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皇刘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皇刘备- 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下再不迟疑,张绣便道:“当年关中大旱,陕县缺粮,长安见死不救。以至我叔父远奔荆州就粮,战殁于南阳。此仇不报,岂为人子!吾愿从叔父之议,合攻郭汜!”

    段煨心中大定,心道郭阿多你这次死定了!于是挤出几滴眼泪来,劝道:“贤侄,待你我擒了郭汜此贼,再来祭张兄英灵!”

    郭汜的封地在美阳县,出了长安数百里才能到。那里,比长安更偏僻荒凉。现在郭汜连长安都不想去了,更不用说去封地了。天子跑了,郭汜很后悔。李傕自回池阳去了,他却盯上了段煨的华阴。

    段煨在华阴驻扎多年,把这里经营得颇有声色。这里有大河,有洛水。段煨带着士兵和百姓在此屯田,撑过了一个又一个荒年。如今郭汜便看着段煨开始眼红了。郭汜马贼出身,这么多年只知掠夺破坏,却不知道建设开发。他自己的封地被他搞得一塌糊涂。别说屯田了,他素来就是没粮了就向朝廷要,朝廷不给他就自己去抢。关中诸军阀基本上都是有样学样,你抢我,我抢你。七抢八抢,把长安弄得一片残破如同鬼域。

    郭汜看中了段煨的地盘,先是向段煨索要粮食。段煨也不是什么好惹的,你们前番帮我杀了杨定,我也没去帮天子打你们。现在大家扯平两不相欠。想要粮食可以,拿钱来买或者拿马匹绢帛来换。

    郭汜这几年来向来都只有自己抢别人的,听了段煨的哪里肯干,于是便发兵来攻打段煨。二人都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一打起来便没完没了。段煨也被郭汜烦得不行,二人势均力敌,相持不下。再耗下去,基本上就要同归于尽了。到时好处便全归了在池阳看热闹的李傕了。正心忧之时,恰好张绣来了。真是来得及时啊。

    郭汜亦探知是张绣来了。见张绣入了段煨军营,郭汜心道不好。遂遣快骑往池阳去请援去了。这日,段煨营门大开,段煨与张绣一道率兵出来。

    郭汜见了,亦引兵出营。见了张绣,正欲上前搭话,段煨却不给他这个机会,大手一举,便一马当先,引骑直冲其阵。张绣之勇,凉州诸将哪个不知,要是郭汜见了张绣,如自己一般以言语动之,那这仗就没法打了。郭汜只能死,投降或逃跑都不行。

    张绣见段煨先行,亦不甘落后,遂纵马摇枪,率众来攻。郭汜怒极,心道张绣小儿看来你是和段煨商量好了要置我于死地了,一句话都不肯让我说。见势不妙,郭汜拨转马头,便欲率众归营,闭门待援。

    段煨得了张绣之势,哪里肯放。率了众骑直追郭汜。此时郭汜大军见主将不战而逃,皆各自亡散。独有郭汜亲卫一部跟随。段煨衔尾直追,张绣却率大军在逼降郭汜所部。

    遥遥见得郭汜欲逃,张绣取了弓箭在手,觑准郭汜背心,便发一矢。郭汜应弦而落。段煨见郭汜中箭,大喜,趋至郭汜跟前。

    郭汜臂膀中箭,斜卧于地,对段煨道:“忠明,乞活我命。”

    段煨笑道:“借郭兄首级一用。”话音方落,大刀便直劈而下,郭汜头颅在地上滚了几滚,便被段煨提在手中,高举示众。

    众见郭汜死,皆伏地请降。段煨、张绣遂并郭汜军。

    池阳李傕得了郭汜援信,遂引军来救。待至郑县,拦住几个亡卒,言郭汜已死,其众皆降。李傕长叹一声,道:“何至于此!”言罢,引军复回池阳。

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觐天子() 
段煨既杀郭汜,又并其众,遂高奏凯歌而还。到了营中,大犒三军。完了之后,二人分赃,张绣分得四千精兵。大喜过望,再三谢过段煨。

    又流连数日后,张绣向段煨辞行。临行,贾诩道:“忠明,莫如你我一道往安邑朝觐天子如何?”

    段煨摇了摇头,道:“文和你与文锦且自去,吾于此驻守,以防李傕。”说完,又对张绣道:“贤侄,若在袁绍处不如意时,便来华阴,你我二人联手足可自保于当世也。”这句话,却是说得情真意切。凉州系的带头大哥董卓死后,与段煨同为凉州诸将的徐荣、张济、牛辅、胡轸等全死了。李傕杀了樊稠,段煨这次又攻灭了郭汜。当年纵横凉州,不可一世的凉州骑,如今只剩下了李傕和段煨,还有张绣这三人了。凉州虽然还有马腾和韩遂,但他们索来自成体系,李傕又和段煨立场相反。真正还能让段煨心中感觉到一丝亲近的,也就张绣和贾诩这二个同为武威郡的老乡了。

    此次一别,也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见,所以段煨不禁说出了这番话来。张绣听了,也是心潮起伏,再拜道:“绣谨记叔父之言,叔父多保重。”说完,二人洒泪而别。

    张绣一路又到了陕县,盘桓几日后,便于茅津口渡河。率了大军,一路迤逦往安邑而去。路上,张绣问贾诩:“贾公为何劝叔父与我一同来朝天子?”

    贾诩道:“听忠明之言,河东白波军甚众,杨奉等颇得势。忠明若能随我而来,攻灭白波军,兼并其众,使我后路无忧,岂不更好?”

    张绣听了,默默无语,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贾诩其实也没说实话,他心中有个庞大计划,不过此时还不是时候。且到了安邑再看。

    张绣过了河,便到了大阳,大阳县令一看旗号不认识,于是闭门自守,于城头大声道:“来者何人!”

    张绣单骑出阵,行至城下,乃道:“吾乃建忠将军、宣威侯张绣是也,今闻天子在安邑,故欲往之朝觐,还请县令放行。”

    大阳县令想起这么一号人物来,又见张绣并不是那种跋扈之辈,遂放下心来,道:“将军且稍待。”

    于是下城来迎张绣。于城中设宴待之,临别,又以文书予张绣,道:“前方尚有数城,将军持此文书可过也。”

    张绣大喜,再谢而别。一路北上,持了大阳县令的文书,果然畅通无阻。到了安邑,遂使人往报。太守王邑得了信,急忙来见天子,拜道:“陛下,城外有支军,言是张绣来朝。”

    天子心中一转,疑道:“张绣远在南阳数年,怎至此处?快传!”久不闻南方消息,张绣既来,却要好生问上一问。

    闻天子召见,张绣自留大军于外,与贾诩率亲卫入城。到了太守官舍,贾诩感慨道:“堂堂至尊,屈幸于太守府邸,诚可叹哉!”遂与张绣入内。

    堂前,天子端坐正中,诸卿分列左右。张绣与贾诩拜道:“建忠将军、宣威侯臣张绣;光禄大夫臣贾诩拜见皇帝陛下!”

    张济死后,张绣上报朝廷,请袭张济之职爵,时朝政为李傕等把持,遂未许。故张绣之爵职仍是之前所封。贾诩助凉州诸将入长安,后酬功时,李傕等封欲贾诩为列侯、拜尚书仆射。贾诩见诸将攻破长安后,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心中有愧,故不肯受。后拜为尚书,旋又因母丧去职,只挂了个光禄大夫的虚衔。

    天子赐座之后,便问张绣诸事。张绣也不隐瞒,把曹操南下争夺荆州,自己在南阳兵败,不得不回关中等诸事细细道来。

    天子与诸卿听完之后,心中皆是一沉。自袁术僭号以来,关东诸侯是越发胡来了。像张绣所言的孙坚与曹操私自兴兵攻伐荆州,长安就不说了,他们也压根没向洛阳方面汇报。而总秉朝政的袁绍竟然也毫不在意,任他们胡为。如此一来,汉室威仪何在?以前还好,起码会找个理由,也会向天子汇报一声。现在诸侯自专征伐,朝廷权威自此不复存也。这意味着,起码在曹操、袁绍和孙坚的心中,天子对他们而言,已经不能起什么作用了。

    天子沉默了一阵,方强笑道:“幸好关东还有刘备、刘虞等忠直之臣,否则,此天下已不复为汉也。”

    杨彪等人听了,心里也沉甸甸的。确实如此。刘表被曹操和孙坚夹攻,覆灭在即。若不是关东还有个刘虞和刘备在撑着,这天下也不知道归了谁。袁术不就称帝了吗?

    再看看这关中,死了个董卓,又起了李傕、郭汜等人。好不容易东奔到了安邑,原想在此地能够好生安稳些日子。白波军诸帅又各自争权,干乱政事。搅得小小的一个河东亦不得安宁。再回想起先帝之时,虽然先帝宠信宦官,不施善政。但好歹这天下,还在朝廷的掌握之中。三公也罢,边将也好,朝廷一声令下,谁敢不从?

    君臣感慨了一阵,又听张绣说郭汜兵败身死。天子与群臣对望一眼,心中皆觉得痛快。李傕与郭汜之前一路追杀,使得他们狼狈不堪,天子与大臣的威严体面俱失,将士大臣侍从等死伤无数,典籍符书器物损失不计其数。君臣们在心中早就将此二人斩首无数次了。此时听了郭汜死讯,便觉得这是难得的好消息了。

    天子又与张绣、贾诩二人说了一阵话,这才入内。张绣与贾诩二人辞别出来,复返城外大营之中。

    韩暹见张绣来,心不自安,往见杨奉,道:“张绣远来,其欲何为哉?”

    杨奉道:“今日奏对,张绣兵败南阳,不敌曹操,故远走关中。因天子在此,遂来朝见。卿勿多疑。”

    韩暹心想人家一来关中,就与段煨一道火拼了郭汜,我心中能不慌吗。见杨奉言辞诚恳,心中稍安,想道最起码杨兄还是站在我这边的。于是辞了杨奉,又匆匆去见李乐、胡才等人去了。

    当晚,天子赐宴,命安邑城中诸卿,一道为张绣、贾诩接风洗尘。宴罢,张绣与贾诩欲返营,忽然有一小黄门拦住,道:“陛下有旨,着张、贾二卿前往。”

    张绣与贾诩对视一眼,心中疑惑,脚下却是不停,随小黄门入内院去了。

第三百六十五章 贾诩所谋() 
张绣与贾诩二人入内见了天子。天子开门见山,直接问道:“二卿北归来此,将欲何往耶?”

    张绣心中顿时一愣,忙对道:“臣愿在此,护卫陛下。”

    天子叹道:“张卿休得瞒朕。”天子自被董卓立为皇帝之后,颠沛流离,不知道经历过了多少磨难,暗中经受过多少惊吓,心智早就磨练得非同常人。他心中明白得很,自己这么一个无权无势的空号天子,对张绣能有什么吸引力。张绣与贾诩在荆州待了数年也未见要来护卫自己,现在在南阳吃了败仗就想起自己来了?不可能!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张绣在荆州待不下去,然后别有所图。只是途经此地时,恰好自己驻跸在此罢了。天子可不认为,自己若还在长安时,张绣会专门跑到长安来觐见自己。

    张绣与贾诩对视一眼,贾诩拜道:“陛下圣明,臣等确实有瞒陛下,还请陛下恕罪。臣与张将军败于曹操之手,荆州不可再留。遂欲北上投奔袁绍,以全三军将士之性命也。”

    天子既然怀疑,那就大大方方的说出来好了,自己有大军在手,又有何惧哉。

    天子似笑非笑的哦了一声。你若是想投袁绍,直接出陕县径往函谷关便是了,非得渡河转个弯来朕这里?你们这些凉州武人,又有哪个真正把朕放在心上了?

    天子也不说破,却是说道:“朕却有一个好去处,更胜袁绍。不知二卿可有意乎?”

    张绣拜道:“臣愿闻其详。”且看你能说出什么花来。贾诩也在旁边沉默不语。

    天子便道:“青州如何?”

    不理会张绣、贾诩二人的震惊,天子继续道:“袁氏久有谋逆之心,袁术称帝在前,袁绍揽权于后。名为汉臣,实则汉贼也。二卿若仍心存汉室,便可往青州,以助刘备击破袁绍,平定诸侯。将来封妻荫子,青史留名,岂不美哉?”管你是不是往冀州去,先让我说个痛快。

    张绣与贾诩对望一眼,强压住心中惊骇,一齐拜道:“臣等既受汉职,食汉禄,便是汉臣。臣愿遵陛下之旨。”天子心中了然,于是一笑,心道先是愿闻其详,再是遵旨,不是说中了你们的心事,你们如何肯遵旨?

    贾诩忽然又拜道:“臣冒昧,不知陛下可有移驾青州之意乎?”目的地既然被天子知道了,那么,心中那个想法便可以开始启动施行了。

    天子眼中一亮,旋又垂下眼皮,道:“朕有些倦了,二卿且退下罢。余事再议。”

    到了城外大营,张绣一肚子疑惑,来问贾诩。

    贾诩大笑道:“想不到陛下聪慧过人。竟然一眼看出我等行军目的来。”

    又对张绣道:“恭喜将军,贺喜将军。”

    张绣疑道:“贾公,喜从何来?”

    贾诩道:“陛下亦有意青州,此将军之喜也。”

    张绣听明白了,更是担忧:“此去青州,路途艰难,自身且难保,天子车驾随行,可乎?”

    贾诩笑道:“将军,你我率孤军往青州,与护送天子百官往青州,哪个功劳大?”

    张绣道:“自然是护送天子百官一道往青州功大。”

    贾诩又笑道:“若能在途中,顺便为刘青州攻取并州呢?”

    张绣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得老大:“贾公,你!你!”竟然是话也说不出来了,说好的不是走冀州攻袁绍之后的呢。怎么又绕到并州去了。

    这个计划,也是贾诩遇到了段煨之后,才开始酝酿的。入冀州也是要先遣人潜入青州与刘备联系,以配合一道行动。那么,何不自河东出并州,与刘备一道把并州给打下来,顺便再把天子给迎到青州去?

    天子已经在河东,就在并州的边上。而且听说吕布当年逃离关中后,就在并州。若能拉拢吕布,再说动段煨,何愁大事不成?更何况,天子只怕心中早就有意东幸青州,只是路途遥远不能至罢了。自己之前稍一试探,天子不就动心了吗。

    贾诩心思电转,对张绣道:“将军若能依我之计,事成则累世公卿也。”

    张绣深吸了一口气,为贾诩这个脑洞大开的计划给彻底镇住了,他开口道:“便依贾公之言!”

    至于事情若是失败之后会如何,张绣和贾诩都没有去想。他们在荆州待不下去,远来此处,本来就是在行险。既然都是在冒险,何不搏个大的。

    计较已定,贾诩便让张绣安排了几个精细的人,分别潜往并州与青州了。如果没有起别的心思,他们率军自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