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儒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浩然儒圣-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曹兄所言极是。”,荀天风流露出得意的笑容。

    陆鸣转首看向凌逸方向,见他坐在原地看着书籍,嘴里念念有词,对此并不关注。

    凌逸的好友有些着急,在一边好说歹说,最后他才打了个哈欠,走到案桌旁边准备笔墨纸砚。

    “哈哈……你们瞧他那幅德行,难道真的接受了蒙少荆的挑战?”

    “我看他根本就是心不在焉,这种状态下怎么可能写得出一首好诗呢!”

    “我看不一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说不定凌逸可以力压蒙少荆,狠狠的打他一个耳光子。”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就自罚一壶酒!”

    “一壶酒!这可是你说的,就这壶吧!”

    “不是吧……这起码有一斤酒了……你们要不要这么认真……”

    不多时,昌国人群中传来一阵喊声:“好!诗成镇国!诗成镇国!这可是在描写泰山啊!没想到少荆兄竟然能够诗成镇国!”

    “镇国?怎么可能!”

    许多人面露难以置信的表情,自古以来写山诗句多如牛毛,镇国诗更是少见,靠写山诗来达到镇国的读书人更是屈指可数。(。)

第二百一十四章 比诗() 
“不愧是蒙家少主,竟然能够写出一首镇国诗,必定能夺得今晚文会的魁首!”

    “少荆兄对诗词方面果然有极高的天赋,这首诗用词精妙,意境绝佳,是一首上乘的镇国作!”

    “闻名不如见面,少荆兄果然没有让我们大家失望!”

    众多昌国人赞不绝口,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献丑,献丑!”

    蒙少荆对众人拱手,笑容如春风拂面,让人感觉很是舒服。

    紧接着,蒙少荆拿起纸张,让附近的读书人看他写的诗。

    《泰山》

    俯首元齐鲁,东瞻海似杯。

    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

    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好!”

    许多读书人鼓起掌声,一开始他们还不信蒙少荆可以诗成镇国,可当大家共睹之后,不得不承认蒙少荆的文才。

    “凌镇国,你那边写完诗了吗?怎么要这么慢?”

    蒙少荆笑着看向凌逸,但是“镇国”二字却故意加重语调,暗中讥讽。

    凌逸抬头看了一眼蒙少荆,没有立即做出回应,而是低头继续写诗。

    “不急,不急,咱们有的是时间。”

    蒙少荆摆了摆手,坐回了自己的位置,然后将他写的诗交给身边的伙计,“麻烦你帮我把这首诗转递给段先生。”

    “是,小的立即照办。”

    伙计立即小跑到段墨的桌子前,对他深深作揖,“段先生,这是少荆公子写的诗,请您点评。”

    “好。”

    段墨接过欣赏,片刻后一拍桌面:“不错!不错!这首《泰山》奔放豪迈,意境独到,有一种俯视泰山的庞大气势,不错!不错!”

    “多谢段先生夸奖!”,蒙少荆嘴角微微上扬。

    “我的诗也写好了!”

    凌逸说完落了笔,但是他并没有把诗拿给大家看,而是折叠起来。

    “他这是要干什么?既然诗已经写好,为什么不拿给大家一起看呢?”

    “哈哈……我知道了,凌逸这是写了一首差诗,不好意思拿出来,所以就把它给折叠好不让我们看。”

    “哈哈……真是笑话,难道他以为这么做,就能轻易的敷衍过去吗?在我看来,他这是心虚才会如此。”

    “原来唐国竟然会有如此可笑的读书人,真是让人不禁心生怜悯啊。”

    许多昌国人开始讥讽,认定凌逸写的是差诗,一个个都昂首挺胸。

    蒙少荆不动声色,但是嘴角却挂着讥讽。

    荀天风笑道:“看吧,结果不用猜也知道,肯定会是少荆技高一筹。”

    “荀兄所言极是,不用比他们唐国就已经输了气势,连诗都不敢给我们看,那还用比么?”,曹洛也笑了起来。

    陆鸣却说道:“在结果没有公布之前,最好不要轻易妄下结论。”

    “听陆解元的语气,难道觉得凌逸能胜过蒙少荆?”,荀天风将声调故意提高了一点。

    陆鸣说道:“凌逸既然是镇国诗人,那他一定就会有他的过人之处,我们拭目以待就好。”

    “陆解元,你可真是……呵呵……”,荀天风笑着摇了摇头。

    陆鸣喝了口酒,目光看向凌逸,脸色如常。

    凌逸丝毫不顾及众人的目光,径直走到段墨桌前,对他深深作揖,恭敬的递上诗词。

    “请段先生指教一二。”

    “嗯。”

    段墨伸手将诗接过,当他打开纸张时,一股磅礴的才气激荡而出,纸页上更是金光绽放,飘来一股淡淡的墨香。

    “镇国之象!”

    许多读书人脸色大骇,面露不能置信的表情,他们可以感受到这股才气的力量,远远比蒙少荆的还要强大。

    “镇国巅峰!”

    “好!”

    “不可能!我的才气怎么可能会输给这个小子!”

    蒙少荆脸色大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敢相信事情的结果竟然会是这个样子。

    “蒙少荆的才气居然比不上凌逸!这……怎么可能……搞错了吧!”

    荀天风与曹洛相视起来,紧接着脸色羞红,之前的话仿佛是巴掌一般,狠狠的抽在了他们的脸上。

    陆鸣不禁笑道:“还记得我刚才怎么说的吗?在结果没有公布之前,最好不要轻易妄下结论。”

    “这……这是凑巧而已!”

    荀天风不服气的说到:“才气多能说明什么?段先生可是有言在先,要看谁的诗写得好。”

    “荀兄的意思是说,凌镇国写得诗不好?”,陆鸣反问道。

    “那也不是这么说,我的意思是,若是论诗词的内容,我想他应该还欠缺一点火候。”

    荀天风这句话变得委婉,不再像之前那般狂傲,明显担心自己会重蹈覆辙,又被自己的话给“打脸”。

    凌逸并无任何得意之色,他到现在还对着段墨微微躬身,就像是一名弟子在向自己的老师请教一般,十分的恭敬。

    “像他这样好学的人,将来一定会是德高望重的‘学者’,或者是某流派的代表人物。”

    陆鸣如此想着,心中反省自己,以后要像凌逸学习这种追求学问的态度,还有“波澜不惊”的处事风格。

    段墨很是欣赏的看向凌逸,笑道:“当今天下,像你这样虚心好学之人已经不多,哪怕是世家子弟也做不到,你可有兴趣来圣院陪我读书?”

    “什么!”

    全场所有人都张大嘴巴,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段墨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有意收凌逸为弟子。

    而且,他连凌逸的诗都没有看,就直接说出了这样的话来。

    “这小子!居然压过了我的文名!”

    蒙少荆脸色无比难看,这时候他察觉到,许多读书人向他投来了讥讽的目光。

    “保持形象,保持形象!”

    蒙少荆立即在原位坐好,不动声色的饮茶。

    凌逸的表情细微的变了一下,没错,仅仅只是变了一下,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流露出夸张的表情。

    “多谢段先生的好意,小生已经决定四海为家,一心苦修自己的圣道。”

    “若你圣道有成,你当如何?”

    “只想在人族危难之际,抛头颅洒热血,保一方净土。”,凌逸不假思索的回答。(。)

第二百一十五章 挑拨() 
段墨面露惊讶之色,说道:“你的确是志向不凡,但如果在朝廷为官,同样也能够为人族做贡献。”

    “官场腐败,犹如污水,谁也不能够出淤泥而不染,我为什么又要去接触这污水?”,凌逸最后一句的反问震惊众人。

    “官场……腐败?”

    许多唐国人面露难以置信的表情,甚至有人认为,凌逸已经疯了。

    “胡说!这根本就是在胡说八道!”

    “凌镇国,你当着天下读书人的面,怎能如此出言不逊!”

    “凌镇国,你疯了,你读书读成了疯子……”

    段墨见此眉头一皱,说道:“唐国可是一大富国,是地位仅次于昌国的国家,你何出此言?”

    “百官争权夺利,商人狼狈为奸,我若是去做官,只会误了自己的圣道,所以我选择游历天下,向各地的前辈请教学习。”,凌逸凝重的回答。

    “仅此而已么?”,段墨问道。

    “仅此而已!”,凌逸目光坚定。

    许多人面面相觑,那些喧哗的声音也都复归平静,亦有读书人眼神迷茫,片刻后露出犹如大彻大悟一般的表情。

    “年纪不大,口气不小,但你选择的圣道却是最‘正’的,也罢,就让我看看你诗写得如何。”

    段墨说完之后,开始欣赏凌逸写的诗,片刻后脸色惊变,喜道:“好一个《泰山吟》,气势恢宏,壮志凌云哪!好!好!好!”

    段墨连说三声“好”字,让在场读书人对凌逸的诗更加期待,到底会是什么样的诗,能够让段墨如此激动。

    “段先生竟然对凌镇国的诗如此好评,就是不知道写得到底如何?”

    “废话,段先生对蒙少荆的《泰山》都没有这样的好评,他写的诗会差么!”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一睹凌镇国写的诗了!”

    众多读书人兴致勃勃,极为激动。

    段墨握住官印,释放出一股才气力量形成一道光幕,上面文字浮现,正是凌逸的那首《泰山吟》。

    “诸位!这就是凌镇国写的诗,大家请看。”

    段墨话音一落,无数读书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上面。

    《泰山吟》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字,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岁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宕斯字,可以尽天年。

    陆鸣看后说道:“好!不愧是镇国诗人,果非浪得虚名,这首诗绝对称得上是镇国佳作!”

    凌逸恭敬的对段墨说道:“请段先生指教一二。”

    “这首诗无可挑剔,我虽然博览群书,但我主攻的是《孟子》,对诗词方面并没有太多研究。”

    段墨缓缓说道:“梁国的陆解元对诗词方面极有造诣,不如我们先让他点评一下如何?”

    许多读书人立即看向陆鸣,面露期待之色,都很想听陆鸣的见解。

    “好吧,那我就稍微发表一下个人的拙见,请大家指正。”

    陆鸣开始整理思绪,附近的读书人立即闭上嘴巴,洗耳恭听。

    “小生看来,这首诗的第一句‘峨峨东岳高’直接开门见山,语气平平,但是后面的‘秀极冲青天’极为壮观,描述泰山高耸入云,直上青天,引人入胜。”

    话音一落,许多读书人仔细琢磨,果真具有如此的意境。

    “第二句中,以‘岩中间虚宇’的‘间’作分隔解,表现天际空明,云横崖间的景色,而‘寂寞幽以玄’则是对此情景的衬托。”

    “然而这首的关键并不在此,而是在‘非工复非匠,云构岁自然’,说明泰山的形成乃天工造化,自然形成,给人无限的臆想。”

    “‘云构’是山中岩洞,“非工非复匠”则是赞美了造化之功。”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逝将宕斯字,可以尽天年’,表达了读书人置身山川天宇,乐享天年,将有限之生命融化于无限之美景的希望胸怀。”

    言罢,四下里顿时响起一阵掌声,那边的凌逸用余光看向陆鸣,一声不吭。

    “昌国人,看到没有!这就是我们凌镇国写的诗,现在你们还有什么话可说!”

    “现在知道什么是人外有人了吧?看你们以后还如何小瞧读书人!”

    许多昌国人被说得面红耳赤,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陆鸣对凌逸说道:“这首诗已经是非常完美的镇国诗,待文位提升之后,说不定有机会传天下。”

    “多谢陆解元。”

    凌逸对陆鸣微微拱手,然后就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继续看着他的书,一副当众人不存在的样子。

    蒙少荆大声说道:“陆解元对诗词见解独特,现在又点评了凌镇国的诗,想必你写的诗肯定会远远胜过凌逸,接下来不如就请陆解元作诗一首,来与凌逸比试一番如何?”

    “蒙少荆,你什么意思?你这是在挑拨梁国与唐国之间的关系么?”,一名梁国人大声说道。

    “若想用诗来争夺魁首,总得要分个高下才行,再者说,段先生用他的镇国笔来做奖励,读书人以此竞争也是非常合理的。”,蒙少荆笑道。

    唐国人立即向梁国人这边投来目光,有的激动,有的不善,亦有人的眼神带着警告。

    蒙少荆的一句话,直接将陆鸣与凌逸拿来做比较,在这种场合下,双方的读书人就会互相竞争。

    这就是争文名,谁也不愿意被对方的文名打压下去。

    凌逸却充耳不闻,如同没有听到一般。

    陆鸣看向蒙少荆,见他笑的很是讥讽,心中顿感不爽。

    荀天风大声反驳蒙少荆:“少荆兄说得未必也对,依我看来,陆解元的诗不一定写得比凌逸要好,要知道泰山可是天下第一奇山,能诗成镇国就已经是绝佳作品,若是想胜过凌逸,那陆解元就得写出传天下的诗。”

    许多人默默点头,对这句话很是赞同。

    陆鸣说道:“少荆兄明知比不过凌镇国,就让他来跟我比,借他的手来打压我的文名,这种‘借刀杀人’的兵家谋略的确高明。”

    “我的确有学习过这篇谋略,今天正好用上了。”,蒙少荆毫不忌讳的笑道。(。)

第二百一十六章 能屈能伸() 
蒙少荆的话引来了许多读书人的不满,也有人意识到,蒙少荆极有可能会是一个“笑面虎”。

    “陆解元,你可别告诉我今晚你不打算写诗。”,蒙少荆又忽然补充了一句。

    陆鸣说道:“今天是重阳会,既然来了当然要写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