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特战兵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特战兵王- 第16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日本,东京。

    当伊藤整一要求撤军的报告摆在大本营的案前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些大本营的官僚们没有想到,瓜岛的局面竟然糜烂到这个程度,不是说帝国海军不断取得胜利吗?为什么反而失去了瓜岛的海空优势?不是说瓜岛上只有两千美军吗,怎么现在又成了有十万中美联军?

    瓜岛的现实打破了所有日本军人战无不胜的美梦,他们终于意识到,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正在渐渐丧失优势,美国人真的已经转入了反攻,很多人开始后悔起来,早知如此,当初为什么要偷袭珍珠港,为什么要激怒美国这只雄鹰。

    陆军大臣后宫淳说道:“事已至此,我军已没有能力夺下瓜岛,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我们必须将瓜岛上的军队撤下来。”

    海军大臣海田却说:“谈何容易,美国已掌握了瓜岛的制海权和制空权,要想将瓜岛上的军队撤下来,需要极大的冒险,海军恐怕并不具备这种能力。”

    日本历来就存在着海陆之争,海军与陆军互相争斗,相互拆台,很多情况下都有体现,此时,后宫淳一听海田吵着撤军有困难,当时就火了,说道:“海田,不论海军还是陆军,都是帝国的国防力量,难道为了保存海军就要白白消耗陆军吗?”

    一旁的陆军副总长秦彦三郎中将连圆场说道:“现在我们应该同仇敌忾,而不是还在这里做争执。”

    海田心知自己的话确实有些过分,也就借着秦彦三郎的话就坡下驴,口中说道:“我又没说海军不出动,同是帝国的力量,海军自然对陆军不能见死不救,就让近藤信竹安排船只,利用夜色将瓜岛上我军的部队全部撤回到拉包尔。”

    “既然如此,我们立即行动,晚一天行动,岛上的部队就会多一分损失。”后宫淳可不想陆军精锐的第二师团就此被中美联军消灭,所以很是急迫。

    “好,我立即电报近藤信竹,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行动……”

    日军大本营做出了让瓜岛日本日军撤出战斗的决定,然而日本天皇却并不甘心就此失败,在海田等人的反复劝说下,才同意了这份撤军计划,这也意味着,日本已放弃了瓜岛,直至一九四三年一月,瓜岛日军终于全面撤离……

第2568章 政治高手() 
被美国佬的飞机大炮和徐锐的三团一通胖揍之后,小鬼子终于明白,想占领瓜岛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1943年1月,日本鬼子开始从瓜岛撤军,为了防止撤军被中美联军发现,日本鬼子还玩了一个声东击西的小把戏。

    首先,日本鬼子不但没有撤兵,反而将第38师团的七百多人再次送到了瓜岛,这样一来,就给美国佬一个假象,那就是日本人还在继续向瓜岛增兵。

    随后,为了掩护日本鬼子撤退部队的安全,日本集结了三百多架飞机于拉包尔,随时待命起飞。

    美国佬立即侦察到了鬼子的这个动作,于是立即派出大批飞机展开了对拉包尔的空袭,炸毁日本鬼子的飞机50多架。

    不得不承认,小鬼子真的要动起脑筋来,美国佬还真看不透,虽然日本鬼子在拉包尔的飞机有所损失,但是却也掩护了日本鬼子的地面部队撤退,瓜岛地面部队撤退的行动进行的很顺利。

    直到日本鬼子登上了运输舰,美国人才发现了日本鬼子的真正企图。美国佬当即派出多波次飞机发起对日军运输船队的空袭,但是遭到了日军的拦截,双方互有损失。

    截止到1943年2月7日,日军1万多人的登陆部队大部分从瓜岛撤出,美军全面占领瓜岛,瓜岛战役终于以美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整个瓜岛战役,是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发起的第一次局部反攻,在这场旷日持久,长达半年的战役中,美日双方一共经历了六次大规模海战,日本鬼子在瓜岛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从些彻底由战略进攻转入了战略防御。

    日本鬼子在瓜岛战役当中战死了近三万人,损失的飞机高达八百架,航母四艘,其余军舰二十三艘,运输舰十六艘,日本联合舰队损失惨重,特别是四艘航空母舰的损失,以及大批有经验的优秀舰载机飞行员的损失使联合舰队元气大伤,从此基本上失去了在战略上的进攻能力。

    与日本鬼子相比,中美盟军损失也不小,一共战死6000多人,损失飞机高达300架,军舰24艘,运输舰3艘。

    虽然中美盟军也损失巨大,但比起日本鬼子来伤亡却要小很多,特别是徐锐的三团,只伤亡了百余人,其中受伤还占了大多数,在休养了一段时日后再一次重返队伍,所以,三团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新六军与因为加入瓜岛争夺战比较晚,所以损失也不大,总共损失了不到千人,而美国佬的损失却很大,这其中包括海上的损失,也包括空军的损失,所以,美国登岛的陆军与海军陆战队实际上损失也不是很大,反倒是日本陆军的精锐部队第2师团遭受到了重大的损失,第二师团登岛的两万余人,最后只剩下了不到三千人撤出瓜岛。

    日本军事当局再也无力发起新的进攻。日军的澳大利亚作战计划无法得到实施。而美军则在瓜岛和所罗门群岛海战取得了胜利,促成了澳大利亚军队和美军在新几内亚方向的反攻。从此,战火一步步燃烧到了日本本土。

    瓜岛争夺战中,中美盟军所表现出来的强悍战斗力给了日本鬼子以极大的震慑,他们终于意识到,中国在与美国联合之后,所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强是极为震撼的。

    日本鬼子的当权者不得不反思与中国的关系,于是,在日本的内部,很多人提出了要与中国讲和的想法。

    日本人的如意算盘打的很好,如果和中国和谈,就可以将在中国的数百万军队撤出,然后集中全力打赢太平洋战争。这个意见得到了皇室的同意。

    随后,代表天皇的特使亲赴中国,通过某位中间人,与重庆政府的蒋委员长取得了联系。

    当重庆政府的蒋委员长得知日本特使想要来到重庆时,立即让人阻止了他,不过蒋委员长并没有将话说死,而是问了问日本人开出的条件。

    日本特使就将自己的条件都开列出来,主要是,恢复七七事变前的态势,日本军队全部撤出山海关,双方以山海关为界。

    蒋委员长听到日本人的这个条件时不由哧之以鼻,在七七事变刚刚爆发之时,蒋委员长也曾经向日本人请求过停战,当时蒋委员长的要求就是恢复七七事变时的中日态势就可以,可是当时日本鬼子兵锋正锐,正想着三个月灭亡中国,直接把蒋委员长的话当成了狗放屁。

    之后日本鬼子扶持了汪精卫政府,所以也没有与重庆政府进行和谈,此时日本人又提出了和谈,可惜对于蒋委员长来说,日本人的动作晚了,而且时过境迁,国内外的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时的中国,已经不是七七事变时的中国,国民政府军委会下辖着着二百八十多个师,随着美援的不断进入,国民政府正在不断组建新的部队。

    在华北,八路军已经控制了大部分的农村,从外部环境来言,七七事变时,中国孤立无援,而现在,美苏中英等数十个国家已经组成了反***联盟,盟国的实力对日本等***国家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在这个时候还想用七七事变时的条件来敷衍自己,日本人岂不是把蒋某人当成了傻子?

    所以,蒋委员长断然拒绝了日本特使所提出的和谈条件。

    日本特使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临走时还问了一句:“如果和谈的话,中国想要什么条件?”

    中间人就说:“蒋委员长的意思是,恢复到九一八事变之前的态势就可以了。”

    日本特使当时脸就绿了,要知道,现在的东北,日本成立了伪满洲国,经过这十一年的发展,现在的伪满洲国已经成为了日本重要的物资补给与工业基地,其工业产值直追日本本土,在这个时候,日本怎么可能把东北还给中国呢?

    于是,日本特使灰溜溜的离开了中国。

    而蒋委员长也没有闲着,当即将日本人找自己谈判要和谈的想法通过秘密渠道通知了罗斯福总统。

    说起玩政治来,蒋委员长绝对是行家里手,合纵、连横用的无比纯熟,早在军阀混战时期,蒋委员长联合苏联和共产党进行了北伐,打垮了北洋军阀,然后又联合原是北洋军阀的张学良干掉了冯玉祥,取得了中原大战的胜利,政治手腕之灵活与纯熟世之罕见。

    此时,蒋委员长又将合纵、连横的策略用在了美国人的身上,与中国五千年累积的智慧相比,美国人显得是那么单纯可爱,罗斯福当即给蒋委员长发电,要他立即停止与日本的接触。

    蒋委员长就说:“中国现在很贫穷,很落后,中国不想打仗,想要和平,如果实在要打下去的话,美国人必须提供给中国更多的物质援助,包括更多的武器弹药,更多的生活用品,更多的美钞等等……”

    罗斯福已经连任了三届总统,绝对是一个政治上的老手,不过论起政治手腕,他又哪里是蒋委员长的对手,罗斯福当即表示,要增加对中国的援助,中国千万不能单独和日本议和,于是,蒋委员长赢得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桩难得的外交胜利,挟洋以自重大获成功。

    事实上,罗斯福对中国感情很特殊,他的母亲与姨妈在中国香港都生活过一段时间,他对中国很有好感,当然,在政治家的眼中,好感归好感,一切还是要以国家利益为先,好在中国现在与美国在一条船上,同舟共济,为了增进这种友谊,所以罗斯福邀请宋美龄访美,蒋委员长的夫人外交就此展开。

    此时的宋美龄正在南美进行访问,在得知罗斯福总统邀请自己做客时,宋美龄受宠若惊,她知道,这次邀请,说明了中国在美国人心目中地位正在不断加重,这不但是自己与蒋委员长的一个胜利,更是中国的一个胜利,于是,在一九四三年二月,宋美龄辗转各国,来到了美国。

    此时的太平洋战争,瓜岛争夺战刚刚结束,美日双方再一次进入了一个缓冲期,因为暂时没有大事,同时应宋美龄女士的意愿,罗斯福总统决定接见一下在太平洋战争中作战的中国将领,当然,宋美龄女士也要接见他们。

    于是,罗斯福总统派专机将廖耀湘、王耀武、徐锐接到了华盛顿。

    事实上,罗斯福总统也知道徐锐的身份很敏感,原本不打算让他去见宋美龄女士,可是宋美龄女士却强烈要求见到徐锐,于是罗斯福总统的专机将徐锐也拉到了华盛顿。

    此时的徐锐并不了解自己所要面临的是一个什么局面,不过却也听说了宋美龄女士要接见自己,心中不由暗想,宋美龄女士见自己到底安的什么心。

    虽说表面上,八路军也属于国民政府的管辖,但事实上,蒋委员长与八路军总是心有芥蒂,颇有些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味,在这种情况下,宋美龄为什么地灶要见自己呢……

第2569章 白宫女王() 
徐锐来到华盛顿,下了飞机后直接来到了酒店入榻。在酒店的大厅里,徐锐与王耀武、廖耀湘三人见到了一个精神矍铄,很是和蔼的老者。

    看到三人身着美式军装进入大厅,老者眼睛一亮,大步走了过来,口中说道:“欢迎三位将军凯旋而归。”

    三人很是诧异,看老者举止言谈不俗,心知必是一位重要人物,廖耀湘就问:“请问这位先生的姓名。”

    老者哈哈一笑,口中说道:“鄙人是中国驻美国公使胡适。”

    “胡适?”三人同时一惊,胡适的名字可是响当当的,闻名整个中国近代,他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共获得过36个博士学位,曾经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被国际学者公认为中国文艺复兴之父。中国新文学,哲学,史学的开山之人。

    想不到面前这位和蔼的老人竟然是中国有名的大学者胡适,徐锐三人肃然起敬。

    徐锐就说:“先生专程在这里等我们?”

    胡适一点头说:“不错,我即将卸任驻美公使一职,临走前想看一看三位将军的英姿,三位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我堂堂中华毕竟不颓,有这样的将军,必能扫除倭寇,兴我中华。”

    “先生谬赞了。”廖耀湘说道。

    三个人早就久闻胡适的大名,在他面前不敢造次。

    胡适就说:“今日有幸能与三位将军相见,心愿足矣,我这几天就要回国去了。”

    徐锐说:“先生为什么要回国?”

    胡适就说:“任期以满,自然要回国,只可惜这次夫人在美的一切,我无缘见到,三位将军珍重。”

    胡适并没有过多的言语,当下与三人作别,虽然与之只有片刻的交流,但徐锐对胡适的印象不错,觉得胡适倒是一个很不错的人,不过他似乎有些欲言又止,应该有什么话没有说出来。

    与胡适分别之后,徐锐进了房间,心中却在想着,宋美龄想要见王耀武与廖耀湘到是情有可原,他们两个毕竟是国民政府的人,委员长的嫡系,自然是要勉励一番的,可是自己却是八路军的人,与蒋委员长的政见不同,宋美龄要见自己做什么呢?难道真的只是好奇心这么简单吗?

    管他呢,明天自然就知道了,想到这儿,徐锐打了个哈欠,沉沉睡了过去……

    宋美龄访美,罗斯福总统为了争取与中国的合作,给予了宋美龄很高的待遇,她到白宫下榻。

    1943年2月18日,宋美龄成为第一个在美国议会和国会的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说的外国人。

    此时美国人的注意力大多在欧洲上,然而宋美龄知道,自己必须说服美国人将注意力转移到亚洲,去关注中国的抗战,以此为中国赢得更多的同情与物资的资助。

    在争得了罗斯福的同意后,宋美龄又去美国各地发表演说,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总计有超过25万人听过她的演说。

    宋美龄以其优美的仪态、高雅的风度和适度的言谈,赢得了罗斯福夫妇及美国人的敬佩。因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