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儒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浩然儒圣- 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多读书人议论纷纷,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议。

    陆鸣收回灵剑,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脸色如常。

    “下一位。”,蒲柯说道。

    紧接着,下一位读书人上去试剑,却只留下一道不足一尺的剑痕。

    众多读书人陆续试剑,直到每个人都在试剑石上留下痕迹后,蒲柯才宣布结束。

    随后,两位儒生与梁君一同小声商议,众多读书人则是恭敬地等候着。

    许久后,梁君写好圣旨,命人朗读:“奉天承运,国君诏曰:今日殿试,钦点陆鸣为梁国状元头名,严聪榜眼及第,顾枫探花及第”

    随后就是宣布一些读书人通过京试,可入圣庙得才气罐顶,正式晋升为翰林。

    接下来便是给翰林任命官职,或是留京、或是派往各地。

    “启禀君上,臣有事启奏。”

    严坤突然说道:“陆镇国才智过人,理当在朝中任职,臣门下有一御史职位空缺,想来陆镇国再合适不过。”

    此言一出,百官纷纷变了脸色,或喜或忧。

    陆鸣脸色一沉,他才不相信严坤会这么好心地给他介绍官职,八成是想找个机会打压自己。

    若是在他麾下任职,不知道要引来多少纠纷,到时候必定是一团乱麻,难以收拾。

    “这”,梁君也面露不悦之色。

    杨修远站出来说道:“陆鸣文武双全,若是在朝当御史未免大材小用,我觉得陆鸣应该入我镇州军麾下,假以时日可继承镇州军。”

    “你说什么!”

    严坤目光一寒,听杨修远的意思,似乎是想让陆鸣继承他的一切。

    “不可!”

    一官员立即说道:“臣认为陆鸣年纪太轻,暂时不可重用,理应从治理一县开始。”

    “放屁!”

    一名武将大声说道:“收起你那卑微的嘴脸吧,陆鸣是天赐文位,梁国状元,将来的成就不可估量,治理小县大材小用,理当留京任职。”

    “小县都不会治,将来若成大学士如何治国?”,那官员讥笑道。

    “治理一县并非难事,在场新晋翰林诸多,必定会有更加合适的人选。”,那武将反驳道。

    “年纪尚轻,资历尚浅,不可大用!”

    “镇州大学士文能治兖州,武能练大军,正是陆鸣最好的老师,理当在其麾下为官。”

    众多官员激烈议论,理由诸多,即便是以梁君的耐性也不胜其烦。

    “诸位安静!”

    梁君一声清喝,文武百官立即闭上嘴巴,不敢多言。

    “尔等不必争论,且听听陆鸣的意思。”

    梁君接着对陆鸣说道:“陆镇国,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吗?”

    陆鸣立即说道:“我愿在镇州大学士的麾下任职学习,请君上成全。”

    “好!那就依你所言。”,梁君直接点头答应。

    “谢君上。”,陆鸣谢道。

    首辅党的官员顿时失望至极,向杨修远投去了狠厉的目光。

    “君上,万万不可啊!”,牧青宏摇头说道。

    梁君脸色微变,问道:“牧先生,您有何高见?”

    牧青宏说道:“君上,陆鸣虽已位及翰林,可他年纪尚浅,过早为官怕是会惹出不少是非,臣有一策,可两全其美。”

    “先生请说。”,梁君说道。

    “梁君可举荐陆鸣入国学宫读书,待其学业有成或成大学士时,再任用合适的官职给他。”

    “入国学宫?!”,梁君忽然眼前一亮。

    陆鸣则是呆若木鸡,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国学宫,乃是地位高于国家,仅次于圣院的学习圣地,只有国君或德高望重的儒生推荐才能够进入。

    整个梁国除了严聪是国学宫的学子以外,能够前往学宫深造的读书人屈指可数,差不多不超过百人。

    而那一百多人,在梁国都是人才中的人才,将来若是回到梁国,朝廷必当重用。

    陆鸣从来没有妄想过去国学宫,只想成就翰林之后与杨修远一同辅助四皇子庄宇生,如今国学宫的儒生亲自推荐自己去国学宫学习,简直就是天上掉了一个馅饼。

    不过想来也很合理,因为陆鸣才十六岁,过了年也就十七岁,十七岁成就翰林,古往今来屈指可数。

    假以时日,别说是成就大学士,步入儒生境界也不是不可能。

    牧青宏可谓是目光长远,此举不仅能够解决朝廷之内的纷争,也能够让陆鸣继续学习。

    首辅党的官员脸色难看,若是让陆鸣去国学宫,将来必定成为他们的心腹之患。

    想办法阻止?

    显然不可能,虽然首辅党权倾朝野,但国君毕竟是国君,只要国君一言九鼎,再大的权势也无法阻止。

    “陆鸣,你可愿去国学宫?”,梁君问道。

    “这”,陆鸣谨慎,还是不敢妄下决定。

    杨修远目光看向陆鸣,悄悄向他示意。

    陆鸣轻轻点头,下定决心说道:“即是君上之命,学生自当遵从。”

    “好!”

    梁君对此十分满意,大笑说道:“传旨,着梁国状元陆鸣与明年正月十五之后入国学宫,不得有误。”

    “学生遵旨。”,陆鸣恭敬道。

    众多读书人立即向陆鸣投去了羡慕又嫉妒的目光,真恨不得能够前往国学宫的不是他,而是自己。

    “你即为梁国状元,若以四品文爵之身入国学宫未免有失身份,朕决定晋升你为州文侯,从三品爵位。”

    “什么?州文侯?”,众人脸色惊变。

第三百三十章 琼林宴() 
    陆鸣没有想到梁君竟然会赐封自己成为文侯,虽然是从三品没有实权的官衔,可地位却相当于朝廷中的三品大员。

    “谢君上赐封!”,陆鸣作揖道。

    文武百官神色各异,有些人想要出言反对,但却又不知道该用什么理由,欲言又止。

    梁君一手握住玉玺,一边说道:“朕今日代表圣院,赐头名状元平步青云,以励其功。”

    话音落后,一股才气力量从天而降,凝聚成了一朵洁白的祥云,围绕在陆鸣的身边。

    “这就是传说中的平步青云么?”

    陆鸣内心无比激动,有了平步青云,便能够腾云驾雾,日行千里。

    当即释放自己的才气,将平步青云纳入体内,收入自己的文府之中。

    “谢君上。”,陆鸣拱手道。

    “至于榜眼严聪”

    梁君转首看向严聪,略微思索后说道:“你即为首辅之子,理应在其麾下任职,这件事情就交由首辅大人安排。”

    严坤立即说道:“臣遵旨。”

    “谢君上。”,严聪谢恩。

    随后,梁君对其他翰林赐封官位,同时命令三省六部查阅资料,将各地空出来的官位一一补上。

    当地官位空缺,就用当地的读书人继任,如此治理地方会事半功倍。

    最后,梁君宣布殿试结束,然后说道:“按照七国惯例在退朝之后,今年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人要御马围绕京城游行,且要赶在日落西山之前回皇宫参加琼林宴。”

    “遵旨。”,陆鸣与另外二人异口同声。

    “退朝。”

    “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文武百官与读书人的一阵山呼,今日殿试便圆满结束。

    文武百官与众多读书人纷纷退出金銮殿,井然有序,自有分寸。

    出了皇宫后,陆鸣便看到门口早已准备好了三匹白马,同时还有一百人组建的游行队伍。

    陆鸣与严聪还有顾枫三人佩戴上大红花,骑上白马,陆鸣在中间,严聪在右,顾枫在左,游行队伍一阵敲锣打鼓,开始京城游行。

    “恭贺陆鸣状元及第!”

    “恭贺严聪榜眼及第!”

    “恭贺顾枫探花及第!”

    随从队伍大声高喊,立即引来了无数京城百姓的围观,特别是一群小孩子对此十分好奇,拼命地往前面挤去。

    “陆鸣?就是我们梁国的那位镇国诗人?原来就是他啊!”

    “严聪那家伙居然中了榜眼,这下好了,严家可又要再添一位高官了。”

    “啧啧,真没想到顾家的穷小子竟然是今年探花,不得了,不得了,顾家小子光宗耀祖啊!”

    每次京城游街都搞得十分热闹,对于京城的百姓来说,能够一睹状元丰采可是莫大的荣幸。

    三人一边骑马,一边面带笑容向百姓们招手,京城游街,光宗耀祖,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有如此的风光。

    陆鸣忽然向严聪说道:“严聪兄是国学宫上舍读书人,能否请教一下国学宫是个什么样的文院吗?”

    严聪笑着说道:“状元公这话问得好,国学宫可以说是读书人学习磨练的圣地,可修诸子百家,可练天下兵法,可入秘境磨炼,亦可入藏书阁翻阅众圣典籍。”

    “哦?真有这么多好处吗?”,陆鸣有些不信。

    “那是自然。”

    严聪继续说道:“国学宫分为上舍、内舍与外舍,按照国学宫的规矩,凡是新入国学宫的学子不管是什么文位、家世背景,都一律分配到外舍。”

    “外舍学子要先做杂务一个月,一个月之后才能够有资格入内舍,只有进入内舍才能够有资格去秘境磨炼,而在秘境磨炼中脱颖而出的读书人才能够分配到上舍。”

    “原来如此,听起来倒是颇有意思。”,陆鸣目光闪烁。

    顾枫却是不悦地说道:“你可不要高兴太早,我曾听说每年加入国学宫的学子多数都在一个月内自行退出,很难有人坚持下去。”

    “这是为何?”,陆鸣问道。

    “外舍读书人每天都要做颇多杂务活,更有甚者连茅房都要清洗,许多世家子弟娇生惯养,那里能受得住这种鸟气?”,顾枫说道。

    “原来如此,倒是我把国学宫想得简单了。”

    陆鸣脸色变得凝重起来,问严聪:“那严聪兄还会回国学宫吗?”

    “我既然已经参加殿试为官,就没有必要回国学宫了。”

    严聪说到这里似乎回忆起了某种往事,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而后又迅速恢复如常。

    陆鸣若有所思,一边继续游行。

    不知不觉已经日落西山,三人一路回到皇宫,正好赶上琼林宴。

    琼林宴,俗称状元宴,是殿试之后国君庆祝读书人金榜题名的晚宴,其意义更重要的就是拉近君臣之间的关系。

    琼林宴不议朝、不论政,在这里没有文武百官,也没有一国之君,只有一群群孔圣门下的读书人。

    整个皇宫外的大广场都排满了宴席,单是酒桌就有将近一万多张,其中除了文武百官之外,还有许多名门望族与世家子弟,还有不少京城的富贵人家与有头有脸的百姓家族。

    此刻人山人海,极为热闹。

    当陆鸣与严聪还有顾枫出现在广场上时,立即就有翰林声若洪钟道:“状元、榜眼、探花游行归来!”

    “好!”

    数万人群鼓掌欢呼,人人神情激动,兴奋不已。

    “有请入席!”

    在这名翰林的带领下,三人跟随其后,不多时便来到广场正中间的一张桌子,这里正坐着梁君、严坤、杨修远、许相国、范观海,还有几位朝廷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官员,都坐在这里。

    这场琼林宴,状元、榜眼、探花是主角,所以理当与国君同席。

    “参见君上!”

    “今晚朕与诸位一样都是读书人,不必拘泥朝廷礼节,请入座吧。”,梁君笑道。

    “谢君上。”,陆鸣在杨修远的身边坐下。

    其他人坐好之后,梁君举起了酒杯,声若洪钟道:“今晚琼林宴,朕以读书人之身,敬梁国状元、榜眼、探花一杯!”

    数万人一同举起酒杯,齐声喊道:“同敬!”

第三百三十一章 国君赐婚() 
    梁君率先饮下杯中酒,紧接着是数万人饮酒。

    “谢诸位读书人!”

    陆鸣不敢怠慢,立即举起酒杯一饮而尽,严聪与顾枫同样如此。

    梁君说道:“你既然身为梁国状元,就得依照惯例前往圣城参加七国状元会,时间已经定下来了,就在十二月十五号。”

    “小生知道了。”

    陆鸣轻轻点头,记得绍明府的陶知府就对他说过,七国每年都会在圣城举办两场文会,第一场是茂才文会,第二场是状元文会。

    “十二月八号,正是赶上首辅大人的五十岁大寿,如此一来,陆文侯可没多少时间去准备参加文会了。”

    严聪突然笑道,特别是“文侯”二字咬得极重,言下之意就是提醒陆鸣要以文侯之身参加首辅大寿,而且还得以三品大员的标准送上贺礼。

    此言一出,严坤的眼神顿时流露出了难以掩盖的喜悦之色,五十大寿,百官同庆,正是扩充势力的大好机会。

    只见严坤举杯笑道:“文侯大人若是能大驾光临,那可是我们严府无上的荣幸,您文名传天下,我们严家也得跟着沾光了。”

    “首辅大人放心,本侯那日一定会来!”,陆鸣不以为然道。

    杨修远脸色一沉,说道:“今日是琼林宴,只为庆祝读书人金榜题名,不论其他。”

    严聪忽然说道:“陆状元你年纪轻轻应当是未婚人士,我严家有不少妙龄少女仰慕你的诗词才艺,若不嫌弃,在下愿做一回月老,让你娶个如意佳人早日成家如何?”

    “你……”,杨修远面露一丝怒色。

    陆鸣却道:“榜眼兄好意本侯心领,只不过我早已有青梅竹马林小燕,只能是辜负您的成人之美了。”

    “男子汉三妻四妾乃是常事,反正您也没有正式成亲,不如另选佳人?林小燕这个名字我也未曾听说,断然不可能是名门望族,想来也是穷苦出身,哪能跟你门当户对?”,严聪讥笑道。

    陆鸣立即说道:“林小燕乃是梁君赐封四品诰命宜人,严兄说出此话,也不怕犯欺君之罪?”

    严聪顿时变了脸色,对于此事,他在国学宫当然没有听说过,不可置信地说道:“陆状元你莫要信口开河。”

    梁君微笑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