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特战兵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特战兵王- 第1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费宝贵的航空燃油及弹药,但是陈纳德在中国组建了飞虎队之后却用事实证明,以多机对单机,是很高效的空战战术!

    正是凭借狼群战术,陈纳德的飞虎队在中国战场创造了辉煌的战绩,以损失十四战斗机的代价,击落了两百多架鬼子战斗机,毁伤比超过一比二十!尤为不容易的是,飞虎队的对手并不是像苏联空军这样经验不足的菜鸟级空军,而是在中国战场上鏖战了整整四年的拥有丰富空战经验的日军航空兵部队。

    所以,狼群战术是很厉害的。

    而且,狼群战术也并不复杂。

    (本章完)

第1769章 庞大机群()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在维堡。

    芬兰国防军第三军的军长西拉沃斯正眉头紧锁看着面前的摸拟沙盘,西拉沃斯也是卡累利阿方面的最高指挥官,负责曼纳海姆防线的防御,芬兰国防军之所以能够在第一阶段的防御作战中取得重大胜利,与西拉沃斯的高超指挥是分不开的。

    然而既便赢得了阶段性胜利,西拉沃斯脸上也是见不到一丝的笑容。

    没别的,实在是因为芬兰国防军跟苏军之间的实力相差太过悬殊了,芬兰国防军总共也就二十万人,而苏联呢,光是一个西北方面军就有五十万人!

    技术装备的差距就更悬殊,火炮数量还好,四百多门对千余门,差距还不算很大,但是作战飞机数量和坦克数量的差距就十分悬殊了,作战飞机是不到两百架对将近两架架,坦克更是没办法说,苏军西北方面军拥有八百多辆,而芬兰军几乎为零!

    实力差距悬殊也就罢了,差距再大西拉沃斯也有信心一战,毕竟芬兰国防军属于主战作战,占据地形优势,问题是,芬兰跟苏联之间的国力差距更大,体现到战场上,苏联红军刚刚遭受了巨大损失,却能在短时间内重新补充到位,而芬兰呢?

    想到这,西拉沃斯便忍不住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他仅仅只是要求总司令部、补充二十门反坦克炮而不可得,二十门反坦克炮很多吗?不多,真的不多!但就是这么微弱的要求,也得不到满足,所以,西拉沃斯身上的压力真的很大。

    还有一个更糟糕的消息,对面苏联红军已经换了指挥官了。

    事实已经证明,之前的苏军司令梅列茨科夫是个思想呆板、指挥僵化的蠢货,但是接替梅列茨科夫的铁木辛哥却是苏联红军三大军神之一,是个与伏罗希洛夫跟布琼尼齐名的狠角色,更是从十月革命之中走出来的沙场宿将。

    完全可以想象,接下来的战事将会更加的艰苦。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消息,邻国瑞典的国防军已经在动员了。

    据说已经有超过一个旅的瑞典国防军官兵脱下身上的军装,即将以志愿军的身份进入芬兰,瑞典国防军的官兵跟芬兰国防军差不多,基本是滑雪高手,如果能够得到这一个旅的瑞典籍志愿军的加入,芬兰军就能稍微喘口气。

    西拉沃斯正对着摸拟沙盘沉思之际,身后忽然响起脚步声。

    回头一看,却是自己的副官达比奥,达比奥立正敬礼,说:“将军阁下,前沿观察哨报告,苏联红军刚出动了五十余架轰炸机,正朝着维堡扑来,看样子又想对我们维堡来一次地毯式的大轰炸,这些该死的东斯拉夫人。”

    西拉沃斯皱了一下眉头,沉声问道:“有没有战斗机护航?”

    “没有说。”达比奥愣了一下,又道,“不过应该是没有吧。”

    “应该没有?”西拉沃斯瞪了达比奥一眼,说道,“马上去查证!”

    达比奥应了一声是,灰溜溜的离开了,过了大约五六分钟,达比奥便又兴冲冲的回到了作战室,向西拉沃斯报告道:“将军阁下,已经查证过,没有战斗机护航!”

    “愚蠢的斯拉夫人,总是不吸取教训!”西拉沃斯眸子里立刻掠过一抹杀机,又吩咐达比奥道,“命令航空兵团,立刻派出一个战斗机中队前往拦截,告诉雷兰德,不允许有一架苏军轰炸机完好的飞回去!”

    达比奥答应一声去了。

    仅过了不到十五分钟,一个中队二十余架战斗机便在飞行团长雷兰德指挥下,从好几个军用机场上同时腾空而起,芬兰空军装备的是英国皇家空军的主力战斗机,飓风,这在当时算得上是一种先进战斗机,至少比伊尔十五要先进得多。

    伊尔十六战斗机在性能上虽然并不比飓风战斗机差,但是不易于操作,所以在总体性能之上还是劣于飓风战斗机,再加上芬兰空军的飞行员经常参加与英法荷等老欧洲空军的交流活动,飞行经验更加丰富,所以才会之前的防御作战中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所以对这次拦截行动,雷兰德显得信心十足,虽然苏联空军的轰炸机上都安装有数量不等的重机枪,但是轰炸机由于机身庞大、重量大,所以在空中显得很笨拙,在更轻盈、更敏捷的战斗机面前就是活靶子一样的存在。

    二十多架飓风战斗机先后升空之后,又在空中编成了十多个双机编队。

    雷兰德透过玻璃舷窗,向僚机做出前进手势,然后率先驾机往前飞行,紧随雷兰德驾驶的长机身后,僚机还有另外的十多个双机编队依次跟进,形成庞大的机群,就跟一大群过境的蝗虫似的,由维堡上空往东呼啸而去。

    ……

    几乎是同一时间,在拉加多湖以东。

    一个由一百多架伊尔十五、伊尔十六型战斗机组成的更加庞大的机群,由南往北,正从沃尔霍夫市区的上空通场飞过,看到如此壮观的机群经过,沃尔霍夫的市民们不约而同的跑到街上,拼命挥动手中的帽子,向空中的飞行员致以敬意。

    空中的苏军飞行员见状便纷纷将战斗机的机身侧过来,然后透过舷窗向地面上的市民挥手致意,从这个不经意的细节,可以看得出来,苏联红军还是很受老百姓拥戴的。

    事实上苏联红军跟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样,也是一支拥有优良传统的人民军队,可遗憾的是,苏联最后出了一个不着调的戈尔巴乔夫,听信西方忽悠,将军队给国家化了,然后强大无比的苏维埃联盟就在一夜之间轰然崩塌了。

    但在这个时代,苏联红军的生命力犹在。

    徐锐并没有去看地面上的沃尔霍夫市民,他的注意力全在身后那庞大的机群。

    扭头,看着身后遍布空域的就跟过境蝗虫似的伊尔战机,徐锐心下有些感慨,如果历史不出现大改变的话,在螺旋桨战斗机的时代,中国永远都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机群,既便到了喷气式战斗机时代,中国也将长时间的落后。

    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一零年代,中国才会最终迎头赶上。

    徐锐很想凭他的力量改变历史,但是,他也非常的清楚,个人的力量太渺小,要想在短时间内帮助中国建立一支强大空军,完全就是痴心妄想,因为这绝不是靠着从鬼子那里偷几架飞机能够办到的,需要强大的工业基础。

    没有航空工业,建立空军纯粹是扯淡!

    徐锐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靠着从鬼子那里偷来的九五式、九六式战斗机,再从苏联带一批飞行员回去,建立一支袖珍型空军,既便是这样,也必须小心翼翼的使用,因为这些飞机损失了都没有地方补充。

    思绪翻飞之际,徐锐驾驶的伊尔十六战斗机就已经飞越沃尔霍夫市区的上空,来到了拉加多湖上空,从舷窗往下看,只见底下就是一片广阔无垠的雪原,冬季的拉加多湖已经结成厚厚的冰层,上面又覆盖了积雪,所以看上去就像平原。

    又往北飞了大约十公里,徐锐往左稍稍一推操纵杆,座下的伊尔十六战斗机便立刻向左微微侧过来,旋即在空中划出了一条弧线,变换了航向,看到长机转向,随后跟进的二十多个四机编队、一百多架战斗机也纷纷转向。

    ……

    卡累利阿地峡上空,雷兰德团长所率领的飓风战斗机群正持续向东。

    飞行间隙,雷兰德透过舷窗往下张望,入目尽是一片片的林海雪原,偶尔会看到林间升起一道道浓烟,每次遇到的浓烟无一例外,全都是三股!这是地面的步兵们在给天上的战斗机群指向航向,同时告诉他们前方无异常。

    这个年代,大型预警雷达还是高科技,连日本都没能力大规模运用,像芬兰这样的小国就更没有能力,所以卡累利阿地峡并没有安装预警雷达,但这难不住聪明的芬兰人,他们还是想出了通过地面步兵引导并预警的办法。

    第一步,通过无处在不在散兵滑雪队,发现并确定苏联空军的方位。

    第二步,由散兵滑雪队报告给指挥部,然后由指挥部下达指令给各处的烽火台,烽火台负责点燃狼烟,三堆狼烟形成锐角三角形,锐角所指方向就是前进方向,情况有变,则会形成一个倒的锐角三角形,意思是立刻撤退。

    芬兰空军在芬苏战争第一阶段战事中表现如此优异,地面的引导也是功不可没。

    所以,看到林海雪原中升起三堆狼烟,并且形成了一个指向前方的锐角三角形,雷兰德的嘴角便勾起一抹微笑,前方并没有异常,并没有从哪个方向突然窜出苏军战斗机,从列宁格勒西出的五十余架轰炸机也没有撤回去。

    而且从时间上计算,双方之间的距离应该是不远了。

    当下雷兰德一拉操纵杆,他的座机便立刻向上爬升,看到长机爬升,随后跟进的二十多架飓风战斗机也纷纷跟着爬升。

第1770章 惊天陷阱(求月票)() 
无论是在螺旋桨时代,还是后来的喷气机时代,甚至到了再后面的隐形机时代,空战的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就是,抢先占据身后位置的进攻一方永远都是占据上风的一方,当然前提是,双方战机的技术能性参数差不多。所以在与敌方接触之前先往上跃升,就显得十分必要。因为在占据了高度优势之后,不仅可以发起俯冲攻击,而且拥有更大的机会咬住对方的屁股,这样也就占据了空战主动!高度爬升之后,视野就更加的开阔。不过人类的视野终究很有限,雷兰德穷尽了目光,也还是无法发现苏军轰炸机,当下也就放弃了继续搜索,而是专一将注意力集中在地面上,借助地面的烽火来确定航向,又往前飞越了两堆烽火后,烽火指向突然一变。原本烽火的锐角指向是十二点方向,意指苏军轰炸机在他们的正前方。但是现在,烽火的锐角指向已经变成了十点方向,也就是说,出击的苏军轰炸机群突然就改变了航向,由之前的向西直飞,变成了往北飞行,这他娘的是什么鬼?难道说,苏军的轰炸机群已经发现他们的战斗机群?但是雷兰德很快就推翻了这个推测。轰炸机的目标可要比战斗机大多了,他都没看到苏军轰炸机,轰炸机上的苏联飞行员就更不可能发现他们,所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苏军轰炸机群在故弄玄虚,这之前,苏军轰炸机也不是没玩过,通过故意变换航向,来摆脱芬兰步兵的跟踪以及锁定。“终于醒悟了吗?不过已经太晚了。”雷兰德狰狞一笑,将油门推到最大。看到雷兰德驾驶的飓风战斗机加速,身后编队飞行的二十余架战机也纷纷加速,以最快的速度向着东北方向高速飞行,雷兰德这么做的用意,是要抢在步兵失去目标之前,从空中发现并且锁定苏军的轰炸机群。雷兰德的反应非常的及时。朝着东北方向飞行了几十公里之后,地面上就失去了步兵烽火的指引。但是雷兰德并未丧失信心,而是率领战斗机群继续朝着东北方向飞行,又往前飞行了十几公里之后,终于发现了苏联空军的轰炸机群,飞行高度大约在一千英尺,比他们的飞行高度足足低了一千英尺,看上去冰像是雪原上的小黑点。雷兰德冲僚机飞行员失了一个手势,然后驾机俯冲了下去。轰炸机一旦被战斗机发现,就意味着被击落,现在剩下的,就是他们对苏军轰炸机群的血腥屠杀了,雷兰德往前猛一推操纵杆,驾驶的飓风战斗机立刻机头朝下,以四十五度角斜着俯冲下去,紧接着,二十余架僚机也跟着俯冲下去。俯冲到一半之时,下方轰炸机上的苏军飞行员终于发现了芬兰战斗机。紧接着,原本正朝着西北方向飞行的苏军轰炸机,便纷纷掉转了航向,由西北方向改成了东北方向,试图飞越拉加多湖返回到苏联境内,只要重新回到苏联境内,它们就能够得到地面防空火力的支援,甚至可以得到战斗机支援。看到苏军轰炸机群转向,雷兰德的嘴角却勾起了一抹狞笑。都到这时候了还想逃跑?却是晚了!雷兰德狰狞的笑了笑,右手大拇指已经悄然摁到机关枪的发射摁钮上,近些,再近一些,只要再往下接近两百尺,就可以开火了,老子会用大枪,把你们这群苏联婊子喂得饱饱的,嘎嘎嘎嘎!……在列宁格勒,西北方面军司令部。铁木辛哥神情凝重站在作战室里,身后是方面军参谋部的一干高级参谋。从半个小时之前,铁木辛哥就对作战室中央的摸拟沙盘彻底失去了兴趣,而是走到作战室靠西的窗户前,紧盯着西侧的天空,久久不语,显然,铁木辛哥是在担心,即将在拉加多湖上空上演的这场大规模空中绞杀战。这次空中绞杀能不能顺利的完成,将会直接关系到再接下来的战役进展。因为一旦成功了,芬兰空军的战斗机力量将会遭受决定性的摧毁,今后,面对有战斗机护航的苏军轰炸机群,芬兰军队将变得毫无办法!可如果绞杀不成功,那么,今后再想把芬兰空军的战斗机诱骗到一起集中绞杀,就困难了。如果不能决定性摧毁芬兰空军的战斗机力量,苏军轰炸机在遂行轰炸时,就始终会面临巨大的威胁,这一来,战役的进展就会严重受阻,因为在徐锐的作战计划中,轰炸机的轰炸将发挥决定性的作用。铁木辛哥是担心,可他身后的高级参谋们却不看好。之前在见面会上质疑过徐锐的那个名叫阿历克谢的少将高参幽幽的说道:“铁木辛哥同志,请恕我直言,这个空中绞杀计划实在是太想当然了,以现在的技术条件,担当诱饵的轰炸机群根本没办法跟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