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盗天-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包裹、暖壶、水果皮、擦鼻涕纸,空中飞舞着不少绿头大苍蝇,“嗡嗡”的如同鬼子的轰炸机一般,一会盘旋、一会俯冲、一会在某个人的身上降落……

适应了一会,穆春江感觉臭脚丫子的味道不再象刚才那么浓烈,人啊——,没有受不了的苦!为了生存,再恶劣的环境也照样能够呆下去!穆春江感叹一番,找着自己的床铺,把背包塞到床下,在皱皱巴巴的床铺上躺下。

一宿未眠,此时穆春江的身子一着床铺,立刻感觉出了无边的疲惫,不多时他便进入了梦乡,鼾声也随之响起。可是好景不长,刚刚睡了一个多钟头,他就被房间里大嗓门的聊天声吵醒,住这种地方的人不仅贫穷,而且素质都不算太高,看见别人在睡觉也不主动的降低说话的音量,穆春江烦躁不安的睁开了眼睛,躺在床铺上懒得去看聊天的究竟是什么人,眼睛发直的盯着房顶上被打死的一只只蚊子的尸体和留下的血迹,聊天声传进了耳朵里——

“朱家大院你去过没?”

“没!”

“去看看喽,就在太原郊区,坐车很方便,那里大得不得了,气派死了!”

“有那么好吗?”

“有啊,一个院子套着一个院子,院子多得数不过来,门楼修得比北京的故宫还要气派,你说这老朱家怎么就这么有钱呢?”

“比故宫还气派?”

“是啊!不过——,故宫我还没去过……”

……

穆春江被气得差点抓起地上的鞋拽他,这都什么人啊?自己没去过故宫却拿故宫和朱家大院做比较,这不是拿故宫“打杈”呢吗?说他没文化吧,他还能叫出故宫的名字,还去过朱家大院,说他有文化吧,却又在这里乱比较一气,真是他妈的找抽!

实际上,说话人的这几句话还不足以让穆春江如此气愤,真正令他气愤的是好梦就这么被无稽之谈吵醒,但真要说和聊天的人干上一架又确实有点过份,所以他只得忍住气,翻身起床,头也不回的出了房间。

他在街上找了个小铺吃了碗拉面,饭钱也得省着点花,不然抗不到吴俊回来。吃完面,穆春江溜达到尼桑吉普车那里,东张西望作贼一般,见没人注意自己才急匆匆的拉开,翻出那本从“周哥”那要来的山西省地图,然后快速的撞上车门,慌里慌张的迅速远离。

到达了距离尼桑车几十米开外,穆春江感觉安全了许多,这才找地方坐下,翻开了地图,找到了太原市那页。他得找找朱家大院具体在哪,刚才那小子说得那么夸张,还真勾起了自己的兴趣,反正这几天也没什么事儿可做,不如游山玩水一番,既然说朱家大院好,那自己就开车去看看。

别说,朱家大院还真是个比较有名的地方,地图上竟然标识了出来,穆春江在脑子里规划了一下路线,基本上已是心中有数,于是他揣起地图,又在街上闲逛了几个钟头,直到夜色已晚才返回地下旅馆,准备睡上一宿,第二天一早就直奔朱家大院。

进入旅馆房间,依旧是一股浓烈的臭脚丫子味,穆春江忍受了一会,终于适应了这种恶劣的环境,此时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们基本上都已经睡下,再没有了大嗓门的聊天声,穆春江心里踏实了一些,感觉今晚终于可以睡上一个好觉了。不成想,刚躺下不到一分钟,新的麻烦就再次袭来:呼噜声、咳嗽声、磨牙声、放屁吧嗒嘴声……各种难听的声响如同成心跟穆春江过意不去一般,在瞬间便骤然响起,声声入耳,搅得他头晕脑胀,无法入睡。

忍受了将近半个钟头,穆春江终于想开了,操!你们丫吵我,我还吵你们丫的呢!来吧,一起制造噪音,看谁的声音大!

这招还真见效,穆春江闭上眼睛,人为的制造高音量的鼾声,边哼鼻子边吹哨,打得不亦乐乎,渐渐的,假鼾声把自己都给感染了,不多时他便进入了梦乡,无比香甜的打起了真呼噜……

这一觉睡得确实甜美,竟然没有受到臭脚丫子味、磨牙放屁等外界因素的干扰,一觉睡到了大天亮,其间众多的男女老少被他惊天动地的鼾声吵醒、一夜不眠,不停的在心里诅咒这个小伙子的“没有公德”,甚至还有胆大的孩子朝着他的身上扔了几本书以使他的鼾声轻微一些,可是穆春江却是浑然不知,一觉睡得完全恢复了精力、体力,起来伸懒腰的时候却见不时有人抱怨的看自己一眼,弄得他还真有点莫名其妙。

洗漱完毕,穆春江溜达到街上又吃了碗面条,在丰富多彩的各种食品中也就是面条这东西又省钱又解饿,囊中羞涩也只好撮点大众化的食物了。填饱了肚子,穆春江用手抹了把没什么油水的嘴,然后直奔一家邮电局而去,他得给吴俊打个电话,问一下平安,如果一切顺利,他应该已经到达了广东的家中。

拨通号码,倾听电话里“嘟嘟”声音的时候,穆春江的心里还真有一些紧张,毕竟老友是否平安脱险还不得而知,但愿期望能够成为现实。

“喂——”电话那头一个男人的声音。

仅此一声,穆春江悬着的心便落了下来,毕竟和吴俊朝夕共处了为数众多的日日夜夜,哪怕只有一个字,穆春江也能清楚的听出它就是老吴发出的,瞬间,穆春江竟百感交加,眼角有一种酸楚的感觉……

他赶忙稳定下情绪,抓紧时间开口,长途电话可不等人,多一分钟就差不多多出半碗面条的钱,“老吴!我是小穆!”

“小穆啊!你怎么才打来电话?我都快急死啦!你现在在哪里?左藤那个狗东西没有找到你吧?”吴俊异常兴奋的说道。

“他能找到我?姥姥!这事儿等你回来我再详细的跟你说!我身上的钱不多,打长途都快不够了,所以咱哥俩简短截说。你找根笔记一个地址,你飞到太原后就立刻来找我!记住了,带上宝剑,然后再多带点钱!我现在穷得都快要饭了!”

……

穆春江快言快语的把旅店的地址告诉了吴俊,赶在两分钟之前挂了长途电话。交完费,穆春江出了电话局,朝着藏匿吉普车的胡同溜达而去,一路上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生怕由于吉普车的原因而被人跟踪上。还好,一切安然无恙,穆春江瞅准了没人注意,一猛子扎进了尼桑吉普车的驾驶室里,然后用电线打着火,挂上档呼啸着冲出了胡同,朝着出城的方向而去,他得去朱家大院看看,看看这个朱家究竟能有多富足?看看他家的门楼是不是修建得比故宫还要气派?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三章 朱家大院(二)

朱家大院位于太原市郊区,距离不是很远,不过穆春江不敢把车开得太快,以防被交警注意上,违一两次章是小,要是查出这是一辆没有车牌、行驶本的不明车辆可就是大了!不紧不慢的行驶了几个小时,吉普车终于来到了久负盛名的“朱家大院”前。

放眼望去,城门高大、危耸;城墙厚实、凝重;城楼巍峨、耸立,每一处无不透出一种大气,虽然与故宫不可同日而语,可是作为某家某户私人宅院的门楼、城墙,还是足以令人感到震惊不已。

穆春江把车找地方停好,徒步行进到巨大的门楼前,感叹一番后,买了张票,然后步入了阔大的城门洞。眼前的景象再次令他唏嘘感叹起来,但见宽阔的石街向前方延伸过去,不见尽头,高大的牌楼矗立在石街中央,精雕细琢,石街两侧灰色的宅第一座接着一座,不计其数,难怪旅店里的那个“老冒”会如此的感叹,如此规模庞大、颇为讲究的深宅大院确实令人震惊,他的主人想必富贾一方、富可敌国,真不知道这个朱家究竟是做什么生意起的家,莫非也是偷盗界中的一员?

穆春江不停的感叹捎带着胡思乱想一气,在石街上转悠了一会,然后转身步入了石街旁的一座院落中。院落方方正正,正中是一座木结构飞檐斗拱的牌楼,牌楼两侧各有砖雕花墙,宛如镶嵌宝石的扎带,使方正雄浑的北方庭院平添出几分南国园林的秀色,实属画龙点睛之笔。

院落中随处可见的砖雕、木雕、石雕,别具风采。房脊的吻、兽和雕花护脊,照壁、花墙砖雕,均属清代砖雕珍品;护栏全部由砖雕砌成,栏柱、栏板不见砌缝,浑然一体,无论雕刻还是垒砌,堪称清代建筑中的上乘工艺。宅第中的窗户木雕、门框、屏风、家具和隔扇木雕等,多种多样,使人眼花缭乱。

穆春江转悠了几个院落,除了不停的唏嘘感叹还是不停的唏嘘感叹,他已经没有了可以用于赞叹朱家大院更好的词汇,最后只能归结为一个字——“阔”!朱家阔得流油,别说自家子孙几辈子吃喝不愁,就是把半个太原市的人民都养活起来,估计也不在话下,这才叫富足啊!这才是有钱啊!这才叫富贾一方啊!……

又是唏嘘感叹了一番后,穆春江踏进了一座院门上高悬“展览厅”的院落。这个院落的布局、规格、建筑风格与其它的宅院并无两样,估计是朱家大院对外开放后,自行辟出的展室,用以展览一些家中收藏的文物珍品。穆春江是干什么的?文物专家啊!什么东西他都可以置若罔闻,可唯独是这文物割不断、理还乱,这辈子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宁可少吃一两顿饭,也绝不能错过一次观赏上好文物珍品的机会。

步入第一间展室,穆春江就再次的唏嘘感叹起来,这间展室里收藏着上起唐代,下至清中叶50余位大书法家的作品,其中颜真卿、贺知章、欧阳洵的书法珍品,许多已不传于世,均为奇珍;第二间展室则收集有从夏禹到清宣统在内的42位帝王及唐武则天、清慈禧两位女帝王之笔迹,蔚为大观。

这下,穆春江又是除了不停的唏嘘感叹还是不停的唏嘘感叹了……

步入第三间展室,还没容得穆春江感叹,一件小巧的玉扳指就牢牢的吸引住了他的目光……

“扳指”为满族男子套于右手大拇指上的短管状饰物。满族八旗子弟于弱冠前,照例要到本旗弓房锻炼拉弓,拉弓时佩带扳指,藉以保护手指并可减少手指的运动量,故昔年八旗子弟对此物甚为重视,人手一枚,因而成习。初时因重实用,大小扳指皆选韧涩材质制作。其宽窄肥瘦不一,因人而异,以便套带。本是辅助习武的扳指,由于满汉两族广大男士的欣羡与效颦,竟使之成为一种极为时髦的佩饰品,上自皇帝与王公大臣,下至满汉各旗子弟及富商巨贾,虽尊卑不同而皆喜佩戴。其质地亦由原来的皮革、犀角、驼骨等扩大至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等名贵材料,价格也扶摇直上。

穆春江所见玻璃橱窗里的玉扳指质地温润,为上等白玉精雕而成,外环手工雕刻着一棵松树,一只仙鹤,并雕有“松鹤延年”四字,雕琢精细,精工细作,实属一件精品。不过对于见过些“世面”的穆春江来说,材质与雕刻技巧都不足为奇,还不至于让他两眼发直、目光呆滞的盯着扳指不动,真正让穆春江感到震惊不已的是玉扳指内壁上雕刻的一个字——“穆”!

这个扳指并非寻常之物,最起码对于穆春江而言,它绝对是一件无价之宝,从它的材质、雕饰之物、以及内壁上的“穆”字,都清清楚楚的告诉穆春江:它就是穆家祖辈曾经收藏的那件稀罕之物!其地位仅次于四棱狮子头山核桃!

可是这个玉扳指为什么会在朱家大院里出现?穆春江不得而知。不过它究竟是如何流散出的穆家,穆春江倒是从父亲那里略知一二,那是一段动人的真实故事——

光绪年间,穆家在发生过了那次“失窃案”,核桃幸运的失而复得后,家境变得更加的贫寒,家里能典当的东西全部当掉,四壁青灰,就连家具都是所剩无几,除了必须的床之外,几乎没剩下什么东西,穆家的宅子不小,可是每个房间都显得空空荡荡。

可就算是这样,穆家都难逃“揭不开锅”的厄运,这也怨不得别人,穆家的这代人游手好闲的太多,勤劳致富的太少,一大家人谁也不愿意出去找个正经的营生,祖辈的“福荫”以及官场的奉禄也都断了来源,一家人天天坐吃山空,一个好端端的大户人家变成如此落魄的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穆家善良、勇敢的一贯美德却并没有因为家境贫寒而发生丝毫改变,于行事间还不忘记其八旗子弟的派头。

这日,一家老小端坐在堂屋里,共同商讨如何解决揭不开锅的严重问题,当时的情形是,除了房产,穆家只剩下两样值钱的东西:四棱狮子头山核桃和松鹤延年玉扳指。解决方案有两个:一、卖掉房产,举家迁入贫民区;二、当掉山核桃和玉扳指中的一件宝物,用以糊口度日。经过激烈的辩论,最终达成一致:房产不能卖,卖掉大宅子,搬进贫民区,穆家就真的算是败了;四棱狮子头不能卖,依照穆家的祖训,“国破山河在,家败核桃在”,生活再穷困僚倒也决不能打核桃的主意。宅子和核桃都被排除掉之后,唯一的选择就是当掉玉扳指。决定做出后,当时的穆家老爷子二话不说,揣起玉扳指就直奔当铺,时间不等人,去得迟了,一家人的晚饭就又没着落了。

在去当铺的路上,途径一处热闹的街巷,穆老爷子老远就看见一群人人头窜动,围站在一处墙根指指点点、交头接耳。穆老爷子原本就是个好热闹的人,饭可以少吃一顿,可是热闹却决不能少看一场,于是他加快了脚步来到墙根处,挤进了人群里,注目细观,却见墙根处跪着一个十五六岁、泪流满面的女孩,身旁躺着一个一动不动、面色煞白的妇人,像是已经断了气,再看女孩脖子上挂着的牌子,穆老爷子不禁黯然神伤——

原来女孩和她的母亲是外乡人,来京寻找亲戚,可是还没找到她的母亲就染上了重病,今日气绝身亡,盘缠都已花尽,女孩无奈之下,只得选择“卖身葬母”,无论哪位好心人愿意出钱把女孩的母亲安葬,她都愿意为好心人当牛作马、伺候终生……

女孩凄楚可怜,面色憔悴,已经哭得如同个泪人一般。几乎是在一瞬间,穆老爷子便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是北京的大爷,大爷就得表现出大爷的派头,虽然对于这种事儿他不能每件都管,但对于这个凄楚的女孩他却不能不管!因为他可以改变如此一个风华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