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所有的一切的力量,把刘备赶跑,然后自己霸占青州!杨奉一想起来,全身都兴奋得发抖。只可惜,剧本写好了,大家没有按他设想的来演。
吕布等人就不说了,便是他麾下一直信重的心腹大将徐晃,也在关键时刻阵前反水,站在刘备的阵营里,给他狠狠的来了一刀。折腾来折腾去,最后却折腾出了一场闹剧,已成笑柄的杨奉,却也不缺武人的干脆,既然事已至此,他也没什么好说的,那就一死了之吧。
历史上的杨奉,在被曹操驱逐后,投靠了袁术,又在吕布的诱使下,掉转枪头攻打袁术。最后又去抢刘备的军资,被刘备所诱杀。历史在这里轮回,杨奉还是没能坚持到最后,他还是死在了刘备的地盘上。当然,若是他不自己作死,将来等候他的,一定是不一样的结局。
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触即发()
前方的刘备,接到荀彧来信,略略一览,便弃之于一边。杨奉这种小角色,若不是惦记着他麾下的徐晃徐公明,在他一开始搞小动作时,自己早就可以将其给灭了。之所以忍耐着配合杨奉演戏,是想告诉天下人,是杨奉不忠不义,而不是他刘备不仁无礼。想来,徐晃在看到吕布、张绣、段煨等曾经割据一方的诸侯们全部选边站在自己这里,心中震撼之下,也会彻底归心吧。
杨奉之乱,爆发得正是时候。刘备向来认为,有问题,在问题不大的时候,就要及时解决。这样,才能够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好的结果。朝廷与诸军一道来到青州,朝廷文官好安抚,给他们参政议政的权力,给他们事情做,他们就不会闹事,最起码不会搞出什么大事情来。但是随朝廷一道前来的几路人马,他们有什么心思,那就不好说了。
吕布,并州军的代表。本人武勇无双就不说了,关键是其人性格多变,让人有些琢磨不透。看看历史上他干的那些事,就知道这样的一个人,想要驾驭他,难度可想而知。更不用说他麾下还有张辽、高顺等大将了。
段煨,董卓麾下少有的能得以善终的军头,其他人都死于非命,只有他一生征战无数,最后以镇远将军、九卿之一大鸿胪的身份寿终正寝。生前封侯拜将,死后荫及子孙,后人评价也还算不错。这样的一个人,说他是一个纯粹的莽夫武将,谁信?
张绣,凉州的***,历史上的他,在贾诩的辅佐下,打得曹操大败而还,随后又听从贾诩的建议,归降曹操。在曹操的麾下屡立战功,备受重视,当时天下户口大减,曹操麾下诸将,封邑许多不满千,只有张绣,食邑两千户。对谋士能够从善如流,对大势能够清楚判断。
杨奉麾下有徐晃执掌白波精兵,董承麾下有朝廷仅存的中央禁军。这些人,没一个是好惹的。这些人中间,刘备最担心的是吕布,最放心的是张绣。因为张绣能屈能伸,无愧俊杰之称。历史上都能够投降敌人曹操,此时难道还不能投靠势力更大的自己?而吕布却最是善变,其破坏力也最强。若是吕布出头,联络诸将一起作乱,刘备只怕就要遣将回师了。他暗中令关羽挥师北上,停留青、徐之间的山谷,不是防杨奉,而是防吕布。
还好,吕布在与杨奉第一次接触之后,迅速的向文若通报了此事。不管吕布是不想再背上背主的骂名,还是吕布不看好杨奉,总之这一次他选择了自己。将来自己自然也不会亏待他。白门楼丧命的悲剧,永远不会上演了。
这次事情过后,青徐集团只会更紧密团结的围绕在自己身边,向着一个宏伟的目标前进,那就是再兴大汉!后方基本上彻底稳固了,自己也可以放心大胆的一施拳脚了。那么,袁绍,你准备好了吗?
在青州的诸位军头都选择站队之后,刘备也毫不客气。迅速的回令,令组建青州第七军,吕布为主将、张辽为副将;令组建青州第八军,段煨为主将,徐晃为副将;令组建青州第九军,张绣为主将,副将暂缺;高顺调任大将军府,担任练兵使兼军法官。
又令诸军换装易帜之后,在青州就地补充完毕之后,吕布率第七军,随赵云、田豫的第六军之后,经过第六军打开的通道,疾往代郡与第六军汇合,一道进攻并州;段煨与徐晃率第八军,顺着黄忠、严颜的行军路线,一路散开,袭扰冀州郡县;张绣则镇守青州,与高顺一道负责督运粮草。
这几乎是动用了刘备手中能动用的全部力量了。这一次,刘备准备以泰山压顶之势,直接把袁绍给碾压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他没有太多的耐心慢慢种田了。今年他已经四十岁了,干事业也就是这黄金几年,等到年纪一老,什么心思也就都淡了。如今自己手里已经有了青、徐、幽三州,再把袁绍给扫平之后,北方除了两京与凉州和西域,基本上就全在自己掌控之中了。到时再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再以雷霆万钧之势南下,重新统一全国!
诸路大军接到刘备的命令,源源不断的进入冀州境内,遍地开花。顿时告急文书如雪片一般,飞向魏郡袁绍处。
袁绍接到各地文书,一看之下,又急又怒,观刘备的阵容,袁绍哪里还不知道,刘备这是要与自己不死不休了。这是要赶尽杀绝啊。袁绍自忖非刘备之敌。不是他州中没钱粮,也不是他麾下没兵马。但他麾下能打的大将就那么几个啊。淳于琼已死,麴义叛逃,手中也就北地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了。麾下田丰、沮授、审配、郭图等人,虽然也通兵事,善谋略,但毕竟是一介文人,让他们守个城,或者随军出谋划策尚可。但要他们领军与刘备麾下大将捉对厮杀,刀刀见血,只怕是行不通的。
再看刘备麾下阵容:吕布、张飞、黄忠、赵云、严颜、太史慈、刘恪、段煨、张辽、徐晃看这一连串名单,袁绍觉得自己有点头晕。
若是这年代有全明星评选的话,刘备这阵容,放哪里都是妥妥的全明星了。别说袁绍看了头晕,放眼天下,谁看了不晕?
袁绍一面疾令高干率并州骑星夜驰援,一面又令袁尚在并州继续募兵。袁绍这会只觉得自己手里将也少,兵也少,什么都少。在要用人之际,袁绍想起麴义,又悔又恨又气。若是对麴义不如此的话,此时手中又有一个大将可用。而且麴义不是颜良、文丑这样的勇将。麴义可是方面之帅臣,有他在,足以抵数个颜良、文丑来用。可恨啊,这匹夫,全然不顾我当日的恩义情分,在冀州危难之际,弃我而去。简直是罪该万死!
直到现在,袁绍还鸭子死了嘴硬,死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把一切都推在了麴义身上。而袁绍嘴中心里一直诅咒的当事人,此时已经都快到临甾城了。
第四百三十二章 麴义来归()
麴义与一众门客率了家小,连夜出逃。他在冀州多年,妥妥的地头蛇。又曾经是执掌大军叱咤一方的冀州大将,对冀州地形了如指掌。对如何躲避袁绍追兵的缉捕,自然是得心应手。在他的带领下,转来转去,没多久就把追兵给甩掉了。然后昼伏夜出,一路潜行。竟然让他等一行人毫发无损的逃出了冀州。
出了冀州地界,麴义心中便是一松。袁绍身居上位多年,那长久形成的威慑力,可不是假的。麴义率众一路往着临甾进发,未免生变,直到进入了临甾地界,麴义才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麴义的到来,让青州上下颇为惊愕。只有贾诩,心中却是有数。于是前往府中见荀彧,道:“文若,前番吾与益德同归州中,途经魏郡时,曾与麴将军有一面之缘。麴义威震河北,袁绍北伐却留其守城。且吾大军过境,麴义却视若无睹。吾便料其君臣必然失和也。当时吾便有言于麴义,若有不如意处,可来吾青州。今次麴义来此,定是君臣相疑,袁绍不能容之也。”
荀彧听了,大喜,笑道:“贾公当日一言,今日吾州中又得一员大将也。”
贾诩心中也是得意,笑眯眯的抚须道:“当日只不过是无意之言,麴义能来吾州,幸赖主公威名也。”
两人又笑谈了一阵,荀彧便道:“贾公当日以言辞而动麴将军,今日便与吾一道出迎麴将军罢。”
刘备不在,州中实际事务,便全在荀彧与贾诩身上。当然,挑头的还是荀彧。虽然他年纪轻,但资历老,是跟随刘备的元勋。刘备麾下的那班骄悍大将也都服他。
麴义在临甾城门口,见到了联袂而来的荀彧和贾诩。对此,麴义心中一喜。看来青州方面,对自己还挺重视。
因为之前是敌对关系,所以麴义对刘备集团也下足了心思去了解。要不怎么说最了解你的人其实是你的敌人呢。荀彧与贾诩,一个是大将军府长史,一个是大将军府司马。刘备集团的中枢智囊,位高权重。刘备出征在外时,家里基本上就是这二位做主了。麴义本来以为这次能见到一个就算好了,谁曾想,荀彧与贾诩两个都出现了。
只能说,麴义的到来,在舆论宣传上和民心上,给刘备集团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麴义本身也是非常有能力的一员将领。兼之荀彧自己对麴义不熟,那么拉上与麴义打过交道的贾诩一起来迎接,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荀彧跟在刘备身边多年,对刘备的性格不说了如指掌,却也摸得差不多了。刘备是穿越者,他在后世的文明社会中,口头禅就是不好意思或者是谢谢。秉承着礼多人不怪的良好习惯,到了这里,他对所有人,也是如此。因为后世平等的概念深入人心,可以说刘备是最没有架子的一个诸侯,对亲长、对名士固然是以礼相待,对麾下的小卒却也关爱有加。就是这样的人格魅力,才能够使无数人为他赴汤蹈火,甘愿效死。
受刘备的影响,荀彧有意无意间,性格也变得越发谦和起来。性格好的人,做起统战工作来,那简直就是无往不利啊。
此时荀彧见了麴义,一脸热情的笑容,先是揖手一礼,然后便不待麴义回礼完毕,就执着麴义的双手,朗声大笑,道:“这便是名震北地的麴将军罢?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名不虚传呐!”
贾诩在旁边,亦是笑盈盈的道:“麴将军,别来无恙乎!”
麴义被两人的热情给打动了,心里面没由来的暖烘烘。他对着荀彧与贾诩深深一揖,道:“冀州亡人麴义,无处可去,久慕大将军贤名,今日特来相投耳!”
荀彧与贾诩对视一眼,哈哈大笑,道:“麴将军既来青州,便是一家,无须客气,无须客气!”于是便唤来左右,请麴义一同登车。在军士的护送拥簇之下,缓缓入城去了。
城中,沿途百姓见了,窃窃私语,道:“不知何人来了临甾,竟然闹出如此大的声势。”旁边跟随车驾的士兵听了,便对道:“此冀州大将麴义麴仲理也。因慕我家主公威名,特来相投。”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未几,满条街的人便都知道了冀州大将弃了袁绍,前来投奔大将军。顿时满街百姓便欢声四起,有些地方甚至载歌载舞起来。
冀州头号大将麴义都叛逃来了青州,这说明什么?说明就连冀州军方都不看好袁绍啊。那这仗袁绍还要怎么打?之前还忧心大将军与袁绍相争,会不会失败的人,顿时愁心尽去。心中便只充满了对胜利的憧憬了。
荀彧在府中设宴款待麴义等一行人,为他等接风洗尘。除了贾诩外,许多朝臣竟然也来了。若是刘备这位主人在,想必来的人会更多,地位也会更高罢。麴义心中一边感谢着荀彧,一边也暗叹刘备的影响力。
府中觥筹交错,眼花耳热。府外城中,也是欢声笑语,喜笑颜开。麴义的到来,极大的鼓舞了青州百姓。许多人并不知道麴义在冀州已经失宠,甚至是有了性命危险这才不得不叛逃来青州。他们只知道麴义是名震四方的冀州头号大将,曾经以八百步卒大破幽州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这样的一个人,竟然弃了袁绍来投青州。这岂不是意味着,大将军与袁绍的这场战争,甫一开始便已经注定了胜负的结局?
还有些人神神秘秘的,说大将军乃是上天垂青、气运所钟之人,所以这才能够率军出征还没正式开打,便有敌军大将来投。这是天佑大将军,天佑大汉!
这个年代的百姓,你还别说就信这一套。与其向他们说这是麴义的无路可走或者是大将军刘备的人格魅力,不如向他们说这是天道,这是气运。这是汉德未衰,这是上天的旨意安排!
消息长了翅膀越传越远,也自然不可避免的传到了齐王宫中。有小黄门听了,不敢怠慢,连忙前往殿中,汇报给天子。
天子听了跪伏在阶下,一五一十的向自己诉说此事的小黄门之言,也不禁由衷的笑了起来。心中暗暗道:“祖宗显灵,汉祚惟永啊!”
前方的刘备接到荀彧的来信之后,也是一愕。他压根没想到,麴义会被袁绍逼迫到如此境地。竟然不管不顾,叛逃到自己的地盘来了。不过这样也好,总比麴义的历史结局要好。且先让他待着,待此仗打完,再回去看看,麴义是否是历史上的那个骄纵之徒好了。
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战平城()
却说赵云与田豫率了大军,攻破渤海之后,留胡广率一支军镇守南皮,二人却率了大部径往代郡而去。
到了代郡界内,阎柔率部迎住,两军合作一处,还屯高柳。此时高干已率并州精锐走太行陉,雁门留守乃是并州大将郭援。
郭援听说刘备军又来,心中惊惧,于是飞骑四出,往诸郡求援。
并州,这十数年来,一直动荡不安。朝廷政局不稳,中央早就把这塞下之地给抛却到一边了。又因是边地,诸部胡人杂居于此。于是这里这些年来便一直是汉退胡进的局面。
看看历史,中平四年,并州的南匈奴休屠各部叛乱,于中平五年先杀西河郡守刑纪,数月之后,并州刺史张懿战殁于阵,南匈奴的单于也死于这次叛乱之中。於夫罗也因此次事件,有国不能归,只好到处流浪。
张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