万全败逃下山时,向官军吹响了进攻神马堡的号角,眼见金钱在向他们招手的官军一声呐喊扑向桃花岭。

第七百九十三章大明劫之奴血染旌旗(三十)() 
大明紫荆关的官军向神马堡发起攻击,许多股被破奴军击败的山贼、流寇,他们不甘心失败一直守在山脚等机会分些残汤剩饭。这次攻打桃花岭神马堡,是大明官匪协作的典范,他们完全按照江湖上的规矩行事。那就是谁打下神马堡谁就拿财货大头,介休晋商到处传话说神马堡金银如海,仅黄金就能有三百万两之巨。其实这帮人也被晋商忽悠了,就算是大明最富裕的南直隶,两个最肥的州府也不太可能凑齐这么多黄金。

    晋商还是有一点说得准确,那就是神马堡里白银堆满了一个大院,肯定比大明一年的税赋要多出一倍有余。紫荆关的官军发力了,坚守神马堡的破奴军也不打算留后手,数百杆火铳向官军扫去。也就是神马堡火铳射击的间隙,在寨墙上指挥作战的把总杨天鹤,他突然听到北面隐隐传来熟悉的火铳声响。杨天鹤楞了好半天随即沿着寨墙向北面跑去,在路途中他再次听到了北面时隐时现的火铳声。破奴军制式火铳与大清乌真超哈营火铳,以及大明火铳都不一样。

    破奴军火铳清脆且响亮,大明和大清火铳声响则显得有些低沉。况且大明官军不太喜欢使用火铳,就是大明工匠被盘剥过甚打制不出合格的火铳。杨天鹤不用再去证实来,他们盼望已久的援军,杨天鹤激动地跑向拿火铳射击的李春阳面前,对着他的耳边大声喊道:“大哥,咱们援军到了!”

    杨天鹤的喊声不但惊醒了李春阳,还瞬间提高了寨墙上破奴军将士们的士气。火铳兵射速在加快,他们装填弹药迅速而精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的李春阳,用冷酷地眼神看了一眼寨墙外海潮般进攻的贼寇,他立刻向杨天鹤下令道:“搬二十箱银子上来往墙外倒!”

    副千总李春阳这个疯狂的命令,顿时把他身边杨天鹤惊呆,好在杨天鹤反应迅速他瞬时明白了李春阳这个命令的用意。援军以至,李春阳这是要用银子留住这帮官匪,彻底解决这帮攻打神马堡的祸害,为这些时日死难的兄弟报仇。李春阳的命令刚刚下达不久,十余受伤的兄弟就往城墙上抬装白银的箱子。功夫不大,神马堡寨墙上倾泻出数十道银河,白花花的银子碰撞出清脆悦耳的“叮当”声。神马堡放出银子的消息,让山下数万官匪们瞬时失去了理智,

    破奴军副千总李春阳本来是想用银子吸引山下官匪们来进攻,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数万官匪刚冲到半山腰,他们相互间却打了起来。古语说得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神马堡倒出数万两白银晃瞎了这帮强盗的眼睛。有实力的山贼当然不想让其他人靠拢,而小股土匪则是联合起来挑战大股山贼,紫荆关官军武器精良当然成为众矢之的。走到半山腰的紫荆关官军,遭到了山贼流寇们四面围攻,贼人们心里都有一本小账,大明官军打仗最为无耻杀良冒功更是常态,只有先消灭了官军他们最后得到的银子才最能有保障。

    人性自私的一幕就在神马堡破奴军眼下上演,先是数万山贼流寇砍杀三千多官军,紫荆关官军战斗力本就不强,短短半个时辰数千官军与千余贼寇倒在山腰血色战场。奋战多日的破奴军将士们成为了看客,他们终于有功夫歇息一阵子了,破奴军将士们站在寨墙上时不时为山贼指点哪儿还有装死的官军。待紫荆关游击杨天喜不甘地倒地被砍成肉泥,还没看过瘾的破奴军将士们,于是挑拨起山贼和流寇之间的战争。同样在观战的李春阳和杨天鹤,相互之间还不住后悔,要是早点把银子放出去兄弟们的死伤就会少很多。

    其实不用破奴军挑拨,贼人们在消灭官军后很快打了起来。他们之间的搏杀打得是如此地投入且专注,以至于破奴军援军数十骑兵赶到神马堡时都没有人理会。数千破奴军骑兵进入战场后,吃惊地看着这不可思议地一幕,只不过山上破奴军战旗迎风飘扬,这至少说明山上兄弟没事。既然山上兄弟们没有事,协统于健悄悄把队伍散开,抢占了桃花岭外围几处高地。当破奴军援军收拾外围山贼时,还在傻拼的贼寇们才看到了黑甲破奴军飘扬的战旗。

    。。。。。。。。。

    连续十多天赶路的破奴军参谋长古新,带着亲卫营五千骑兵和二万来前线见世面的金狼营孩儿兵,赶到了京城张家庄。古新顾不得休整立刻入城拜会大明兵部尚书孙承宗,这主要还是孙承宗给破奴军副帅陈挣出了个难题,那就是让京师神机营和三千大营的官军参与剿灭镶红旗与正白旗的战争。古新赶路也没耽误他思考当前战事,张大帅的最新指令也随着驿站快马传到了古新手中。古新在路上也觉得陈挣军事布置上有问题,主要还是表现在暴露了其战略意图,让对手很快能判断出破奴军下一步动向。

    古新拜会孙承宗用时不长,他向孙承宗转达了张平安对孙承宗的问候,并商议了大明京城官军出城作战的最佳时间。古新代表张大帅的态度,那就是京师官军抢功劳可以,但必须听从破奴军的安排。至于其他来京城勤王的各路大军,张平安已经把他们排除在抢功劳的队伍之外。能随破奴军出战的只有万全都司副将常亮,其余大军看看热闹可以就别瞎参合了。这主要还是张平安嫌弃这些勤王大军没有深厚背景,给了他们好处得却不到回报。

    古新解决完京城里的杂事,接着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三河。古新的出现,让前线的破奴军将领们明白张大帅并不满意当前战事,他们纷纷猜测古新看样子是代表张大帅来前线督战。古新到三河后立即与副帅陈挣进行了密议,第二天一早陈挣发出命令,全面收缩破奴军防线。许镇部在怀柔不动,李晨部调至顺义西南;左二丫部控制天津卫,许梁进兵东安;破奴军主力放弃三河要地集中在集中于大兴府。

    破奴军这一变阵吓坏了在白马川的大清汗王皇太极,特别是在居庸关的銮仪卫细作传来紧急谍报,破奴军又一支大军进入直隶勤王。这支入关破奴军战旗是狐狼张平安亲卫营狐狼战旗,人数约在二万五千人以上。京城里大清细作头目严卓陈也传来急报,破奴军参谋长古新拜访大明兵部尚书孙承宗,说是商议京师大营官军跟随破奴军联合作战事宜。皇太极熟悉他的老对手张平安所有战事,当然也清楚官军跟在破奴军后面想干什么,在皇太极看来这些都是草原狐狼典型做派,他暗自猜测狐狼张平安一定入关。

    既然破奴军统帅张平安入关了,皇太极前期派大军接应镶红旗和正白旗的军事部署当然得取消。皇太极和他的智囊们猜测,张平安入关绝不会只盯着镶红旗和正白旗这两支大军,他所想歼灭的一定是大清在边关上的主力。基于这个判断,皇太极给在古北口的豪格下令重新占领密云,广派斥候探查军情。命令蒙古镶黄旗贝勒明安率领三万骑兵跟随豪格进军密云,命令蒙古正白旗贝勒宝音带二万骑兵,跟随明安后方五十里接应。

    关外大清军队在动京师细作头目严卓陈也在动,严卓陈深知破奴军细作头目郑泰早就知晓他们在大明的真实身份,这么多年不动他们也是有其深远谋算。破奴侯张平安此人最喜欢养寇自重,一般小股势力张平安根本看不上眼。狐狼张平安放着大清朝廷不灭,并不是他不重视女真在辽东的势力,严卓陈综合各种谍报后认为,狐狼张平安是打算一个不留地灭掉女真一族。再加之北方罗斯和西方林丹汗双重威胁,这才使得大清暂时有机会存活于世。

    目前两支大清主力骑兵被围,严卓陈没有功夫去想遥不可及的问题,他化妆成兵部传令信使找机会潜入正白旗所在河间府。与此同时,严卓陈还派出数个手下,前往镶红旗所在保定府为贝勒岳讬率领的大军带路。严卓陈还在赫图阿拉时见着多尔衮出生,在多尔衮小时严卓陈还带着多尔衮四处玩耍,从个人感情上来讲严卓陈偏向多尔衮。也正是如此,他亲自前往河间府想把多尔衮带离险境。严卓陈在大明待了十多年,对直隶的山川地形相当熟悉,尽管他不懂打仗,为多尔衮带路严卓陈自认不会出差错。

    其实严卓陈一行七人一出京城就被破奴军情报处城侯给盯死,郑泰也知道这是在战役前关键时期,他也不敢擅做主张抓捕严卓陈。郑泰把这个谍报紧急上报给破奴军副帅陈挣,破奴军副帅陈挣此时正为两路鞑子不动而发愁。他在得知郑泰这个急报后大喜过望,陈挣下令郑泰不得抓捕建奴细作,让他们顺利进入建奴主力控制地域破奴军才好逼其突围。

第七百九十四章大明劫之奴血染旌旗(三十一)() 
大明直隶平原上游荡着数十骑身穿白甲斥候,他们身后五十里就是大清正白旗营盘。这些正白旗斥候都清楚他们回家的归途已经被破奴军截断,如何能逃离险境只能是指望贝勒多尔衮计出奇谋。所以,这些斥候在巡查时格外注意外界的动静,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刺激他们敏感的神经。也就在这时,带队牛录额真莫得里(女真语的意思是:大海)高举左手示意大家住马戒备,他手指东北方三个骑马之人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正白旗在青县驻扎的时间不短了,虽然他们劫掠的粮草足够他们支撑半年,但整支队伍的战意因后路断绝而消沉。正白旗贝勒多尔衮这些日子里努力装出平静地神态视察防务,他不敢流露出丝毫不安影响军心。多尔衮自己也清楚这种故作镇定的时日不可能持续太久,他也不敢带领大军向镶红旗岳讬靠近,正如同岳讬不敢向正白旗靠近一个道理。只要大清的这两支主力骑兵聚在一起,就给予了破奴军围剿的良机。

    正白旗贝勒多尔衮之所以不敢轻易突围,主要还是他对敌情不了解下不了决心确定突围方向。就在多尔衮在帅帐与三个梅勒额真乌勒登(女真语:曙光)、索伦图(女真语:二角小龙)、牧可登(女真语:兴盛),围坐在沙盘前商议突围线路。这时,亲卫进帐来报,巡查斥候队牛录额真莫得里抓住了三个可疑的大明人,其中一人用女真话自称是正黄旗下梅勒额真严卓陈,他手持标识身份的银牌。多尔衮一听是这人,惊喜得他就往辕门外冲去,多尔衮出营帐连帽子都来不及戴。

    快跑至辕门的多尔衮,看到营门口马背被绑得结实严卓陈,他一把从马背上抱下严卓陈,一面各严卓陈解开身上绳索,多尔衮眼中含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