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隐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隐龙- 第17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跟夏日里的苍蝇一样,一批又一批没完没了!

    逼不得已探险队只能靠金钱开路了,他们的向导提前和当地大部落长老联系,开出高额的过路费,并保证自己只是探险队而不是军队,这才让当地人高抬贵手。

    “彪悍啊!这地方的人太彪悍了!”多罗心有余悸的说道。

3383 中亚探险队() 
“你难道不知道吗?这里别看穷的就剩下土坷垃了,但是这里曾经打败过英国人啊!”

    火堆旁,多罗还有关禄和十几个兄弟一起低声的说道。

    在这个时代,阿富汗还没有帝国坟场的外号,但是第一次英国入侵阿富汗的战争却已经打完了。

    1839年,英国以及印度联军入侵阿富汗,虽然很快就击溃了国王的大军,但是却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整个阿富汗所有民众全部起来抵抗,历时三年半将英国人彻底赶出了阿富汗!

    三十多年过去了,但是阿富汗人仇恨英国的情绪还是没有化解掉,看到戈登爵士所带领的着数百人的大规模探险队,他们自动认为这是英国人的军队。

    这根本就是毫无道理的战争,没有宣战没有警告,甚至双方语言都不通,这个地方基本上各部落都有自己的语言,就算同样的语种也因为地理原因而产生非常复杂的口音。

    战场上敌人根本就不听你的解释,骑着快马带着弓箭弯刀的部落战士,不要命的向探险队进攻,死一批再冲上来一批,就好像人命不要钱一样。

    打到最后逼得戈登实在没有办法,只能低头服软让向导用金币去开路,那些部落长老看见了买路钱,这才放了他们一马。

    危险过后这些同治帝的亲信们凑在一起开会,是的他们也学会了一些华族的皮毛,知道每天都要凑在一起开个小会,把一天遇到的事情说一说,每个人都分析一下。

    对于阿富汗部落民的彪悍,这些大清侍卫们算是彻底领教了!

    “该死的,当年咱们大清的百姓要是有这么勇敢,整个村子的和敌人干,也不至于让英法大鼻子给欺负成这样……”

    “没错,今天我算是看明白了,这地方的百姓太抱团了,整个村子全都出来跟你战斗,前面男人冲锋,后面裹着围巾的女人也拿着锄头嗷嗷叫!”

    “就连孩子都给战士搬运弓箭还有弹药……你们看看他们的武器,可别说咱们大清的武器差了,这些人就是用斧头菜刀跟英国人打啊!”

    “一百多人的部落战士,火枪才一辆把,就这都敢玩命……”

    “你们看看,那尸体铺了一地,都没有人哭,死一批再上一批,人命真贱啊!”

    一群侍卫愤愤不平的发泄着情绪,拿着腰刀刀鞘拼命的杵面前的黄沙,干巴巴的烤肉吃在嘴里就跟仇人一样。

    “在看看当年英法联军打到四九城吧,那些臭老百姓居然还围观看热闹!洋鬼子给他们点钱,就都变成扛大包的民夫了!”

    “丢人啊,跟人家怎么比?”

    “够了!都少说几句,这里是英国探险队,不是四九城的烧锅店、小茶馆!”多罗低吼一声,镇住了在场的侍卫。

    在一旁用皮口袋喝水的关禄长叹一声“欧罗巴都白去了吗?怎么一点见识都没有涨呢?咱们大清和这里是一码事儿吗?”

    “看看这里,都是同文同种一个血脉的部落民,甚至连信仰都一样,就一种信仰,你说他们能不团结吗?”

    “吃饭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有福一起享,有难一同当!”

    “为什么悍不畏死?因为死了他们也没有后顾之忧,知道为谁死,知道死了之后妻儿有人照料!”

    “这就是民族啊!在欧罗巴听了那么多民族主义的道理,还不明白?”

    “咱们大清是怎么回事?满人和汉人是一个民族吗?至少现在不是……满人不纳粮啊,汉人可是天天纳粮!”

    “英法打紫禁城,关那些汉人什么事儿?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就算英国女王坐到太和殿上了,只要给他们汉人免税,他们也一样喊万岁!”

    “你大逆不道,狂妄悖逆!”侍卫里当时就有人不爱听了。

    关禄没说话旁边的多罗长叹一声“行了,咋呼个屁啊!现在你能耐了,当初肖乐天殴打皇上的时候,你怎么不挑头骂两句去?”

    “这都是什么狗屁世道?狂妄悖逆的叛贼多了去了!陛下为什么让我们走一走中亚古道?为什么让我们上这边来?”

    “好好想想吧,陛下也是想让咱们亲眼看看西边这场战争是怎么打的,这民族战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你也别说什么汉人有奶就是娘的话,更别说他们给洋鬼子扛大包的事儿!现在左宗棠,左大师不就在金州呢吗?”

    “人家是汉人啊,带着湘军也都是汉人,不一样也打国战呢吗?这也是你说的叛贼?”

    “我现在有点明白万岁爷的心思了……万岁爷这是想让咱们来感受一下啊,如果有可能为这片土地也撒点血……”

    “不然以后咱们还有什么脸面,说这片土地是咱们满人的?”

    小团队一下子陷入了沉默之中,发牢骚的侍卫也不说话了,不远处戈登还有探险记贝克看着火堆旁的清国侍卫,脸上带出了深思之情。

    “果然有了一些变化,这些满人学会思考了,甚至知道每天开个会议总结一下……当年我帮助清国打乱匪的时候,那些满人士兵可不是这样……”

    贝克摇了摇头“还不是跟华族学的,我真的是不看好这个民族,要说聪明……还得是华族!”

    戈登苦笑这说道“这话你跟我说说就行了,在伦敦不要和那些政客们说……华族就算再厉害,也不能成为东亚的主人!”

    “正因为满清窝囊,我们才会这样的帮助他们……未来的亚洲,满清控制大陆,华族控制海洋,让他们成为一对冤家相互对抗……”

    “这样才好,这样才符合英国的利益啊!”

    “好了,午餐结束了,我们继续前进……今晚就可以到卡普恰盖了!”

    探险队继续一路向北,西北风中漫天雪花,这些人很快就变成了一个个的雪人,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就在这支队伍的周围,数个骑兵侦查队正紧紧的跟着他们。

    这里有阿古柏的骑兵哨探,也有浩罕汗国的骑兵,甚至在遥远的山坡上还有一队沙俄哥萨克的军官正用望远镜窥探着他们。

    多罗和关禄不知道,要不是有英国国旗保护着他们,这群拖着辫子的大清国侍卫,恐怕早就被剥皮制作成了人皮鼓!

    。

3384 伊犁河畔的故乡人() 
伊犁河,是新疆非常重要的一条水系,发源于天山向西汇合多条河流直接注入巴尔喀什湖!

    整条河流在中亚群山高原中开辟出一片非常肥沃富饶的谷地,历史上很多文明都曾经在这里繁衍生息。

    汉朝时候西域的乌孙国的都城就建立在这一片肥沃的土地上。

    从汉朝开始到唐代、明朝、清朝,这里都是中国的疆域,而巴尔喀什湖也就成了中华文明向西最远的也是最传统的界湖。

    巴尔喀什湖西岸,无论民族如何变迁政权怎么更迭,都和汉文明没有什么关系了,中国人从来不主张那边的主权。

    但是巴尔喀什湖东岸,整个的伊犁河流域,却一直都是中国人心中固有的领土,那是埋葬无数汉人开拓者魂灵的故土啊!

    但是很可惜,1864年,也就是肖乐天刚刚穿越而来的那一年,清朝和沙俄签订协议,巴尔喀什湖被割走了。

    眼下清朝和沙俄之间的边界不是那片如海一样的湖泊,而是那片东岸的沙漠!

    天山的雪水滋养了伊犁河,并汇成了巴尔喀什湖,而这个中国古书中记载的夷播海却已经不是华夏之土了。

    漫长的伊犁河畔,有一座小城叫做卡普恰盖,这里的河段水量丰沛地理条件优越,自古就是牧民、农人、商人最爱汇集之地。

    这里此刻名义上依然是清朝的领土,看见伊犁河水也就代表探险队已经脱离了最危险的区域。

    “城镇,我们看见城墙了……”

    风雪中探险队前哨兴奋的发出欢呼声,总算是在傍晚感到卡普恰盖了,总算是到了安全的地方了。

    探险家缪赛尔贝克也心有余悸的说道“我们终于穿越阿古柏的领地了,过南疆的时候我的心都在嗓子眼里……”

    新疆阿古柏所建立的政权叫做哲德沙尔汗国,领土就以天山为分界线,天山南路一直到昆仑山北麓全都成了他的领地。

    在这里他建立了一个极端政教结合的军事独裁政府,牢牢控制着南疆所有富庶之地,并资助清朝的西北回乱。

    但是在左宗棠的强力镇压下,大量回乱叛党开始向阿古柏的领土逃窜,甚至这个中亚野心家还想染指天山以北的北疆地带。

    多亏北疆的少数民族多信仰萨满教、藏传佛教并在清朝西征之后人心归附,这才没有让阿古柏占了便宜。

    经过几年的混战,天山变成了南北疆两大势力的分界线,北疆的少数民族给大清朝苦苦的守着最后一块安全地带。

    多罗和关禄好几次都见到了中亚的骑兵队伍逼近了探险队,甚至有几次都要擦枪走火了,但是关键时刻还是英国的旗帜救了他们。

    更何况戈登还是英国的一名勋爵士,属于有名的贵族,阿古柏也不愿意把冲突搞大,所以一直没有下杀手。

    但是从阿富汗就陆续出现的部落民袭击事件,其背后也不难看到阿古柏等人的暗中影响。

    中亚毕竟是英国势力的生地,戈登和缪赛尔也不敢说百分百的成功,直到今天他们看见了伊犁河,看见了河畔的小城,这颗心才算放到了肚子里。

    “孩子们,进城去了……这里已经是清国的土地了,多罗先生,关禄先生,你们到家了……”

    到家了!一句话让这群侍卫全都呆滞了,那一刻好像有一股电流从胸中涌动!

    家啊!果然是家的感觉,在这里居然能听到有人大张旗鼓的说汉语,店铺的招牌居然也有汉文。

    虽然这里是距离四九城,距离关外数万里的遥远西域,甚至是做梦都不会梦到的地方,满清人死也想不到这里会跟自己有什么情感纠葛。

    但是也奇怪了,只要站在这里,告诉你这就是中国的地界,这就是大清国了,他们的眼泪刷拉拉的往下掉。

    顺着风雪就冻结成了冰渣子!

    从印度一路向西域,足足三个半月,从夏天一直走到了冬天,他们吃了多少苦,多少次差点丢掉了性命。

    今天总算是到家了,几名侍卫滚下马,跪在地上就开始抽泣。

    “呜呜呜……从洋鬼子地界……再到印度……又跑到什么狗屁的中亚……丫的我总算是回家了,回家了……”

    城门口的守军看着这些奇怪的英国探险队,又看了一眼跪在地上抽泣的带辫子的中国人,顿时一愣。

    “亲娘啊!自己人?你们看,有辫子的……是大清国的!”

    “祖宗啊,怎么从南边过来的?你们这是怎么闯过来的?”

    辫子都花白的老兵撑着长枪就走了过去“敢问……你们是从哪里来?清国哪里人?做什么的?”

    老兵脸上的褶子都快赶上天山那层层的沟堑了,斑白的头发被风吹动,破烂的棉袄都是补丁上面有绿营的勇字。

    “老……老人家……我们是从北京来的!”关禄颤巍巍的说道。

    “啥?北京!”老兵顿时惊呼一声,然后又死死的堵住了自己的嘴好像生怕别人听到。

    “真的假的?我是直隶保定府的……这好几万里,居然预见乡亲了!”说话间眼泪就掉下来了。

    “保定府的?怎么会来这里,这边不是靠北疆的草原王公们管辖吗?”

    “嗨……别提了,我在家乡犯了罪打杀了一个地主家的恶奴,后来县太爷看我可怜绕我不死,也就发配到这里来了……”

    “俺到这里的时候才十九岁,现在都七十三喽……”

    “天爷啊,你老七十三怎么还站岗?”多罗上去就去搀扶老人家,此刻也没有什么满汉之间的瞧不起了。

    在这数万里外的边境线上,能遇到一个会说汉话的人,就跟亲人一样的。

    老兵抓着他们的手低声说道“我姓胡,你们叫我胡老三吧……”

    “行,胡三叔,我们叫您一声叔!”

    “哎……不敢当啊,不敢当,你们都是穿绸缎的贵人,我当不起……”说完胡老三就抹眼泪。

    多罗和关禄以往在四九城的时候哪里瞧得起这样的肮脏穷苦潦倒的汉人啊,那时候在北京城,这样的老头子都是下贱的奴才。

    可是就在伊犁河畔的卡普恰盖,他们却从心窝子里发自内心的喊了一声“三叔……当得起……我们叫您一声叔,您当得起啊!”

    “好孩子……跟我走,你们今晚就得逃出去……快走,快走啊!”

    。

3385 伊犁河谷() 
众人谁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胡老三带着他们根本就不进城,反而进入城外一个草料场里。

    迷宫一样的草料场堆放着无数牲口过冬吃的干草,伊犁地区27座卡伦的草料有三分之一都存放在这里。

    找到了背风的地方胡三叔气喘吁吁的说道“孩子们,别在这里过夜了,沙俄人就要打过来了!”

    “听牧民说,在阿拉湖那边有两万多沙俄哥萨克骑兵已经驻扎半年多了,而且经常还有增兵!”

    “这个冬天太冷了,那些哥萨克人吃马喂都得要钱要粮食草料,那些穷鬼已经打定主意要攻占咱们伊犁将军的府邸了,你们快走……”

    “不是今晚就是明天,就冲着连续三天的降雪,那些哥萨克也熬不住的!”

    在胡三叔的嘴里,一个让人惊恐的西域出现在了人们眼前!

    伊犁河谷,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这是一个三角形的冲积平原,要知道天山并不是正东正西的。

    而是从西南斜着向东北方向插过去,天山山脉的西段起点和昆仑山脉西段的起点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