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特战兵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特战兵王- 第7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美国的陆军,总共也就一个连,而且战斗力极其低下。

    ps:追更的同学,没书看可以看看我的老书《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这本老书虽然没有驻马太行侧爽,但是就写作水准而言,却要高出驻马太行侧一个档次,是真正的良心之作,喜欢铁血抗战的同学千万不要错过,关键是,这还是一本已经完结的老书:老兵不死,只是渐凋零。

第1123章 事态平息() 
“那我去找巴特勒。”史蒂夫一咬牙,说道,“求法军出兵,英军、美军再加上法军的一个步兵团,应该足够了,我就不信还镇压不了。”

    史蒂夫却摆了摆手,说道:“先不说能不能镇压得了,做个假设,假设集中英法美三国联军,真的能够镇压了孤军营,那又怎么样呢?你能保证孤军营不会在被联军消灭之前杀掉所有人质?如果人质全部遇害,我们就完蛋了。”

    弗格森便立刻哑了,是啊,如果人质全部遇害,他们两人的政治前途肯定完了,不仅他本人会被解职,史蒂夫这个驻外公使也是当不成了,史蒂夫因为是贵族出身,今后未必就没有起复的机会,但是他弗格森却很难有出头之日了。

    好半晌后,弗格森才非常郁闷的说道:“难道,真的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恐怕是真没有了。”史蒂夫摇摇头,又说道,“其实,招安也不失为好的办法,不仅可以确保所有人质的安全,更可以保住大英帝国的国家尊严,当然了,也用不着讳言,这么做还可以挽回我们俩的政治生命。”

    弗格森说:“可是他们提出来的条件,实在太苛刻了。”

    弗格夫却摆了摆手,说道:“谈判嘛,无非就是漫天要价、坐地还价,姓徐的所说的未必一定是底价,内阁也未必一定就会拒绝,任何事情,在没有尝试过之前,永远都不要急着下结论,将军阁下,你说对吗?”

    弗格森说:“那就,试试?”

    史蒂夫点点头说:“试试。”

    史蒂夫和弗格森决定试试,于是试着给内阁发了一份咨文,在咨文里,弗格森和史蒂夫详细的介绍了孤军营事件的起因以及过程,在咨文中,弗格森淡化了英军所遭受的惨败,只说是遭受了孤军营的无耻偷袭,因而失败。

    史蒂夫的被俘更是变成了,孤身进入到虎穴与孤军营谈判,然后惨遭羁押,这一改,史蒂夫立刻就从一个被动的胆怯的俘虏,变成了一个公而忘私、孤身犯险的孤胆英雄,整个人的形象立刻就变得高大起来。

    紧接着,两人又在咨文里重点提到了日本人的无耻阴谋。

    当然了,这个阴谋肯定、必须是史蒂夫和弗格森根据日军以及汪伪七十六号的种种异动判断出来的,然后又是史蒂夫鼓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孤军营,与廓尔喀营并肩作战,一起联手挫败了日本人的阴谋诡计。

    在咨文的中间,史蒂夫又和弗格森非常诚恳的,提出了解决孤军营事件的方案,这个方案就是招安,将孤军营改编为巡捕营,负责公共租界自敏体尼荫路以西区域的治安,同时由公共租界工部局发给军饷及武器弹药。

    在最后,史蒂夫和弗格森以非常含量蓄的提出,孤军营希望内阁或者租界工部局能够提供一笔“数额较为合适”的安家费用,这笔所谓的安家费用,就是史蒂夫和弗格森计划中用来购买机械设备以及武器弹药的费用。

    很显然,弗格森和史蒂全都认为,直接将提供三个师的给养以及一家小型兵工厂的全套设备加入到谈判中,是极其不合适的,内阁根本不可能答应,到时候只能是他们两个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所以,只能想办法转圜。

    只要内阁同意提供这笔安家费用,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只要有钱,他们完全可以从美国购买武器弹药以及机械设备,且可以将事情做得滴水不漏,既使这笔安家费用不足以支付全部的开销,也可以从别的渠道弥补,这也是不成文的规矩,内阁给海外拨款时,从来就不会足额拟付,而是只会拨付一小部分,不足部分自己想办法。

    所以说,解决办法都是逼出来的。

    (分割线)

    史蒂夫和弗格森的陈情咨文很快就摆到了英国首相张伯伦的书桌上。

    只不过,当漂亮的女秘书将咨文放到张伯伦的案头,并且说明这是关于上海孤军营事件的咨文之后,张伯伦却无比疲惫的摆了摆手,皱眉问道:“安娜,这咨文是谁写的?上面又说了些什么?你说给我听听吧。”

    张伯伦的言下之意,是不准备看咨文了。

    事实上,张伯伦现在也确实没这个精力。

    因为军情六处昨天刚刚截获了一条苏德之间的绝密情报,情报显示,苏德两国居然正在暗中密切的磋商,准备缔结互不侵犯条约!这对于英国来说,尤其是对于一直奉行绥靖政策的英国首相张伯伦而言,简直就不啻于晴天霹雳!

    一直以来,张伯伦对于德国采取的都是绥靖纵容的国策,而其目的也十分明确,就是为了要把德国这股祸水引向苏联,但是现在,德国居然是要和苏联缔结互不侵犯同盟,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德国要跟苏联握手言和,也意味着德国要集中全力向西攻略西欧,更意味着张伯伦的绥靖政策的全面破产!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苏德两国仅仅只是磋商,并没有正式签订条约。

    但既便如此,张伯伦的工作重心也完全转向了这件事情,首先是确定苏德两国到底有没有真的在暗中磋商这样一个互不侵犯条约,如果确定了真有,那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不惜代价破坏苏德两国的谈判,绝对不能够让他们签订这样的条约!

    在晚天晚上,张伯伦和内阁的十几个幕僚开了一晚上会,商量的就是这件事情。

    所以,现在,张伯伦是真的没精力再管上海这边的事情,因为跟德国的事情比,上海或者说中国的事情,简直微不足道,因为中国无论如何也不会威胁到大英帝国的生存,而德国却是可以切切实实的威胁到英国的生存的。

    安娜便打开咨文,挑主要的跟张伯伦说了一下。

    张伯伦听完之后,不耐烦的摆了摆手,然后说:“大英帝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远东并非核心利益所在,既然史蒂夫公使和弗格森准将说可以招安,那就招安吧,好歹这么做大英帝国的面上也过得去,另外日本人那边一定要提出严正警告。”

    张伯伦对于日本人还是很警惕的,因为日本人也是可以威胁到英国的,日本虽然不能像德国一样威胁到英国的生存,但是却可以威胁到英国在世界秩序中的地位,这是因为,如果日本出兵占领了上海和香港,而英国却无法给予有力反击,那么这就势必会严重削弱英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威信以及地位。

    此时,英国对中国和日本的态度,跟后世美国对中国还有菲律宾等小国家的态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后世美国对中国往往很严厉,但凡中国有一丁点的小动作,都会招致美国的激烈反应,但是对菲律宾等小国却很是容忍。

    而这,就是作为世界霸主的离岸平衡政策。

    所以,日本人但凡有一丁点妄动,英国就得严厉警告。

    好的,女秘书答应一声,又抱着咨文转身出了办公室。

    很快,英国内阁的回复到了上海,内阁同意了招安的方案,并且全权委托英国驻华公使史蒂夫和驻沪英军司令官弗格森准将为招安大使,负责跟孤军营磋商招安事情,由此,惹出轩然大波的孤军营事件就这样平息了。

    所以,帝国主义全部都是纸老虎。

    (分割线)

    两天后,重庆,在蒋委员长官邸。

    “完了?”蒋委员长看着外交部长王宠惠,难以置信的道,“就这样完了?”

    “完了。”王宠惠摊了摊手,苦笑着说说,“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孤军营,而只有租界西区的巡捕营了,也真是没有想到,闹到最后竟然会是这么个结果。”

    “巡捕营?”蒋委员长黑着脸道,“不是巡捕房么,怎么又有巡捕营?”

    王宠惠说:“租界西区的这个巡捕营跟一般的巡捕房不一样,巡捕房的巡长警长还有高级巡捕或者巡警全部都是洋人,而且还得受警务处管,但是西区的这个巡捕营,上至巡警长下至普通巡捕,全都是中国人,而且不受警务处的管。”

    “娘希匹。”蒋委员长便忍不住骂道,“那不变成独立王国了?”

    王宠惠苦笑着说:“是的,根本上讲,差不多就是独立王国了。”

    站在旁边的陈诚、何应钦还有白崇禧等幕僚也是听得瞠目结舌,什么情况?上海公共租界原本就是国中之国,现在又弄出个国中国的国中国?而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国中国的国中国居然还是中国人统治,这实在是太匪夷所思。

    当然,由孤军营改编的巡捕营名义上已经是公共租界的人马了,跟国民政府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至少法理上是这样。

    蒋委员长的腮帮子抽了抽,又扭头问王世和:“孤军营,哦不,是巡捕营,巡捕营的那个司令的来历,军统查清没有?”

    王世和说:“目前还没消息。”

    “娘希匹!”蒋委员长闻言立刻大怒,拿手中的拐杖顿了顿地,沉声说道,“你这就给戴笠打电话,让他们动作加快些。”

第1124章 一个集团军() 
上海,公共租界意大利军营。

    被孤军营羁押多日的人质终于被释放了,不过释放的只是普通人质,一百多意军战俘还有廓尔喀皇家步兵营的战俘并没有立刻释放,徐锐跟史蒂夫说的很清楚,什么时候武器弹药还有机械设备全部到位,什么时候释放战俘。

    史蒂夫和弗格森对此也没有更好的对策,谁让他们处于弱势呢?

    说起来真的令人难以置信,一个身为堂堂大英帝国的驻华公使,一个则是英军驻沪的最高长官,却在面对中国一个区区营级主官时,却居然处于弱势地位,没别的,实在是赶上了英国最困难的时候,而孤军营却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群亡命徒,甚至都不在乎让整个中国给他们陪葬,史蒂夫他们实在是招惹不起。

    史蒂夫和弗格森交涉无果,只能带着被释放的普通人质离开了。

    作为交换,给孤军营也就是巡捕营的第一批武器装备以及经费已经到位,而这也是徐锐答应释放普通人质的前提条件,这批武器装备足以武装一个加强团,三天后,还会有另一批武器装备到位,数量足可以武装一个甲种师。

    人质离开,意大利军营大门内便立刻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孤军营的四百多官兵还有陆续加入的百余国民军老兵纷纷把臂欢呼,庆祝这历史性的胜利,老实说,在开始这次行动之前,他们从未想过最后会是这样的结果。

    谢元、杨瑞还有石长庆等几个连长也是神情振奋。

    石长庆脾气最暴躁,这会也是最兴奋的一个,说:“营座,我怎么跟做梦一样?英国佬就这样认怂了?他们怎么就认怂了呢?简直不可思议。”

    “不认怂?”谢元基本上参与了整个谈判的过程,知道的更多,当下笑着说道,“不认怂还能够怎样?真开战,上海的英军根本打不过我们,就算加上美军法军也是不行,而且真打起来肯定会让小日本捡了便宜,日本对英国的威胁,可比我们孤军营大多了,我们孤军营没想过要吞并整个租界,小日本却是拥有这个野心的。”

    小日本对上海的整个租界确实拥有野心,因为这是一块大肥肉!

    根据史料,此时的上海无论常住的人口、商贸业、物流业甚至于金融产业,都要远远强过日本的东京,是整个远东毫无争议的中心!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江浙的富裕阶层大量涌入到公共租界,更是给租界带来畸形的繁荣,导致上海的贸易产业、加工产业以及金融产业又进一步扩张,而产业的扩张势必会带来税收的剧增,现在单一个上海的税收,就足以养活小日本的几十个师团了!

    可惜的是,上海最精华的部分就是租界,这部分税收却不归日本人所有。

    面对这么大的一块肥肉,要说日本政府不动心、不想要,那是不可能的。

    停顿了下,谢元又说道:“小日本狼子野心,他们想要的乃是整个租界,而我们却不会威胁到整个公共租界的安全,所以只要面子上过得去,英国人也就不计较了。”

    石长庆挠了挠头,又说:“接下来咱们干什么,真就当什么巡捕,管管治安?”

    一听这话,徐锐就知道必须得开个会了,必须给这些孤军营的军官统一思想,并树立一个中长期目标,不然,这些大头兵每天吃饱了没事干,不是堕落了就是心怀不忿,早早晚晚都会生出事情,那时候再亡羊补牢可就迟了。

    当下徐锐把谢元、杨瑞还有石长庆等几个连长带到会议室,开会。

    徐锐接着刚才的话茬,首先问石长庆道:“石连长,你现在最想干什么?”

    “我最想干什么?”石长庆挠了挠光溜溜的圆脑袋,说道,“当然是打鬼子。”

    “对,我们最想干的当然还是打鬼子。”马王爷叶铭和其余几个连长纷纷附和。

    谢元便不失时机的说:“徐司令,你能不能带我们离开上海?就去皖南、苏南或者浙北也行,无论是改编、整编还是收编,我们都没什么意见,只要能打鬼子就行,但是,我们真不想留在租界当什么巡捕。”

    杨瑞也附和道:“就是,巡捕哪是老爷们干的事情?”

    徐锐笑着说道:“然而,英国佬答应的武器弹药可是只兑现了很小一部分,后续还有更多的弹药,还有一个小型兵工厂的全套设备,都不要了?”

    “这个当然得要。”杨瑞连忙说,“我们也不是马上就走,总得拿了好处再走。”

    谢元、叶铭和石长庆等几个连长也是纷纷点头,总之没一个人愿意再留在上海。

    徐锐却摆了摆手,说道:“你们的观念就有问题,要抗战,为什么非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