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隐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隐龙- 第18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越是这样,就越要让他们心里痒痒,就得把他们的注意力给拖在这里。

    安保力量继续增加,一路上绝对不会在野外和过小的城镇过夜,每天只有白天最安全的时候才会行动。

    磨磨蹭蹭的一直持续到了四月份这才到了西安城!

    英国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时候敦煌的文献已经秘密的运送到了四川,正沿着群山里的小路向重庆进发。

    而重庆朝天门码头,一个月前就有一艘隶属于米氏集团的蒸汽船停靠在这里,静静的等待!

    一场暗战在西北西南上演,华族本土作战刷的英国人团团转,当西安城的汉奸终于发现镖队的秘密之后,一切都已经晚了。

    再严密的防护也架不住重金收买的内鬼,镖局一名镖师扛不住十根大黄鱼的诱惑,偷偷的在值班的时候撬开了木箱。

    结果他发现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古籍,只有和田玉还有西域特产的夜明珠等等宝物!

    “坏了……肖乐天太狡猾了,居然连这里都是假的!”

    英国人再想找真货可实在是没有时间了,重庆米氏集团的蒸汽船接收了‘货物’立刻启航沿江而行。

    蒸汽船走走停停小心谨慎的直到六月才到南京城,为了平安闯过英国人的势力范围上海,曾国藩下令将货物分开放在四艘湘军的运粮船上。

    正是在湘军体系的保护下,四艘宝船在英国战舰的眼皮底下大摇大摆的离开上海,直奔琉球而去。

    当肖乐天知道所有文献都已经平安的消息后,那时候他人已经考察到了婆罗洲,兴奋不已的元首喝了一个酩酊大醉。

    第二天酒醒之后立刻下令华族外交部向大清国发出严正抗议!

    “嗯……这个抗议怎么写呢?你就说大清国纵容草原马匪作乱,他们清剿不利,结果造成敦煌文献大量流失……”

    “对,就这么说……咱们就一口咬定,这些文献都丢在草原了,北路商队就是我们运送文献的镖队……”

    “一口咬死了,跟大清打嘴官司去,就用这一场旷日持久的外交战堵住英国人的嘴!”

    “再找我要宝贝?呵呵,没有了……去找大清国要吧!”

    “回头记得提醒一下载淳,这岂不是一个非常好的夺权机会?自己没有亲政之前,蒙古草原上马匪横行,这个锅不扣白不扣……”

    “记住了,这些敦煌文献从此处于绝密保护状态,所有研究都秘密进行……保密期为七十年!”

    敦煌文献秘密抢运任务,成为了历时七十年的绝密行动,而这些秘密护送到琉球的敦煌文献,在最开始的七十年内一直处于秘密研究的状态。

    虽然英国人知道肖乐天动了手脚,但是手脚动的高明他们也无计可施,只能咬碎牙往肚子里吞。

    结果在随后的七十年密档期内,全球甚至包括大陆都认为这些文献已经大部分丢失了,而且丢的十分彻底,一直都没有流出在黑市里!

    全球学术界这叫一个遗憾啊,那些专家学者们扼腕叹息称这就是劫难,是人类文明最大的损失。

    半个多世纪的谜团一直到1942年,当华族的武力已经能够绝对保护中国的安全后,当华族再也不用看世界任何列强的脸色后。

    华族突然重磅公布,敦煌文献再次面世!

    那一刻全球震动,所有媒体蜂拥而至,藏在琉球山体内的恒温恒湿的巨大防空掩体内,十万多件敦煌文献,保护的毫发无损!

    藏经洞的瑰宝就这么齐全的留在了中国!

    和敦煌文献一同面世的还有持续七十年的敦煌学研究,其成果璀璨的亮瞎了全球学者专家的眼睛。

    整个西域的历史都进行了大修改,连着出了六本失传文字的对照词典,华族敦煌研究所用七十年时间,恢复了六种已经彻底失传的文字和语言。

    至于其他方面的研究更是浩如星海,当年在华族各大学所成立的敦煌学专业,居然一年收到了十万份入学的申请书。

    那一刻,全球才明白,元首居然欺骗了这个世界整整七十年!

    无论七十年后的场面有多宏大,这都跟肖乐天已经没有关系了,反正当华族外交部向大清国表示抗议之后,这球也就算是提到满清的脚下了。

    而这个时候的满清早就经陷入到了内部倾轧之中,矛盾激烈的都已经快开兵见仗了! 富品中文

    

3653 五年归国() 
当四九城的同治帝收到元首的密电之后,他嘴角露出了微笑“呵呵……看来明天朝会上又得有一番口角了……”

    “师傅说得对,还是得把水给搅浑了啊!”

    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就拿危机这个词来说吧,现有危险后有机会,老祖宗在组词造句的时候就把人生哲理给你装进去了。

    有危险有冲突你别怕,机会其实就在危险和冲突之后!

    人生的失败者其实就是因为害怕危险和冲突而不敢前行,这当然也就没有了之后的机会喽!

    载淳虽然回国了,但是他亲政之路实在是太艰难,刚回四九城那就是一路刀光剑影、勾心斗角啊!

    时间还是得往前拨,就在京师米暴动平息了之后,当大清国内已经在没有人敢向这批敦煌文献下手之时,同治帝所乘坐的舰队也渐渐的靠近了塘沽港码头。

    1872年2月,北风凌冽,塘沽外海已经飘起了雪花,充满浮冰的外海出现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英国人总算是护送着同治帝到达了目的地。

    当远方地平线上那一座黑压压的城市出现在英国人面前的时候,整个舰队所有船只的舰首部分都挤满了人。

    英国官兵,同治帝的御林新军,黑压压的一片看着远方那座充满工业力量的城市呆呆的发愣。

    载淳也站在了舰首望着远方的地平线久久不语,1866年底他被肖乐天带出了紫禁城开始游学生活。

    五年多了,实打实的五年时间!

    “出国前我还是一个什么事儿都不懂的孩子,而回来已经是十七岁的少年了!五年时间,真的要谢谢师傅了!”

    五年时间同治帝的变化那是翻天覆地的,先不说气质就从体魄上来看就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五年前他是一个瘦弱的跟痨病鬼一样的少年,而此刻他却足足高了两个头,身上也有了一层健壮的肌肉。

    虽然还是清瘦但是精气神可比以前大的多得多!

    五年前他虽然是皇上,但是眼睛里却只有愚痴的目光,他的思想完全被一群傻子所洗脑!

    而此刻他已经是携着西学归来的开明思想,成为了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甚至懂得一定政治手腕的小老虎了。

    看看他的御林新军吧,虽然没有全都带上来,但是这至少是他同治帝自己可以完全控制的一支虎贲!

    身上有大义名分,手里掌握一支强军,海外还有英国和华族作为撑腰的后盾!此刻的载淳整个胸膛里充满了要做一番大事业的野心和志气。

    不过今天他的豪情万丈却让眼前这座城个打击了一下!

    “这简直就是东方的曼彻斯特啊!或者说是东方的鲁尔!太神奇了……”载淳身边的英国舰长惊愕的差点把手里的烟斗掉到大海里面去。

    这就是北方工业特区,以大清国塘沽港为根基,向外扩张吞并了葛沽、大沽口、北塘、新城、新河……占地面积接近900平方公里的一座大型工业城市!

    再也不能用塘沽特区来形容这里了,甚至用北方特区来形容还是觉得格局小!

    着完全就是一座新城,一座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充满工业力量的大都市!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烟筒,到处都是向渤海湾排泄工业废水的管道,从天空到建筑物到大地再到整个海湾,都是灰黑色的!

    这是煤渣、烟灰、铁屑……等等工业残渣所汇集一起变成的独特色调,在肖乐天的前世这种东西叫做工业污染。

    而在这个时代,这种东西就叫做工业实力!这就叫做力量感!

    没有一个人会抱怨这里脏,因为所有人都感觉到了这座城市里的力量!

    船只刚靠岸,大清国的迎接队伍浩浩荡荡数千人就跪倒在地,特区也真的是给面子为了迎接皇帝甚至让部分城区的工厂暂时停业休息。

    塘沽城内也组织了工人和市民所组成的欢迎队伍,就好像后世迎接****的欢迎队伍一样,在马路两边摇晃着丝绸扎的鲜花,喊着欢迎的口号。

    “微臣……微臣……塘沽同知周明奎……拜见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北方工业特区无论多么扩张,在大清国的建制里依然是一个普通的商业小城,这里行政规模从来都没有调整过。

    最高长官只是一个同知!

    这就有点好笑了,一个小小的同知眼下所‘管辖’的人口居然超过了三十万人,虽然这三十万人没有一个人听他的,但他在大清国的法律意义上还就是这三十万人的父母官!

    见到皇帝了,这位被大清国官场所遗忘的人,热泪长流,这些年来他连进京述职的请求都被驳回了。

    五六年间,这位大清国的同知没有接到任何一份上峰公文,朝廷根本就不给他任何命令!

    他就是一个到时候领俸禄的米虫而已,他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杵在塘沽城里当一尊泥塑雕像,用他的衙门和一身官服向全世界证明,这里还是大清的土地而已。

    载淳当然对这个‘大清第一同知’有所耳闻,看他眼下哭的如此委屈,知道这些年也是够艰难了。

    朝廷和华族一边给他开一份俸禄,钱是不用发愁的,他所发愁的是什么事情都没有,他没有事情可以做。

    特区内的治安管辖权都被华族接管了,甚至连军队都驻扎了进来,商人有商会自行处理各种矛盾冲突。

    如果调节不了也有华族的法庭来审判!

    甚至这里每年的户籍都要去华族的警察局里办理!

    周明奎的那个小小衙门已经成了特区内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了!

    周围全是高大喷吐蒸汽的钢铁厂房,中间夹着那么一个小小的充满萧瑟感的同知衙门,每天门口站岗的老兵,一个个可怜的就跟老狗一样。

    “平身吧……你……你这些年也是委屈了……”载淳看见这名大清国的忠臣也都不好意思了起来。

    周明奎一听皇上这话口顿时更委屈了,眼泪就跟断线珍珠一样往下掉!

    淳亲王奕誴一看这还了得,赶紧给翁同龢试了一个眼色,翁同龢赶紧上前“周大人,陛下回銮这是普天同庆的好事儿,哭哭啼啼的小心失仪!别哭了……”

    正在周明奎收拾眼泪的时候,突然北方传来咣当的巨响之声,载淳的侍卫大惊失色!

    “小心护驾!”

3654 高炉炼钢() 
那声音真的是好大!惊天动地的就连脚下的水泥地面都震动了起来,忠心耿耿的侍卫还有御林新军们马上冲上来保护同治帝。

    周明奎吓的脸都白了,他赶紧跳了起来“不是刺客……不是刺客啊……是钢铁厂的千吨水压机!”

    “是锻锤撞击的声音,不是刺客,真不是刺客……”

    警报解除了,塘沽特区所有欢迎的官员无论是大清国的还是华族的都向同治帝证明,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刺客作乱,这就是钢铁厂正在锻造粗钢。

    翁同龢恼怒的说道“简直是大逆不道!万岁爷亲临,为什么不停工停产?难道这天下还有比接驾更重要的事情吗?”

    “周明奎!你就不怕朝廷治你的罪?”

    看着翁同龢的叫嚣,华族迎驾的官员们一个个都嗤之以鼻的表情,心说这是哪里来的老冬烘,真是一点道理都不懂。

    周明奎长叹一声向翁同龢拱手说道“大人,不是我没有和特区协调,也不是特区不想给工人放假,实在是不行啊!”

    “为什么?”淳亲王奕誴反问道。

    谁都没想到这时候同治帝居然开口了“这塘沽城内,一共有钢铁厂多少家?一年产能是多少?”

    “回陛下的话,这塘沽一共有钢铁厂六家,一年总产能是钢材10000余吨,铁材25000余吨!”

    “这就难怪了!”同治帝点了点头“这样的规模虽然比不上普鲁士还有英法,但是放在沙俄或者其他欧洲国家里也算是大型的工业区了!”

    载淳笑着对翁同龢还有五王叔说到“这现代化工业炼钢,都是高炉技术,而不是大清国的土炉炼钢!”

    “投资一座高炉成本都要好几十万两白银,而这样的高炉是不能熄火的,必须一天十二个时辰持续不断的生产钢铁!”

    “啊?”在场的清朝官员都愣住了“不能熄火,持续不断的炼钢?这人不得都累死了啊?炉子也受不了啊……”

    载淳那可是参观过英国和普鲁士工业区的新派皇帝,这些基本的知识还是有的。

    “工人不会累死,可以三班倒!至于炉子也没有问题,都是耐火材料制成的!铁矿和焦炭一起投入高炉中,高温燃烧之后铁矿就变成了钢水……”

    “试想一下,这钢水在液态的时候当然是可以流动的了,但是一点你熄火了,倾倒不干净的钢水是不是就沾在高炉内壁里了?”

    “这可是个**烦,这些冷却的钢水就会变成一层坚固的铁壳,你下次再开炉的时候,就得靠人工把这层铁壳清理掉……”

    “太好费时间了,也太耗费成本了,那清理费花上四五次估计都够你再修一座高炉了!”

    “所以现代的冶铁工业都是高炉彻底不熄火,一炉接着一炉不停的烧不停的炼钢,直到高炉彻底烧报废为止!”

    “众位爱卿,现在你们可知道了,为何那西夷能用铁来铺路了吧?人家那钢铁产量多的咱想都想不到啊!”

    “高炉不能听啊,要是为了迎接朕停了铁厂的工作,那损失实在是太大了……”

    迎驾的队伍中也有工业特区的一些技术官员,当他们听到载淳的解释后顿时一愣,谁都没想到清朝皇帝居然能把高炉的基本概念给说清楚,实在是个异数啊!

    “皇上圣明!”清朝这些官员们甭管听懂没有听懂皇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