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祖师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道祖师爷- 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旦文气过盛,这古皇城能不能承受可就成了大问题。

    不料殷明只是摇头,“无碍,刚才的设计就是为了稳定整个古皇城的皇威。”

    其实殷明对天元城的改造设计不仅仅为了稳固皇威,还为了更加方便的凝聚信仰之力。

    他要将天元城打造成一座人族圣地!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皇城改建活动拉开了序幕。

    虽然殷明麾下不过万余人,可是这万余人对殷明那可都是绝对的信奉与尊仰,所以改建活动进展得可谓如火如荼,没有任何一个人抱怨与埋汰。

    其中不乏擅长风水之人,得见殷明的设计图后更是大赞,称古皇城一旦改建完毕,势必会吸纳天地灵气,而后养成龙脉之气。

    龙脉在风水中有特定的解释,常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的山脉走向起伏,转折,变化。

    龙擅长变化,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阴能险,能飞能潜。

    称古皇城将养成龙脉之气,其意便是指这里即将大兴。

    这种甚为吉利的解释在民众中疯传,于是改造天元城的活动更是热烈。

    甚至白彦听了都想亲自去参与一下,以便日后也能分得一两缕所谓的龙脉之气。

    祝明飞虽是傲气,但听得龙脉之气这等解释,哪里还忍得住心中的激动,当即偷偷跑去主城区搬砖卸石了。

    可是当他来到主城区,俞游早就在此地了,只是他对建造一事并不擅长,而且反应比较慢,所以做起事来比较慢吞吞,直让杨子铭一阵无语。

    元启,元珏自跟随殷明学文以来,自是对他的命令向来遵从,所以老早就身体力行前去搬砖了。

    殷明的弟子无不遵从殷明的指示,尽管此次改建天元城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没有必要去完成的任务。

    天元城改建并未花费太多功夫,毕竟殷明的一众弟子都是文道高手,而且杨子铭已经成圣。

    在杨子铭的带领下,不到一个月的功夫,整个天元城的改建便已全部完成。

    主城区最中心乃是一座庞大的书院,漂浮在空中,这里就是原本的皇宫。

    书院分十二层,一共高三百多丈,矗立在虚空之中宛如一座神塔,散发着无尽光辉。

    书院东侧乃是两座宏伟异常的宫殿,前后三重,以纯黑玄石建成,极尽朴素与深沉。

    西侧则是三进三出的一座庞大寺庙,着金红琉璃,墙体透光。

    东南方的建筑比较低矮,但排面比较宽敞,长达百丈,上下分两层,下层全由巨大的石柱鼎立,壮观异常。

    东北乃是一个巨大的练武场,也漂浮在空中,以无尽文气为墙,地板乃是由青金石构成,便是真圣也无法将之击穿。

    西南方则是一栋构造极其复杂的建筑,看上去像是一栋四四方方的五层高楼,外面皆由青金石所铸。

    但这栋楼却会变化,一日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变化一种模样,或长龙腾空,或猛虎扑雕,或蛇形五步,令人叹为观止。

    至于西北,这最后一栋建筑,却也是建的最久的一栋。

    只见这栋建筑并排不过三十多丈长,也不高,整体模样看上去很想一个四四方方的黑色匣子。

    可是在这匣子前方却有着一个巨大的太极图,乃是一方水池,左阴右阳,一满一涸,往复循环。

    “这是什么?”

    元启有点看不懂这东西。

    杨子铭为他解释道,“此物名唤太极,乃是夫子提出阴阳论所构成。”

    “你瞧这两方池子,一方水满之后,另一方必定干涸,而一方干涸,另外一方也必定溢满。”

    “如此循环往复,象征阴阳不息,世间万事万物流转不停,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杨子铭从殷明那里学到的关于太极图的东西也就这么多,至于更深的道理,他也是不知。

    说着,杨子铭看向了殷明。

    只听殷明道,“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极复动。”

    “一静一动,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

    “五气顺布,四时行焉。无形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

    “太极,本无极也。”

第520章 得一无极() 
殷明在闭关之时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世间万事万物都无法永恒。

    正如世人无法永生一般。

    无论是武道还是文道,无论是人还是妖魔,永生永远都是无法跨过去的一道坎。

    强如当初武祖,也未能永生,遑论这后世之人?

    所以为了确保文道昌盛,殷明首先要确立的不是诸子百家的道义,而是文道的终极体现,那就是太极。

    太极本无极,换句话说,太极所包含的一切就是整个世界,没有极限没有边际。

    阴阳论乃是贯穿文道始终的最强理论!

    当然,殷明并未想过文道之终,他只是文道开创者,他只是开头,至于文道之终,那要看后世之人如何去延续。

    所以他才在城中修建了这一方水池,因为他确立诸子百家,就必须先让诸子百家的所有人都明白和理解太极,理解阴阳论。

    只有诸子百家的所有人都理解了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的道理,那么他们各自所代表的道义才能永久的流传下去。

    而这些道义则代表着他们的永生。

    换句话说,殷明要为这个世界留下的,不仅仅是儒道,也不仅仅是道家之典,而是万道归一,一归太极。

    “何为万道归一?”

    杨子铭不懂了。

    在他看来,世间万道各行其道,虽有交汇之处,但最终所归却不尽相同。

    诸如佛道与儒道,虽都是教人从善如流,但一个是让人遁入空门,大彻大悟,另一个却是教人入世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个体与群体的概念分得非常清楚,很难说殊途同归。

    殷明淡淡道,“万道归一,这里的一不是指最终所归之处。”

    “这里的一,指的乃是本心。”

    “本心?”

    杨子铭皱眉。

    殷明点头道,“所谓本心,便是人之初,性本善。”

    “虽然这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凭据的构想,但只有秉持如此构想,我们方能守住本心,不被世间万物所侵蚀。”

    “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便是如此。”

    “得万道不如得一,得一便得无极。”

    无极便是这个世界最终的形态,无论是人族,妖族,魔族亦或者鬼神,无极都会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此乃无法避免之处。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殷明的眼中,永生当然可贵,可是真正的道存无极才是最终极的体现。

    永生只是单个群体的得到实现,可是无极,或者说这个“一”,才是整个世界里万事万物的最终本质。

    殷明要让诸子百家明白的,也正是这一点。

    各种道义的传承,到最后都会回归到“一”上面来,只有真正理解与明白了这个“一”,世间万道才能永恒长存。

    “可是我们如何才能守得住本心?”

    元启问到,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奇特的光芒。

    显然是对此很是好奇。

    殷明道,“守住本心其实很容易,佛家有佛家的戒律,道家有道家的规矩。”

    “每种道义都有信奉者独有的理念,当这种理念根深蒂固,当你确信自己已经完全融入其中,本心自然固守,毋须外力加持。”

    “再者”

    说到这里,殷明忽的停顿了一下。

    杨子铭忙问道,“再者什么?”

    却见殷明只是摆手。

    其实他想说,本心不同于本性,本性与本心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可是他担心他们并不能听懂,所以就没继续往下说。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本性所讲乃是深究个人,而本心很大程度上还是倾向于群体。

    本心的固守为的便是群体,并非单个群体,因为固守本心的目的便是造福群体。

    而本性则是一个人的事。

    殷明清楚的是,而今他的一众弟子中不乏本性妄为者,想要他们在短时间内摒弃本性,回归本心,明显不现实。

    这需要水磨工夫。

    但这并不妨碍殷明定立诸子百家!

    “夫子要确立诸子百家?!”

    杨子铭显得有些惊诧,他没想到殷明会在这种时候确立诸子百家,确立文道的根基。

    因为殷明乃是文道祖师,所以他可以说是整个文道的根基。

    可是他一旦确立了诸子百家,他虽然还是文道祖师。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道的根基则变成了他确立的诸子百家。

    世人信奉诸子百家,那么对殷明的尊仰也就会变得微薄,毕竟信仰这种东西是会随着心中供奉的信念转变的。

    这时,一旁的俞游忽的慢吞吞的道,“我记得夫子夫子说过”

    “道生万物,而而天地万物又复归于道,所以嗯”

    “所以夫子确立诸子百家,其实也就是也就是将道散布于天下,让天下人回归于道。”

    其实俞游没有说清楚的是,殷明在这个世界出现,那么他的一切都是由道而起。

    也就说他此时此刻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从道这里获取的。

    而他现在将这种“道”传给天下万民,确立诸子百家,让世人各自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道,其实也就是等同于将自己的“道”返还给道。

    俞游不善理论,所以说起话来,似懂非懂,令人捉摸不透。

    祝明飞闻言道,“如此甚好,夫子确立诸子百家,势必唤醒世人心中之道,到时候文道昌盛,定会超越武道!”

    杨子铭闻言看了他一眼,却是没有多言。

    只听白彦道,“哼,什么道不道的,说到底最后还是看谁的拳头大,天魔天妖可不会和你说什么道。”

    白彦弃文从武,对文道早已心肠破碎,若不是遇到殷明,恐怕他连这些理论听都不会听,更别提反驳了。

    不过他还是认定最后比拼的还是拳头大小,因为只有拳头大的人才有资格立道。

    于是他把目光转向了殷明。

    事实上所有人都把目光转向了殷明,想听听他的意见。

    文道就算昌盛,可是文道不能没有实力奠基,要立道,拳头一定要不小。

    “所以,在确立诸子百家后,更为重要的事便是确立文道修炼。”

    “此事,才是我们文道中人的重中之重。”

第521章 佛既是道() 
天元城,天书院。

    天书院之所以会被命名为天书院,乃是因为殷明有《书》经作为书院的镇院之宝。

    而《书》经在此刻对文道中人所能起到的效用,无疑是天书般的效用,所以这才命名为天书院。

    天书院第三层乃是儒道院,此刻殷明等人便端坐于其中。

    天国,荒国,宙国,黄国风闻殷明要确立诸子百家,纷纷派遣高手前来打探,天元城一时人满为患。

    当然,这些人肯定是不会前去书院的,他们要打听的只是诸子百家各家主事人究竟是谁,以及殷明确立诸子百家之后的下一步行动。

    对于殷明,大陆八国可是都相当关切。

    于是,原本只有数万人的天元城,一时间竟热闹起来,无数人涌进城中,一度让人以为回到了古皇城时代。

    “听闻殷夫子的徒弟甘乐在黄国传道,这甘乐不会被他立为百家之主吧?”

    “那也要看甘乐在黄国传道的情况吧。”

    “我可是听说最近黄国国内不太平,也不知殷夫子如何思量的。”

    街坊中大多都是从天国来的武道高手,毕竟天国距天元城稍近,所以来的人也就更多。

    而此时,在天书院中,殷明正听着杨子铭的汇报。

    “黄国晁王屡次三番阻止甘师弟传道,最近还暗中派镇国卫袭杀甘师弟。”

    “黄国国内反对甘师弟传道的声音很大,除了晁王外,黄国丞相宇文州也是其中之一,至于其他人”

    杨子铭没有继续说下去的原因是,其他人没有反对甘乐传道的胆子。

    可是黄国的晁王与丞相既然都已经反对,那他们的态度也就变得无关紧要了。

    杨子铭顿了顿继续道,“甘师弟没有反击,很多弟子被活活烧死也未曾反抗,希望能感化黄国百姓。”

    “可是黄国的局面越发紧张,我担心甘师弟”

    杨子铭担心甘乐控制不了局面,毕竟晁王已经明言反对,而且还对甘乐的弟子大开杀戒。

    殷明闻言,略微一思索后道,“甘乐有这等感召世人的决心,看来他心中之道已然纯熟。”

    “你明日启程前往黄国,助甘乐在黄国立佛教。”

    “佛教?”

    元九诧异问到。

    殷明点点头,缓缓道,“甘乐放弃私利,感召世人,创造最彻底的圆满智慧与人格,这一点与佛道很是符合。”

    “晁王担心甘乐传道影响他的皇权本在情理之中,但甘乐杀身以成仁,虽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但局面未免会失控,到时候甘乐若是出事,乃我文道的一大损失。”

    对于殷明而言,甘乐才是重点。

    至于晁王和宇文州,他并未放在心上。

    杨子铭闻言点头,脸上布满若有所思之色,想是在思考如何助甘乐创立佛教。

    这时,殷明提醒他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

    “每一个有心向道之人,必不会独善其身的修成正果。”

    “甘乐以儒理入道,渐至佛理,除了他具备聪明智慧意外,还有他心中的誓愿,杀身成仁的普度众生。”

    “如此,佛性自然。”

    殷明并未强调空与有,因为现在与他们说空与有会显得很玄乎,毕竟在座的弟子中对佛理的认知极少,而甘乐能有普度众生的誓愿,很大程度上乃是因为他的聪慧。

    所以殷明要做的,只是提醒甘乐该如何秉持佛性。

    佛的出发点是心,阐述世间万物变化无常,是空,也是幻。

    但从空幻之中悟道,回归本心。

    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