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儒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浩然儒圣-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荀天风闻言一怒,自己是半圣世家的读书人,当众被别人指着鼻子呵斥那还得了?

    可正当他想喝出“放肆”二字时,立即意识到段墨他们也在这里,若是把这两个字给吐出来,那就是对儒生的不尊重。

    毕竟在这里,圣院的地位最大。

    “孙兄,事情不是你所想的那样,误会,这是一个误会啊!”

    荀天风厚着脸皮装出一副“无辜”的模样,主要是有段墨他们看着,可不能在他们的前面过分嚣张。

    “从今天起,我孙义于你割袍断义!”

    孙义一边说着,一边撕裂一块衣角,往地上狠狠丢去。

    “你……”

    荀家人一个个涨红了脸,他们是半圣世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孙义割袍断义,这是极为丢人的事情。

    可毕竟是荀天风有错在先,他们也不好出言反驳,只能硬着头皮忍了。

    “荀天风身为半圣世家子弟,不仅厚颜无耻,而且还见死不救,此等小人不配与我为友,在下也要与他割袍断义!”

    “你们荀家越来越让人觉得厌恶,从今以后,我们不再是朋友,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许多人主动站出来与荀家划清界线,但唯独不为难曹家人,因为曹家人目前并没有做出招惹众怒的事情,大家自然也不会主动得罪。

    曹洛在心中暗自幸灾乐祸,荀家的名声一旦被搞臭,那自然就是曹家压过荀家一头了,但是表面上,他还是做出了一副愤怒的表情。

    “你们怎么可以如此对待荀兄?你们也要站在他的角度来看待事情,他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挽回整个昌国的声誉!”

    “曹兄!”

    荀天风有些感动,对着曹洛深深作揖,表示感谢。

    “一派胡言!”

    陆文祥厉声说道:“荀天风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是为了他的一己之私,宣扬他们荀家的名声,他何曾尊重过大家,何曾看得起我们梁国人!”

    “够了!不要吵了!”

    段墨忽然开口,说道:“荀天风的所作所为,我都已经用官印记录,我会将当时的情景转发到荀家,让他的长辈来处理这件事情。”

    荀天风闻言顿时绝望了,“惨了!这下真的惨了!这次我不仅没能扬名立万,还把自己的文名毁了,到最后还得被家族惩罚,我……我怎么就这么倒霉啊!”

    “现在大家才是真正的到齐。”

    段墨收好官印,缓缓站了起来,说道:“山攀登了,景色也看了,想必大家都对今天的经历颇有感慨吧?”

    “就拿阴阳界来说,让你们经历了一次生离死别,相信你们一定从中得到了更加宝贵的东西。”

    段墨扫视众人,语重心长的说道:“各位读书人,你们一定要牢记今天,只有记住今天的苦,这条路才能够走得更远!”(。)

第二百一十二章 镇国笔() 
“说得好!”

    现场响起一阵激烈的掌声,每个读书人都脸色激动,受到了极大的激励。

    段墨说道:“今年圣院之所以会邀请各位来攀登泰山,就是为了要考验各国读书人的心志,当你们面临危难和选择时到底会怎么做,如何做。”

    众人相继点头,也有人面露恍然之色,原来攀登泰山并不仅仅只是登山,它的意义其实在于磨练读书人的内心。

    荀天风多行不义,他的文名已经被彻底搞臭,如果将来不能够为国家或者是整个人族做出贡献,那他一辈子都会臭名昭彰。

    荀天风面无表情,目光看向陆鸣,眼神中透露着浓浓的杀意,心中想道:“我会把这笔帐全部算在你的头上,我要先让你身败名裂,然后再让你遗臭万年,我要污你一辈子的文名,最后再让你含恨死去!”

    陆鸣的目光也看向荀天风,他的眼中闪过一道凌厉,让荀天风瞳孔一缩,内心莫名的有些虚了。

    “哼!”

    陆鸣嘴角挂着冷笑,事已至此,他知道荀天风肯定会将他的怒火全部发泄到自己头上,不过这毫无关系,陆鸣有自信能够战而胜之。

    “接下来我将公布每个人攀登泰山的成绩!”

    段墨握住官印,释放出了一股才气力量,在半空中形成一道光幕,上面文字浮现,按照名次排列着每一个人的名字。

    陆鸣位居第一,荀天风第二,曹洛第三,然后就是后面的各国读书人。

    许多人都直接往最前面看,排名越靠前的名字,自然也就越引人注意。

    “恭喜陆解元位居第一,可喜可贺!”

    “恭喜周兄位居前十,名列前茅,出类拔萃!”

    “恭喜吴才子位居前十五,你的文名也将广为人知。”

    “恭喜陈解元位居第八!”

    人群中传来一阵热闹的声音,众多读书人互相祝贺,很是高兴。

    段墨说道:“此次泰山之行,排名前一百的读书人将获得圣院发布的奖励,排名越靠前,获得的奖励也就越好,至于具体是什么东西,等到时候你们自然就会知道了。”

    “多谢圣院!”

    许多读书人对段墨行礼,段墨代表圣院,向他道谢也就等于是向圣院道谢。

    段墨微微点点头,此时已经到了黄昏,天色渐晚,便说道:“泰山之行到此结束,请大家随我返回迎客楼,今晚我们将举办一场文会,大家好好放松,开怀畅饮。”

    “好!”,众多读书人欢呼起来。

    段墨微微一笑,踏着平步青云飞向圣城,孔策与景崇明紧随其后。

    七国读书人则是乘坐行天舟,迅速飞离泰山,临走时大家都有些不舍,因为这里的景象实在壮观。

    “下次有机会,我一定要再来攀登一次泰山!”

    “我要再过一次阴阳界!”

    “好大的口气!阴阳界万分凶险,你还想挑战?还不如直接乘行天舟到达山顶一览山河!”

    回到圣城后,七国读书人直接进入迎客楼,这里已经摆好了桌椅,大家各自随意入座。

    陆鸣找了个位置坐下,左右两边分别是陆文祥与苏黎,对面坐着荀天风与曹洛。

    “你们为什么非要盯着我不放?”,陆鸣面露不悦之色。

    “陆解元,你可不要忘记了,等活动结束之后,我们还要去圣院文斗。”,曹洛阴笑着说道。

    “今天晚上?你们会不会太心急了?”,陆文祥厉声说道。

    荀天风紧紧的盯着陆鸣,说道:“今天的确有些晚了,所以我们才来与陆鸣商量好时间,免得他临阵脱逃。”

    “临阵脱逃?”

    陆鸣不禁笑了起来,说道:“你们放心,我既然答应文斗,就绝对不会退缩。”

    “好,痛快!”

    荀天风说道:“那时间我们就定在明天早上,到时候我会邀请一位昌国的大学士来主持文斗,保证公平公正,你没有意见吧?”

    “当然没有。”

    “那就好!”,荀天风面露满意之色。

    “人数已齐,上菜!”

    随着一道声音响起,数百名伙计涌入场中,呈上一桌又一桌美味佳肴。

    读书人开始互相敬酒,传来热闹至极的声音,享用今天的晚餐。

    酒过三巡之后,段墨声若洪钟道:“重阳文会正式开始,今天的主题以‘泰山’为主,谁的诗词写得好,我就送他一支‘镇国笔’。”

    “镇国笔!”

    众多读书人顿时眼前一亮,纷纷面露火热之色,普通的文宝笔力量有限,每用一次,对战诗的加成效果就会越来越少,到最后就会变成普通的毛笔。

    而镇国笔就不一样,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宝,不仅有较长的使用时间,而且还可以随读书人的文位提升而增强力量,极为罕见。

    除了圣院以外,哪怕是半圣世家也没有镇国笔,因为使用镇国笔要有一个必备条件,那就是“刹那文胆”的力量。

    读书人诗成镇国,或者是文章镇国,才可以获得刹那文胆的力量,换句话说,只有镇国诗人才能够使用它。

    然而在场众多读书人之中,有九成以上的人都达不到条件,可即便如此,每个人都非常激动。

    原因无他,镇国笔正是因为极为罕见,所以许多读书人都仅仅只是听说,而并没有见到。

    哪怕是不能拥有,只要能够一睹镇国笔,那也足够了!

    “要我说!段先生这是有意将镇国笔赠送给陆鸣,陆镇国的诗词天下独步,有几个人会是他的对手!”

    “我看不然!今天的题目比较苛刻,是要紧扣泰山的主题去写诗词,而泰山可是天下第一奇山,哪里会有那么好写?”

    “此言有理!自古以来写山的诗词就有许多,也没见过有哪几首诗能够鸣州或者是镇国,所以我也认为,今天陆解元写出镇国诗的可能性并不大。”

    “如果陆鸣对泰山都写不出好的诗词,在场诸位哪个又能与他比?”

    “然而当今天下,并不仅仅只是梁国才有镇国诗人,我们唐国也有!”

    一道声音突然响起,让众人脸色惊变。(。)

第二百一十三章 蒙家少主() 
“唐国也有镇国诗人?他是谁啊?”

    “不知道啊!唐国已经许久没有出镇国诗人,怎么突然就冒出了一位?”

    “难道是唐国的那位‘嵩山游士’?”

    “没错,他正是嵩山府的读书人凌逸,我们唐国的镇国诗人,号‘嵩山游士’!”

    话音落下,一名唐国读书人站了起来,对众人拱手道:“在下凌逸,见过诸位读书人。”

    “凌逸?我听说过此人的文名,他是凌家的读书人,唐国今年科举的头名解元,他性格内向,为人非常低调,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才干。”,一名封国的读书人说道。

    “真的假的?如果凌才子真的是镇国诗人,为什么我们大家都不知道?诗成镇国非同小可,我不相信他会甘愿如此!”

    “兄台有所不知,凌逸此人太过于内向,只喜欢一心读书,朝廷请他去当县令治理一方,把他们家的门口都给踏坏了,都请不动他。”,一唐国人解释道。

    “还有这种事情?朝廷请他去做官,他竟然不去?”

    许多人对此表示十分怀疑,也有人半信半疑,读书人之所以要争取功名,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够做官为百姓谋福。

    但是凌逸竟然拒绝朝廷的邀请,不去做官,这就让人感到难以置信了。

    荀天风瞥了凌逸一眼,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了浓浓的讥讽之色,“哼!哪有读书人拒绝在朝廷当官的?我看这种人不是傻,就是蠢!”

    那唐国人继续说道:“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们不清楚,但是不管如何看待,他的确不喜欢做官,所以就游访民间,向前辈求教。”

    “喂!凌逸,那人说的是真是假,你真的拒绝在唐国当官?”,一人大声问道。

    凌逸看了那人一眼,然后默默点头,没有说话,看起来一副非常老实的模样。

    “瞧他那副德行,也像是镇国诗人?该不会是故意唬我们的吧?”

    曹洛面露讥讽的表情,对此不屑一顾。

    “就算这小子是镇国诗人又如何?我们昌国也有。”,一名昌国人狂傲的说道。

    苏黎笑道:“我知道,不就是那位‘青江诗客’宋清江么?他已经成为有名的翰林,在昌国的礼部任职,可没来参加圣院的重阳会。”

    荀天风说道:“但是除了宋青江以外,我们昌国还有另外一个镇国诗人,而且他就在我们这些人之中!”

    “你说什么!”

    苏黎脸色一变,失声说道:“难道连他也来了?”

    陆鸣顿感好奇,便问道:“他?他是谁?”

    “他就是昌国鼎鼎大名的蒙家少主,蒙少荆。”

    “蒙少荆?”

    陆鸣脸色微变,在原地略微回忆,马上就想起了他曾经在《文报》上看到过相关信息。

    蒙家在昌国是赫赫有名的世家,地位仅次于荀家与曹家,却出了一个镇国诗人,对诗词方面极有天赋,七岁就能吟诗,十岁时写的诗就有出县的水准。

    十四岁时诗成鸣州,十八岁就创作出了第一首镇国诗,获得了刹那文胆的力量,如今他已经二十出头,并成为了翰林。

    只见在人群之中,一名读书人起身向众人拱手,微笑说道:“在下蒙少荆见过诸位文友。”

    “原来他就是蒙少荆,他的气质果然气宇轩昂,远不是凌逸能比。”

    “就是啊!凌逸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农村里来的乡巴佬,一点见识也没有,你们看他到现在都是沉默寡言的。”

    “什么唐国的嵩山游士,我看也不过如此!”

    昌国人纷纷发出讥笑,十分看不起凌逸。

    凌逸却视若无睹,仿佛没有听到这般,就这样直接坐回了自己的位置,十分平静。

    陆鸣特地关注了一下,然后微微点头,“能够不在乎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本身就是一种心态上的修养,搞不好他真的是唐国的镇国诗人!”

    “哼!你们也不要太看不起人,有本事就让你们昌国的蒙少荆与我们唐国的凌逸比试一场,看看谁才是‘不过如此’!”,一唐国人怒道。

    “好!比就比!”

    蒙少荆欣然答应,笑道:“既然如此,今天的文会就由在下来抛砖引玉,我也不欺负你,咱们就以才气来分高下吧。”

    说完不等凌逸接受或者是拒绝,直接拿出自己的笔墨纸砚铺在案桌上,许多人立即围了上去,将那里挤的满满的。

    陆鸣没有积极参与,而是看了一眼荀天风,说道:“为什么你们昌国人如此喜欢炫耀?就不怕到最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荀天风笑道:“炫耀也是需要实力的,而我们昌国人正好有!”

    “那你有么?”,陆文祥直接质问一句。

    “你什么意思?”,荀天风目光一寒。

    “呵呵……荀兄不必与他们一般见识,蒙少荆是镇国诗人,绝对不可能会输给唐国的凌逸。”,曹洛自信的说道。

    “曹兄所言极是。”,荀天风流露出得意的笑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