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特战兵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特战兵王- 第3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笑声止住,**的脸色逐渐变凝重起来。

    片刻之后,**又说道:“这个徐锐,我们可得要保护好喽。”

    朱老总点点头,沉声说道:“是啊,绝不能让徐锐成为第二个尔琢。”

    井冈山时期,王尔琢是红军中不可多得的战将,可惜年纪青青的就为革命献身了,王尔琢要是没有牺牲,那么此刻**在敌后战场上就又要多出一员能征善战的大将,王尔琢可是黄埔军校的一期,相比黄埔三杰也是不遑多让。

    朱老总又说:“老毛,新四军来电说,希望将徐锐的大梅山独立团扩编为五支队,要说兵力数量,独立团现在已经有了九千余人,编成一个支队已经是绰绰有余了,论战功,论能力,徐锐也足以担任支队司令员,你觉得怎样?”

    **慢条斯理点了一颗烟,陷入长时间的思索。

    朱老总知道**正在长考,便安静坐一边等待。

    一支烟抽完,**才说道:“老总哪,独立团扩编支队之事,我看还是暂缓吧,眼下的局面较为复杂,从武汉会战就可以看出来,日本政府已难以为继,完全能想象得到,武汉会战之后,日本政府的对华策略,将由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转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届时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压力将会减轻,蒋委员长的性子你不是不了解,到时他肯定会有想法,这时候将大梅山独立团扩编为支队,岂不是授人口实?”

    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独立团扩编的事,嘴上不能说,但是做还是要做,就比如挺进敌后战场的八路军,从番号上看,还是三个师,不到四万人,但是,实际上呢?现在八路军早已经扩编到四十万人都不止了。

    朱老总说道:“可是老毛,我担心徐锐这小家伙心里会有想法。”

    朱老总提心的是,徐锐立了这么大的战功,不给个支队司令不太合适,蒋委员长甚至愿意给他个军长当,他们**也应该有所表示。

    **却说了句不着边际的话:“老总,我听说黄埔军校的大门口挂了一副对联,上面这样写道:升官发财,行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这话说的是真好,可叹的是,国民党的那些黄埔军校生,现在又还有几人记得这副对联呢?”

    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徐锐当初弃国民党而投奔咱们**,就不是冲着升官发财来的,他要是想要升官发财,当初直接投奔国民党不是更好?咱们**可是给不了他高官厚禄,所以,老总你多虑了。”

    “你说的也对。”朱老总点头,又说,“不过老毛,你看,是不是可以以中央名义给大梅山独立团通电嘉奖?”

    “这个可以有。”**欣然点头说,“还要通报全党全军及各个根据地,号召全党全军所有根据地向大梅山独立团学习。”

    “那就这么定了。”朱老总说,“我回头就去办。”

    **起身下坑,对朱老总说:“老总,会议差不多要开始了吧?”

    朱老总跟着起身,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今天的这次会议,恐怕是要吵架了。”

    “吵架好啊,老话说的好,理越辩越明,古往今来无数次的事例证明,所有的真理都是吵出来的。”**大手一挥,霸气的说道,“而且这次大梅山独立团的空前大胜,使我更加坚信,我们**就是要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武装斗争。”

    分割线

    来自延安的嘉奖电很快就到了大梅山。

    这个时候,大梅山独立团正在漫山遍野的抓俘虏呢。

    小鬼子被军国主义思想洗脑比较严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在任何情形下,就毫不犹豫的切腹自杀,事实上,二战期间日军的几次大规模集体自杀,都是在高级军官的压力下上演的,自发性的大规模的集体自杀,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所以当第十师团的指挥体系遭到摧毁,基层士兵的大规模投降也就不足为奇。

    徐锐看电报的时间,又有十几个独立团官兵押解着一队日军战俘,从徐锐和王沪生所站的山头上经过。

    走着走着,一个日军战俘就噗嗵摔倒在地。

    负责押解的独立团老兵立刻就恼了,解下身上武装带上前就是一通狠抽,抽得那个日本兵惨烈的哀嚎,却就是不肯从地上起来,其实,不是这个日本兵不肯爬起来,实在是他真没有体力起来了,他已经因为严重脱水快虚脱了。

    “快起来,赶紧起来,再不起来老子抽死你!”那老兵却不管这些,挥舞着手中的武装带只顾劈头盖脸的往下抽,只片刻,那个鬼子兵就不再挣扎,人也没了声息,老兵再上前一探鬼子的鼻息,已经只剩半口气了。

第616章 国际影响() 
就在徐锐审理日军战俘的时候,第十师团被全歼一事也在国际上持续发酵,不过最先得知这一消息的,还是西方各国驻华的武官及使馆人员。

    史迪威前段时间刚回了趟美国,不久前刚回武汉。

    史迪威这次回美国是应召回国,向总统罗斯福系统的汇报中日战争的详情。

    由于地缘关系,美国的战略重心始终在欧洲,但是自从进入二十世纪,随着美国国力变得越来越强,对亚洲也开始日渐变得重视,除了着重发展与日本的关系外,对中国的也变得越来越重视,尤其在教育上不惜投入重金。

    美国政府甚至专门从庚子赔款中拿出一千多万美元,帮中国兴办教育,这也成为后世许多公知精英津津乐道的美国帮助中国的一大例证,其实,美国人之所以这么做并非出于所谓的国际友谊,更不是因为中国赔的钱太多,美国政府不好意思才予以返还,事实上,美国政府是企图从教育层面控制中国!

    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写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一分备忘录中说,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的中国年轻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一方面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

    由此可见,美国人之所以返还庚子赔款帮助中国兴办教育,根本上是为了培养中国精英控制中国发展,而事实上,美国人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由于文化教育上的支出,美国对中国的影响持续了百年之久,直到徐锐穿越之前的二十一世纪一零年代,中国都还有不少公知精英对美国模式顶礼膜拜。

    所以还是老话说的对,这世上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爱,国与国之间从来就只有永恒的利益,从来就没有永恒的友谊,美国在历史上确实帮过中国,但是他们都是有所图的,我们可以心存感激,但完全不必为此背负道德的枷锁。

    言归正传,史迪威在回美国向罗斯福述职之后,又被派回到中国。

    结果才刚回中国不久,又恰好赶上了武汉会战,西方各国驻华使馆或办事处,也将跟随国民政府而迁往陪都重庆。

    苏联驻华公使切列夫走进美国办事处之时,史迪威正在收拾行李。

    切列夫直接上前制止了史迪威,急声说道:“约瑟夫,我的朋友,快别收拾了,皖中战场发生大事了,日军第十师团被独立团全歼了!”

    史迪威正在收拾行李的双手,便立刻顿住了。

    好半天后,史迪威才难以置信的说:“切列夫,你刚才说什么?”

    切列夫说:“你难道没听广播?日军第十师团在大梅山被独立团全歼了!”

    “哦,我的上帝,哦,我的上帝。”史迪威连续在胸前划了两个十字,连声说,“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徐锐就一个团的兵力,居然歼灭了日军的一个师团,而且还是全歼?这真的是太疯了,真让人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切列夫说:“刚听到广播时我也不敢相信,以为徐锐不过是在虚张声势,不过从南京那边传来的消息,第十师团被全歼一事竟是真的!上帝,这真是让人不敢相信,大梅山独立团居然全歼了日军第十师团,这可是一个师团啊!”

    日本和苏联虽然不久前才刚刚爆发过张鼓峰事件,不过事态很快就因为日军的退让而得以平息,所以两国并没有真的撕破脸,苏联在南京同样派有观察员,跟踪日军进展,所以很容易就从情报上得以验证。

    史迪威因为刚回中国,各方面的工作还没有交接,所以不知道。

    当下史迪威也不收拾行李了,两人找了家咖啡馆,开始了密谈。

    第十师团被全歼并非是小事,这势必会在国际上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所以切列夫和史迪威得坐下来勾兑勾兑,既便不能使英国加入其中,也必须确保美苏两国在立场上保持一致,给日本政府施加最大的压力。

    在中国事件的立场上,美苏两国基本上是一致的。

    史迪威说:“我们美国政府决定有限介入中国事件,给予国民政府一定的援助,同时敦促日本政府停止正面进攻。”

    切列夫心中冷笑,日本政府已无力维持攻势作战,不得不转向以政治诱降为主,美国政府这时候出面敦促日本政府停止正面进攻,完全是既想当又想立牌坊,一边占领道义的制高点,一边却与日本生做生意大发横财。

    当下切列夫说道:“我的朋友,如果美国政府只能做到这个程度,请恕我直言,国民政府的溃败恐怕是难以避免,日本政府眼下是财政困难,已经难以为继,但是以日本的工业制造实力,最多两年的时间,就能缓过气来。”

    “而国民政府却因为丢失了江浙沿海,导致税源枯竭,再加上**横行,财政只会越发困难,两年之后,等到日军再次从正面战场发动进攻之时,国民政府就将一溃千里,到那个时候,谁都将无法阻止日本吞并掉中国了,我们苏联不行,你们美国也一样办不到。”

    史迪威长时间的沉默,若是按照他的本意,美国政府就应该直接给予中国**巨额军事援助,不仅要帮助**在西北地区创建工业,而且还要向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新四军提供足够的武器装备,帮助他们打败日军。

    这次独立团全歼了日军第十师团,再次证明中国**比国民党靠谱得多。

    美国政府在帮助中国**赶走日军之后,还要帮助**赢得政权,这样就能赢得新生的中国政府的牢固的友谊,有了中国做为基地,将来美国在亚洲就有了稳固的支点,再通过中国控制亚洲就容易得多。

    只可惜,史迪威只是个驻华武官,不足以影响华盛顿的决策。

    由于受到孤立主义的影响,罗斯福并没有采纳史迪威的建议。

    见史迪威不说话,切列夫又说道:“一旦中国并入日本版图,以日本的工业实力,加上中国的辽阔幅员以及海量资源,还有无数的可供压榨的血汗工人,新生的日本将很快成长为一个足以威胁整个世界的巨人。”

    “到那个时候,遭受日本威胁的可不仅仅只是我们苏联,还是你们美国,别以为你们美国远在太平洋彼岸就没事,届时日本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一支规模超过美英两国总和的超级海军,直接威胁美国西海岸。”

    史迪威说:“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不过你应该知道,一个国家的政策存在惯性,我们美国政府的战略转向需要时间。”

    切列夫说:“但是你们也别指望什么脏活累活都让我们苏联干,为干预中国事件,我们苏联已经做得够多了,接下来该是你们美国出力了,如果你真有心,就应该好好的利用日军第十师团被全歼这事大做文章。”

    “好吧。”史迪威终于点头,“我会就这件事向国内写一篇报告,然后再次将我的观点全面阐述一遍,不过这篇报告能不能帮助美国政府彻底走出孤立主义,我也是不敢保证,我们美国可不像你们苏联,参议院那帮大爷太难伺候了。”

    切列夫知道史迪威只能够做到这步,也就揭过了。

    谈完正事,接下来的话题就轻松了,切列夫说道:“再过两个月,我就该回国了,不过回莫斯科之前,我想去一趟梅镇,在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闻名不如见面,我想亲眼见见这个屡屡创造战场奇迹的徐锐,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跟我一道前往?”

    “去梅镇?”史迪威说,“那敢情好,我其实早就想去梅镇了。”

    “真的吗?”切列夫说,“那可真是太好了,这样,我们明天就出发。”

    史迪威说:“明天我约好了跟蒋委员长见面,恐怕是无法成行,后天动身怎么样?”

    “欧凯,那就后天动身。”切列夫耸了耸肩,又道,“趁着还有点时间,我们得赶紧准备一点见面礼,中国人上门访客得带礼物,咱们入乡随俗,总不能空着手去,我的朋友,你觉得我们应该准备什么见面礼?”

    史迪威说:“大梅山独立团打了那么多胜仗,缴获的日械装备肯定不少,所以武器装备他们不会短缺,如果有可能,给他们提供一家小型化工厂或者小型钢铁厂的机械设备,我相信徐锐会喜欢,可惜咱们又提供不了。”

    切列夫说:“你这说的不是废话么?”

    史迪威说:“所以,不如带些药品去吧,如果有可能,再带几个医生去,我相信,对于药品还有医生,大梅山独立团应该是急需的,而这些又正好是我们能提供的,正所谓,惠而不费,你说呢?”

    切列夫说:“那就带药品还有医生前往。”

    停顿了下,切列夫又搓着双手说:“我还真是有些期待这次跟徐锐的会面。”

第617章 天皇震怒() 
切列夫和史迪威回到各自寓所之后,立刻起草了给国内的报告,在第一时间向国内报告了日军第十师团被全歼的消息,并且在报告最后附上了他们的建议,切列夫和史迪威一致认为应该加大对中国的援助力度,不过援助对象应该换成中国**。

    同一时间给国内递消息的,不止切列夫和史迪威两个人,还有英法德意等国驻中国的大使或者武官,这几个国家的大使或者武官倒是没有给国内提出建议,认为应该给予中国**军事援助,不过他们同样从第十师团被全歼这一事实得出了判断,认为日军并没有强大到足以威胁西方的程度,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