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黑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草原黑暴- 第4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跟随在孙承宗后方的秉笔太监曹化淳有些讶异地问道:“杨执政,破奴军出现欠饷没有人闹饷吗?”

    杨涟在马背上转身回头对曹化淳一拱手道:“曹公公有所不知,破奴城民事衙门和法务衙门以及破奴军中欠饷,只是涉及官员和千总以上军官的饷银,其他人的银饷并没有拖欠。不过过完年破奴侯就答应补上,按破奴城宣慰使司不成文地规矩,历年战争中的俘虏都是破奴城百姓先选购买,然后才能轮到平安城地域百姓,但有军功的百姓可以提前购买奴隶。其实畏兀尔奴隶中,女奴隶比青壮奴隶值钱。破奴城百姓希望购买的是倭国的奴隶,倭国奴隶吃苦耐劳能种地,上次从虾夷(现今的北海道)抓获的八千倭国奴隶都被破奴城百姓买光了!”

    他们边说边驻马观看这难得一见的场景,这时大明礼部侍郎徐光启紧了紧身上貂皮披风,手扬马鞭向前一指问道:“杨执政,倭国可是太祖皇帝定下的不征之国,这破奴侯攻打倭国这可有悖于太祖圣训!”

    杨涟没有急于回答徐光启这个有些迂腐地问题,破奴侯张平安什么时候讲过规矩。大明皇帝的话,他觉得有用就拿来遮羞,没用干脆就置之不理。不过杨涟还是对徐光启礼节性一拱手回道:“徐大人或许没听清,破奴侯派兵攻占的虾夷在倭国北方,并不是倭国国土。徐大人也许没与破奴侯打过交道,破奴侯为人做事介于正邪之间,他嘴里说出的话你不一定得当真。”

    看着远方的奴隶市场杨涟地脸上颇为凝重,他好像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孙承宗说道:“先帝在世时,稚绳你尚且能压服破奴侯跪接圣旨。最近破奴侯给我传话,说是在战场受了风寒老寒腿的毛病又犯了。破奴侯最近学问见长,老夫劝谏他遵守三纲五常,这破奴侯拿出亚圣学说堵得我无话可说。你们这次可得多费些心了!”

    孙承宗和徐光启都是儒学大家,儒家经典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亚圣孟子关于君臣之纲的学说有些犯忌讳,别看杨涟说的很隐晦,他们都猜到破奴侯对崇祯皇帝发自肺腑地反感。相较而言孙承宗要镇定许多,他与破奴侯张平安打交道的时间最长,也是大明最了解张平安个性的朝廷官员,在孙承宗看来小狐狸张平安对谁反感都不是大事,只要他的要求能得到满足张平安就会改变。

    冬季的蒙古朵颜草原一片破败之气,数月都没下雪的原野上满眼枯黄,蜿蜒的潮河水结上银色厚冰。满套儿起伏丘陵小山上一丛丛山顶树林中的白桦树枯枝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些许灰暗的青松发出凄凉且沙哑地轻呼。山脚下数个蒙古包组成的营地,在寒冬中冒出白色炊烟,在肃杀的冬日平添几分活力。从逃军山迁徙至此的大明获救百姓,经过十余天的短暂休养恢复了些体力,曾经麻木的神情渐渐有了生气。

    大明钦差使团在破奴城宣慰使司法务衙门执政杨涟、破奴城宣慰使司经历宋美新的陪同下,由亲卫营一千骑兵护卫前往满套儿破奴军大营。作为钦差正使的孙承宗虽然没有了实职,临出发前被崇祯皇帝授予孙承宗兵部尚书衔,以及太子少傅(正二品)的勋衔,他对被建奴俘获的百姓心存愧疚,特地带使团穿过大明百姓营地巡视宣慰。为此,杨涟和宋美新只得陪同跟随。

    进入百姓营地后不久,紧跟在孙承宗半个马身的杨涟突然在百姓人群中看到了一个熟悉地身影。当他看到这个身穿破棉袄双面布满伤疤,背部微驼瘦弱百姓时,心中没由来地一阵心悸。杨涟突变的脸色被他身边的宋美新不经意间看到,他顺着杨涟的目光也看到了这个腿脚不利索的男人。宋美新在马上一抬马鞭,狠狠地点了一下被杨涟注视的百姓。亲卫营二个骑兵翻身下马拨开人群,直接把这人和他身边牵手的另一个人单手提至宋美新马前。

    宋美新这时用询问地目光朝杨涟看去,杨涟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伤势不轻的瘦弱男人。只见此人身高七尺有余,裹着一件看不清本色的棉袄,他似乎遭到了建奴残酷地虐待。满脸的鞭打伤痕喉咙上更有一大块骇人地伤疤,左腿微瘸左手还缠着新换的绷带,杨涟看了半天也没认出这个男人在哪儿见过。再看另一个跪在地上的人,尽管这人满面涂抹泥土身材瘦小衣服破损,杨涟还是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个女人。

第六百七十九章千里战场万里血之浑水好摸鱼(二十七)() 
此时杨涟的目光落在了这个女子身上,他看着女子满脸尘土,深知这是为了不被建奴鞑子祸害本能地保护。杨涟早前看到了那个满脸伤痕的男子,本不由得想起他在锦衣卫诏狱遭到的严刑拷打,然而,这个年纪不大眼神惊恐地女子使得杨涟轻叹一声,解下身上披风交于亲卫让她披上,随即杨涟拨转马头向大明使团追去。

    在满套儿东南破奴军营寨,破奴军主帅张平安出营十里迎接大明钦差使团,破奴侯这种对使团的尊重令孙承宗的心情好了不少。照例,双方少不了一番客套,破奴侯职位最高理所当然在前方引路。进入帅帐后,孙承宗悬着的心顿时踏实不少。在孙承宗看来,小狐狸张平安腿没瘸,帅帐内准备好了接圣旨的香案,至少可以看出张平安没有为难钦差使团的意思。而且小狐狸打算下跪聆听圣旨,也让孙承宗少费了口舌。

    为避免夜长梦多,孙承宗当即让秉笔太监曹化淳宣读圣旨,大明破奴侯张平安规规矩矩地跪在香案前,有模有样地跪听圣训。谁也没想到的是,这篇文采飞扬的圣旨宣读,破奴侯张平安一直都很安静地聆听,听到皇帝对其功劳地夸奖,他还会动情地泪流满面。只是在最后领旨谢恩时,大明使团才感到了异样。破奴侯张平安待曹化淳读出钦此时,磕头谢恩道:“外臣大明破奴侯张平安领旨,叩谢天恩!”

    张平安在特地把外臣的外字着重定声,令大明钦差使团所有人心里一凉,他们都在短短一刹那意识到破奴侯张平安的真实意图。大明破奴侯的意思表露得很清楚,他是大明的外藩,要是大明朝廷给不出张平安想要的东西,皇帝的圣旨真的就变为剩纸。崇祯皇帝的明发圣旨中并未给出实际价码,但圣旨中有几点还是令张平安意识到大明钦差使团的使命是与他讨价还价,要不然圣旨中也不会提及下了诏狱的蓟辽督师袁崇焕的祸国之举。

    张平安深知官样文书里埋藏着诸多不可言说地内容,除了细细品味推测其暗喻,官面文报中是不可能直白透露其真实意图。圣旨中提及破奴侯善于捕捉战机,希望破奴侯带领大军把建奴鞑子赶回辽东,而不是痛歼建奴大军。这就表示大明朝廷希望破奴军让开建奴回家通道,好让停留在大明地界的建奴主力尽快离开大明关内。当然了,圣旨中还提到兵部尚书孙承宗勇于任事,内廷秉笔太监曹化淳督军有方,在京师西直门外战场带领大明官军和破奴军外痛击建奴主力。

    从这点可以看出,极好颜面的崇祯皇帝和大明朝廷通过肯定破奴军战绩,暗示孙承宗和曹化淳将代表崇祯皇帝与张平安协商建奴出关条件。这时的张平安已经能听明白圣旨的内容,其主要原因还在于许义安早就把圣旨抄本提前送到了张大帅手里。通过随军书吏的解读,张平安很早就抓住了大明钦差使团来前线的底线。

    大明破奴侯张平安与钦差使团正使孙承宗,副使徐光启和曹化淳开始了长达一个时辰没有任何意义地寒暄。他在闲聊时不住打量副使徐光启,身穿紫官袍的徐光启年纪虽大面色红润,鼻正大耳双目有神,三绺团须整齐中含有花白,背不驼腰身硬朗。虽然徐光启在格物上有不错地造诣,张平安更看重他在农事上地学问。不过徐光启毕竟年事已高,破奴城地域内又处于寒冷之地,张平安只能遗憾地放弃徐光启留在破奴城的想法。

    眼见着预热地差不多了,张平安开始进入正题:“本侯身为大明勋贵,为皇上分忧乃是人臣本分。然,建奴祸害大明京畿,犯下人神共怒大罪,破奴城宣慰使司即为大明外藩,必将全歼建奴为逝去的大明百姓报仇雪恨!”

    破奴侯抛砖引玉给出了价码,表明他听明白了圣旨中的内容,大明让破奴军击溃建奴主力,破奴侯来了个全歼建奴这就把难题交到了大明使团手上。作为官场老狐狸的孙承宗,怎能听不明白小狐狸话中含义,他放下手中茶碗对张平安一拱手道:“破奴侯高义!为解救大明危难,破奴侯带领破奴军跃进数千里,不顾人马困乏与敌奋战,此等义举老夫敬佩万分。破奴军虽是精锐虎狼之师,却有后继乏力之忧,也请破奴侯多思良策退敌!”

    两个老小狐狼在打哑谜,秉笔太监曹化淳还是听懂了孙承宗话中含义。别看破奴军战力强悍,全军飞驰数千里已经成为疲兵,此时的破奴军只不过是外强中干中看不中用。对于破奴侯张平安威胁要继续围困建奴大军,懂军事的孙承宗一言击中破奴侯疲兵地要害,对此曹化淳也很是佩服。

    “孙老大人小看我破奴军了,本侯一到前线不顾疲惫连续打败了大清镶白旗和正红旗主力,斩杀镶白旗万余骑兵!至于大清正红旗更是被我破奴军击溃至百里之外。解救了数万大明百姓更是有目共睹,何来后继乏力之说?大同总兵满桂与本侯有过命之交,他的阵亡令本侯震惊,本侯必将为满桂将军复仇与大清主力血战到底!”

    张平安也不是好鸟,眼看着孙承宗不想退让张平安强势反击。孙承宗面对小狐狸的强势深感无奈,大明朝廷没有多少与小狐狸讨价还价的本钱。为此,孙承宗在沉默中端起茶碗浅酌思考对策。看到会商刚进入主题就陷入僵局,坐于徐光启下首的秉笔太监曹化淳此时起身,他对张平安一拱手道:“多谢破奴候盛情款待,咱家与徐老大人骑了这么长的马身体多有不适,请破奴侯容许咱家下去歇息。”

    曹化淳表态让孙承宗和张平安单独密议,就是知道崇祯皇帝与破奴侯的交易中有许多上不了台面,他先带着徐光启离开后破奴侯与孙承宗的交谈就不会行这般打哑谜。曹化淳主动避让的举动,让张平安不得不佩服大明官场到处都是人才辈出地精英。他赶紧起身把曹化淳和徐光启礼让出帅帐,并交代杨涟和宋美新一定要陪好两位钦差副使。张大帅所谓陪好钦差副使,就是让宋美新拿金子安抚曹化淳受累地心灵。

    送走了钦差副使帅帐里顿时清静下来,张平安本单独坐在上首主位,这时他令亲卫把座椅搬到孙承宗对面,中间摆放了一张厚实地大桌子。张平安这个无言地举动,暗示孙承宗他还是对老狐狸心存芥蒂,生怕孙承宗出手害他。尽管此时孙承宗已经不是牛高马大张平安的对手,但张平安从不敢在孙承宗这个老狐狸面前懈怠。大明朝廷所有官员中,张平安对孙承宗最为尊敬也非常忌惮,为此他在会商时保有高度警惕。

    大明官场老将孙承宗眼见帅帐内只有他们两人,他先是无视小狐狸故意气人地做派,进而显示他的大度与无私。半天两人都在默默地喝茶灌了个水饱,从官场水磨功夫上来讲张平安不是孙承宗的对手,孙承宗能磨时间张平安还有指挥前方打仗,因此张平安率先开口道:“老爷子不愧为官场老谋深算地前辈,嘿嘿嘿,一场把皇帝都算计进去的文字游戏,令我等后辈大开眼界!”

    小狐狸张平安拿满桂兵败一事说事,就是想激怒孙承宗这样他才能浑水摸鱼。哪知张平安的道法还是太浅,孙承宗此刻练就了荣辱不惊地本事,对于小狐狸主动挑事,孙承宗极为淡定地回道:“老夫为官数十载,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你小子想挑事别从老夫这里下手,名利乃是过眼云烟,老夫一个即将致仕之人还有何顾忌?”

    “行啊!老爷子行为谨慎,小子我佩服!反正这里没有外人,老爷子说说皇帝的打算吧!小子估摸着崇祯皇帝准许开放榷场,而且是开放大同边关的榷场,就是想着拿一口汤来吊我胃口,撑不死也绝对饿不着。哼!皇上为人不够大气,尽在这些小地方算计人,大明太祖皇帝千辛万苦打下的基业,就要败毁在当今手上!怎么样,老爷子想把小子这话传给皇上去听?”

    今天张平安一开口就语出惊人,他今天僭越地话语表明,张平安根本就没有把崇祯皇帝看在眼里。虽然崇祯皇帝给出开放榷场的条件与小狐狸猜测并不一致,但小狐狸的推断并不是太离谱。小狐狸的话语更深层的态度就是,他对皇帝行为已经彻底失望,他这个破奴侯从今往后不再听从大明的调遣。越深想下去老狐狸孙承宗心中愈发吃惊头皮发麻,小狐狸张平安今天的表态很能说明他的心态,难道小狐狸从此要举旗造反?对于这个猜测结果,大明钦差正使孙承宗不敢深想下去,要是事情到了如此不可挽回的地步,他孙承宗将是大明的千古罪人。

第六百八十章千里战场万里血之浑水好摸鱼(二十八)() 
小狐狸近乎造反似的语言宣示并没有吓到官场老将孙承宗,只见孙承宗面无波澜优雅地品尝塞外草原难得尝到的绿茶,他心中快速思考对策,很快孙承宗就发觉小狐狸在虚张声势。小狐狸张平安真要是像他所说那样,这个狗东西就不会规矩地跪接圣旨,仅从这点就能看出张平安内心还是希望榷场开放,小狐狸之所以这样讲无外乎是多捞取好处而已。

    在想清楚小狐狸的真实想法后,孙承宗微笑着放下了茶碗,他轻声细语道:“你小子别在老夫面前说些没用的话语,还是说说你到底想要啥!你那些僭越地话语还是憋在肚子里吧,大明朝廷之事自有朝臣理事。皇上确定开放张家口和大同边关榷场,破奴城宣慰使司紧缺地茶叶、药材都在可交易地范围内,你那些不要脸的买卖,谁也没有兴趣去理会!”

    听完孙承宗给出来的条件,张平安还是听明白了破奴军急需的丝绸、硫磺、轻纱等作战物资,崇祯皇帝还打算卡破奴军的脖子。张平安有些看不起崇祯皇帝的短视和无知,大明已经烂透了,只要他舍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