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盛唐当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盛唐当驸马-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够了!”史思明冷哼一声,拂袖怒叱道:“别人猖狂也有他猖狂的本事。那些文人士大夫总是骂我们边军跋扈骄纵、仗功无人。这功劳与武力我没有从你们身上看出来,跋扈骄纵、目中无人的本事你们倒是学的滴水不漏!”

    “记住,军人的荣耀,要在战绩功劳和勇力上体现,是从沙场上一刀一枪杀出来的。不想让别人轻视你们,就要拿出自己的本事。不要只会埋怨,徒然丢人现眼。”史思明冷声叮嘱道。

    “是!”平卢军各将唯唯诺诺,哪里敢说个不字。

    “嗯。”看到这些骄兵悍将听话服气的样子,史思明难得露出笑意,“这不,我们还没输呢!不过是第一轮战了个平手,这好戏……还在后头嘛!”

    “那是,中郎将才是天下第一神箭手。”被史思明当头一棒,平卢军各将这才想起自己的确有些杞人忧天,自家兵马使也是威震一方的河北神射手,难道还会输给李晟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儿不成。于是都冷静下来,不再言语。

    史思明点点头,随即将目光转移到场上李晟身上,沉盯片刻后,眼睛里射出难以言喻的厉芒。

    比起河西军的后起之秀李晟,顾元溪这个默默无名之辈就显得格外气场不足了。

    诚然,顾元溪这个名字也并非默默无名,毕竟在大唐这个时代,作出惊艳的诗词后,想要不出名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何况平康坊那种地方,平时便是无数达官贵人的浸淫所在,所以顾元溪也算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

    只是能作得了一首好诗,不代表他就一定是个好诗人。何况箭术这种技艺跟诗词完全是牛马不相及,在场宾客虽然不会去考究顾元溪箭术的能耐,却也不认为他能跟史思明、李晟这样的高手抗衡。故而他是今日三人里最不被看好的那一个。

    当然也有一部分士族女郎喜爱顾元溪所作的那首“锦瑟”,以及一些极端赌徒贪图那一赔二百的天价赔率,把希望寄托在顾元溪这匹黑马上。但总的来说,大部分人都不认为顾元溪会是最后脱颖而出的那个人。

    顾元溪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也知道自己胜出的希望渺茫。他既没想过、也没能力去跟史思明、李晟争夺那个第一神箭的虚名。他的心思,更多放在怎么解决万春公主阴谋的方向上。如何逃出崔淑真与李婧宸这两个蛇蝎美人的魔爪显得更为急迫。

    “姨娘,接下来就是咱们京兆第一神射手出场了。”崔淑真促狭的笑了一笑,提醒秦国夫人杨玉珮道:“京兆府怎么说也是京畿,是大唐的中心,如何能被那些边军压过一筹呢?”

    “嗯。这倒是。”秦国夫人点点头,稍一迟疑,还是问道:“只是这顾元溪我以前从未听过,京兆第一神射手?真有那么厉害不成?”

    “侄女也不清楚。”崔淑真见缝插针的笑道:“这顾元溪既然敢自称京兆第一神射手,想必有他自己的本事吧。”

    自称京兆第一神射手?还不是你帮他吹嘘出来的。一旁万春公主李婧宸听得脸色一红,只不过这些能让顾元溪难堪的事情,她自然乐于见到,于是微笑不语。

    “这狂妄也没什么,狂也要有狂的本事。”秦国夫人哼了一声道:“只是他吹皮吹的这么大,不要到最后却丢了我们京兆府脸面的话。倘若如此,我定然不饶他。”

    顾元溪站在百步外的白线上,左手执弓,右手则从箭囊里拔出一支箭,随即用大拇指的第二关节勾弦,握拳用食指和中指压住拇指的第一关节拉开弓弦。

    顾元溪深深吸了一口气,“嗖”的一声,羽箭腾空而去,正正射在红心之中。

    “好。”顾元清见自家三哥中靶,欢喜的跳了起来。

    “咦?”建宁王李倓蹙眉道:“这顾三怎么用胡法射箭?”

    不止是建宁王李倓,就是在场其它眼尖的人都发现这个问题。那便是顾元溪在步射之时,所用的射法并非是传统汉法,而是胡人射法,即胡法。

    顾元溪自己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箭法技艺上,搭弓、控弦、射箭,其实有多种讲究。现代分为“蒙古射法”与“地中海射法。”而中国古文记载有“汉法”、“胡法”两种。

    所谓“胡法”跟“蒙古射法”其实是一样的,以拇指勾弦,用食指和中指压住拇指,右手勾弦,则箭杆在弓彛也唷U庵置晒攀嚼曳ǎ匦朐谀粗干咸咨现富罚喑啤鞍庵浮保梦な帧U庵职庵冈诿晒湃恕⒙迦松砩献钗<K健懊晒派浞ā辈⒎鞘敲晒湃朔⒚鞯模且恢执疲庵稚浞ㄓΩ檬怯文撩褡宸⒚鞒隼吹模榷ㄐ院芨摺

    当然,这种传统东方游牧民族射法也并非是游牧民族专用的。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北中原也很流行使用扳指了。不过汉人用的扳指成为“韘”,即一种坡形扳指,这种坡形扳指从商朝一直流行到明朝,与蒙古、清朝流行的桶形扳指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而中国古代传统射法,被成为“汉法”。古文记载:“凡控弦有二法:无名指叠小指,中指压大指,头指当弦直竖,中国法也;屈大指,以头指压勾指,此胡法也。此外皆不入术。胡法力少,利马上;汉法力多,利步用。”

    故而,汉人传统射法大部多用于步战,胡法则用于马战。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马上骑射便采取游牧民族的射法,而步军弓手,依旧是采取汉法射法。

    所以顾元溪在这步射时,采取胡法射法,在众人看来未免有些不可理喻。

    他们自然不清楚,顾元溪这个后来人在现代学的是蒙古式射法。传统汉法在满清入主中原后,已经被蒙古射法取代。现实中很难见到。

    当然,传统汉式射法被湮没也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其实是火器的发展。火器发展到明朝,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不可否认的是,火器的确大有取代冷兵器的趋势,这是时代发展的潮流。

    明朝的火器其实总体水平很高,种类繁多,但政治上的腐化以及工匠地位底下等一系列制度问题限制了火器的威力,但不可否认火器的确发展很快,弓箭这种依旧有强大杀伤力的冷兵器虽然在战场舞台上依旧绽放光芒,但大多已经集中体现北方九边军镇骑兵的骑射上。

    这就导致了弓箭虽然还很强势,但汉式射法已经逐渐推出舞台,因为蒙古射法的确更利于齐射。而步战方面,弓箭的地位已经不如火枪,广泛用于步射的汉式射法自然就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了。

    但对顾元溪来说,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无论是胡法还是汉法,能射中靶心的就是好的**。他没有理会别人的目光与质疑,继续用同样的蒙古射法依次射了两箭。在全场目光的凝视下,全中靶心!

    第一轮的第一个环节,步射三箭环节总算有惊无险的通过。

第七十一章 连珠流星箭法() 
无论是汉式射法还是蒙古拉弦法,都有各自的可取之处,不然也不会在这九州之国盛行几千年了。

    胡式射法利于骑射,因为这种射法稳定性高。这种射法不仅高于中原汉式射法,也高于西方的地中海射法。因为骑兵马战时,无论敌人还是自身,相互彼此间都是一个移动的靶子,这就要求射法要有较高的稳定性,要准,能一箭射中是最好的。而汉式射法利于步射,因为它威力大。在两军步战时,并不需要追求极高的稳定性。步战弓箭手大范围的发射,导致稳定性的要求让位于箭本身的威力。因为弓箭手万箭齐射时,就算对方是钢铁侠都会被射成刺猬。步战射法只要要求箭能刺穿敌人身体就行,至于稳定性,开玩笑,万箭齐射下去全部都见阎王了,还要求什么稳定性。

    想到这一点,顾元溪深深呼吸了一口气,忽然拈弓纵马往红心一箭射去,正中红心。

    他的射法,比起史思明、李晟来说可谓平谈无奇。这也是水平跟自身心态所限制。首先他水平不如李晟跟史思明这两位箭法高手,能确保射中红心就已经是天大幸运了。哪里能跟史思明、李晟那样,在确保能射中红心的自信时,还能摆出那么多风骚的射箭方式。

    史思明与李晟的花式射箭,一方面是基于自身强悍高超的箭法,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博人眼光、扬名出头的心态在驱使。而顾元溪既没有这种实力,也没有那个心!

    故而,无论是步射三箭,还是骑射的三箭,顾元溪都是采取了稳稳当当的射法,只确保能射中,没有显示出更高的技艺。

    这样的射法,在众人眼力,是平淡无奇的。应该说,这样的射法很稳当,但也无法博人眼球。因为有史思明跟李晟这样珠玉在前的先例,所以即便顾元溪全中红心,自然也办法挑起在座贵人那些喜欢猎奇的神经了。

    “这顾元溪,不过如此。”秦国夫人皱眉道:“虽然箭术也算颇有独到之处,但比起史思明、李晟这样的神箭手,却是天壤之别。”

    “那就是,亏他还自称京兆第一神箭手。”崔淑真一旁添油加醋道:“这就叫井底之蛙,麻雀志高,却没见到鸿鹄之力。今日,也算他自取其辱了。”言罢,得意地往顾元溪身上笑了笑。

    只是,接下来令人惊叹的一幕出现了。顾元溪在射完骑射的三箭后,握弦的手中用手指了夹住三支箭,忽然“嗖”的一声,三箭有先有后的从弓弦射出,在别人目瞪口呆之下直直抵中在红心之上。

    大部分看不懂的人欢呼雀跃起来,他们只知道顾元溪全中红心,与史思明、李晟平手,获得进入下一环节的资格。而一些懂得箭术的人,则是被震惊得脑子一片空白,犹如木偶般一动不动,似乎一时间没法反应过来。

    “他居然会连珠箭法!”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第一个忍不住惊讶之色站了起来,大声喊道:“此子居然用参连之术全射中红心!”

    就连在一旁默默观看的史思明与李晟都是刹那间目光一滞,显然难以置信。

    “好!”身为顾元溪的好基友,建宁王李倓第一个站起来欢呼。随即雷万春、南霁云等人都是扬眉奋髯、扼腕抵掌,兴奋之情,难以言喻。

    “这,这是怎么了?”顾元清只知道自家三哥全中红心,这当然值得喜悦,但从全场气氛来看,好像有些不对劲的地方。

    “唉呀。顾家妹子,你没看到吗,你家三哥用了连珠箭法,射中红心啊。”同为箭术大师的南霁云扼腕兴嗟道:“好个顾家小子,居然隐瞒了自家的实力。隐藏得好深,骗的我们好苦啊。”

    “是啊。”雷万春抑制不住欢忻之情,掀拳裸袖的解释道:“你知道吗?你家哥哥的射法,在古法上是改进周礼‘参连’箭法的一种技艺,称为‘连珠箭’,而江湖上则赞为‘流星箭法’,是一门高超无比的箭法技艺。”

    见顾元清还是一脸茫然、似懂非懂的样子,李倓血脉贲张的笑道:“你没发觉那顾三在最后这三箭齐射的环节里,与史思明、李晟的射法有微妙的不同之处吗?”

    “什么不同之处?”顾元清问。

    李倓忍俊不禁道:“你没看到史思明与李晟在这最后三箭齐射的环节里,都是三把箭矢一齐射出。只有顾三利用时间那难以把握的罅隙,三箭在很短暂的时间里有先有后的依次射出,这就是参连箭法。”

    “啊?”顾元清闻言却是掩嘴惊道:“这样我家三哥不是犯规了吗?”

    “哈哈。”在场几个人觉得顾元清实在傻的可爱,都忍不住大笑不已。

    雷万春掀起袖子,很豪爽的大笑一声,不厌其烦的向其解释其中的道理:“顾家妹子啊。你要知道,这世间从来就是以成败论英雄的。你家三郎这次不按常规的射箭方式,倘若它没有射中、或者射的不好,那就是无法无章,那就是故弄玄虚,那就是在闹笑话。”

    “但是——”李倓笑着补充道:“但是他成功了,他赢了。所以在别人看来,那就是达权通变、是高世骇俗,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你哥哥,很厉害啊。”南霁云喟然一叹。

    “章仇大夫,这是怎么回事?”秦国夫人杨玉珮不明所以,便向处于下席的章仇兼琼请教。

    “回夫人。”章仇兼琼起身拱手答道:“这顾元溪利用了连珠箭术射中了箭靶红心,故而引起许多人的惊叹。”

    “这连珠之术,很了不得么?”秦国夫人脸色一红,但还是决定虚心请教。

    “回夫人。”章仇兼琼道:“众所周知,礼、乐、射、御、书、数是周朝的‘君子六艺’。所谓参连箭法,是周朝射礼里面,五种射法的一种。所谓射礼五法即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顾元溪使用的箭法,民间又称之为连珠箭或流星箭,是古人改进参连箭法的一种技艺,是很高明的一种射法。”

    “回夫人。”万春公主李婧宸解释道:“这连珠箭法,其原理是三箭同时扣在弦上,其中第一箭要慢,然后快速射出第二箭。这第二箭要比上一箭稍快。再然后第三箭又要比比上一箭稍快。所以这种箭法,在发箭时间上,的确很难把握时机。”

    她说完,偷偷往远处顾元溪身上瞥了一眼,却见他意气风发负手大笑。忽然想到早上洗澡被偷看的那一幕,却没有之前的那种愤怒与羞意,只觉得自己心头撞鹿,脸色一红,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样说来,那顾元溪不是应该算违背规则了么?”秦国夫人杨玉珮也是外行人,同样问出跟顾元清一样毫无营养的话语。

    “非也。”章仇兼琼失笑道:“这凡事不能以表面上,若是从规则上看,这顾元溪或许确有投机取巧之心。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参连箭法极为难得,况且全中红心,其蕴涵出来的技艺表现,要比史思明、李晟两人高明不少。须知,这三箭参连虽然是有先有后,但本身这时间极难把握,箭矢出弦本便是须臾之间的事情。这顾元溪能在刹那之间,射出参连箭法,其弓术箭法自然极为高明了。”

    “这顾元溪居然如此厉害?”秦国夫人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