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离大树十几米的地方,一个人正蹲在那里,手里拿着一把大剪刀,咔嚓咔嚓剪草。
这个人正是西远,他一边剪草,一边嘴里反复哼着一句歌,“每一次当爱再靠近,都好像在等你要怎么回应,天地都安静,唯一不安的是你的决定。”
他哼两句,树下玩耍的娃娃就一边玩耍一边用童稚的嗓音跟着哼唱一句。
卫成:
他哥想唱歌,私下里给他唱唱就好了,这么光天化日的,当着孩子们的面,不是为老不尊,要教坏孩子们嘛?!
不过,嗯,这首歌头一回听他哥唱,真的挺好听啊。
“二爹爹!”树下玩耍的孩童,看见了卫成,老远的喊道。
听见孩子们喊卫成的声音,西远也立马抬起头,看见卫成旁边还站着俩人,估计刚才自己哼的歌也被人家听了个正着,不禁老脸一红,连忙起身站了起来。
家里的草地本来由周叔来照看和修剪,不过,卫成嫌他哥太懒,太缺乏锻炼,所以叫周叔把老榆树周围方圆十几米的地方留着,专门给西远,叫他哥修剪。
西远没法,不想好好的草地,中间一个高帽儿,只好屈从于卫成的淫威,不过,他可不是一下子就把这些剪修好,那还不得把他累死,他是每天剪一点儿,每天剪一点儿,把这些青草一直控制在某个高度,这样既达到锻炼的目的,又累不着他,完全当作个乐趣干了。
卫成虽然对西远懒人想的这个懒法儿比较无语,不过,看效果还不错,就没有反对。
这片草地,他们俩,每天茶余饭后,没事儿喜欢来溜达溜达,连奶奶有时候都会过来瞅瞅,用老人家的话说,这草绿莹莹的,瞅一瞅,心里都跟着敞亮。
“回来了?”西远一手拿剪刀,一手擦了下额头的汗,笑着跟卫成打招呼,想跟另外俩人打个招呼,没认出来是谁,不过,既然卫成能领着人回来,关系一定不一般。
“嗯,这是李二和宋三,你在永宁关见过的,我那俩结义兄弟。”卫成一看,就知道他哥没认出来,连忙给说明。
“西大哥!”李二和宋三给西远抱拳施礼,西远手里拿着剪刀连忙回礼。
看见西远后,宋三眼底的神情又暗了暗,这个人,比他大六七岁,如今看着,却比他还要年轻。
距离当初永宁关见过,过去了近十年,西长关的模样却没有啥变化,一点都不像三十多岁的人了,十载光阴,在这个人脸上找不到一点儿痕迹。不仅如此,整个人看上去精神气更好,神态更悠闲,更具味道,更耐品了。
这样的神态,只有环境安逸生活幸福的人才会有啊!
反观自己,比人家年轻那么多,面颊却早早染上了岁月的风霜,心态也老了很多。
而大哥卫成,更是一副对生活满足得不得了的样子,满眼满脸满身仿佛都写满了我很幸福我很快乐这样的字眼儿。
这样一对幸福的人儿,他宋三有啥本事,有啥自信去掺合一二啊!
如果说没见到西远前,宋三心里对卫成之间的感情未尝没有一点点希翼,而见到西远后,那点微弱的希望之火,则彻底熄灭了。
人家俩人之间,那一对视间的心有灵犀,外人是无法插足的。
这世间,原来真有这样的一对人,不但在一起了,还能够一直幸福快乐过着日子!
“过来,叫李叔宋叔。”几个孩子这时跑过来了,卫成叫小家伙们喊叔,并且把自家几个娃介绍给李二和宋三。
“走吧,饭菜估计好了,咱们吃饭去。”西远把大剪刀递给过来的周叔,在草地边缘的水盆里洗了洗手,招呼大家道。
“哦,吃饭喽,吃饭喽。吃酱牛肉喽。”几个小家伙一边喊,一边往院子里跑。
“这几个淘小子,跟小马驹似的,真招人稀罕。”李二嘿嘿笑着称赞道。
“淘的没边儿,隔几天就得提溜过来训一顿。”卫成和哥哥并肩往前院走,回头跟李二道。
“淘点才好呢,都说淘小子出息人。”宋三回过神来接话道。
院子里,饭桌已经摆好,王伯听卫成的吩咐,把西远酿的高粱酒拿出来两坛子,就着傍晚的微风,几个人边吃边聊。
“呦,这是老相好的追你来了?”李二宋三走后,夜晚的灯下,西远酸了吧唧的道,他就不信,卫成看不出来宋三对他有意。
“没事儿,明儿我教李二两招,你就不用瞎吃醋了。”卫成笑嘻嘻的亲了下西远。
“去,一股酒味。咋?李二对宋三有那个意思?”西远大巴掌把卫成脑袋推走。
“当然,不然,多好的兄弟,也不至于形影不离不是?”卫成一副胜算在握的模样。
“你有啥招?”西远经不住好奇心驱使,凑近了问道。
卫成:“想知道?”
西远:“嗯。”
卫成:“想知道啊,”卫成拉长了声,“不告诉你。”
西远:真想大巴掌呼死他。
不管西远怎么追问,卫成都不说,后来西远使了必杀技――嗯,唱了一首情歌给卫成,然后,陶醉在歌声中的卫成,稀里糊涂就把心里的招儿秃噜了出来。
“还能啥招,把人往炕上一摁,先把事儿办了。挖到篮子里的菜,宋三再折腾也跑不出李二手掌心儿了。我跟你说,这招非常灵。”卫成神神秘秘,顺嘴咧咧呢,突然感到气氛不对,怎么有些冷捏?
“好啊你,卫长山,当初是不是就用这招对付我的?”西远炸毛了,双手掐着卫成的两腮,恶狠狠地道。
“哦哦,不素(是),不素(是),咱那素(是)成滋说这(情之所至)!”卫成急忙辩解,不过腮帮子被掐,话说的不清楚,很不具备说服力。
两个人打打闹闹了大半夜,老夫老夫了,西远也不会掐着小辫子不放,所以,最终还是形式一片大好。
不过,卫成跟他哥面前,还是连着几天嘴里涂了蜜似的,话说的要多好听有多好听,听的西远都觉得浑身腻得慌了。
这天,卫成回来,神神秘秘地跟他哥说了俩字:“成了。”
西远:“啥就成了?”这没头没脑的,啥玩意成了啊?
卫成:“你这记性,李二和宋三成了呗。”
西远:
卫成:“咋样儿,我厉害吧?这回不发酸了吧?”
西远:“李二把宋三拿下了?”
“当然。”卫成嬉皮笑脸,一副贱兮兮跟哥哥邀功的模样。
“去去,一个两个的,都不是好东西。”西远貌似嫌恶的推开卫成凑归来的大脸,不过,眼底的笑意却骗不了人。
所以,当天某人晚上办事儿的时候,得了不少福利,吃的心满意足兴味盎然。
感情的世界都是自私的,谁愿意情敌就在自己爱人身边,每天虎视眈眈呢?
卫成治军贼严,不过,彦绥卫所的待遇的确是好,不光有朝廷发放的饷银,而且,卫成还领着这些士兵,在卫所辖区内的山坡沟沿那里,种植了许多药草,这些东西都是多年生植物,种下去,大家轮流照看一下就好,每年按时采摘收获,能得到不少银钱。
赚得的银钱,卫指挥除了用于军营建设,剩下的,全部分给了手下,所以,彦绥卫的兵士,感到自己非常幸运,所得银钱,既能自己攒一些,留着以后成亲娶媳妇,又可以把一部分寄回老家,孝顺父母。
不过,卫指挥说了,他能给大家谋福利,大家也要争气,上下齐心,保一方平安。所谓士为知己者死,都是热血男儿,真正对一个人服气了,抛头颅洒热血都在所不惜。所以,彦绥卫上上下下,士气好的没法儿说。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麦收时节,西远忙碌了一天,傍晚时分,瞧天气还早,沿着路两边的绿荫,牵着马,慢慢地向别院的方向走去。
路两边的麦田里,村民们正在忙着收割,灌饱了浆的麦子,垂着沉甸甸的麦穗,一片金黄的海洋里,风吹麦浪,沙沙作响。
夕阳下,映着漫天的云霞,一匹红骏马飞驰而来,望着马上人矫健的身姿,西远情不自禁的翘起了嘴角。
滚滚红尘中,原来真有爱情来过,他身处其中,再无怀疑。
马上人来到西远身边,纵身跃下,红马打了个响鼻,凑过头来,在西远肩膀上拱了拱。卫成推了红马头一下,和哥哥一起,并肩往家的方向走去。
是的,家,他和哥哥共同拥有的家,是这世界上最温暖最踏实的所在,就在这金色麦浪的最深处。
全文结束
第190章 番外1()
卫成担任彦绥卫指挥后,励精图治,将卫所的兵士训练得如狼似虎,与曾经的虎豹骑不遑多让。
卫所各项事宜处理妥当了,兵士训好了,当然不会每天只是闲来无事,例行巡查就完事大吉,要知道,卫所负责的几个县里,可是还有胡子盘踞,不用说别的地方,光彦绥,就好几个。
因此,待兵精粮足,检验成果之时,卫成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荡平管辖境内的匪寇。哪个匪窝会是第一个倒霉蛋呢?卫成的目光,越过莲花村的大树林,望向东面隐约起伏的山头。那是野马山,也被当地百姓称为东山的。
为嘛卫成第一个就瞄上了野马山,要知道,他当宝贝一样供着的哥哥——西远西长关,一辈子没吃过啥苦,一直优哉游哉过日子,唯一的一次,嗯,就是那年,被野马山红松岭的胡子给绑架的那一次。
事情过去十多年,许多人对此已经淡忘,连西远本人都不大能想起来,即使想起来,也不很在意了。
不过,他自己不在意,并不等于卫成不在意,所以,卫成第一回把兵士们拉出来实战,地点就选中了野马山。当然,野马山中好几个绺子,最先被拿来开刀的,跑不了红松岭上红松寨。
红松寨的日子,怎么说呢,要说好过,那也是非常的不错,因为现在百姓富庶,他们随便下山打个劫,收获就相当可观。不过,自从建立了彦绥卫后,土匪们的日子没那么滋润了,开始谨慎起来,说白了,谁也不想没事儿往枪口上撞就是了。
胡子怎么知道彦绥建立卫所的?
当然是派人哨探来的啊。
别看人家是土匪,住在山上,那也是有专门的情报人员,没事儿下山溜达溜达,打听打听,瞧一瞧看一看的,随时掌握当地最新情况,随时探听衙门最新动静。
所以,彦绥卫刚刚建立,很多百姓还不知晓呢,人家胡子就都知道了。一开始,胡子很紧张,自古邪不压正,真要是冲着他们来了,那日子必定不好过。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可彦绥卫成立好几个月了,愣是没一点儿动静,也没听说去打哪个绺子啊?难道,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况且,卫所指挥是他们本地人,莲花村的,卫成卫长山。
卫长山呢,早些年倒是有人提过,十六岁独闯红松岭,救出哥哥。后来呢,就没怎么听着这个人的信儿了,据说是从过几年军,然后解甲归田,管着家里那些营生,未有啥能耐彰显出来。
把卫所指挥打听了个底掉,又看卫所一直没有啥行动,胡子们渐渐安心了。看来,卫长山知道他们这些绺子不好惹啊,不敢硬碰硬,给自己找事。
不用说别的,以前衙门里派人来围剿,他们往深山老林里一钻,那些差役愣是找不着,最后只好蔫头耷拉脑的回去,估计卫所的官兵来了,也是这个熊样儿。
去除了心中的顾虑,正好赶上大秋,地里庄稼金灿灿的向人们招手,胡子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连忙派人下山哨探,看看怎么把寨子里明年的进项预备出来,百十来口人,要吃要喝,不是个小事啊。
计划制定的挺好,刀枪磨的锃光瓦亮了,没等下山呢,哗啦啦,山寨前来了一队人马,正是卫所的官兵。
真是来的太不是时候了!还让不让人家好好打个劫了!
胡子老大许大眼领着李二鬼、黑老三、冯四愣子、猴子老五四个兄弟,提刀上马,带着众匪徒前去迎战。
寨门一开,放眼一望,好嘛,各个兵士盔鲜甲亮,坐下高头大马,为首仨人,提马阵前,正乐呵呵的看着他们呢。
要说这几个人没啥让人觉得特殊的地方,既不是重瞳,又不是面如黑炭,也未面若寒霜,可怎么看着这仨,就让人觉得浑身上下,嗖嗖嗖往出冒凉风呢?
几个头领身下的坐骑不约而同的往后“踏踏踏”退了几步,其他喽啰更不用说了。
“小子儿,既然来了,今天四爷爷跟你们会一会!”可能觉得刚才没等打,也没等人家吓唬一二,自己这边就往后退,有些丢脸,五个头领里面的老四先沉不住气,率先出来迎敌。
冯四愣子人虽然愣了吧唧一些,不过,并不是一点心眼没有,所以,出来后,他既没有冲着中间的卫长山去,嗯,十六岁就敢独闯他们红松寨的人,再令名不显,那也不是普通人能招呼了的,所以,冯老四果断的略过卫成。
而左边那个大个子,长得结结实实,非常魁梧,一看武力值就很高,所以,冯四也很聪明机智的给略过去了。
手里的长刀,专门对着右边这位,看着个子挺高,却很瘦削的点指,这等于点名要跟宋三比划比划。
“嗬,三儿,你还挺受欢迎啊。”李二见了,哈哈大笑,转过脸来对宋三道。
宋三没理他,从打李二有一天晚上将宋三拿下,宋三就高兴时理理他,不高兴任李二如何打进步都懒得搭理,说白了,他还没从失去一段感情,又不期然的开始了一段新的感情中回味过来。
接受一个人,是需要过程的,李二和宋三的感情之路,正在进行时。
宋三没理李二,不过对冯四还比较热情,看冯四点名要跟他一战,二话没说,催马上前,手中搂头刺过去了。
冯四一看,急忙拿刀抵挡。
要说冯四那两下子,平时打家劫舍,欺负欺负老百姓或者手底下喽啰还行,真正和官兵对上,又是和曾经虎豹骑的老人对上,那,真是不知一提。没三五个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