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儒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浩然儒圣- 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庄宇生愕然了。

    其他人也都陷入了沉思,想不通陆鸣的这个问题。

    杨修远说道:“司马炎废魏称帝,严坤必将效仿司马懿。”

    此言一出,庄宇生立即变了脸色。

    陆鸣继续说道:“三皇子才是严坤用来实现他野心的工具,他才是最悲哀的人,太子,您应当让他恍然醒悟去解救他啊。”

    “你说得对!”

    庄宇生擦去悲伤泪水,振作精神说道:“我们的敌人是首辅严坤,不管发生什么,我都要保住大梁江山,绝不能够落到严家手里!”

    “孺子可教啊!”,杨修远欣慰点点头。

    “今晚太子宴会,我有一首诗赠送给殿下,作为今晚的礼物。”

    陆鸣说完便在桌上扑好笔墨纸砚,写下了一首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成之后才气涌现,大放金光。

    镇国之象!

    此时,众人对陆鸣诗成镇国已经习以为常,他们现在更看重的是诗的内容。

    “好一个‘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正是我最渴望的志向啊!”

    庄宇生拍案而起,赞赏说道:“倘若梁国人才济济,上下一心,朝廷又岂会有如此争斗?倘若文武百官不为权势迷惑良心,我宁愿不做太子,甘愿为一普通的读书人周游列国。”

    “可是天公不作美,我们梁国就是缺少向陆鸣这样的人才啊!”

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章惊圣()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

    陆鸣却是摇了摇头:“恰恰相反,其实我们梁国与其他六国一样都是人才济济,从不或缺。”

    “你说什么?”

    此时不仅仅只是庄宇生不解,就连杨修远与范观海也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有些人甚至对此毫不认同。

    “听陆镇国的意思,是在说我们梁国从来不缺人才?这话从何说起?”

    “我一下子懵了,刚才陆镇国还写诗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怎么现在又反倒说梁国不缺人才呢?”

    “这不是自相矛盾么?怪哉,怪哉。”

    见众人疑惑不解,陆鸣微微一笑,问道:“你们可知伯乐相马的故事?”

    “当然知道。”

    一读书人立即说道:“伯乐本名孙阳,乃是春秋时代的人,最擅长识马。”

    “没错。”

    陆鸣点点头,继续说道:“伯乐曾经受楚王所托,购买能够日行千里的骏马,结果却用高价买回了一匹瘦得不成样子的马。”

    “楚王十分不解,认为那只是一匹普普通通的马,别说是让其拉车,恐怕连战场都上不了。”

    “于是伯乐解释说,这是一匹能够日行千里的宝马,可是,它的主人却不知道它的才能,只认为它是一匹普通的马,所以就让这匹马去拉车。”

    “马之所以瘦得不成样子,是因为主人没有精心去喂养它,只要能够将这匹马精心饲养,不出半个月就能够恢复往日的体力。”

    “楚王半信半疑,就命人精心饲养了一阵子,果然正如伯乐所言,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几个喘息之间已跑出百里之外,从此,便有了传说中的千里马。”

    陆鸣说完这个故事,众人立即恍然大悟,明白了他的意思。

    “我们梁国的人才就好比千里马,只要遇到伯乐,千里马就能展现他的才能,上战场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

    “可如果遇上‘不识货’的人,再好的千里马也只能是用来拉车,埋没它的才能而已。”

    “太子殿下,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你必须要先成为一个‘伯乐’,否则即便是诸多人才主动站在你的面前,也会被你错过。”

    庄宇生闻言顿时茅塞顿开,仿若醍醐灌顶,一下子就想通了许多以前想不通的事情拍案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说得好!真是太好了!”

    “原来如此!听陆镇国这么说,我突然间觉得自己这几年书都好像白读了一样。”

    “照这么说,陆镇国便是众所周知的千里马喽!”

    众人闻言立即哄堂大笑。

    这原本只是玩笑,可陆鸣却凝重道:“如果我真是‘千里马’,那我的‘伯乐’必是杨修远。”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停止了笑声,纷纷转首看向杨修远。

    “昔日若无杨大学士相助,便无今日镇国公之陆鸣。”,陆鸣严肃道。

    “听说今年江县科举,上任县令一手遮天让陆镇国落榜,被镇州大学士当场斩杀,并责令文院重新审阅试卷,这才让陆镇国金榜题名。”

    “若非如此,怕是陆镇国到现在还只是没有文位的普通人,就好像千里马被埋没一样无比可惜。”

    “镇州大学士果然有‘伯乐’眼光!”

    此刻,众人对杨修远可谓是无比的佩服,简直就要五体投地。

    杨修远被夸得天花乱坠,脸上不由得流露出骄傲的神情,哈哈笑道:“看来老夫的功劳还不小,去江县一趟,竟然挖出了一个镇国公来,若是陆鸣成为大儒,老夫岂不是也要文名传天下了?”

    陆鸣说道:“既然刚才聊到千里马,不如我就再写一篇文章,赠与太子殿下吧。”

    庄宇生顿时大喜道:“好!请镇国公赐文。”。

    陆鸣当即扑好纸张,开始书写。

    众人就在一边观看,同时一名翰林以声若洪钟朗读,云轩阁上下都能听到文章的内容。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文章成后,顿时一股才气迸发而出,直接冲破云轩阁的房顶,直上云霄。

    “我滴个乖乖,这篇文章不简单啊!”,一读书人激动得满脸通红。

    忽然,一道嘹亮而又威严的声音从天而降:“老夫文圣骆东河,你这篇文章写得不错,老夫甚是喜欢。”

    “文章惊圣了!”,一人尖叫起来。

    “拜见文圣!”

    所有人立即弯腰作揖,哪怕是杨修远与范观海,此刻也长揖到地,恭敬至极。

    “这篇文章原稿可否赠予老夫藏于圣院一读?”,文圣问道。

    陆鸣急忙回过神来,立即说道:“文圣即开尊口,学生安敢不从?”

    “如此多谢!”

    话音一落,桌上的文章金光一闪,顿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却是一个古朴的木盒。

    “此物赠你,可在进入国学宫前打开。”

    话音落后,云轩阁里的才气尽数散去,一切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

    “恭送文圣!”

    众人说完这句话过了好一阵子,才敢陆续挺起胸膛。

    “这是何物?”

    陆鸣拾起桌上木盒尝试打开,可是任由他使上全力也无法将木盒打开半分,只好失望的叹口气,收入了自己的乾坤袋里面。

    “圣人所赐,定然不是凡物,恭喜陆镇国。”,一读书人喜道。

    杨修远说道:“你现在打不开它,也许是文圣下了禁制造,可能是要等到你进入国学宫的时候,才能够把它打开吧。”

    “也许如此吧。”,陆鸣轻轻点头。

    “你写的这篇文章看起来非同小可,竟然惊动了文圣。”

    范观海羡慕道:“看来我们的时代都已经过去了。”

第三百四十八章 物尽其用() 
    “真是可惜了那份文章的原稿啊。”

    庄宇生颇为失望,这可是惊圣文章,可遇而不可求之物,本是陆鸣要赠送给他的,可是却被文圣带走了。

    “无妨,我可以再写一篇,只不过没有原作宝光而已。”

    陆鸣说着,动用“下笔成章”的力量,瞬息将《马说》写在了新的纸页上。

    庄宇生立即凑近观看,仔细鉴赏。

    片刻后,庄宇生惊叹道:“难怪这样的文章会惊动圣人,果然是字字珠玑,以伯乐相马寓理,深藏治国之道。”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一句犹如当头棒喝,让我开始怀疑自己看人的眼光了。”

    范观海看完后开始反省:“我任职文院君这么多年会,会不会错过了许多‘千里马’,而自己却浑然无知呢?”

    杨修远说道:“我怀疑陆鸣是圣院的大儒易容,又或者是孔圣亲传,因为我也实在难以相信,陆鸣竟然会写出这么深奥的惊圣文章,我想,文圣大人可能是要参悟其中的精髓吧。”

    “陆镇国到底读了几年书?为什么会有如此超乎常人的远见?难道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众人议论纷纷,对陆鸣更加的崇敬。

    陆鸣笑着对庄宇生说道:“想要做一个‘伯乐’可不是简单的事,首先一定要具备慧眼识才的能力,第二,要让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

    “陆镇国寓理至深,让我获益匪浅,请受我一拜。”

    庄宇生说完立即对陆鸣深深作揖,其他人见此也都随着长揖到地,深深拜服。

    就连杨修远与范观海此刻也情不自禁地微微躬身,表示对陆鸣的钦佩。

    “太子殿下,使不得,使不得啊!”

    陆鸣急忙扶起庄宇生,接着说道:“太子殿下,凡事要以大局为重,小不忍则乱大谋。”

    “镇国公说得是。”,庄宇生恭敬地说道。

    “太子殿下可曾读过庄子的《逍遥游》?”,陆鸣问道。

    “当然读过,只是其中道理至深,实在难以参透啊。”

    陆鸣继续说道:“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这是庄子与惠子的辩论,魏王送给惠子大葫芦种子,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

    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

    所以,惠子认为葫芦“大而无用”。

    庄子却讲了另外一个故事,说是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就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

    游客得到药方后去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

    他让部队使用了药方,在寒冷的冬天里能使手不皲裂,因此而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

    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

    惠子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可以把它制成小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大而无用,实在是不懂得善用东西。

    众人听完陆鸣所讲之后,顿时更加豁然开朗,明白了更深的道理。

    庄宇生说道:“惠子对葫芦的态度是大而无用,可是庄子却能物尽其用,这不仅仅是眼光,更是一种智慧啊。”

    “为君者,不仅要像有‘伯乐相马’的眼光,还要有如庄子‘物尽其用’的超凡远见,没有百无一用的人,也没有人生来就一定会是天才。”

    “只有知人善用,物尽其用,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

    庄宇生似乎是参悟了什么,眼神中闪过一道精光,紧接着周身才气跃动,好像泉水要迸发出来一般。

    “这是突破翰林瓶颈的预兆啊!”

    杨修远惊喜说道:“如果不出意外,你最快一个月就能够晋升大学士,真是可喜可贺。”

    “真没想到,太子殿下竟然会因陆镇国的一篇文章而突破瓶颈,想来也是,这可是惊圣文章,非同小可,若能参悟其中的精髓必能有所突破。”,范观海笑道。

    “恭喜太子殿下即将步入大学士之境!”,众人齐声贺喜。

    庄宇生此时喜悦难掩,激动地对陆鸣拱手道:“今日得镇国公指教让我茅塞顿开,大恩大德铭记心中,没齿难忘!”

    “太子言重了。”,陆鸣摆手笑道。

    “诸位对我的支持让我已经不再迷茫,我将勇往直前,踏出一条向往美好将来的道路。”

    庄宇生笑容顿收,表情变得真诚起来。

    陆鸣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我们始终相信,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君主,杨大学士不仅仅是我的‘伯乐’,也是你的‘伯乐’。”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十分赞同。

    “陆镇国此言极是,杨大学士就是‘伯乐’再世啊!”

    “我们正是因为相信杨大学士,所以才会与他一同追随太子殿下。”

    “若非有得杨大学士赏识,别说是来京城为太子效力,恐怕连走出一州半府都难。”

    “我等必定全心全力辅佐太子成就大业,请太子放心。”

    “那就多谢诸位了。”

    庄宇生甚是高兴,继续说道:“今晚这场宴会让我颇有收获,首先是陆鸣诗成镇国,其中一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甚得我心。”

    “其二就是《马说》文章惊圣,助我参悟其中大道突破瓶颈,不日便能晋升成为大学士,我等当敬陆镇国一杯,以表谢意。”

    “好!敬陆镇国一杯!”

    众多同僚立即对陆鸣举杯,神情激动。

    陆鸣也举杯说道:“咱们都是同僚,不必如此客气,在下先干为敬了。”

    说完一饮而尽。

    众人随即相视大笑,无比欢快。

    晚宴结束之后,众同僚相继告辞,离开了云轩阁。

    陆鸣一路返回文侯府,洗漱一番后便歇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