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第8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该死!”

    一声怒吼,轰鸣天地,这次所有人都听到了,不少人以为是晴空霹雳。毕竟对凡人来说,飞天遁地的修士只是一个神话传说罢了。自这颗星球在数万年前废弃后,灵气不存,连次一等的元气都极其稀薄,无法诞生修士,就算有传承也没用。

    而数万年时间,也足够漫长的让凡人忘却一切。

    。。。。。。

    太守府衙一侧的小庄院里,此刻一身肥胖的王太守正一脸尴尬的作陪。李神医相当的不高兴,似乎带有雷霆之怒,不仅堂上空气沉闷,就连外面的天气都有点阴沉了。

    不知是否是错觉,王太守看一眼李神医,都有些心惊肉跳。当初觐见陛下,似乎也没这种感觉。

    滞了片刻,李神医才缓和了脸色说道:“我也该走了,太守请自便。”

    王太守一听便急了:“神医为何急着要走?若是那些要犯的缘故,本官这就发出通缉,想来同僚们会给几分薄面的,他们逃不远——”

    李神医不耐的罢了罢手,头也不回的朝后堂走去:“不用,我心已定。”

    见无法挽留了,王太守忙道:“那,神医稍待,我这就给神医准备车马。”

    也不见李神医回应,王太守匆忙的出去,招来了一名仆人。

    “马上去府上,让夫人替李神医准备行囊,一定要丰厚。另外,准备三名有家人的、机灵的仆人,当李神医的仆从,马上去办!”

    “是,老爷!”

    仆人不解李神医为何突然急着要走,但跑着出去的。

    大约一炷香的时间,礼物准备好了,都停在庄园的大门外。三架马车,两架载了满满的物资,一架朴实厚重的厢车,并且配了三名身材魁梧的仆人车夫。

    王太守和夫人、以及几名小妾也在,这天气比较炎热,树上的知了叫个不停,众人不停的抹汗。王夫人不断抱怨,李神医的架子真大。旁边的一名婢女卖力的替她扇风,王夫人依旧感觉遭罪。

    又过了一刻钟的功夫,王太守也耐不住了,脑袋直发晕。一名男仆机灵的取了几把伞撑着,这才好了点。

    “都精神点候着,本老爷去帮神医收拾收拾——”

    一边抹着汗,一边挪进庄园,直去‘李神医’的住处,那是一处院中院。听到了脚步声,迎面跑出了一人。一身仆从装束,那是一直伺候‘李神医’的那名仆人,此刻却哭丧着脸:“老爷,老爷,不好了,不好了——”

    王太守心里咯噔一下,呵斥道:“神医怎么了?快说!”

    “神医,神医,神医他老人家,已经走了!”仆人噗通一声跪下,战战兢兢的等候发落似得。

    “什么,走了?什么时候走的?怎么可能?你个该死的东西,为何不拦下?通知本老爷一声?”王太守顿时大怒,上前急的揣了他几脚,但无济于事。

    仆人不敢躲闪,忍着疼,头几乎垂到了地上,说道:“小的打算帮神医收拾行囊,但神医不让,让小的出去候着,等到小的觉察不对,刚才进屋时,发现神医已经不在了,行囊也没了,什么都没留下——”

    王太守不甘心,有点暴躁的咆哮了片刻。

    “滚,滚,来人,来人,快去城门,见了神医的话,让人拦下,等本老爷到了再说。记得要客气点!”

    他费尽心思安排,送钱送物送人,甚至许诺荣华富贵、官位,为的就是挽留这名医术惊人的神医,最好永远留在海山郡。经历了一场大病,王太守悟了,拥有一具好身体的宝贵。

    这下全要落空了。

    王太守的一番命令没人敢违抗。捕快们私下出动搜寻,大街上纵马横行,但半天过去了,人马疲倦,而守城军士信誓旦旦,压根没看到李神医,也没见他出城。大活人就这么的消失了。

    “王胖子在搞什么鬼?”

    “胡闹!”

    “姓王的病好了?”

    “——”

    这么一番大阵势,鸡飞狗跳,自然惊动了郡城的不少势力,摸不清王太守要发哪门子疯,纷纷派人打探。最后搞清楚了,只是一场闹剧罢了,却也惹得其余一些人不痛快。区区一名大夫,犯的着如此兴师动众、公器私用么?

    面对众人的指责,恢复了理智的王太守不得不放低身价,摆宴赔罪。一场闹剧就此消散。

    。。。。。。

    对海山郡城的百姓来说,王太守的小事都是大事,但那大事距离他们太遥远。老百姓需要的是吃饱穿暖,家人健康平安,徭役赋税少点,过好小日子,其余的他们不太关心。

    然而,对于李红尘来说,体验一把凡人眼中的神医,只是一种历练。上百年来,混迹于凡人的国度,什么角色他都扮演过,铁匠,大夫,农夫,士兵,人贩子,帮派分子,屠夫,龟公,等等,这都是一种修行。海山郡的人和事,自然都是过客。

    他真正的身份,还是修士,和凡人是两个世界的人,他高高在上。

    此刻的他,已在城外几十里的官道上了,身边多了一名皮肤黑炭般、身高超过两米三的壮汉,背着一个半人高的大行囊,二人徒步赶路。

    “这颗星球真是个鬼地方,一丝灵气都没有不说,连最起码的一口元气眼都见不到!”黑炭壮汉抱怨着。“再呆下去,我的血脉会枯竭掉,主人,您看我都瘦了一大圈了!”

    黑炭壮汉说的可怜兮兮,比划着粗壮坚硬如铁的身体,无精打采。

    李红尘没理会他的卖萌,皱了皱眉头,看看左右草木不够繁盛的旷野,说道:“你说错了,据记载,这颗星球在数万年前可能并非如此——”

    “那只是传说罢了,何况虚空中星球那么多,不一定就是这颗,主人,我们在这里耗了上百年了,什么线索都没发现。不如换个地方吧?”黑炭壮汉对呆在这里兴趣乏乏。

    没灵气和灵石补充,元气也少的可怜,连飞行都能省则省了。若平白的消耗了,还要补充的。积少成多,即使他的主人不一般,拥有极多资源,也不想浪费。

    上百年的消耗可不少。

    最可气的,买一架马车,马匹见了他直接吓尿了,更别提代步了。

    因此,大多时候,二人只得苦逼的徒步赶路。

    黑炭壮汉絮絮叨叨,似乎多少年没说过话了,李红尘偶尔回一句,接着埋头赶路。

    大约徒步百里,天要黑了,前方的官道上才遇到缓慢前行的几辆马车,车前挂的灯笼指引着前路。这是一个小的私人车队。

    李红尘轻吐了口气,松了口气:“小黑——”

    黑炭壮汉脸色一变,怒道。“老子讨厌这鬼地方!”

    他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将行囊卸下了,自己化为了一道幽光,进了李红尘手中的一个紫色花纹的袋子里,那是一个高级灵宠袋,系在腰间,藏在衣襟下。

    李红尘气背起行囊,片刻功夫便追上了车队,装作喘吁吁。

    前面的人终于看到他了,警惕他的接近,刀剑都要出鞘了。这时李红尘换上了一脸陪笑,拱手招呼道:“诸位请了,出门在外,能否行个方便同行——”

    。。。。。。

    海山郡城外,官道一侧深入几十里,还是那一片森林,那一个恒久的小山头。

    沧海桑田,转眼已是数个寒暑。

    这一年初春的一天,一个须发斑白、面黄肌瘦的低矮老头,和一名十来岁的瘦弱少年闯到了这里。二人穿着麻布衣服,满身的补丁,草鞋,背着大、小的竹篓子,人手一把木柄的山刀、一支登山杖。

    一看就是贫困人家出身的采药人。

    “爷爷,你看那山坡上,好像有药材!”少年眼神好使,周围的草木只是丝丝绿色,而那小山头的阳面坡上,树木稀少、低矮,但一些草居然开了花,很是鲜艳,让周围黯然失色。

    绿的,白的,红的,粉的,黄的,争奇斗艳。一些看着很熟悉,那分明是药材的花。

    老头的眼神不好,但他经验多,连忙拦住了要奔过去的孙子,提醒道:“狗娃,山里虫兽多,越是不寻常的地方,越要小心!”

    “是,爷爷。”狗娃顿时乖巧了,但似乎并不十分信服。

    “走,跟爷爷过去看看,小心点——”

    爷孙俩用登山杖拍打着草丛,最后顺利的登上了山坡。

    “会阳草,不下十个年头了!”老头仔细辨认了一株翠绿色的植物,很快激动了起来,胡子颤颤的。

    他并非大夫,只是采药山民,认识一些药材。但显然,这么一整坡的药材,集中、数量多,而且居然长势极好,这是很少见到的。

    少年一听,挠挠后脑勺,傻笑了:“爷爷,我们发财了吗?这么多药材,能卖多少钱?”

    啪!

    老头拍了孙子一巴掌,但那力度不够,少年笑的更欢快了。

    “狗娃,记住,这是山神的恩赐,不能贪多,还记得爷爷给你说过什么吗”老头教训孙子。“这个地方,就是你爹娘都不要告诉,知道了吗?”

    少年回答道:“记得,爷爷你说过,采药都要留根的,不能一次都采了——”

    老头说道:“不错,凡事留一线,不然那是祸,不是福啊——”

    爷孙俩最终采了十分之一,间隔着采摘,一人半筐,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这之后,有时半年,有时一月,时间并不规律。为了安全,有时在野外过夜,第二天、第三天才回。

    只是几年时间,老头更加衰老了,身形更加佝偻了,脚步也渐渐不利索了,而少年长成了青年,长的健壮,又蓄起了短须。

    每次他们来采药,都只采摘十分之一,依旧间隔着采,有时还带把锄头,小心的替它们松松土,添点蓄水的土,而这个山坡上的药材也意外的没有虫兽糟蹋,一直生长的很好。

    不过,这些年,外面的世道一直在变,越来越乱。

    这一次采药后,两个药篓子都背到了狗娃身上,老头累的气喘吁吁,还要孙子扶着才能走动路。

    “老喽,走不动了,以后这里靠你了,记住爷爷之前的话——”老头黯然的说道。

    狗娃稳重的点点头:“爷爷,放心吧,我都记着,这里是山神爷的恩赐,不能贪多,采药要留根,还有就是,这里不能对任何人说起,进出林子要小心再小心,宁愿多走路,在外过夜,否则会引来灾祸,断了咱家的根!”

    老头欣慰的笑了。

    这之后,老头便没再来了。

    狗娃娶了亲,爷爷却过世了,而父母也一天天老去,全家人的担子都到了他肩膀上了。因此,对于救急救命的山坡药地,他更加看重了,也明白了爷爷当初的想法。

    故而,他进城做苦工,更加的卖力。赚取的钱,除了供养家里,再就是供其中一个儿子上公学,而不是让他继承祖业,种地,采药,一辈子在地里刨、当佃户。只要一个儿子改变了命运,全家人就好过了。

    至于这片药地,他当做了最后的希望,用来救急、救命的。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来此。

    不过,这乱世中,有时天不从人愿的。

第1169章 春雷才觉晓(卷终)() 
    这一年,狗娃的大儿子以区区十二岁的年纪考上了童生,全家人喜极,村里的乡亲们争相携礼恭贺,说是文曲星下凡了,沾沾文气、喜气。虽然那些礼物大多只是一两颗鸡蛋、几瓣蒜头、一把韭菜之类的,并不值钱,而最好的不过是一尺红布,但这也够全家人高兴了,脸上荣光。

    家里甚至去郡城里买了两斤五花肉,蒸包子吃,加菜剁馅调味,香喷喷的,孩子们一个个吃的满嘴流油。

    学业有成,得答谢师恩,这是优良传统。

    狗娃带着大儿子,几十个铜币、一些粮食蔬菜,挑着担子上门答谢先生,都在一个村子里。先生是个落魄秀才,略略推辞,便高兴的收下了礼物,然后和颜悦色,对学生便是一番勉励,督促他好学、谦虚、不能耽误功课。到临走时,先生还送了一本添加了注解的宝贵书籍作为回礼。

    这似乎是好日子的开头。

    只要地里不缺人,狗娃平日都在城里做工,工头听说了他的大儿子考了童生,工钱不再被拖欠,而且和颜悦色了不少,就算其他人,大多人至少面子上会客客气气的。

    就这么的过了几年,狗娃的大儿子的确十分争气,一举考中了秀才,虽然排名末尾,有点勉强,但那也是秀才公。全家可以免除徭役、赋税,秀才可以见县官不跪,还有月俸可领。这可不得了,村长送礼,村口立秀才牌坊,乡长大老爷也赐下了礼物。甚至有地主之家托媒婆上门说亲。

    好事似乎接踵而至。

    又一年后,狗娃家里便起了新瓦房,虽然耗尽了家财,但日子向好。何况,这几年的日子比过去可强多了,比上不足,比下却有余。

    有了新房,大儿子便成婚了,虽然才十六岁,但这时代十几岁成婚、生子太正常了。那新娘是一地主家的二小姐,长的还算周正。

    不过,风云骤变,齐国突然宣布对庆国全面开战,天下大震。

    齐国出动百万军士,全线推进,庆国节节败退。短短一个月,庆国边境沦陷。三个月后,庆国近一半的版图被侵占。其中,庆国一名大将的叛变,便是全面崩溃的导火索。

    这对庆国人来说是灭顶灾难,但对齐国贵族来说值得普天同庆。一般国家有这种好事,战后必有恩赐,赐予一些占领国家的新土地、人口,更重要的,有了新的占领国家,那么一些新增官位的封赐是免不了的,许多人可以升官发财。

    不过,凡事盛极则衰。

    大秦国王说:“大秦国与庆国才结秦晋之好,将本王最宠爱的灵犀公主下嫁,齐国居然半道截杀了本王的女儿,这是对大秦国的严重挑衅!”

    大秦国随即借口支援庆国,迅速举兵进攻分属邻国的齐国的边关。

    这给齐国人迎头一棒子,百般解释也没用。

    齐国强于庆国,原本强的有限,只是近十几年庆国腐朽衰落了,而齐国却更强盛了。这片陆地上,不少国家和齐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