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皇刘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皇刘备- 第2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ハ逖簦话严逖舻暮舐芬欢希沧愎辉斐删V莅傩盏目只诺牧恕6蚁逖艉舐芬欢希峡ひ阅现羁ぃ够崽逖舻穆穑康绞蹦蔷驼娴氖俏蘼房赏肆恕�

    兵至蓝口聚,便逢孙策军。仇家相见,分外眼红。两军二话不说,操起刀子便上。这一仗打得昏天黑地。

    刘磐要力保荆州基业,孙策要为父报仇出气。两边都杀红了眼,皆是奋勇争先,死战不退。这一仗打下来,孙策便感觉到了很大的不同。起码刘磐所带的荆州兵,和黄祖所带的荆州兵完全不一样。黄祖的部下,胆弱心怯不说,死的人稍微多点,阵形立时便崩,再反复一番冲杀,全军便要大乱。而刘磐这里,将士死一个便自动补上一个,如同机器一般。而且也手狠心辣,经常以伤换伤,以命搏命。

    孙策看了看那个虎吼着不断在前冲杀的身影,心中不禁升起一股钦佩之情。他也是骁勇好战之徒,自然知道士兵的战力提升,少不了刘磐这个主将身先士卒的影响。只是可惜了啊。

    刘磐再猛,他也是人。更何况,孙策比他更猛。还有如他一般猛的程普、蒋钦、周泰等将。所以,往来冲杀了数个时辰,他扛不住了。体力已经到了极点,此时再不退兵,便要死在这里了。

    刘磐不怕死,但他知道这个时候的荆州,不能没有他。于是便下令鸣金。率部缓缓撤出战圈。孙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群殴刘磐的机会,不顾自家军士疲惫,便引军衔尾追来。两路大军顺着江岸一路追逐。刘磐精疲力竭,被围于一小丘。孙策将兵攻来,刘磐稍歇,复振精神,又提刀来战。往来冲杀不过数合,忽然胯下坐骑一声悲鸣。却是力尽载不动刘磐了。刘磐翻身下马,轻扶马儿,低声道:“你好好休息,待我冲出去后,你再来寻我!”

    于是便弃马提刀来战,排众而前,血透重甲,终于在孙策合围之前,又率领将士重新杀了出去。孙策见状,不禁长叹,道:“刘磐何其勇也!”

    刘磐退往宜城扎下营来,去信刘表,道:“主公,今贼来两路,而内外无援。臣在宜城,必不使孙策北行一步,主公宜早作打算也。”

    刘表收到了刘磐的信,心中不禁长叹。他这个侄儿,素来傲气,若不是形势危急到一定程度,他是万万不会来信让自己早作打算的。如此看来,这荆州莫非真的保不住了?

    刘表便写了数封密信,让亲信送至前线给文聘和金旋。文聘接了信,一览之下,脸色却是变了。原来信中刘表告诉他在北有曹操,南有孙策的情况下,荆州只怕难保。不知道文聘等有没有什么想法?

    文聘脸色阴晴不定,他作为荆州头号大将,自然知道荆州情况不妙。只是现在由刘表亲口证实,显得未来更加明确罢了。荆州已成这样,他作为一个有追求有抱负的武人,自然是不太愿意再追随显然已经没什么前途的刘表。只是他与曹军连番大战,让他阵前降了曹,他却又是不愿。

    历史上也是如此,刘琮降曹,还拉着文聘一起去,文聘却说:“聘不能全州,当待罪而已。”后来虽然还是降了曹,但可见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思虑再三,文聘咬着牙给刘表写了封信:“君在一日,臣守一日!”反正你在荆州一日,我便替你效忠一日。至于未来,你看着办吧,若有好的归途,我随你而去也未尝不可。若是穷途末路,那也不能怪我不能尽忠了。

    金旋那边却是直接,回信道愿与使君同生死。没办法,做为一个坚定的汉臣,他只能追随这个地方唯一能代表宗室和朝廷的刘表。

    刘表接到两人的回信,心中实在是不知道是甚滋味。

    赵云在河内,杀得袁尚节节败退,然后渡过大河围了洛阳,结果正要建功的时候,却被飞速赶来的高干给稳定住了局面。赵云自太行陉而来,补给不便,正欲退兵。忽然飞骑送来刘备信使。打开一看,却是命他南下荆州,去接了刘表撤退。

    赵云领命,率精骑走弘农南下。张燕自率本部回青州。

    赵云一路上也在想,既然都让自己南下了,主公为何不让自己直接协助刘表守荆州?后来又一想,自己来了也不一定能守住,到时自己一参战,主公那里只怕也被动了。大战连续打了好几年,这损耗只怕也是个天文数字。好不容易夺了幽、并、冀州,还没好好消化又要开启战端,却不是一个好选择了。

第五百二十五章 后路已定() 
    刘磐兵屯宜城,孙策引军水陆并进,至城下,孙策出阵劝降:“刘将军,今荆州大势已去。何不出降?将军骁勇,令人叹服。若能来归,策必不吝名位。你我同携手,纵横这天下,岂不快哉?”

    刘磐听了,在城头回道:“多少孙将军美意,只是磐乃汉臣,不能全州保土,便是罪过。又如何能降敌乎?”

    孙策听完,便扭身回营,叹道:“刘磐,义士也。”遂下令攻城。

    刘磐亲自负责守城,又遣骑至襄阳请援。骑士行至半途,心道荆州危矣,吾若再往,恐死宜城。不如且亡之。遂不往襄阳,亡命而去。

    刘磐兵微将寡,抵不住孙策。势将崩。刘磐身先士卒,站在最前,矢石如雨而面不改色。直战至下午,见援军久候不至,左右将士曰:“城危矣,请东向。”

    刘磐默然,暮登高,西望残阳如血,遂往北三拜,又往襄阳方向拜了三拜,道:“今朝一拜辞君父,马革裹尸又何妨!”

    刘磐回宜城,召诸部,尽散财物,哑声道:“城将不保,尔等随吾多年,吾不忍见汝等死此,敌尚未至,汝等可速退。”

    旁边一小校问道:“将军不与我等同退么?”

    刘磐笑道:“吾姓刘,荆州牧是吾伯父。于公于私,吾当死战。”

    小校拜道:“愿随将军死战!”

    身后呼啦就拜下一大片。刘磐还欲再劝,目光触及到众将士坚毅的眼神,忽然便朗笑道:“也罢,有汝等相陪,想来黄泉路上亦不寂寞也。”

    遂与孙策军战,斩百余甲士,力尽而死。刘磐战死,三军皆恸,却仍死战不退。等到孙策占领宜城,再清点损失,不禁大骇。惊道:“若荆州军皆如刘磐众,吾军危矣。”

    又命麾下收寻刘磐尸首,厚葬于城外。

    襄阳,刘表闻刘磐战死,骂道:“不知进退,何其蠢也!”骂完之后,却是老泪纵横。心中想道,自家侄儿死战不退,是欲为自己争取时间啊。刘磐一去,东面再无屏障,孙策军不久将至,不能再在襄阳拖下去了。可是,自己又应该退往何处呢?

    刘表思绪纷乱之际,赵云一路迤逦也出了武关。武关守将一见赵字大旗,一问是青州赵云,哪里敢惹,忙不迭的开了关门。赵云进了南阳之后,便遣飞骑至襄阳,往见刘表。

    刘表正在发愁,西边是刘璋,虽然都是宗室,但关系着实是不太好。自己不但打过刘焉的小报告,还老在益州搞小动作。北边、东边是曹操和孙策。至于南边,一想到南边,刘表就火大。

    刘表对南边的几个郡控制力稍弱。当年孙坚能策动张羡造反,其中原因有许多。但无疑少不了一个人的推波助澜。那个人便是长沙郡人桓阶。孙坚为长沙太守时,这人便在孙坚麾下出仕。后来孙坚起兵,他这个本地土著便仍留在长沙。后来辅佐张羡。张羡父子造反、战死之后,桓阶称病隐退家中。刘表知其才,屡辟之,皆不从。又欲嫁妻妹蔡氏于桓阶,亦为桓阶所拒。

    就是这么个人,现在见荆北打成一团,而且襄阳为北、东两路夹攻,心中稍一沉吟,便知刘表这回十有八、九躲不过了。于是便又出府,开始大搞串联。

    刘表派人来调动郡兵,他便劝太守:“明公,今敌强吾弱。遣兵去助,又有何所增益?刘牧若胜,明公无甚殊功;刘牧若败,郡中无兵,如何御敌自保?……不如且保境安民,如此可全福远祸也。”

    太守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啊。打赢了,刘表也不会有太多赏赐。毕竟自己只是派了点兵。打输了这才是要命,自己的兵也要不回来不说,到时后便是想投降,手里也少了点筹码。关键时手中无兵胆气不壮啊。于是不管刘表是来调兵也好调粮也好,一概拖住。

    却是好悬没把刘表给气死。关键时刻他也没精力来处理长沙的事情,只想等战事过后再来收拾他等。结果其他郡一见刘表如此,知道刘表现在拿他们没办法,于是有样学样。荆南四郡本来就背叛过,如今再来一次,刘表如何敢南撤?

    再者南撤之后,便是交州。若曹、孙两家不放,尾随而来。交州士家为了避免自己牵连到交州,只怕会快快的出兵擒了自己,好送于曹、孙两家请功。

    刘表心中正乱,忽然便有左右来报,说青州有使者来见,正候于府外。刘表大喜,忙起身道:“快传!”

    心中却是想道,莫非玄德已败袁绍,彻底腾出手了么?若真如此,吾荆州有救矣。一念至此,脸上喜悦便掩盖不住了。

    待那骑士进来,刘表一看,却是个青州军中小校,那小校在阶下拜了一拜,道:“刘君侯,卑职奉吾家将军之命前来送信!”然后便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呈上。

    刘表匆匆把信看完,心中却是一沉。玄德与袁绍大战,虽然连破其军,把袁绍逼得退守魏郡,但他自己也是粮草殆尽,无力再战。是以无法出兵来助了。唉,几番折腾,仍是要弃了这份基业么?

    赵云率军进入南阳,堂堂正正并没有掩盖他的行踪。所以很快,不但文聘知道了,曹操也知道了。

    曹操在营中,闻青州军至,不由愕然。后探明旗号,知是赵云亲至。稍一沉吟,心中便猜了个八、九分。便停了战,遣曹仁去问。

    曹仁到了赵云的驻扎地,拜见赵云,闲谈几句之后也不废话,直问道:“将军为何至此?”

    赵云道:“军令在身罢了。”我来这里干什么,关汝何事?

    曹仁不禁眉头一皱,又道:“将军欲与我军为敌乎?”

    赵云哑然失笑:“曹将军这是哪里话?曹军能来得,某便来不得么?须知此地州牧是刘景升!”

    曹仁又欲再问,赵云却是东扯西扯,不愿再多说一句了。曹仁见状,便别了赵云,回见曹操,述说此情。并道:“赵云此来,必不怀好意,主公须防之。”

    曹操大笑道:“无妨,其若有歹意,言辞必藏之。玄德必无南图之意,故赵云心有不甘,而言语外露也。”

    曹仁一想,好像也有道理,也罢,大事就由主公操心吧,反正自家只管执行便是了。

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离荆州() 
    同样,青州军到来的消息亦瞒不住襄阳。

    在过了数日之后,一直称病的蔡瑁与蒯良,联袂来见刘表。刘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一声冷笑。本欲道声不见,随后一想,也罢,就看看他等意欲何为了。于是便传。

    蔡瑁与蒯良进来之后,方行拜见之礼,刘表便笑道:“德珪与子柔总算好了,汝等身体欠佳,府中政事无托。今见二卿无恙,吾荆州之福也!”

    蔡瑁与蒯良听了,对视一眼,心中满满皆是苦笑。这青州军迟不来早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了,却不知道其意图。自己也只好不要这张老脸,出府来见刘表问上一问了。

    蔡瑁挤出一张笑脸来,对刘表:“幸赖主公之福,吾与子柔无碍矣。只不知州中如今战事如何?”

    刘表心道州中战事如何,你们心里难道没点数?瞥了蔡瑁一眼,淡淡道:“很不妙。江夏已失,黄太守以下将校战死。前些时日,刘将军引兵东拒孙策,战死宜城。南阳虽在坚守,孙策却要打到襄阳城下了。”

    蔡瑁咳嗽一声,这天聊不下去了。这不摆明了说我龟缩在家里不出来给你效死嘛!蔡瑁看了看蒯良。蒯良便用低沉的声音道:“黄太守、刘将军皆忠臣义士也。他等死得其所,吾亦深叹之。只是死者已矣,不知君侯如今有何打算?”

    刘表听了,似笑非笑的看了蒯良一眼,道:“有何打算?自然是与敌死战到底,不死不休了!”

    此言一出,室间立时便安静了下来。空气变得有些凝固。蔡瑁与蒯良面沉如水,他们不知道刘表这话是真是假。别看刘表平时风雅雍容,但多年州牧做下来,却也是喜怒不形于色的人物。这要他决定蛮干,谁人也拿他没法。更何况,又有援军来了。有刘备出手,未必不能翻身。

    只是听说这援军又不是很多,这刘备是什么意思?大部队还在后面吗?

    东扯西扯,蔡瑁与蒯良最后还是没有在刘表这里获得他们想要的消息。出府之后,蔡瑁叹道:“主公不再信任吾辈了。”

    蒯良也是默然。想起当年襄阳诸族一道辅佐刘表,平定荆州,诱杀宗贼,喝降张虎、陈生。何等的意气风发。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当时的荆州太乱,需要一个强力人物来统治。所以刘表来了,他平匪乱,兴学校,劝农桑,修水利,辟名士……一系列的手段下来,把荆州治理得好生兴旺。刘表对荆州是有大功的。自己等人对刘表,也是有着大期望的。

    只是什么时候开始,这情况就慢慢变成这样了呢?君臣不再同心了。

    蒯良内心还是清楚的。当他们诸族所代表的利益与刘表所坚持的利益不一样了。这冲突,这矛盾,这猜疑,自然就来了。

    古往今来,不管是什么政治家,或许他们在个人道德上,能够做到高尚、高洁。但是他们的政治立场,却始终由他们所代表的利益集团所决定的。比如司马光与王安石,私下他们是好友,但在朝堂之上,却争吵不休。为什么?还不是他们所代表的利益截然相反。而司马光极端到了什么程度,但凡是王安石坚持的,他就要坚决反对。但凡是王安石反对的,他就要坚决支持。结果两大党派不死不休,直接替北宋的崩溃埋下了祸根……

    在蔡瑁、蒯良等大族的心里,荆州,始终是荆州人的荆州。而刘表不过是外来统治者。当他没办法带领荆州继续前行,甚至是没能力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