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盗天-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头一见穆春江,立刻变得满面笑容,自己眼前的哪里还是穆春江,是财神啊!要不是穆春江给自己引见了吴老板,自己又怎么可能一晚上就挣了六千块钱!对待财神当然应该毕恭毕敬才是,只有这样,将来再有挣钱的门道财神才会想着自己。

大头一把拉住了穆春江的手,激动的说道:“穆哥!这次多亏了你!改天我一定请你好好的撮一顿!”由于恭敬,大头的话里竟然没有一个脏字,这反而让穆春江觉得有点不适应。

他看了大头一眼,“没事儿!小意思!”说完,他就快步走出了院门。

“嘛这么急呀?吴老板又有生意?”大头一把拉住了穆春江,不想放弃任何一个能够挣钱的好机会。

穆春江一听“吴老板”三个字,不由自主的气往上顶,他转过头,刚想让大头以后不许在自己面前提吴老板三个字,忽然想起了什么,他把想说的话咽了回去,拉着大头到了墙根下,左右看看没人,压低声音神秘兮兮的问道:“大头,我问你点事儿,你丫早年间溜门撬锁当小偷的时候,有没有听说过偷盗界有南派、北派之分?”

大头被他问得有点愣神,“你问这个干嘛?”

“你丫甭管了!快点说!听说过没有?”

“岂只是听说过!我当年拜的那个师傅就是北派!听丫自己说,位居什么——,什么他妈的——,散守士尉,还他妈挺绕嘴!……”

正文 第二十五章 古韵清风(一)

穆春江一听,大吃一惊,瞬间内衣就被冷汗湿透了,只廖廖的“散守士尉”四个字,就已经证明了吴俊昨晚所说的话全都是真的!

大头并没有发现穆春江的失色,继续说着:“据丫说,这个级别不算高,但教我这个刚入道的绰绰有余。我跟丫学了几天,天天他妈的弄盆开水让我在里面夹肥皂片,烫得我这俩手指头直掉皮儿!后来我烦了,去他妈的,不学了!还是溜门撬锁来得快,也不用学,只要看好了谁家没人,一把钳子就给搞定了!……”

穆春江已经是充耳不闻,目光呆滞的盯着大头胸口处的衣服看了半天,然后调转身,自顾自的朝院门缓慢走去,出门的时候被门槛拌了一下,险些跌倒。大头望着穆春江痴呆呆的样子很是奇怪,大声的叫着:“穆哥!你怎么了?我这儿还没说完呢……”

穆春江头也不回的出了院门,上了自己的出租车,打着火飞快的把车驶离了大杂院,如同逃跑般的风驰电掣的行驶了一段后,把车停靠在了郊外一条幽静的道路旁。

他必须要好好的分析一下,吴俊的动机究竟是什么?既然吴俊是一个身居高位的盗窃、行骗惯犯,那么调包四棱狮子头就不再仅仅是想惩治自己一下这么简单了,也许——,这是吴俊设计的另一个计策,不然,他怎么可能在喝得五迷三道的情况下,回到饭店就立刻退房,然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呢?如果不是事先有所准备,他又怎么可能做得如此的滴水不漏?即便是在饭店的入住登记上都没有留下他的真实身份……

穆春江被自己的分析吓得又是一身冷汗,自己分析的不无道理,可越是正确,就意味着四棱狮子头越难找到……

他忽然想起了在砍伐千年树精前,自己和吴俊去琉璃厂定制假锦盒,自己说一个,而吴俊执意定制两个,可是要两个究竟有什么用途自己当时并没有细想,现在回想起来,一个是用于对翟总实施调包计,而另一个——,就是给自己预备的!因为何时对自己实施调包计并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完全依靠见机行事,所以他才会预备出两个,如果可能,在对翟总实施完调包计后,同时可以对自己实施……

越分析越透彻,越分析也就越心慌,穆春江的心彻底的凉了,他已经可以确信:对自己的调包计是吴俊早就精心设计好的!

动机不言而喻,钱!大笔的钱!四棱狮子头价值十五万!十五万这个数目足已令人铤而走险,自己不就是这样吗?十五万令自己做出了砍伐千年树精,骗取翟总钱财的事情,自己一个普通人尚且为了这十五万违法、犯罪,更何况于吴俊这么一个偷盗惯犯呢?见财起意才是吴俊再次骗取核桃的真正动机!而并不是什么幼稚的想惩治自己一下,让自己见识见识他的厉害,即使昨晚自己和吴俊并没有发生争执,他也会利用其他的机会把四棱狮子头偷走!况且,吴俊还带走了从山洞里带回来的那把削铁如泥的宝剑!要不是为了钱,原本应该两个人分的东西,他又怎么能自己带走呢?自己真他妈的傻!竟然还和这么一个视财如命的偷盗惯犯称兄道弟,还他妈一直为了两个人所经受的魔难动情!真是吴俊把自己卖了,自己还在帮他数钱!

穆春江一拳狠狠的砸在了自己的愚木脑袋上……

此时的吴俊已经如同杀父仇人般的令穆春江憎恨不已,仇恨在渐渐的深入进穆春江的骨头里,令他恨不得把吴俊撕成碎片!可是他没有这个机会,他根本就无法找寻到自己的这个仇人。

“揣着四棱狮子头,吴俊会去哪呢?他会一下就逃回广东吗?”穆春江皱紧了眉头苦苦思考着,他不能坐以待毙,不能干吃这个哑巴亏,他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寻到这个仇人!

渐渐的,他有了一些比较合理的想法:吴俊和翟总不同,他不是一个玩家,一点都不挚爱文玩核桃,所以他偷盗四棱狮子头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钱,那么在得手后,他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将核桃尽快出手,换成大笔的钱财。文玩核桃的玩家全国各地都有,但以北方盛行,尤其是北京、天津两市,而广东根本就不流行,所以只有在北京或是天津出手,四棱狮子头才会卖出高昂的价钱,真要是带到了广东,也许根本就没有几个识货的,更别提想卖出十几万的价格了,所以,吴俊也许并没有离开北京!而北京最为兴隆的古玩市场就是琉璃厂,尤其是这个地方自己带吴俊去过,几个收购、销售文玩核桃的店面他也都认识,所以,他很可能去琉璃厂,把核桃卖出高价后,再提着钱打道回府!……

想明白后,穆春江当即调转车头,直奔琉璃厂。无论吴俊是不是如自己的分析,他都必须到琉璃厂去查一查,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他也只有这么一点点希望了。

琉璃厂,位于宣武区和平门外,原名“海王村”,曾是辽代城郊的一个穷僻小村。元明时在此设窑烧制皇宫用的琉璃瓦,因此得名,沿用至今。清初古董商即开始在此经营,乾隆时已成为古玩字画、古籍碑帖及文房四宝的集散地。驰名中外的荣宝斋及众多文物商店诸如文奎堂、邃雅斋、宝古斋、庆云堂等均在琉璃厂设立门市。

走进琉璃厂大街,穆春江没有了往日来时轻松自在的感觉,相反竟有了一种沉重感,如果找不到吴俊或是四棱狮子头,那么自己该怎么办?父亲几日后就该回来了,如果他发现传家之宝不见了踪影,自己又该如何向他解释?他叹了口气,步履愈发的沉重起来。

在几家经营文玩核桃的店面询问一番后,没有任何线索,既没有人见过吴俊这么个小个子广东人,也没有店面收购了极品核桃,穆春江有点泄气,可是他却不能放弃,因为只有这样不停的寻找下去他的心里才能略显安宁。

他决定在此蹲守,心里期盼着吴俊那厮可以在这里现身。

虽是蹲守,但没必要死守,象便衣警察似的窝在车里一动不动,所以穆春江在琉璃厂大街上溜达起来,时不常的注意一下街面上的行人和几家经营文玩核桃的店面。

一家青砖灰瓦、漆红门柱的店面吸引住了穆春江的目光,店面的建筑造型古典素朴,别有韵味:门前一高台,三级石梯而上,高半米有余,屋齐台而建,檐伸展而下,门前一米范围内均可遮避雨水、骄阳,四根漆红圆形粗柱,立于户外台上,高撑起顶檐,一扇仿古对开格栅门,黑漆、白玻、紫铜扣环,大门两侧悬一副烫金对联(究竟是不是对联穆春江也吃不准,反正悬挂的位置象),上联是:九秋风露越窑开,下联是:夺得千峰翠色来,牌匾上横书三个大字:古韵斋。

穆春江在这家古玩店门口驻足观望了一会,又四下查看了一下街面,并没有自己最想见到的吴俊五短身材的影子,于是他迈步踏入了古韵斋。

正文 第二十六章 古韵清风(二)

古韵斋店堂内的装修风格和布局如同其门脸一样颇具特色,清一色的仿古家具、货架,内外屋间半圆镂空月亮门,整个店堂的每一处创意、每一个细节,无不体现出店主古韵清风般超脱凡世的高雅品味。

穆春江转了一圈不同货架上的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最后在一排陶瓷瓶罐前停下了脚步。

他顺手拿起了一个彩绘瓷瓶,觉得很是与众不同,寻常的瓷器亮丽光泽,图案栩栩如生,而手中这个瓷瓶竟是乌里巴涂,挺好的花鸟图案,可是边缘的色泽竟如同被水浸泡过的纸张一般,折皱间露出水痕。穆春江很是奇怪,为什么要把图案设计成这个样子?抽象派艺术作品?不能够啊!按说这个瓷瓶也应该是件古董,有些年头,难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已经懂得欣赏抽象派艺术?莫非——,抽象派艺术起源于中国……

正胡思乱想着,一位长须长者“飘”到了穆春江的身后,由于步履过于轻盈,如同一阵风一般,飘然而止,没有留下丝毫声响。

“年轻人!看出了点什么?”长者声音宏亮的说道。

穆春江被吓得一哆嗦,手中的瓷瓶险些掉到地上,惊得他一身冷汗,原本身后空无一人,冷不丁的突然一个宏亮的声音在半空中响起,不被吓一跳才怪呢。穆春江抓紧了手中的瓷瓶,转过身,望见长者的第一眼,心里就惊呼出三个字“美髯公!”,随后不无遗憾的想道:“就是他妈的老点儿!”

就见长者银须飘然,足有一尺多长,圆盘大脸,粗眉环眼,鼻正口阔,白发苍苍,着一身丝绸对襟中式外衣,宽松肥大,袖口处翻起一寸多长的白边,举止间颇有一种两袖清风之感,白发与白须上下呼应,浑然一体,颇有世外仙人之风韵……

穆春江一见长者,随即理解了牌匾上“古韵”斋的含义,长者虽生在今世,却似古人复现,眉宇中、须发间无不透露出古人的旷世情怀,如清风般潇洒飘逸。穆春江断定,这位一定就是这间店铺的老板,不对,叫老板俗了,应该叫掌柜的才对!(也挺俗的)

“我是觉得这个瓶子挺特别的,为什么挺好的图案非弄个污涂的边儿出来?这样的东西谁还会买?”见长者盯着自己,穆春江提出了自己的疑义。

“哈哈哈哈!”长者破声大笑,又吓了穆春江一跳,不过这次早有防范,瓷瓶被抓得紧紧的,不会出现任何闪失,他在心里骂道:老丫的!笑也不好好笑!跟他妈京剧里的老生似的!刚进来没五分钟就给吓了两跳,难怪这店面里冷冷清清,合着都是给吓跑了……

笑罢,长者从穆春江的手里取回了瓷瓶,爱不释手般的在手中转动着,边转边说道:“年轻人,我看你进了古韵斋拿起的第一件东西就是这个瓷瓶,我还以为你对它有所了解,看来,你也是一个外行啊!”

穆春江一听,心里老大的不愿意,自己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老板,没说两句话就开始奚落客人“外行”,人家做生意都是上赶着夸奖客人懂行,让客人心里舒坦,而且最喜欢外行,好骗,这个白胡子老头倒好,上来就先羞辱客人一番,这样谁还会买他的东西?有个性的人自己见得多了,可是没见过这么大岁数还这么有个性的!有点意思!

这么一想,穆春江不仅没有恼火、立刻就离开店铺,相反却勾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还真想听听这个看似残品的瓷瓶究竟有什么来头,看看白胡子老头自己究竟是不是个行家。

于是他乐了,看了眼瓷瓶又看了眼白胡子老头,“大爷!我还真是个外行!要不——,您给我讲讲这个瓶子的来历,我也学习学习,要不我永远都是外行!”

长者点了点头,“真想听?”

“可不真想听嘛!您就别抻着我了,我也是一急脾气,您今儿要是不说,我回家饭都得吃不香,觉都得睡不着!”穆春江贫贫叨叨的说着,长者被眼前这个不认生的小伙子给逗乐了,于是说道:“那好吧!我就讲给你听听!来,里边请!”

穆春江跟着老者进了月亮门,坐在一张宽大八仙桌旁的“官帽椅”上,老者给他斟上了一杯上好的绿茶。穆春江坐的位置正好能透过玻璃窗看到外面的街面,来来往往的行人悉数过目,他心里想道:这买卖不错嘛,既可以起到监视街面的目的,又可以听听故事,还有上好的茶叶喝,好差事!

老者抿了口茶,捋了捋美髯,爱慕的望着摆放在八仙桌中央的瓷瓶,然后娓娓道来:

“小伙子,先听我给你讲讲有关烧制瓷器的知识。制瓷工艺是在制陶工艺的基础上发明的,瓷器和陶器的烧制过程非常相似,但是瓷器与陶器却存在着本质区别,瓷器的坯料是高岭土、正长石和石英混和而成,胎表还要施一层有玻璃质的釉,然后在1200度左右的高温下焙烧,成品质地坚硬、吸水率极低、敲击能发出清脆的金属声。而陶器的坯料一般是粘土,胎表多不施釉或施有低温釉,焙烧的温度在700度到800度之间,少数陶器可达到1000度,陶器的质地不如瓷器坚硬,吸水性比较强,敲击时发出的声音不清脆。这段就先讲到这里,以后有时间了我再专题给你讲,下面我再给你简单的讲讲有关瓷器的历史。中国制造瓷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从考古发现来看,商周遗址中出土的青瓷器皿多种多样,有瓮、罐、瓶、尊、碗、豆等等,它们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商周之后,青瓷工艺逐步发展,到了唐代,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你进门的时候看见门两侧的字了吗?”

正饶有兴致倾听老者讲解的穆春江,突遇老者的发问,赶忙回想了一下,然后说道:“看见了!不就那幅烫金对联吗?”

“对联?!无知!”老者毫不客气的批评了穆春江一句,不过没有表现出不高兴,也许对于穆春江的无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