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高桥南上位之后,这种情况就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高桥南跟明军士兵和中国海盗都没什么交情,自然也不会留什么情面,那些浪人倭寇虽然与他同出一国,但在他眼里却并非同一个等级的的存在,而在武士道精神中上级对下级的责骂和惩罚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至于剩下的那些黑不溜秋的南海海盗,在高桥南看来根本就只是群还没开化的猴子而已——自从他偶然听到任亮发表过这种言论之后,就深以为然,将其奉为正理了。
古卫在看过几次高桥南训斥惩罚不得力的苦役之后,不禁对任亮感叹道:“这小鬼子下手比我们可狠多了,有这么个狠角色在劳改营压阵,我看我都快要失业了。”
古卫的话可谓是一语成谶,没过几天果然军警部就发来了内部调令,让古卫去新岗位报到——军警部决定招收一批本土青年,作为未来的归化民部队试验品进行培训,而穿越前拥有丰富民兵训练经验的古卫显然就是最佳的人选。
古卫调走之后,就变成了任亮独掌劳改营大权。按理说任亮会因此而变得更为忙碌,但事实恰恰相反,任亮的日子反而比以前更为悠闲了,这都是多亏他成功发掘了高桥南这个头号狗腿。虽然高桥南没有罗升东那么善于揣摩上意和处理苦役内部的人际关系,偶尔还会显得过于死板,但正是这种一板一眼的性格才符合劳改营的管理需求。在他堪称严酷的管制之下,劳改营的工作效率比之前有了明显的提升,而任亮因此也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光,让他甚至能在监工的时候享受垂钓乐趣。
如果是放在以前,任亮如此大胆的用人策略肯定会受到同事们的质疑。但最近任亮可是执委会看好的红人,他所提出的劳工积分制改进版现在已经开始在两个新成立的公社中试运行,而且据说效果不错,执委会已经准备在近期再补充招收一批社员,并且会将这套“劳工等级制”在今后的控制区内进行推广。甚至有风声说由任亮提出的这套制度极有可能在一年后的首次全体大会上作为立法提案之一进行审议,一旦通过就会作为今后几年内执委会的施政手段确定下来。在这样的形势下,任亮在工作中有一些尝试也被认为是合理的,加之最近劳改营各方面状况都有了改善,也就没人会对他目前的管理方式提出质疑。
正当任亮在琢磨应该用何种方式烹调今天的收获之时,高桥南屁颠屁颠地小步跑了过来,什么都没说先来了一发九十度的深鞠躬,然后才开口汇报道:“任长官,您交代的工作已经完成,请指示!”
任亮还没来得及说话,感觉手上一沉,当下赶紧用力一抬胳膊,一条半尺长的鲫鱼随着鱼线飞出了水面。
高桥南倒是手疾眼快,在鱼划过自己面前的时候一伸手紧紧地抓住了它,然后取下鱼钩将鱼放进任亮面前的桶里。
任亮赞许地点了点头道:“高桥……”
“嗨!”高桥南立刻响亮地答应道。
“以后不要老是嗨嗨嗨的,听着别扭,我说什么你回答‘是’,就可以了……”
“嗨!……是!”
“还有,我说话的时候先听我说完,不要随便打断我……”
“是!”
对于这个不懂得变通的死脑筋小鬼子,任亮嘴角抽搐了几下,最终只能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高桥,为什么你就这么听话?难道你一点反抗的意愿都没有吗?”
高桥南一本正经地答道:“武士的存在就是为了强者效命,不能执行命令的武士不是一个合格的武士。”
“你这么努力,你家里人知道吗?”任亮忍不住调侃了一句。
“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我高桥南会用一生来证明的!”谦卑的小矮子突然抬起头大声说道:“任长官,请你务必相信我!”
任亮不由得失笑道:“别这么郑重,我不是你的效忠对象。你就算要效忠,也应该是向执委会效忠,而不是我个人。”
“执委会?”高桥南对于穿越众的组织架构并不了解,重复了一遍这个陌生的词语。
“没错,执委会。”任亮想了想,又解释了一句:“就跟你国家的幕府一样,是我们海汉的最高权力机关。”
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意思,高桥南不太明白,但“跟幕府一样”这句话他是理解的,当即眼睛就亮了:“任长官,那我有机会成为执委会的武士吗?”
“当然有,你也说了,努力就一定会有报应……哦不是,有回报。”任亮忍住笑继续鼓励他:“只要你继续努力,一定有机会的。”
第68章 征兵()
像任亮这样闲到极致,还有心情慢慢调教手下的穿越众毕竟是极少数,不是每个人手下都有一帮可以随意使唤的苦役可用。刚刚调离劳改营的古卫,现在就正处于十分焦躁的状态中。
古卫是接到军警部调令,让他加入到新成立的征兵办,同时会在征齐兵员之后出任这一期新兵的总教官一职,这对于长期从事民兵训练的古卫来说自然是驾轻就熟的差事,可比在劳改营天天对着那群泥猴子发火好多了。当然,这个机构目前也只是挂着一个“征兵办”的头衔,因为用房紧张,执委会根本就没有给这个机构安排办公室,必要的时候只能先去军警部的办公室挤一挤了。
这次征兵的主要对象是已经加入两个新成立公社的本地百姓,这些人基本都经过了身份鉴别和登记,可靠度较高,对穿越众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信任感,军警部的头头们认为这两处地方绝对是上佳的兵源提供地。而古卫被分配到的任务,就是到农场公社这边征兵。
古卫最初拿到这差事的时候非常兴奋,他的个人目标就是成为未来军校的掌权人物,而训练本土民兵显然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第一步。还没去农场看到自己未来部下的时候,古卫就已经不止一次幻想过自己被一大帮归化民军官簇拥着的景象了。
不过当古卫真正来到农场看到这里的景象之后,他不得不面对现实,重新调整自己的想法,至于什么陆军学院之类的构想,大概是要再往后延一延了。
农场公社管委会已经接到执委会的通知,提前将公社中所有男子集合到一起,供征兵办的人挑选。而站在古卫面前的这些本地百姓,绝大多数都是又黑又瘦,身体甚至比劳改营的那些苦役还要单薄。
首批加入公社的本地百姓,大多是生活极度贫苦,为了求一口安稳饭吃其他的都可以不管不顾,加入公社也算是他们抓住了一棵伸手可及的救命稻草。这样的民众,身体素质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古卫不免担心他们能不能经得起繁重的新兵操练。
“高欢,这就是你们公社的所有人了?”古卫还是有点不敢置信,只能指望农场管委会这边还打了什么埋伏,藏起了一部分青壮劳力。
高欢也是一脸无可奈何的表情:“你还别嫌弃,就这我还舍不得把人交给你们呢!我这儿能干体力活的就这几十号人,你们一句话就准备给我划拉走一半,我这边的生产任务还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名册也在这儿,你可以照着点点数。”
“全都瘦得跟猴似的……不是说你们农场的伙食是开得最好吗?”古卫一边打量这些一脸麻木的劳工,一边向高欢询问道。
“这些人才收进来几天而已,哪那么快就能调养好身体,就算顿顿吃补药也不行啊。”高欢解释道:“再说现在很多作物才种进地里,能有什么可吃的?顶多就是让他们能三顿吃饱不饿肚子而已。”
“这尼玛根本就没几个可用的啊!”古卫心说颜楚杰还指望能从两个公社里挑出一百号青壮,真该把他拉来这边亲眼看一看——青年倒是有一些,壮的可一个都找不到。
一圈看下来,古卫也没发现几个合适的,只能又对高欢问道:“咱们的征兵政策,给这些人说过了吗?”
“说了啊!”高欢扳着手指数道:“咱们是代崖州招兵,但就在本地服役,不用去崖州。每月有军饷、每天能吃肉、战死战伤有抚恤、退伍安排工作、子女安排入学……哦,对了,退伍兵还可以申请承包土地。你看到了,公社所有人都报名了。”
“这些人都已经报名了?”古卫先前可没想到这些投军的积极性能有这么高。
“我要是跟他们一样,很可能也会报名参军啊,毕竟待遇那么好。”高欢叹口气道:“不过你也别高兴得早,说不定他们眼中的当兵吃粮就跟明朝的屯军是一样的。”
“所以这些人以为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当农民而已?”古卫这才恍然大悟,这个时代的屯田兵几乎已经跟农民划上了等号,而对于这些人来说,不管是在公社当社员还是去投军当兵,反正都是种地,待遇却大不一样,那为什么不选一条对自己更有利的出路呢?
这样一来,古卫觉得军警部先前对于兵源的乐观就越发靠不住了,除了身体素质之外,这思想素质也相当堪忧。如果大量招收抱着这种心态的人去当兵,前期的思想工作恐怕要比预计的程度困难得多。
虽然农场公社的人报名积极性很高,但古卫出于顾虑,并没有在这里大规模收人,最后只精挑细选了不到二十人出来。就算这样,古卫对于自己挑选的这点人也不甚满意,看着这群瘦弱的青年,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叹气再叹气。
当天下午,不甘心的古卫又跑了一趟盐场公社,但这里的状况比农场公社也同样好不到哪里去,大部分人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状态仍和古卫的要求相差甚远。唯一能让古卫觉得比较欣慰的是,这里的社员是以榆林渔村的村民为主,所以对穿越众的认同度更高一些,也有人敢大着胆子跟古卫交流几句。
比如公社管委会特别助理于大山就凑过来畏畏缩缩地问了一个很要命的问题:“长官,你们这样公然招兵,是不是……打算……造反?”
古卫倒抽了一口冷气道:“于大山,你能想到这个问题,思想觉悟倒是很高啊!”
上午去农场公社的时候,那些人可没谁向古卫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或许有些人是想到了也不敢问。军警部当然也没有指望那个“代崖州招兵”的借口能糊弄住所有人,总有一些聪明人能看破这中间的猫腻。只是古卫万万没想到的是,居然是一贯老实巴交的于大山先提出了这个问题来。
于大山脸色一下变得煞白,连连摆手道:“没有没有!不敢不敢!”
“别怕!”古卫也知道自己的口气大概是吓着于大山了,当下压低了声音对他问道:“有多少人跟你一样的想法?”
于大山结结巴巴地应道:“没……没了,我没对其他人说过。”
“其实吧,我们这次招的不是兵,是警。”古卫知道这事要是不说个明白,像于大山这样的人只会越来越害怕,而这种情绪一旦传播开去,对控制归化民的思想绝不是好事,所以他立刻搬出了军警部准备好的另外一套说法:“我们招这些人,主要是用来维持地方上的治安,平息纠纷、缉捕盗匪、抵御海贼,其实就跟巡检司做的事是一样的。不过我们是自己招人自己养,也不需要听崖州的调动。我这样说你明白了吗?”
“明白,明白。”于大山抬手抹了抹额头的汗水:“我会把长官的意思原原本本告诉后生们,免得他们胡思乱想。”
“懂事!难怪执委会这么看重你……”古卫觉得于大山很是知情识趣,自己并没有把话点透,于大山便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下一步了。
虽然过程还算顺利,但结果仍然不甚理想,古卫在盐场公社最后只挑出来二十多人。当然,如果不是安西全程黑脸跟在旁边,古卫或许会厚着脸皮再要几个人。
这样一来,从原本军警部预计的两处兵源集中地,招收的人连预计数目的一半都还没到,这个状况显然是没法让军警部感到满意的。于是备用的计划就不得不再次被提了出来——征收本地少数民族青年入伍。之所以这里会提到少数民族而不是黎族,是因为目前穿越众的地盘上已经开始小规模地出现了苗族的打工者。他们来自比黎族峒寨更远的深山里,生活状况也比黎人和本地汉人更为贫困。
这些苗人基本都是嘉靖至万历年间被征发来海南平乱的苗兵后裔,《崖州志》中有记载,“盖前明时,剿平罗活、抱由二峒,建乐定营,调广西苗兵防守,号为药弩手。后营汛废,子孙散居山谷,仍以苗名。”因为他们的客军身份,本地的汉人黎人都不太待见他们,以至于这些人只能定居在深山之中。
军警部一开始没有过多考虑将黎苗两族作为兵源,是认为这些人尚未完全开化,而且不同民族的混杂可能会给后续的军事训练造成一些麻烦。但现在根本就招不齐预定数目的兵员,让军警部不得不重新开始考虑招兵计划。
军警部里本来就有不少人赞同从少数民族征兵,前次去符山峒做交易的时候,就有人已经在建议组建黎族山地部队,只是当时因为各方面的条件不成熟被否决掉了。现在旧事重提,还加上了一个同样善于山地作战的苗族可供选择,这种组建多民族混合部队的呼声就又变得大了起来。
第69章 新兵(一)()
随着来到田独铁矿附近打工的本地人越来越多,在穿越众的二号基地外面不远处逐渐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市集。每隔五天,便有附近的山民将各种山货、水果、毛皮等商品带来这里与穿越众交易。通过口耳相传,方圆几十里的人都知道这里的海汉人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生活物资,而且价格也相当便宜。这个市集的影响力正在飞速加大,前些天甚至已经有凤凰镇那边的货郎闻风而动跑到这里来摆摊售货了。
目前穿越众所提供的交易物资当中,最受本地民众追捧的当属食盐和生铁制品。执委会专门招了七八个有打铁经验的本地民众,在冶金专家的指导下修建了一间铁匠铺,专门打造出售给本地人的锹锄耙犁等农具,另外铁制菜刀和铁锅因为产量相当有限,也成了铁匠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