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以增强他们对长期合作‘私’盐买卖的信心。
李奈从昨天的农场公社参观中得知,只有一个规模很小的“公社管委会”作为农场管理机构,但这个管委会只是起到统筹协调的作用,而具体的事务则是由社员们所组成的各种职能细化的机构来负责实施,比如什么农技会、健康会、红白理事会之类的一大堆。当时介绍的时候听得李奈头都大了,现在回想起来却意识到了海汉人这样做的深意。
以海汉人在本地的发展速度来看,不管是农场公社或是别的生产场所,规模的继续扩大只是时间问题,而下面这些基层的管理机构也在随之扩大,海汉人已经开始任命一些本地人出任民政方面的管理者。这跟大明民间的保甲制有着根本的区别,这里的公社并非民间联保自治,而是由海汉执委会进行组织和管理,同时这些工作人员现在已经享有海汉人发放的工饷,在李奈看来他们就跟替衙‘门’办事的小吏差不多也就是说海汉执委会在本地的民政管理当中已经在全面取代地方官府的功能。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李奈不得不承认海汉人在民政管理方面做得极好,其成效远远超过了地方官府。而民众的丰衣足食反过来也保证了此地的民情安定,社会秩序良好,而这正是李奈这样的商人所看重的特质。
第169章 沆瀣一气()
对于“福瑞丰”这样的大型商号来说,建立各种产供销渠道,依靠商品流通环节中产生的差价是获得盈利的主要方式,但也并不是唯一的方式。 “福瑞丰”名下除了有商号之外,也有旅社、饭馆、酒楼乃至散布于广州附近乡间的土地,历代大掌柜或许不懂什么叫做“把‘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但对通过分散投资来规避经营风险的道理却是早有领悟。
只要是有利可图的买卖,“福瑞丰”首先考虑的是其盈利能力是否值得介入,而不是这个行当以前有没有做过。就像前次崖州分店运回广州的一千斤‘私’盐,“福瑞丰”虽然以前并没有贩运过‘私’盐,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从现在开始介入到这个利润极其丰厚的行业中来。同样的还有军火生意,对“福瑞丰”而言完全是李奈临时起意所谈的买卖,但这笔生意却是秉承了“福瑞丰”一贯的经营原则,只要是能赚大钱的生意一律不放过。
而当李奈踏上胜利港土地的时候,就已经对这个港口的规划留了心。李奈的见识可比魏平这个一直窝在崖州的小小巡检广多了,从广州湾到江浙一带,几乎所有的大港口他都曾踏足过,自然能分辨得出胜利港的建设规模绝对不是普通渔村码头或是行商‘私’港的水平,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海汉人对于胜利港这个地方有着更大更长远的规划。
在来胜利港之前,李奈一度认为海汉人出售的‘精’盐和玻璃制品是从南海的西洋番人那里买来的,但来此之后他就迅速推翻了这种想法海汉人既然能够自行制造枪炮,那么有生产‘精’盐和玻璃制品的能力就不足为怪了。而李奈相信海汉人凭这几样商品,就足以在数年内把胜利港这个地方变成琼州岛南端最繁荣的港口。
最关键的是,海汉人有枪有炮还有无限近似于军队的民团组织,这就让他们拥有了足够的自保能力不管是南海海盗还是崖州官府,都别想轻易介入这里的事务。而之后李奈所看到的巡检司状况,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没有地方官府的介入,本地民情非常安定,加上海汉执委会这个十分有实力但又非常讲究规矩的地方管理者,要到哪里才能找到像胜利港这样适合做走‘私’贸易的港口?李奈认为这简直就是天赐良机,自家商行若不抓紧时间早早在此落脚,等海汉人一两年之后发展壮大,只怕想在这地方‘插’一脚都难了。
当然,在向海汉人提出相关的要求之前,出于慎重考虑,还是需要从侧面更多的了解此地的情况。李奈最初是希望从普通民众的口中打探一些消息,但当他看到那些不过三尺高的孩童都已经学会说“为执委会服务”这种话的时候,便果断地打消了原本的念头。真要向那些民众打听消息,说不准直接会被海汉人当探子给抓起来,而且这里可没有什么官府可以慢慢打官司,所有的事情都是海汉执委会一言而决,李奈可不想为了这种事冒太大的风险。
那么除了普通民众之外,李奈所能选择的询问对象大概也就只有巡检司了。李奈从观察中得出结论,巡检司这些人虽然看起来已经“屈从”于海汉人的管理,但似乎与海汉人之间仍有隔阂,两方应该还没有沆瀣一气结为同党。于是早上一逮着机会,李奈便主动向魏平搭话,希望能他这里打开突破口。但他却万万没想到,魏平居然也是抱着与他类似的心思,指望着能在“福瑞丰”这里借把力,完成他自己的计划。
魏平等了半晌,见李奈和贺强都是陷入了沉思之中久久不语,正好手下已经将早饭送来,便干咳了一声道:“两位,早饭已经送来了,边吃边说吧。”
李贺二人回过神来,连声道谢接过了早饭。魏平挥挥手,手下便知趣地退开了。
早饭的内容只是很普通的稀粥、馒头和咸菜,但这三人的心思显得都没放在这上面。最终还是魏平沉不住气,开口说道:“以我来此之后所见,海汉人的谋划极大,未来此地必定会逐渐繁荣起来,发财的机会定然不少。”
“魏巡检高见啊reads;!”李奈出声附和道:“此地本是天然良港,加之海汉人经营有方,假以时日,必有更多的客商来这里进行贸易,成为一方大港指日可待。鄙行也有意在此设个货栈,顺搭着做些买卖,只是……”
“只是如何?”魏平一听游戏,立刻便应道。
“只是此地事务都是由海汉执委会作决,在下多少还是有些不太放心。”李奈故作犹豫道。这时候他如果还没看出来魏平有别的企图,那这么多年的家传熏陶就是白废了。
果然魏平便安慰道:“若是李少爷担心此事,我倒是有个办法。”
李奈应道:“魏巡检有什么好办法,不妨说来听听。”
“这做买卖的事情,由我与贵商行合作进行,如何?”魏平开‘门’见山地问道:“不管货栈也好,旅馆也好,饭馆也好,平时我也可以让巡检司看顾着一点,这样想必李公子也能放心一些。”
李奈心道你主动凑上来,倒是省下我不少麻烦。从生意中分润一些利益给巡检司,李奈并不在乎,事实上即便魏平不提,他也已经有此打算了。海汉人虽然在此发展得很好,但谁知道将来会有什么变故?官府会不会收回此地,驱逐海汉人?届时“福瑞丰”有本地巡检司这个挡箭牌,自可保全“福瑞丰”在本地的利益。
话说到这个份上,双方的意图便已经都很明显了,接下来无非是一些合作上的细节讨论。唯一的争执焦点便是在日后的利益分配比例上,魏平虽然想要坚持五五开的原则,但由于他手里没有多少现钱可以用来投资,绝大部分出资金额还是要依靠“福瑞丰”这边,最后他只能无奈地答应李奈提出的三七开建议,“福瑞丰”方面分得本地经营收益的七成,而魏平和巡检司分得剩下的三成。
除此之外,双方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慢慢探讨,比如经营项目,人员安排,职责分工,结款的时间和方式等等,这也是相当耗时的事情。
陶东来和施耐德站在一号基地的寨墙上,一直注意着这几个人的小动作。
陶东来道:“这个李奈还真是有点不老实,昨天你没让他跟魏平多接触,今天可是抓着机会凑上去了。”
施耐德笑道:“这也很正常,他虽然是来做走‘私’生意的,但固有观念中对官府的信任还是更多一些,如果不让他跟巡检司这边打打‘交’道,他恐怕也放不下心跟我们深入合作下去。”
“你倒是好算计。”陶东来无奈地摇头道:“我只希望他们别商量什么出什么鬼主意,要是倒头来李奈帮魏平从这里脱逃,那我们还真的不好处理。”
“那个李少爷可不傻,他不会去做这种于己无益的事情。”施耐德对于自己的计算显得非常有信心:“依我之见,他应该是对我们这地方有些别的想法了。”
“哦?”陶东来笑道:“那看来我们的招商引资计划要跟着启动了。”
“我看机会很大。”施耐德道:“如果我们去广州做买卖,同样也会先在当地寻找一个落脚点,就像我们在崖州做的那样。‘福瑞丰’这样的成熟商号,肯定也会考虑到这个问题如果李奈不朝这方向去考虑,我反倒会怀疑他的合作诚意了。”
“那就让他们先慢慢谈着,等他们谈完了,再按照今天的日程安排去盐场公社转转。”陶东来拍拍施耐德肩头道:“你先盯着,我去看看那几套盐场公社需要的设备准备好没有。”
盐场公社的改造工程一直在持续进行当中,截止目前已经平整土地,改建出了两百余亩面积的水泥底晒盐池,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实际产量。而之前全手动的海水提灌装置,也在开始逐步改建为以风力、畜力为能源的新设备。今天带客商去参观盐场公社的时候,就会顺便将两套最新的风力提灌设备运过去进行安装。至于安西教练翘首以待的蒸汽动力提灌设备因为有关部‘门’产能不足,暂时还无法进行制造,最快也得等到明年上半年才有可能装配到位。
过了半个小时之后,三人总算结束了商议,魏平一脸心满意足的神情回巡检司小院去了。施耐德便出来招呼了李奈和贺强,让他们跟随自己一起到码头上乘船出行。
施耐德指着劳工们正搬运上船的一堆器物道:“这些东西都是要运去盐场安装的生产设备,需要先装上船,我们先稍等片刻吧。”
李奈奇道:“这盐场难道不在胜利港?”
施耐德笑道:“虽不在此,亦不远矣,等一下去了就知道了。”
第170章 参观盐场()
货物装运完之后,陶东来也带着一帮负责安装设备的技工匆匆赶到了码头。 众人上船之后升帆启航驶向外海,李奈还在琢磨海汉人的盐场究竟是藏在哪里,便听施耐德道:“李先生请看,前方那处海湾中就是我们的盐场了。”
“这么近?”李奈倒是小小地吃了一惊。他原本以为既然要乘船去,那海汉人的秘密盐场离此至少也有一两个时辰的路程,却没想到刚出港湾就要到了。
李奈有些疑‘惑’地望向施耐德所指的那处海湾,却只见岸边椰树成林,连人烟都看不到,哪来的盐场?
直到船驶到近岸处,李奈才注意到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河口,有劳工驾着几艘平底小木船停在这里。众人下船转到了小船上,劳工们便划动小船,沿着这条小河向上游行去。
小船前行了大概两里地,前方出现一个小小的码头,盐场公社管委会的安西等人已经站在这里候着了。
陶东来替双方作了简单的介绍,安西很是热情地招呼道:“欢迎广州的朋友来我们的这里参观!请随我来,我们边走边说。”
以目前穿越集团的内部编制来说,绝大部分单位都属于生产部‘门’,只有文教、卫生等极少数部‘门’属于需要依赖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自从执委会提出建立独立结算体制以来,各个生产部‘门’都在想方设法提高生产效率以获取更多的收益。特别是像能够接触到进出口贸易的军工、化工等部‘门’,更是干劲十足。
盐场从穿越集团创业之初就已经被定为重点生产保障单位,执委会认为盐场的生产能力对于整个穿越集团的发展“具有战略‘性’作用”,并且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全面的支持。只要是安西这边打上去的报告,基本都获得了执委会的批准,要人力给人力,要物资给物资。像水泥这样的紧俏产品,执委会也是尽可能提供给盐场,以保障他们的生产改造计划顺利进行,让一心想要修建‘混’凝土炮台的军警部对此抱怨颇多。
而盐场公社也并没有让执委会失望,从投产以来,盐场公社的食盐产量一直呈现快速上涨趋势,不仅能够满足本地的化工生产需求,同时前前后后已经出口了好几千斤‘精’盐。从经济角度来说,盐场公社已经初步具备了自负盈亏的能力。
当然,有鉴于商务部对外的批发盐价一直都保持在极低的水平,实际上的成‘交’金额并不算大,盐场公社的销售利润也很有限。但执委会还是很看好这个项目,原因无它,因为食盐的销售市场实在是太大了,只需保持现在每吨一百两的盐价,就足以对大陆乃至整个远东的盐业市场形成倾销之势。只要销售量上去了,原本看起来比较微薄的利润同样也会变成天文数字。
这个道理盐场公社管委会也很清楚,所以当安西得知今天有广州来的客商参观盐场,并且极有可能会签下盐业订单,便提前一天已经开过了准备会。盐场上上下下都得到了通知,今天所有人都必须加倍认真地做事,只要大家表现得好,晚上就把前一天农场送来的两头猪杀了加餐对于没有什么文化的普通百姓而言,物质刺‘激’显然要比‘精’神鼓励更为直观和有效。
“我们这个盐场是从三个月前开始建设的,最开始的时候这里就是一片荒地而已。”安西抬手指向远处已经变成一块块整齐盐田的内陆平原,很是骄傲地介绍道:“在执委会的领导下,盐场公社的社员们战天斗地,用很短的时间就把这片荒地改造成了整个南海地区产量最高的盐场reads;!各位,根据我们最新的数据统计,目前公社的食盐日产量已经达到了四千斤!”
李奈分明听到了旁边贺强艰难咽下口水的声音,这个数字的确是太惊人了,程度丝毫不亚于昨天在农场听说那里的水稻田亩产可以超过千斤。
关于海汉人的食盐生产能力究竟有多大,也是这次李奈前来胜利港考察的任务之一。“福瑞丰”当家李继峰认为如果海汉人的盐产量真的能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