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悔大师身后跟随的两位慈云寺僧人面色一变,其中一个怒道:“区区一个魔教堂主,就敢劳通悔师伯亲自去接,未免把自己看得太高。”
通悔大师淡淡一笑道:“无妨,老衲去一次又有何打紧,仓堂主既肯来慈云寺,也是看得起鄙寺。”
方仲喜道:“有劳大师了。”方仲在前,通悔大师在后,二人身后又跟了数十位慈云寺僧人,乃是奉通悔大师之命,列队相迎的。
寺门开处,空荡荡的山门前,仓堂主独自一人站在最前方,身后鹞鹰王、司空谅等束手而立。山风吹过,衣袍撩起,可见仓堂主瘦骨伶仃身躯,虽处寒风而不动。
通悔大师长吟一声佛号,随后合十说道:“久闻仓堂主之名,老衲这厢有礼了。”
仓堂主朗声笑道:“通悔和尚,老夫这里也有礼了。”向着通悔大师拱了拱手。
通悔大师笑道:“仓堂主亲来鄙寺,老衲疏于接待,还请赎罪,贵客既临,请进寺盘桓一叙。”
仓堂主道:“好,不过进寺之前,老夫还有几句话要说。”
通悔大师道:“但讲无妨。”
仓堂主道:“这第一个,便是老夫身故之后,需要贵寺四大神僧同时为我祈佛超度,颂经七日。”
众僧一听,同时讶然大哗。通悔大师一摆手,威严喝道:“肃静!”
仓堂主接着道:“第二个,卜筮之道饱受佛门指责,说我等窥天机改因果,有违业报。自我死之后,老夫要你佛门亦把卜筮列入佛门因缘果报之中。”
众僧哑口无言,纷纷摇头,连方仲亦觉仓堂主所提要求有些过了。
仓堂主道:“只要贵寺能满足老夫这两个条件,让我死后位极荣宠,往昔过节一笔勾销,那菩提树之事包在老夫身上。”
通悔大师沉默良久,摇了摇头道:“兹事体大,老衲作不了主。”
仓堂主道:“那就找做得了主的人来说。”
通悔大师叹息一声,正想再解释一番,在慈云寺宏大寺庙之中,一个声音遥遥传来:“通悔师弟,让贵客进寺来吧。”
通悔大师愕然转头道:“方丈师兄!”
能够发声让通悔大师都不得不听命的,除了慈云寺方丈之外,没有第二人。通悔大师沉吟片刻,向仓堂主道:“既然方丈有请,便请仓堂主进寺一叙。”
仓堂主仰头一笑道:“想不到我仓某也有如此风光的一天。”
通悔大师是得道高僧,面不更色,但他身后群僧的脸色可想而知,一个个肃然而立,毫无欢喜待客之心。仓堂主迈步而进,通悔大师一旁作陪,余人在后跟随,一同进入慈云寺大殿。众人从天王殿而入,直趋大雄宝殿,到殿前时,其余僧众止步,只通悔大师一人引领着仓堂主、方仲等入内。
通悔大师道:“方丈就在里面,仓堂主请。”
大雄宝殿内宽广之极,无数蒲团摆放在两旁,此刻却无一人。空荡荡的大殿之上只在正前方有一老僧,孤身一人坐在主持之位。那老僧比之通悔大师的慈眉善目不同,眉梢朝上,双目有神,虽然须发斑白,但却有一股英武之气,身形也是极高大的,以方仲眼神,根本看不出其修为高下。
通悔大师道:“方丈,贵客到了。”
慈云寺方丈举目向仓堂主、方仲等一扫,方仲顿觉眼前此人目光如炬,几欲看透人心。他前两次来慈云寺,都未见过慈云寺方丈,如今还是第一次见到。那方丈道:“有劳师弟了,各位施主请坐。”
此地并无华椅可坐,自然只能盘膝于蒲团之上。通悔大师就坐在方丈下首第三个蒲团,仓堂主、方仲等则散坐于其余蒲团之上。慈云寺方丈待大家坐定之后,向仓堂主道:“老衲通证,现为慈云寺主持,仓堂主想来不会陌生吧。”
仓堂主道:“慈云寺通证大师的威名,老夫如雷贯耳,岂能不知。”
通证大师道:“薄有虚名,不值入仓堂主耳目。今日请仓堂主来,想来已知是为了何事?”
仓堂主道:“听方公子所言,他与贵寺俱都一求菩提树之所在,老夫不才,在卜筮之道上还有几分本事,自信有此把握一窥菩提树在何处。”
通证大师微微一笑道:“通悔师弟听闻方施主欲求菩提树,便把鄙寺一点指望借方施主之手说了出来,原本也没抱多大希望,岂知方施主居然带了仓堂主来,实在是意外之喜。”
方仲听了后心中一怔,向通悔大师看了一眼。通悔大师接口道:“不止方施主欲求菩提树,其实鄙寺,也正为此树烦恼。”
仓堂主笑道:“老夫早知贵寺求树之意不下于方公子,要不然,岂肯拿菩提叶出来交换。方公子就算有再大的脸面,让贵寺如此割爱,只怕还做不到。”
通悔大师向方仲道:“仓堂主言如利刃,让贫僧坐如针毡,但实情确是如此。”
方仲顿觉自己被这看上去慈眉善目的老僧摆了一道,原来他慈云寺自己就想知道这菩提树的下落,却让自己东跑西跑的去寻人,这可真是滑到骨子里,与通悔大师的老实模样完全不符。
方仲道:“晚辈求此树,乃是应人所托,不知贵寺求此树,又是为了什么?”
通证大师道:“方施主可知菩提树来历?”
方仲道:“素有耳闻,此树乃佛门圣树,佛祖树下得道,便是在菩提树下。”
通证大师笑道:“这是大众俱知之事,更细之事旁人便不一定知晓了,如今老衲便说一些旁人不知的事,仓堂主和方施主便知鄙寺求菩提树之心为何。”
方仲道:“菩提树来历确实不知,晚辈洗耳恭听。”
通证大师道:“菩提非菩提,先有菩提心,后有菩提树。此树得名菩提树,乃是佛祖得道之后才有,在这之前,却不这么称呼。”
方仲道:“所以方丈才说先有菩提心、后有菩提树,但不知此树之前应该如何称呼?”
通证大师道:“菩提树在佛祖坐而得道之前,是为觉悟树。传言,佛祖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出家修行,经过多年修持,始终不能大彻大悟。终有一日,听闻某处有棵百丈神树,名为觉悟树,此树能清净己心,压制邪念。于是佛祖寻踪而往,在一株觉悟树下静坐了七天七夜,发誓:‘筋骨断裂,血肉干枯,不得上菩提,决不起此座。’终于战胜各种邪念诱惑,在天将拂晓之时,大彻大悟,终成佛陀。”
方仲道:“觉悟树?佛祖多年修持也不能得道,晚辈以为如佛祖这般人物,岂能也生各种邪念诱惑,竟然要靠此树才能大彻大悟?”
通证大师道:“佛法虽然无边,但也是佛祖细细思虑而来,法创之初,难免其中也有邪心贪念混杂,大彻大悟之后,那些留有后患之法便日渐消弭,故此千百年后,流传而下之佛法,便都是正大光明之法。”
方仲猛然想起少司命所说,当初佛祖所创佛法,其实分成上下浮屠两部分,而上浮屠便是如今之佛法,下浮屠却沦为鬼道法,莫非那被佛祖认为留有后患而没有广为流传的就是下浮屠。少司命让自己去取菩提树一截枝杆,用来镇压仙儿邪魂,岂不如当初佛祖在菩提树下压制各种邪念一般。如果真是如此,只怕自己迟早也要借助此树来化解心中那份越来越重的怨气。
仓堂主道:“虽知此树来历,这与慈云寺有何干系。”
通证大师轻叹一声道:“阿弥陀佛,佛灭之日便是佛陀涅槃之时,据老衲所知,佛祖涅槃之地,其实也是在这菩提树下。”
第六十二章 未来佛()
通悔大师接着道:“佛祖涅槃乃是他功德圆满,再不坠六道轮回之中,从此在西方极乐世界演经说法,永生不灭。而这凡间零零碎碎之事,因无佛祖照拂,以至万法颓废,邪魔再生。但佛祖并没有忘记天下疾苦,便托付于旁人代为打理,直至未来佛再生,佛照天下,此人之责方算完成。方施主,你前次来慈云寺,可还记得贫僧带你去看的座像?”
方仲自然记得,上次为救白石山门主郑元洪,前来慈云寺求高僧解救,这才遇见了何盈。方仲道:“大师带晚辈去看了地藏王菩萨座像。”
通悔大师道:“佛祖涅槃后所托之人,便是地藏王。也便是说,佛灭之日始,在未寻得未来佛之前,地藏王便是这凡间第一大士。”
方仲道:“佛祖涅槃并非止于今日,若已过千年,难道这未来佛还未降生?”
通证大师接口道:“方施主理解得有些差了,佛祖涅槃那是第一灭,随后还有第二灭,第三灭,除那第一灭乃是佛祖亲自而为外,其余不过是未来佛代佛祖而作。”
方仲恍然道:“如这佛灭之日不止一次,那未来佛只怕也非指一人了。”
通证大师点头道:“不错,方施主一点就明,这未来佛不过是个称呼,与地藏王一般,都是代佛祖弘扬佛法之人,只是地藏王乃兼管,其主要之事还在幽冥之地。至于这未来佛到底是谁,或许便是你方施主,也或许是吾通悔师弟,一切只有等天下大白之后才知。”
通悔大师垂头道:“贫僧无德,岂敢贪未来佛之名。”
方仲笑道:“未来佛必定是出家人,晚辈却不是,故此这未来佛也断然不会落到晚辈的头上来。”
通证大师微笑道:“这却未必,或许方施主机缘之下得见菩提树,一朝悟道,终成佛陀之身。”
方仲道:“菩提树就有这等奇妙,若晚辈得见,坐而悟之或有,但佛陀之说空虚飘渺,绝无可能。”
通证大师道:“未来佛是谁,谁也不知,但有一点却不会错的,那便是这未来佛必定是坐在菩提树下参悟过之人。故此,若我慈云寺能在佛灭之日前寻到菩提树,再找这未来佛便不难了。”
一旁的仓堂主道:“原来方丈求菩提树,还是有私心的,慈云寺若得菩提树,寺中每一个僧人都来参悟一番,那未来佛定然就是你慈云寺中僧人了。”
通证大师讶然而笑道:“老衲只是说未来佛必定会从参悟过菩提树之人中诞生,却未说参悟过菩提树便必定有机会成就未来佛之名,仓堂主早就一窥天机,如这般重大之事,谁敢另选他人。须知惊天而作,必遭惊天之报。”
仓堂主道:“听方丈所言,寻未来佛乃是佛灭之时,莫非如今便是这佛灭之时?”
通证大师道:“初时老衲不信,只是在得到方施主传来的一点影踪之后,老衲已信了三分。就在前不久,佛门数座寺庙惨遭灭门之祸,老衲便愈加坚信了三分。眼见群魔乱舞,正道倾颓,这正是佛灭之相,未来佛应世而出,我佛弟子岂能旁顾。”
仓堂主道:“老夫不是佛门中人,也不知方丈所言是真是假,但老夫亲自到此,求菩提树却是真的。”
通证大师道:“只要仓堂主求得菩提树之所在,终鄙寺一脉,定当如你所愿。”
仓堂主大声道:“好,方丈果然爽快。”
通证大师道:“仓堂主远来劳顿,可否歇息一日,待明日再施展卜筮之术,一求菩提树下落。”
仓堂主摇头道:“不必了,老夫本没几日好活,若是一觉睡去不醒,岂不晚矣。只今日便可摆阵作法,听闻贵寺有菩提树一叶,不妨现在就拿将出来,老夫虚度大半生,尚不曾见过此等圣物。”
通证大师向通悔大师道:“师弟去藏经阁,把装菩提叶之檀盒取来,顺便让其余诸位师弟也到大雄宝殿。”
通悔大师点首道:“是,师兄稍待。”通悔大师起身,又向方仲等告罪一番,去藏经阁取菩提叶。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通悔大师重回大殿,同时两手中还托着一只贴有符印的檀木盒子,盒长三尺,底部另有锦布垫着,恭恭敬敬平举胸前,庄重万分的交付至通证大师手中。在通悔大师身后,又跟着两位高僧,其中之一方仲见过,便是那通忏大师,其人虽然十分精瘦,但却是个脾气火爆的老僧。还有一人看上去较为年轻,因为这位高僧并无胡须,兼且身材较胖,较胖的人皮肤比较滑腻,加之天生一副笑嘻嘻面容,顿生和蔼可亲之像。
通证大师接过檀盒,向仓堂主道:“这便是鄙寺一位太上长老所留的一片菩提叶,请仓堂主过目。”说罢,把檀盒上符印揭下,随后单手微微一掀,檀盒慢慢打开,露出里面那菩提叶来。
方仲、仓堂主等目光为盒中之物所引,一起注目不动,仔细观看这传闻中的佛门圣物。
檀盒之中只有一片略微有些焦黄色的椭圆形树叶,叶上筋络清晰可见,因保存时间太久,已无丝毫绿色,乃是一片死叶。这其貌不扬的枯黄树叶居然便是菩提树上一片树叶。
仓堂主道:“这是菩提叶?此叶早已枯萎,并无一点生机。”
通证大师道:“这是一片已被旁人使用过的菩提叶,精华已失,才显这番模样。”
仓堂主道:“既然贵寺的那位太上长老得此菩提叶,并把它交至方丈手中,难道便没有提起过菩提树的下落?”
通证大师道:“提倒是提过,只是他也不知菩提树在何处,因为这菩提叶并非他从菩提树上亲自摘取而来,而是旁人赠送于他的。”
仓堂主道:“旁人就摘得到菩提叶,偏偏你慈云寺那位太上长老就摘不到。“
通证大师笑道:“这便是机缘了,旁人机缘深厚,自然可轻易见到菩提树,而我那位师叔佛缘太薄,只能空见一叶,但也比我等要好上许多,老衲和诸位师弟都是福薄之人,只得求助于仓堂主,一求此树下落了。”在被众人观赏一番后,通证大师盖上盒盖,把檀盒交给仓堂主。
仓堂主接过檀盒,说道:“方丈可有偏僻静室,暂借于老夫一用。”
通证大师道:“慈云寺僧舍不少,老衲拨释迦殿后禅房一座,任凭仓堂主使用。”
仓堂主道:“如此甚好,老夫这就画三盘布九宫,占卜之时还需劳烦各位高僧为老夫护法。这菩提树既然是圣物,定有守护者,老夫作法时或许要惊动于它。万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