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第8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刚回来复命,赵管家垂着头在一旁侯着,满脸的羞愧。

    前一晚赵老爷还在意气奋发的指使下属、吩咐拿人发泄怒气,这才隔了一晚上,情势急转了。这一趟差事,他办砸了。

    “管家!”

    “老爷”

    “不能就这么算了!”

    “”

    “从来都是我赵保柱欺负人的,这实在不可饶恕,我要报复,绝对要报复!管家,回头暗自准备所有人手”

    赵管家一听,急忙阻止:“老爷请息怒,请三思啊,现在三公子还未醒来,又伤了五名好手,家里人手不够啊,怕是没人是姓张的对手。老爷您想,这人孤身一人,来去自如,成了也就罢了,除此后患,若是准备不足,出了纰漏,赵府可就危险了!”

    一盆冷水泼下,赵里正总算透心凉了,脸‘色’急变。

    之前的四名健仆中,有一名是他的护卫头头,但也折损了。

    “那你说怎么办,难道让本老爷吃了这大亏?”赵里正怒道,十分的不甘。

    赵管家无奈的说道:“老爷,这大雪未消融前,恐怕老爷得忍着了。”

    大雪不消融,那就是一个冬天了。

    赵管家在一旁低声劝说,让赵里正愤恨不已,但却一时无可奈何。

    赵里正赍恨的说道:“好,新仇旧恨,等大雪消融,本老爷一定要让他们统统去死!”

    一场大‘波’澜在赵里正隐忍之下,再无反应后,顿时平息了。

    赵府上下,三缄其口,不提这些事。

    以至于隔天的给一些佃户赠粮,由赵二宝、赵铁蛋负责,声势还不小,赵府的人也当做没听到、没看到。

    赠粮一举,更让赵里正记恨,心里憋闷,病了一场。

    不过,这让二赵的威望提升了很多,张卫东还因此得到了一个‘张爷’的尊称,不少佃户见了口称张大善人、张爷。经此一遭,张卫东算是初步融入了赵村。有了这么多粮食,许多人还可以吃饱一点。

    期间,还有一件事发生。

    赵三公子和跟班小四在昏‘迷’三天后,突然醒转,但却大病一场,卧‘床’不起。而在他们的口中,赵里正得到了想要的信息,对张卫东更加记恨,也更加忌惮起来。这一消息似乎也被赵府封锁了,外面并未传出来。

    又是数天后,第二场大雪如约而至,居然下了整整一天,赵村被掩埋在了一米深的积雪下,堪称暴雪。

    张卫东惊叹不已。

    不过,二赵的练功一如既往,早早起来,被张卫东丢在屋后场院里使劲折腾,并没因大雪而停止。

    并且,在二赵习练呼吸之法、‘混’元桩半月后,许清、赵兰兰也在张卫东允许后,加入了习武的行列。‘女’人和男人的习武练法在初期都是差不多的,都处于夯实基础的阶段。

    不过,二赵选择练枪术,男人在气力、耐力方面占据优势,许清和赵兰兰是‘女’儿身,胜在身姿灵活,将以学剑为主。

    这一切在循序渐进的进入轨道。(~^~)

    ps:再次感谢大家的订阅、打赏支持!

第1130章 你我皆凡人()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

    村庄被掩埋在了厚厚的积雪下,所有人难以出‘门’。。 赵村的某一角落,瓦房里传来稚嫩而清脆的读书声来,令人耳中一清。

    在赵村里,除了赵里正府上有‘私’塾先生,佃户们根本请不起、也没资格请‘私’塾先生授课。

    张卫东一大早在站桩、练拳之后,左右没事消遣,便当起了‘私’塾老师,教授小月月、狗蛋,还有兰兰读《三字经》作为文化启‘蒙’。几家人一致赞成。

    此刻的中屋里,很是暖和。

    一块四方的平滑木板立在矮桌上,上面是许清用炭笔写下的部分内容。张卫东穿着单衣,手执一根‘教鞭’大声领读,三个学生坐在崭新的小书桌后,在跟读,只是小月月、狗蛋不安分,小小的身子‘乱’动,眼睛也到处转,就是不看‘黑板’。

    “狗蛋,再不认真读,回头的弹弓没你的份了!”张卫东拿教鞭敲了下他的脑袋,严肃的威胁道。

    “二叔,我很认真的!”狗蛋一听弹弓,顿时袖子一抹鼻涕,坐端正了。

    “爹爹,月月也要认真——”小月月也可爱的叫道。

    不过,估计小月月不知道认真是什么意思。

    “好,好,小月月最乖了!”张卫东夸赞了一句,小月月顿时高兴了。

    半个时辰后,张卫东诵读停止,小月月和狗蛋顿时坐不住了,和两只萌萌的小狼狗满地的玩耍,只有赵兰兰爬在书桌上,拿着炭笔,认真的模仿写字,似乎对识字很是向往。

    隔壁的厨房里,隐约的传来一丝丝香味。许清正在忙碌。

    此时已近午饭时,张卫东放下了教鞭,走到院子里。院子里的雪已清理掉了,在一角堆了高高的几堆。

    张卫东童心一起。便对雪堆起了兴趣,开始造雪人。一炷香的功夫,院子里多了几个一人多高的大雪人,光秃秃的脑袋,石头眼珠子。木头长鼻子,倒有几分童趣。

    “张兄弟——”

    赵二宝、赵铁蛋从外面走进了院子,对几个大雪人愣了愣,脸‘色’有些古怪。

    二人一早在练功之后便跑的没影儿了,眼看快中午吃饭了才回来。

    “这天还有活干么?满头大汗的!”张卫东拍掉了手上的雪,笑道。

    “唉!”

    赵二宝一声叹气,说道:“这雪下了这么大,我们去扫了村路,一些人家的屋都被压垮了,去帮忙了!”

    入冬第二场雪下这么大。还是很少见的。一些不够坚实的茅草屋根本扛不住,往年村里不少人家的屋都要被压塌一次的,但那是多场雪积累的结果。好在,他们家的屋问题不大,但肯定有其他人家的垮了,便出去帮忙。

    张卫东说道:“没伤人吧?”

    “有,不过问题不大,赵老爷府上请了郎中给瞧病,只收个本钱!”赵二宝说道。

    张卫东有些惊讶,但随即一想。明白了这举动的背后。

    并非是赵里正和善,而是不想损失手下的佃户,这年月人口就是最大的财富,否则一个地主要那么多田地也没人种。那要来干嘛?相反,年底的一些小恩小惠还能收买人心。不过,地主欺压佃户,放在哪个朝代都改变不了的。

    就说赵村的地租,高达七成,一年到头佃户们所留不多。

    一户人家。全家上下一起拼命的劳作,剩下的粮食也不够口粮。于是在每年的农活外,还得去赵府上找点活计干,然后再采集些野菜之类的添补,顶多‘混’个半饱。即使入冬了也不例外,‘女’人们还得忙碌。

    就如赵氏,在入冬前一个月里,在赵府接了一点‘女’红活,入冬了就在家里做,等到来年积雪消融了,然后上缴给赵府上,赚些铜钱来添补家用。

    “其实每年都差不多,不过今年要好的多,多亏了张兄弟的赠米,大家都说你的好,而且赵老爷府上又赠了一些石炭,不至于受冻挨饿——”赵铁蛋也叹息说道。

    张卫东摆摆手,说道:“那只是小事,只要人没事就好。”

    张卫东和赵村的其他人没接触,上次的赠粮也只是顺手为之,慷他人之慨罢了,并非真的有什么目的。至少在他心里,到底是高高在上的修士,已经脱离了凡尘。如今的龙搁浅滩被虾戏,也只是一时的。

    赵二宝又看到了闺‘女’在学字,询问了读书的情况,分外的高兴,狗蛋就遭殃了,被揍了屁股,干嚎了几声就忘了。读书人在很多人眼里都很高大上,寒‘门’士子,能够广大‘门’楣。赵二宝也不求‘女’儿、儿子将来能中举,但能识字肯定没错的。

    “张兄弟,他们就拜托你了,不听话就揍!”赵二宝高兴的说道。

    “赵大哥放心吧,别忘了他们叫我二叔的——”张卫东故作不悦。

    二赵就在院子里和张卫东聊了片刻,之后也不进屋,就要回去。

    “晚上一起过来吃饭,人多热闹点!”

    。。。

    这里的大雪封山堪称恐怖,到腊月二十三,这一个多月里,下了四五场。

    期间,赵村不少人的茅草屋被压塌,不断有人受伤。张卫东听说,赵府的人在频繁行动,帮助一些佃户修葺房屋,聘请郎中,只收了本钱。←→ㄨ赵二宝、赵铁蛋也多次参与帮忙。好在,因为救援及时,没人死亡。

    许多人因此受宠若惊、感恩戴德的感谢赵老爷。

    张卫东几乎足不出户,宅在了家里。每天站桩、练拳、督促众人,又或当‘私’塾先生,好为人师。

    而也在这一个多月里,三家的变化巨大。

    因为有了足够的越冬粮食、张卫东还时不时的接济两家一点‘肉’食补充营养,众人的身上终于长了些‘肉’,脸上恢复了血‘色’。这自然不用提许清母‘女’俩、在张家吃饭的赵兰兰和狗蛋姐弟。

    张家的伙食更好,白面馒头、白米饭、‘肉’食、蔬菜、面条、包子、饺子等等,变这‘花’样,敞开了吃。每天都和过年似得。

    身体有了力气,对未来更期待,几人对学武也更上心了,几乎每十天练功时间都会延长一刻钟。张卫东在有意的加大训练量。

    不过。到目前为止,张卫东也只是教授了四人呼吸之法、‘混’元桩功罢了。按他的说法,四人长期营养不良,这一个多月才勉强恢复正常人的体力,但因为年纪不算小。还得继续夯实基础,这呼吸之法、‘混’元桩功还得坚持一些时间。

    等到下一步,四人将多学一项《小伏魔拳》来打熬气力。为此,张卫东还给四人制作了不同份量的土粉袋,可以均匀的绑在‘腿’上、胳膊上、腰上,没有沙子只好以土粉代替。

    之后,学枪术的,将会多学《大枪桩》、《枪步》,而学剑的,则会学习轻、中、重剑下的《基础剑术》以及《八卦灵剑步》。

    再之后。二赵还要学习《基础枪术》。

    等到几人将这些基础功夫练至一定地步时,张卫东再教授更高深的。相比之下,学习枪术要比学剑术的慢上很多,这也是枪术难以掌握的缘故。

    目前为止,很明显的,四人在习练了呼吸之法、‘混’元桩功后,明显感觉气力的增长,这也是他们更有信心坚持的动力。

    。。。

    腊月二十三,这里也是小年,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开始大年的预演。

    许多人在这一天起,换上崭新的衣服,屋里屋外贴上对联,准备好特‘色’的食物。然后祭拜各路仙神,祈求来年全家人健康平安,风调雨顺。这祭拜一直会持续到大年结束。

    张卫东对这里的风俗不熟悉,但许清却知道,对联也是她写的,很是认真的准备和祭拜了一番。他也入乡随俗。

    哪知,这一天,村里陆续有人上‘门’拜早年,还带着一点礼物,‘鸡’蛋、干山货什么的,口称‘张爷’仁善。这让他受宠若惊,压根就没想过这一遭。好在有许清帮忙,给来人返还了双倍的礼物,不乏一些‘肉’食。

    额外的,张卫东还给家有小孩的包了红包。钱不多,里面只有20个铜币,这自然又赢得了众人的感‘激’。

    “张大哥,很累吗?”许清看到张卫东在送走最后一‘波’村民后,抹汗吐气,不由娇笑不已,拿了‘毛’巾给他温柔的擦汗。

    刚才张卫东手忙脚‘乱’,笑容生硬,但出手却大方,还包什么红包,十几岁的少年都有红包,这眨眼间1个银币就包没了。

    张卫东坐下,喝了口茶,无奈笑道:“应酬不是我擅长的——”

    心底话,估计是在修仙界高高在上的时间长了,突然沦落为凡人,过这凡人生活,这心态还未转变过来,道心修炼不到家啊!

    “对了,回头让赵大哥他们知会一声,十岁以下的孩童愿意来识字的,早饭免费供应——”张卫东又道。

    许清惊讶道:“张大哥这是要?”

    “小月月、狗蛋还太小,只学习太枯燥,不如和一些年纪相近的孩童一起,这样比较好些——”

    “那就按张大哥说的办。”这一说,许清就明白他的意思了,自然同意。这事对小月月和狗蛋的成长大有好处。

    赵村的孩童不算多,但十岁以下的也只有十几人。供养十几名小孩的早饭,张家还能承担的起的。

    中午张家吃的一般,杂粮面条和‘肉’臊子做成的汤面,但对不少人家来说这是过年才吃的。

    到下午后,赵氏、赵母等人就早早过来了,帮许清做饭,白菜、猪‘肉’剁馅,味道调的香香的,白面制皮,团圆饺子!

    又准备了几个‘肉’菜,一小坛子的上好‘女’儿红。

    只是一开始不见二赵的身影,一问才知道他们又去村里帮忙了。

    直到晚上二赵才过来,三家人吃的很尽兴,聊了很多。

    待赵氏和兰兰帮忙收拾了碗筷,众人走了,许清打算给张卫东放热水,可以洗一洗。如今漫山遍野的积雪,水源不缺。

    “别忙了,咱俩喝点?”

    “——”

    许清愣了下,转身进了厨房。

    灶火一天都烧着,用火时加大石炭,不用时用炭灰压着,不会多‘浪’费石炭。这大冬天的,赵村人都知道取暖的重要‘性’,因此不肯多‘浪’费木材和石炭,也就张卫东这里买了大量木材和石炭,一天都开着火烧炕。

    重新摆桌,张卫东给两人都倒上了。

    “来,许清,咱们干一杯,最近辛苦你了!”

    叮!

    张卫东一饮而尽,许清居然也干脆,喝干了,面‘色’如常。

    “以前喝过酒?”

    “不多——”许清不好意思的说道。

    “那肯定是偷喝的!”张卫东笑着打趣,一边又给二人满上。

    小酒盅不大,但也有半两,而这上好的‘女’儿红度数该有三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