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儒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浩然儒圣-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闭嘴!不可侮辱我雷家声誉!”

    “老夫有说错吗?”

    杨修远不以为然地笑道:“行之先生,你怎么认为呢?”

    “哼!”

    雷行之厉声说道:“既然文斗已经结束,那我们雷家就告辞了!”

    陆鸣声若洪钟道:“带着你的雷家人滚出梁国,以后再也不要来了,免得弄脏了我梁国的土地。”

    “太猖狂了!”

    雷行之勃然变色,紧紧地盯着陆鸣,双目喷火。

    “给我滚!”,陆鸣不客气道。

    杨修远也跟着喊道:“滚!”

    “雷家人滚出梁国!”

    “快滚!”

    无数读书人大喊起来,更有甚者将雷家人直接骂了个痛快。

    雷家人几乎要被气疯了,这么多雷家大学士竟然被梁国人骂滚,这件事要是传扬出去,雷家的名声就被他们败光了。

    雷家之所以享有盛名,不仅仅是因为有一定的地位,更是因为雷家对人族曾经有不少贡献。

    看到此景,梁国读书人彻彻底底知道什么叫伤风败俗,什么是名声扫地。

    幸好雷家来的人都是大学士,如果换做是翰林或者是才子文位的读书人,恐怕会被骂得文胆破裂。

    “陆鸣,你给老夫等着,我们后会有期!”

    雷行之瞪了陆鸣一眼,然后便踏着平步青云离去。

    其他雷家人则将雷坤风架起来,然后一同用平步青云离开京城,离开了梁国。

    “陆鸣此子是在是太可怕了!”

    严坤擦了擦额头汗水,看向陆鸣的眼神完全变了,以前看陆鸣自认为他是一个寒门学子,可是现在看向陆鸣却多了一丝畏惧。

    借助国运之威,力敌儒生修为!

    此刻,陆鸣成了众多读书人眼中又一个能够与严坤分庭抗礼的人。

    一个杨修远,再加上一个陆鸣,足够撑起梁国的半壁江山!

    严聪此刻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他本是国学宫的上舍读书人,自以为修为远胜同阶,可是与陆鸣一比较,他才知道自己是有多么的可笑。

    “陆鸣大才,我远不如他!”

    严聪心里十分清楚自己与陆鸣的差距,可随后又想道:“今日是众志成城才让陆鸣借来国运力量,倘若是在其他场合,国君或是文物百官皆不在的情况下,陆鸣的镇国笔就等于是废笔,他也就不能够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才气,这是他最大的弱点!”

    “没错!再强的人也会有弱点,只要我找到这个弱点,我未必不能够胜过陆鸣。”

    念及至此,严聪的眼神中闪过一道锐利的光芒。

    梁君此刻龙颜大悦,哈哈笑道:“今日可谓是三喜临门,首辅大寿是为一喜,陆鸣创作镇国战诗有功人族是为二喜,文斗战胜雷家读书人扬我国威乃是三喜,诸位,让我们敬镇国公一杯!”

    说完举起酒杯,直接畅饮。

    “好!敬镇国公一杯!”

    “当浮一大白!”

    “镇国公战诗镇国!为我人族新添镇国战诗,功不可没,当敬,当敬!”

    众多读书人纷纷举杯向陆鸣敬酒,一扫之前的愤怒气氛,瞬间转为喜气洋洋。

    原本只唤“陆镇国”的人,此刻也跟着梁君尊称“镇国公”,这不是虚号,而是一种大家认可的荣耀。

    陆鸣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举起杯中酒对众人道:“感谢文武百官与诸位读书人对陆鸣的信任,今日若非有你们支持,即便我手握镇国笔也未必能借来国运相助,战胜雷家非我一人之力,乃是诸位众志成城之功!”

    “说得好!”

    梁君大喜说道:“镇国公战诗镇国,可否与诸位读书人共享诗篇?”

    陆鸣毫不犹豫地说道:“理所应当。”

    随即将两首诗抛出,借助才气力量悬浮在半空,让读书人一同鉴赏。

    第一首是镇国战诗: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第二首是化龙剑诗:

    古剑诚难屈,精明有所从。

    沉埋方出狱,合会却成龙。

    牛斗光初歇,蜿蜒气渐浓。

    云涛透百丈,水府跃千重。

    拖尾迷莲锷,张鳞露锦容。

    至今沙岸下,谁得睹玄踪。

    两首诗此刻依然绽放金光,散发出浓浓的才气力量,至今未曾散去。

第三百四十三章 议立太子() 
    “好一个‘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仅凭此句足以镇国。”

    “镇国战诗大气磅礴,军威赫赫,实乃极品战诗佳作。”

    “化龙剑诗语出惊人,句句显露宝剑锋芒。”

    “至少要大学士的修为才能够修炼这两首战诗,不过,也足够让人族力量更进一步。”

    众多读书人议论纷纷,赞不绝口。

    杨修远对陆鸣笑道:“你又为人族立了一件大功,化龙剑诗暂且不提,单是镇国战诗就百年难得一遇,看来我们得好好感谢雷家,若非他们今日非要逼你文斗,不知你何时才会舍得把这首镇国战诗搬出来。”

    “修远兄所言极是。”

    范观海赞同道:“看来我们不能够对陆鸣太好,一定要向雷家一样对他,也许不出一年,陆鸣可写出十首镇国战诗,壮大我人族。”

    陆鸣闻言顿时哭笑不得:“您俩到底是在夸我,还是在挖苦我?得罪一个雷家就够我受得了。”

    “怕什么?”

    杨修远不以为然道:“就算他雷家恨你,难道会跟我们梁国斗?你不仅是镇国公,更是梁国的状元公,也是七国最有文名的读书人,雷家若敢公然为难你,别说是梁国,其他六国的读书人也断然不会答应。”

    “这些道理我都明白,你们大可放心,我行事自有分寸。”,陆鸣轻轻点头。

    梁君开口说道:“镇国公今日功不可没,理应获得奖赏,只是前些日子朕刚封你为州文侯,不便再加封你爵位,不如这样吧,你有什么需求尽管提出来,朕力所能及之内一定应允。”

    此言一出,众多人的立即目光全部都转移到了陆鸣身上。

    陆鸣起身一拱手,作揖说道:“多谢君上,小生今日只是做了一件身为读书人应该做的事而已,可不敢奢求什么封赏。”

    梁君轻轻点头,又继续说道:“但你今日不仅有功人族,更有功与梁国,朕向来赏罚分明,你既然有功,朕岂有不赏之理?”

    “这……”

    陆鸣有些为难了,听梁君的意思是非赏自己不可,可陆鸣自己却想不到自己还有什么需要的。

    “陆鸣。”

    杨修远轻叫一声,像陆鸣使了一个眼色,随后又目光看向四皇子庄宇生。

    陆鸣恍然一悟,对梁君拱手道:“君上,我有话说要说。”

    “请讲。”

    “听说大皇子与二皇子一心追求圣道,前往魔界山历练镇守边界至今未归,梁国太子未立,朝廷内部因此各有分歧,为梁国计,为长远计,恕小生直言不讳,请君上早立太子。”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纷纷变了脸色,特别是首辅党的官员,更是以一种仇恨似的目光紧盯陆鸣。

    三皇子庄宇文瞬间脸色阴沉,暗中拳头紧握,双目几欲喷火。

    四皇子庄宇生则是面露不安,对陆鸣提出“立太子”这件事情十分意外,始料不及。

    梁君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对于册封太子一事对他来说是个极为困难的选择,若是立三皇子为太子,以杨修远为首的官员必定极力阻止,可若是立四皇子为太子,首辅党的官员同样颇多意见。

    平心而论,梁君更希望四皇子继承他的位置,但是首辅党对他的压力实在太大,所以才一拖再拖。

    若是弄不好,朝廷必定会四分五裂!

    “既然陆镇国如此说,想必是有不错的建议,朕想听听。”,梁君说道。

    “小生资历尚浅,不敢妄谈国家大事,但镇州大学士杨修远必有高见。”

    陆鸣直接将球踢给了杨修远,作为一个从来没有在朝廷任职过的读书人,以读书人之身论朝廷中事非常不妥,不如让杨修远来解决。

    此时众人才恍然大悟,他们这才知道,真正要提出册立太子的不是陆鸣,而是杨修远。

    严坤看向杨修远,脸色变得更加不好看。

    “杨大学士,您怎么看?”,梁君问杨修远。

    杨修远起身说道:“启禀君上,陆鸣提议虽然唐突,但也的确颇有一番道理,太子不得不立,是迟早之事。”

    “臣近来与四皇子往来颇多,曾与他秉烛夜谈,抵足而眠,据臣分析,四皇子礼贤下士,善识人才,不仅在朝中有显著的功绩,甚至在梁国也颇有文名,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故而臣认为,四皇子是册封太子最合适的人选。”

    话音落后,梁君轻轻点头,却没有立即作出答复,而是陷入了沉思。

    众多读书人在暗地里小声议论,没有人敢大声说话,因为这件事可关乎着梁国的将来,半点都不能够马虎。

    许久后,梁君转首看向严坤:“首辅大人,您认为呢?”

    严坤对梁君一拱手,缓缓说道:“臣以为,三皇子不仅精通六艺,更擅文韬武略,朝廷百官人尽皆知,且其功绩非常出色,也是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选,恳请君上三思。”

    严坤没有贬低四皇子,却对三皇子极为赞赏,极力推举。

    三皇子庄宇文一语不发,却向严坤投去了感激之色。

    陆鸣眉头一皱,心中想道:“看来君上很难在他们二人之间作出选择。”

    四皇子庄宇生说道:“父皇,今日是首辅大寿,不宜讨论这件事情,不如改日再议如何?”

    “不!”

    梁君坚定道:“杨大学士说得有道理,太子迟早要立,不妨今日就做个选择吧。”

    “这……”

    “不过话说回来,朕实在难以在你们之间做出选择,不如这样吧,咱们就让文武百官来投票决定吧。”

    梁君随即声若洪钟道:“若是支持立三皇子为太子的,请将官印抛向左侧上空,支持立四皇子为太子的,请将官印抛向右侧,除了陆鸣以外,其他只在朝廷空挂官衔者不得参与投票。”

    “什么?陆鸣有权参与投票?”

    文武百官愣了一下,按理说,陆鸣并不是正式官员,是没有资格参与投票的,因为他根本不了解朝廷中事。

    可是梁君却要陆鸣参与投票,难道是想参考他的意见?

第三百四十四章 君立太子() 
    “好了,请诸位开始用官印投票吧。”,梁君说道。

    话音落后,杨修远直接将官印抛向了右侧上空,表示支持立四皇子为太子。

    紧接着是陆鸣抛出官印,然后是范观海与同党官员,都将官印抛向了右侧。

    而支持立三皇子为太子的,则是以严坤为首的文武官员,他们将官印一同抛向了左侧。

    片刻后,成百上千的官印悬浮在左右两侧半空,看起来暂时是支持的三皇子官印要多一些。

    可此时,投票还没有结束,还有许多官员都还在犹豫之中。

    三皇子嘴角微微扬起,流露出了一丝得意之色。

    随后,那些没有作出决定的官员终于做出了选择,他们一同将官印抛向了右侧。

    此刻,双方的官印支持率各占据一半,不过,却是四皇子的官印要多一些。

    三皇子笑容顿收,意外地看向那些官员,眼神中迸发出了怒火。

    那些官员曾经可是保证过要拥立三皇子为太子,可是今天他们却突然变卦,改为拥立四皇子,让三皇子非常愤怒。

    “难道是因为陆鸣!”

    庄宇文目光看向陆鸣,因为他文斗战胜雷家的缘故,让众多官员都重新审时度势了一番。

    陆鸣现在还只是翰林,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假以时日不仅能成儒生,甚至也有可能成为大儒的存在。

    与一个能够成为大儒的人为敌,实在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更何况陆鸣的修为大家皆有目共睹,此刻在文武百官的眼里,他的地位已经与大学士平齐,没有人会将他当成一个普通的翰林看待。

    因为,陆鸣的实力摆在那里,镇国公的身份摆在那里!

    看看雷家的下场,再重新分析当前局面,没有人会是傻子,他们都会把目光放到长远去考虑。

    时间慢慢推移,支持四皇子的官印也越来越多。

    此时,支持四皇子的官印足足比三皇子要多一成,原本是五五开的情况,现在变成了四六开。

    此时,文武百官终于明白梁君为什么要让陆鸣参加投票,原来是有意让陆鸣作出表决之后,看看有多少官员是因为他而改变自己原本是支持三皇子的决定。

    有些官员一开始并不知道陆鸣会支持谁,也不清楚他会站在谁的立场,现在表态之后,不少官员都二话不说的一同追随。

    陆鸣间接地改变了梁国的将来。

    庄宇文脸色阴沉至极,而严坤及首辅党的官员也都没了往日不可一世的风采,现在拥立谁当太子,恐怕梁君已经心中有数。

    “好了,都把官印收回去吧。”,梁君说道。

    “遵旨。”

    文武百官立即收回了各自的官印,他们的心情各不相同,有的人喜悦,有的人悲伤,也有人很愤怒。

    “册立太子一事,朕会好好的参考文武百官的意见,至于结果……”

    梁君说到这里沉思了一会,随后继续说道:“说实话,朕现在还是无法单凭诸位爱卿的投票而轻易下结论,朕还需对二位皇子另做考察。”

    此言一出,许多官员立即叹了口气,可首辅党的官员却变得欣喜起来。

    梁君没有立即作出决定,就说明三皇子还有机会竞争,首辅党也一样有机会牵制四皇子。

    庄宇生却是松了口气,不仅没有对此感到失望,反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轻松。

    梁君随即说道:“罢了罢了,今日是首辅大寿,好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