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地球最后一个修仙者- 第8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回到赵二宝家里,大背篓放在了石碾子上。

    赵氏几次眼神示意赵二宝,但赵二宝压根不理会。等到张卫东挑出了几尾‘肥’鱼让赵氏去下厨,赵氏笑逐颜开,赵二宝犹豫了下过来。

    “兰兰,给你铁蛋叔家送几个‘鸡’蛋去!”赵二宝喊了声。

    “知道了,爹!”赵兰兰转身‘欲’进屋拿东西。

    张卫东诧异了下,随即明白过来,招来了兰兰,从背篓中抓出两条河鱼。

    “‘鸡’蛋留着,送这个过去!”

    “这使不得,使不得!”

    一番推让,赵兰兰高兴的拿着两尾河鱼去了隔壁赵铁蛋家送礼,也有分享的意思。毕竟在赵村,吃一顿‘肉’可不容易,怕是除了逢年过节时沾沾荤腥。

    这让赵二宝很不好意思。

    “张兄弟,不知这剩下的河鱼你怎么打算的?我的意思是,张兄弟独身一人不容易,明天正好是镇上的集市,不如去镇上将河鱼卖了,也是一笔不少的钱,这样吃了太‘浪’费了——”赵二宝建议道。

    张卫东想了下道:“明天镇上集市?”

    “有,每个月的三六九都有集市!”

    “赵大哥,这些河鱼很值钱?栗米什么价?”

    赵二宝愣了下,如实介绍:“栗米一斤5铜币,生猪‘肉’一斤25铜币,至于这鱼,集市上很少有卖的,或许能卖到50铜币——”

    张卫东一个上午叉的河鱼可不少,估计至少有一百六十斤,那可能是快8银币了(文中,1银币=1000铜币,100银币=1金币)。而一斤栗米5铜币,那么他这一上午的收获,居然可以买到近一千六百斤的栗米,差不多够赵二宝一家四口吃上一年了。

    张卫东顿时一乐。

    没想到叉鱼这么有钱途?

    同时,他又在感叹,这个世界的底层凡人很贫苦,这个世界的‘钱’真值钱!

    他这一身的伤,想要养好,没有捷径,只能慢慢来熬。乐观计算,估计也得十年八年。而这么长的时间,他不可能坐等一天天的虚弱,得为以后考虑。或者说,他得赚下一份大家业来自保,保证伤势痊愈之前他可以安安心心的渡过。

    钱财、人手,缺一不可!

    就是近期,他也不好意思一直吃住在赵二宝家里,得看情况搬出来住。

    “多谢赵大哥提醒,我是得为将来打算啊!”张卫东道了声谢。

    赵二宝顿时高兴了:“张兄弟你有打算就好!”

    张卫东又道:“我打算一会儿的下午和晚上再去小河边看看,能否多捕些鱼回来,正好明天去集市!”

    “铁蛋有牛车,明天去送家具到镇上,可以载一些——”;

第1124章 拉着牛车去赶集() 
毕竟只是一个山区小镇,并非‘交’通要道,所以黄沙镇并不大,甚至连正式的官衙都没有,只以一个临街的小院子为办公的地方。…79…←→ㄨ每月的月初,党长李大老爷会‘抽’出一天来办公,其余时间只有一两名手下坐镇。

    也因此,平日的镇上比较冷清,为数不多的商铺、酒楼生意都不怎么样,偶尔有客人光顾。

    不过,每月的逢三六九,都是赶集日。这时不仅为数不多的商铺、酒楼开张大酬宾揽客,就是接头路边都挤满了十里八乡的小贩们,热闹非凡。

    天气越来越冷,很快要入冬了。而这里的冬天,大雪封山长达数月,积雪深厚难消融,山路难行,基本不见有人出‘门’了。所以所有人都得赶在下雪前准备好越冬的物资。因此,最近的集市都十分的热闹,许多紧俏的物资都可能现身。

    “包子,热腾腾的素包子,5铜币一个!香喷喷的大‘肉’馅包子,8铜币一个!”

    “上等的白面馒头,一个6铜币!”

    “好吃好喝的杂肝汤,一碗10铜币!”

    “油饼,油饼诶,一个8铜币,快来买啊!”

    “糖葫芦,糖葫芦,一串7铜币——”

    “好吃的长寿面条,一碗只要9铜币!”

    “——”

    街边叫卖吃食的最多,此起彼伏。

    赵铁蛋赶着黄牛车一路穿过大多面黄肌瘦的人群,张卫东和赵二宝相随,叫卖声不绝于耳。食物的香味沟动了许多人的肚子,有人忍不住掏钱尝鲜,有人强忍着饥饿,拿出了家里制作的干粮,和着水吃了起来。

    张卫东倒想买个尝尝,可惜身上除了粗布麻衣,身无分文。

    牛车上,一件做工上好的大红漆衣箱放在后头。这是赵铁蛋要‘交’的货。而前头,三只没加盖子的大背篓在车架在压重,背篓口子上可以看到一条条‘肥’硕的河鱼,浓重的鱼腥味一路传了开来。路人纷纷侧目。

    “鱼?!”

    “这么多鱼?!”

    “哇啊,好多鱼啊,可值不少钱!”

    “走吧走吧,又买不起——”

    “——”

    在黄沙镇,有‘肉’铺子。主要是猪‘肉’,偶尔能见到牛‘肉’、羊‘肉’、‘鸡’‘肉’、兔‘肉’,但鱼就难得一见了。而且除了一些有钱的大老爷,大多人是吃不起的。

    才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一辆牛车满载河鱼的事情在黄沙镇山传开了。而牛车在一片开阔地的牲畜市场停了下来,其实就是一片平坦的荒地。这里有人卖活禽牛、羊、‘鸡’鸭等等,很少人在卖骡子、‘毛’驴、驽马,大型牲畜数量很少,甚至有一些‘肉’铺子在现场开了起来。

    三大背篓的河鱼被卸了下来,很快就有人过来收费。5铜币的摊位费,倒是不高,赵二宝代为缴纳了。赵铁蛋打了声招呼,赶车先去给货主送衣箱去了,约定了回头过来。

    “卖鱼的,这鱼咋卖?”

    许多人围观,不多时就有人问价了。

    “原来是火凤酒楼的陈掌柜!”

    “镇上唯一的酒楼,据说烧‘鸡’做的很美味,可惜吃不起啊!”

    “那是,一只美味烧‘鸡’得一两百铜币呢!”

    “——”

    有人询价。两边围观的人自动的让道。

    张卫东一看,来了个穿着棉质黑‘色’厚厚长袍的胖老头,一身干净、满脸富态,眼神里透着‘精’明。一左一右还有两伙计跟着。众多人盯着鱼。陈掌柜却打量了张卫东几眼,有些惊讶的意思。

    “一斤100铜币!”张卫东瞥了眼,淡定的出价。

    一旁的赵二宝怔了下,但没开口。他给张卫东说的是50铜币一斤,没想到张卫东要价又提高了50铜币。不过这东西是张卫东的,他只是帮忙来的。顺便买些栗米和盐巴回去。

    “100铜币一斤,你抢钱呢?!”陈掌柜没开口,跟随的一个伙计顿时叫嚷了起来,十分的气愤。

    另一伙计不满的叫道:“是啊,太贵了吧?猪‘肉’一斤才25铜币!”

    “平时最高才60铜币而已!”

    “比牛‘肉’、羊‘肉’都贵多了!”

    “——”

    对周围的人喧闹充耳不闻,张卫东瞥了眼陈掌柜,淡定的道:“一分价钱一分货,平时和入冬时节的价格能一样么?恐怕过上几天,大雪一下,整个冬天都吃不到鱼了,这价格自然就高了。何况,能提供这么大量的鱼,也只有我这里了。买的贵,卖的贵,一样的道理!”

    刚才路过时,他留意过了,镇上卖鱼的,他是独一份了,这是垄断经营,自然不能卖便宜了。这火凤酒楼,倒是一大买主,不然这陈掌柜身边不可能跟着两伙计。

    陈掌柜脸上的‘肥’‘肉’‘抽’搐了几下,一副你不讲价我就走人的架势,叫嚷道:“贵了,太贵了,火凤酒楼不买,你这鱼就卖不出去,40铜币一斤还可以考虑,如果能再便宜些,我全要了!”

    “不卖!反正天气这么冷,放着也不怕坏掉!”张卫东淡淡的说道。

    “——”

    “你这哪里是卖东西,我看是来捣‘乱’的,哼,火凤酒楼不要的东西看谁会买!”陈掌柜不悦就‘欲’转身走人。但奈何张卫东压根没有挽留的意思,十分的淡定。

    “走好不送,吃的起的买,吃不起的请让开道——”张卫东眼皮都没抬一下。

    一些围观的人不好意思了,只能散开。不过问价的还有不少,只是一听价格,都犹豫了。

    “哪里有鱼?让开让开!”

    “啊,是大恒米店的许掌柜!”

    “老许,你一开米店的,凑什么热闹?”

    “那人是云祥布庄的李掌柜!”

    “嘿,你李掌柜能来买鱼,我老许就不行么?卖鱼的,多少钱一斤?”

    “100铜币一斤!”

    “100铜币一斤?”

    这二位掌柜一听价钱,都蹙眉了,价格太高了。不过看看大背篓里的河鱼,都是好东西,煲汤什么的看比牛羊‘肉’好多了。

    “高了。能少多少?”

    “概不还价!”

    “啧啧,你这生意做的真硬实!”

    许掌柜仅是迟疑了下,大手一挥:“年底了,吃个新鲜。来四十斤,豁出去了!”

    四十斤,差不多有个十来条鱼,一个冬天尝尝鲜,煲几次汤。那勉强够用了。这些开店铺的人,在黄沙镇算是小有身家的。若放平时他们也舍不得,但如今快入冬了,也要过年了,也就奢侈一次。

    生意就在不经意中打开了。

    那个李掌柜一看许掌柜买了,也买了四十斤,90铜币一斤的价格。后来人见有人买,便你一条我两条,眨眼就卖出了两百多斤,这让围观的人瞠目结舌。赵二宝帮忙称斤两。兴奋的额头发汗,而张卫东则在算账、收钱,身上多了一个黑‘色’钱袋子。

    “晦气!”

    没走远的陈掌柜脸‘色’不好看,看看人群汹涌,他刚才的压价手段自然没用了。

    “掌柜的,咋办?”

    “买!高买高卖!”陈掌柜一咬牙说道。

    将入冬的河鱼是好东西,而且数量比较大,对酒楼来说,可以开辟一道招牌菜,就怕过了这村没折店了。

    “剩下的火凤酒楼全要了!”另一名伙计大吼一声。挤进了人群。

    不到一个时辰, 多达600多斤的河鱼一扫而空,全卖光了。那背篓也送给了火凤酒楼。

    赵二宝和后来赶到的赵铁蛋,呼吸急促。佩服的看着张卫东。

    而张卫东揣着钱袋子也忍不住笑容满面。一天收获的河鱼,以90铜币一斤的高价全部卖出,55个银币、 平板电子书多个铜币!

    如此多的一大笔钱,赵二宝从来没见过,张卫东的感觉居然比揣着百万晶石都兴奋,感觉很有意思。这也让围观的人目光炽热起来。

    “走。先去吃饭,今天我请客!”张卫东扫了眼周围,招呼了赵二宝、赵铁蛋,赶着牛车走人。

    有了这么一大笔钱,买骡车、买看‘门’狗、回村买地、请人盖房、采购粮食、衣物等等,都可以进行了。而且这事得抓紧,马上要入冬了,谁也不知道哪天会下雪。而这雪一下,路就封了。

    有了钱,张卫东就不会吝啬。

    街边,热气腾腾的大锅水烧开着,有人忙这和面团,白面团、杂面团泾渭分明,有人在下面团、舀臊子。而一旁的桌椅板凳上陆续坐了些人。看起来这一出稍微干净些,张卫东三人便在这里坐下。

    “伙计,三大碗‘肉’臊子面,要白面的!”

    “三位客观稍等,马上就来!”

    ‘肉’臊子、素臊子,白面、杂面,价格不一。一大碗‘肉’臊子白面,15个铜币,足够一人吃饱了,而一碗灰‘色’杂面素臊子面才9个铜币,要便宜不少。

    “张兄弟,其实不用这么‘浪’费,咱还有干粮呢——”看张卫东这么叫吃的,赵二宝提醒了一句。

    大早上出发时,赵氏准备了窝窝头和水,赵铁蛋带的也差不多,都是为了省钱的缘故。

    张卫东摆摆手笑说:“你们帮了我大忙,可不差这一顿饭,咱先吃饱再说,不够了再叫。一会儿呢,还得麻烦铁蛋大哥帮我选一头好骡子和带车厢的,之后还得请工匠起屋,买地,买‘肉’买粮,一堆事情都得你们帮衬张罗才行。”

    “张兄弟要买地了吗,工匠好找,村里就有,其它人手也有,就是不知道张兄弟要建什么样的屋——”赵铁蛋热心的问道。

    张卫东说道:“打算在赵大哥家旁做邻居,有三亩地就够了,至于屋子,土石火炕、石头墙面、木梁、房顶瓦片,不知道能不能做到?我打算起四间房!”

    有钱了,他就不打算起茅草屋,那不坚实,透风漏雨,或者大雪一压就可能塌掉,那是遭罪。而这么一计划,张卫东发觉自己进入了凡人的角‘色’,不过在物质条件上却没打算亏待自己。

    一听做邻居,赵二宝高兴说道:“买地那得去赵老爷家买,问题不大,只要有钱就行,只是,按这么造的话,‘花’费可不少!”

    张卫东不在意的说道:“钱就是用来‘花’的!这事我就正式委托你们二位了,需要多少人就找多少人,工钱照开,反正越快越好,敢在下雪前建好。对了,铁蛋大哥还得帮忙打造一些家具——”

    “没问题——”

    吃饱喝足后,二人就带着张卫东进行大采购了。先去买了一架骡车,骡子健壮,车架车厢坚实。可以坐人,也可以拉货。稍后便去进行大采购,那‘花’钱如流水的架势让赵二宝、赵铁蛋冷汗直流。

    另外,张卫东还给自己和赵家人从里里外外的买了几套衣服,顺手也送了赵铁蛋两套送做人情和谢礼。最后,物资装满了两大车这才罢休。

    “看来,这钱不禁‘花’啊,还得来一趟,东西没买全——”张卫东感叹了一句。

    一旁的二人无语问苍天,都替他‘肉’疼起来。

第1125章 另一面() 
黄沙镇到赵村,土路有30里,沟沟坎坎的不好走。

    中午时分,一辆牛车、一架骡车满载物资行走到了半路,比较硬实的土路面也压出了深深的痕迹,这时前面路的两侧跳出了五六个人来,个个手里拿着刀剑,面色不善。

    劫道的!

    “不好,是镇上的地痞流氓,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