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战神召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战神召唤-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到主公的话后,郭嘉刚想开口,荀攸就抢言道:“回主公,臣曾是颍川学子,于蒯家兄弟有过交涉。”

    “蒯家兄弟一个善于内政,一个善于军务,只不过臣也忘记他们谁更偏向于哪个方向了。”

    “蒯家兄弟的学识,比起来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比起来奉孝则仅仅是略逊一筹!”

    韩武听到荀攸的话后,他看了一眼郭嘉。

    很显然,韩武总觉得荀攸实在太高蒯家兄弟。

    郭嘉看到主公的眼神仿佛实在询问自己,他突然一笑,嘚瑟了一下:“主公,公达老哥说得不错,他们比起来臣还是略逊一筹的!”

    看到郭嘉如此傲娇,韩武轻轻一笑,摇了摇头。

    “别贫嘴!说正经的!”

    韩武咳嗦了一声,活动了下肩膀,询问道。

    郭嘉嘻嘻一笑,马上就恢复了严肃,道:“主公认为您南下的这段时间,邺城军务治理得如何?”

    听到郭嘉的范围,韩武下意识地回答道:“崔琰的能力很强,邺城安泰,我很满意。”

    郭嘉点点头,这才回答道:“主公,满宠耿直,又是酷吏出身,支持以法治天下,因此可为主公监察百官。”

    “崔家百年风骨,崔琰更是出类拔萃,日后可为辅国大臣!”

    “蒯良蒯越是世家代表,主公不可委任以兵权。但蒯良的政务才能的确不在公达之下,蒯越的军事才能也可辅佐一方大将!”

    “只可惜此人二是世家代表,主公身为韩氏族人,然家族之中并没有太多出类拔萃的宗亲,因此更不能任用世家大族。”

    “蒯良和蒯越,主公可以用,但一定要善用!越来越多的世家投奔主公,若有一日主公登顶王位……”

    郭嘉话说一半,荀攸就踹了他一脚,让他闭嘴!

    这种谋逆的话,被别人听到是要杀头的。

    韩武却毫不在意,只是眉头紧蹙,陷入了沉思……

第323章 全能贤才——曾国藩(上)() 
韩武点了点头后,又看了眼郭嘉和荀攸,继续说道:“奉孝,公达,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个贤才。”

    “就不跟你们闲扯了,此人在政治上的才能,比奉孝强。或许,他比公达还要强一点点。”

    “伯涵,进来吧!”

    韩武一说完,就像门口招手,让后在外面的那个中年人进来。

    原本郭嘉和荀攸进堂的时候就看到了此人,他们都下意识地将他当成了仆人。

    韩武直接介绍道:“伯涵,过来拜见两位前辈。这是郭嘉郭奉孝,那位是荀攸荀公达。”

    曾国藩,字伯涵。

    他长相平平,身高一般,气质也并不出众,典型是放在人群中都很难认出来的类型。

    这一次的功勋值,韩武消耗了4000点召唤曾国藩,还有2000点召唤了郑和!

    拿下扬州后,韩武的功勋值达到从5165点达到了6165点。

    两次召唤,韩武现在仅剩165点功勋值了。

    在众多文臣猛将之中,韩武先选择了召唤曾国藩这个政治大才!

    曾国藩,武力70,智力90,政治99,魅力90,统军95,忠诚100。

    每一项都出类拔萃,但都并非顶尖。

    然而所有数据都如此优秀,倒是一个全能贤才。

    汉朝最大的麻烦就是世家大族掌控朝堂,这一次韩武将曾国藩的身份召唤为草民出身,就是为了让他辅佐自己解决世家麻烦。

    曾国藩向郭嘉和荀攸鞠躬行礼,非常谦卑。

    历史上的曾国藩也并非是聪慧天才,他也属于后天努力而成的人才。

    因此,曾国藩没有那种傲气凌云的架子,看上去也更加和善。

    “草民曾国藩,拜见郭军师、荀先生。”

    九十度鞠躬,曾国藩的客气让郭嘉和荀攸只能赶紧回礼鞠躬。

    虽然曾国藩没有官职,但他是主公亲自接引的人!

    不尊重曾国藩就是不尊重主公,郭嘉和荀攸心知肚明。

    郭嘉作为主公的心腹,他忍不住直接开口问道:“曾先生,既然主公很看中你,那我就不和你拽词藻了。”

    “主公想要让你参与政务,请问曾先生有何见解?”

    曾国藩环顾了一下四周,又看了一眼主公,寻求主公的同意,他才能继续开口。

    韩武微微一笑,道:“说吧!这里都是自己人,担心什么?还有奉孝都说了别拽词藻,有话直说,越土越好,尽可能说清楚。”

    拿起茶盏,韩武喝了一口茶,让曾国藩尽管开口。

    曾国藩听到主公的同意后,他这才开口,道:“两位先生,草民认为天下当以法制为上。”

    “以法治天下,就如同秦朝一般,才能一统乱世!”

    荀攸是典型的儒家学子,他听到曾国藩要复辟秦政,顿时就急了。

    “暴秦暴秦!主公,此人之言不可行,以法治天下不可行!秦朝二世而亡,主公……”

    荀攸的话还没说完,韩武就一伸手,让他先停曾国藩怎么继续说。

    荀攸赶紧闭嘴,怒目而视曾国藩。

    曾国藩很是冷静,深吸一口气后,继续说道:“主公,世人都说秦始皇嬴政乃暴君,其实不然。”

    “秦朝末年的战乱,来自于六国之地的复辟之人。始皇帝修筑长城,迁徙百万老秦人南下同化岭南异族,这才使秦兵力虚弱,最终败在项羽之手。”

    “胡扯!秦朝当时有四十万将士,怎能是无兵可用?”荀攸实在是忍不住了,直接反驳。

    曾国藩没有生气,他继续说道:“荀先生,请问章邯那四十万大军,兵力来自何处?来自于修筑庙宇宫殿的工人,而这些工人又来自何处?是囚徒!”

    “四十万囚徒军,败给了项羽的精锐,也说得过去。但镇守岭南的秦朝大将可有北上勤王?镇守长城抵御戎狄的大将可曾南下勤王?若是他们带大军勤王,项羽能打入咸阳?”

    荀攸依旧不理会,只是怒道:“四十万囚徒!天下有四五十万的囚徒,这就是暴政!”

    额头青筋暴起,荀攸显然是怒到了极致。

    曾国藩不急不躁,继续解释道:“荀先生这句话说得对,在下赞同秦法乃是暴政。”

    “始皇帝最大的错误就是急功近利,他太在乎功绩了,以至于罪在当代而功在千秋。”

    郭嘉听到了这句话后,他顿时心中一颤,拍手叫好:“好!好一个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秦的暴政让六国之人心中不服,是因为他们不适应秦国的法律。但正是这种法律才让秦国能够统一六国!”

    “阁下想必接下来要说的就是乱世当以法治天下,法律不可动摇。”

    “一旦一统之后,对于敌人统治的地方,就应当以仁德治理,让他们归心!归心之后,才能以法治天下。城门立柱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让秦人归心啊!”

    曾国藩扶手而立,冷静地说道。

    “公达,此人的学识和见识都不错,的确在你我之上。你也不得否认,汉朝沿袭了秦的法律,天下归心的情况下用秦法,才有了到如今的大汉盛世!”

    荀攸眯起眼睛,细细思量。

    曾国藩和郭嘉所言的确很有道理,但荀攸并不想就这样承认。

    他毕竟是儒家学派的学子,骨子里不支持法家的法制。

    看到荀攸退让了一步,韩武这才说道:“公达,你也无需太过于急切,伯涵所言不过还只是个蓝图而已。”

    “最起码,我也得三年后才能让他着手处理这些。”

    “三年内,我有更红要的事情要处理!郑和,进来吧!”

    韩武一挥手,让侯在外面的郑和也一起进来。

    郭嘉和荀攸之前也看到了此人,但他们原本断定此人一定是仆人。

    因为从面相和发育来看,这个人貌似是一个太监。

    韩武站起身,介绍道:“此人是郑和,我准备让他跟随戚继光的海军航海,探索大海另一边的究竟。”

    “为此,我还让刘晔研发了最精良的指南针,希望能够对他们有所帮助。古来都说天圆地方,有天涯海角,我就是不信。因为没有人去过天涯海角,这只是所谓的圣人满口胡言罢了。”

    “你们也别这么猜忌,郑和也算是我的心腹,他曾经是汉献帝身边的一个小太监。”

    “逃难到冀州,我看中他的才华,因此收留。”

    介绍了郑和的身份后,郭嘉和荀攸都不以为意。

    主公所说的探索世界,对于郭嘉和荀攸而言不过是戏说。

    荀攸更关注的是曾国藩的以法治天下,他现在很不信任也不喜欢曾国藩此人!

    韩武看到郭嘉和荀攸的表现后,他轻轻一笑,还算满意。

    荀攸对曾国藩气愤,就证明曾国藩足够有才华,得到了荀攸的认可。

    若是荀攸认为曾国藩无才,那即便他说什么,也绝对不会在意。

第324章 全能贤才——曾国藩(下)() 
荀攸看到主公非常想让曾国藩也处理政务,他直言不讳道:“主公,无论始皇帝是对是错,现在都不能推行以法治天下!”

    “汉帝还在,朝廷还在,主公就是汉臣!下官认为主公应当遵循旧制!”

    荀攸看到自己有些说不过曾国藩,他就准备从明面下手。

    主公身边这个太监如何还是小事,关键是不能让曾国藩乱政!

    韩武看到荀攸话里话外又说回了曾国藩身上,他也只能是轻轻点头。

    荀攸是自己目前依仗的重臣,不能让他太过于气氛。

    韩武只能笑着回答道:“公达所言极是,但凡汉帝在位一天,我等就是汉臣。变法是不可能的,法制天下也不是现在就要实施。”

    “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安稳好荆州世家,让他们为我所用。至于郑和,我给他准备了两千兵力和半年的粮草,去航海探索。”

    “若是三年内郑和可以有所成就,打破天圆地方的古律,我自然就有了变法的借口。”

    听到主公如此说了,荀攸也就放心不少。

    探索大海,打破天圆地方,对于荀攸而言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不过既然不影响到变法,也不会对冀州的钱粮人力造成太大压力,荀攸自然没有反驳。

    轻轻一笑,韩武下令道:“郑和,今封你为镇海将军,若是航海归来有成,更封千户。之前和你讲述的那些东西都记好了,千万不要忘记!”

    眯着眼睛盯住郑和,韩武希望他能够不辜负自己所望。

    韩武之前可是将大致世界地图和航海遇到的情况都提醒了郑和。

    就连台湾岛和非洲的情况,韩武都提前告诉了他。

    其实韩武最担心的还是战船问题,以汉代的建造技术只怕战船难以跨越三个大洋而抵达南美洲。

    若是让郑和走太平洋,韩武又担心他们会彻底迷失了方向。

    “草民领命!草民只是宫廷太监,能够为您分忧,自当竭尽所能。”

    郑和话不多说,立刻就退下继续准备航海事宜。

    韩武静静地看着曾国藩、郭嘉和荀攸,他叹了口气,说道:“派人传蒯良、崔琰和刘晔!”

    眯起眼睛,韩武总感觉现在的气氛有些尴尬。

    荀攸貌似不喜欢曾国藩,但只有韩武知道曾国藩的才华。

    只怕以后曾国藩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会处处受制了。

    蒯良和崔琰不出一盏茶的功夫就赶到了荷香别院。

    刘晔还有邺城要务需要处理,因此晚了一些。

    看了一眼蒯良,韩武笑着站起来,问道:“子柔先生,我冀州地处北方,饭菜气候不同于荆州,这段时间可还适应?”

    蒯良看到韩公子竟然站了起来,他立刻向韩武鞠躬行礼。

    没来到冀州之前,蒯良只是认为韩武是自己父亲的助手,顶多话语权比较大。

    自从进入邺城以后,蒯良蒯越兄弟这才知道,实际上的情况刚好相反!

    韩武掌控着北方四州的军政大全,韩馥都只是帮助儿子打理政务而已。

    现在看到韩武主动起身,蒯良自然立刻跪下,表示尊重。

    “草民蒯良,拜见韩公子!回公子,邺城之富庶不亚于大汉盛世之雒阳,百姓温饱和善,乃人间圣地。”

    蒯良说完之后,立刻叩首,额头贴在地上。

    其他人看到蒯良的举动后,都微微一笑。

    他们都是忠心与韩武的人,自然喜欢看到蒯良如此表演。

    蒯良表示着自己的忠诚,让韩武也很是满意。

    “很好。我冀州境内没有任何办法匪患,夺了你的家兵也属于情理之中吧?”

    “我已经派人在城外圈了一片地,让你们蒯家居住在那里,屯田而耕。至于你,就在邺城内辅,助我父亲一臂之力。”

    蒯良听到韩武的话后,立刻再次叩首,道:“草民蒯良领命!谢公子垂爱。”

    韩武坐下后,看到蒯良依旧在叩首,跪在地上。

    轻咳一声,韩武说道:“起来吧!”

    蒯良这才起身,站在诸位谋士之后,以表谦卑。

    “国藩,明日开始你就去满宠那里,帮帮他。过段时间等徐州城那边安泰了,我在让你去管理定陶城关。”

    “现在刘备即将又要和吕布开展,徐州注定要战火不断了!”

    “五年内,徐州或是凉州,我必须拿下来一个!在此期间,政务不能有半分差错,各地开始屯粮,准备战时储备。”

    听到韩武严肃的话后,诸位谋士纷纷领命。

    “好了,下去吧!去将文聘和黄忠叫过来,我有事情要交待给他们。”

    一挥手让众位谋士都退下,韩武让典韦派人去找来黄忠和文聘。

    黄忠和文聘现在属于赋闲,也需要给他们安排任务了。

    在嗜血虎卫的带领下,黄忠和文聘来到荷香别院,被这里的建筑风格震撼到了。

    刘表的府邸比起来这里,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文聘咽了下口水,他知道自己才是最危险的人。

    韩武看中黄忠的武艺,他不会有任何危险,但文聘知道自己就不一定了。

    打量了一番文聘,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