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高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法家高徒- 第1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首诗的立意,还有描写还在自己的之上。”

    “而且这人的字体前所未见,不仅好似龙蛇,更蕴含了光明和黑暗两种力量,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时而仁慈,时而狠辣,让看不清他本来面目。”

    “真是一个奇怪的人。”

    极乐童子眼睛也在收缩,因为他发现司徒刑诗筏上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攫取文气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他四周的文气竟然被掠夺一空,好似真空一般。

    “这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有这么强的力量?”

    极乐童子难以置信的看着司徒刑方向,只见一个巨大的漏斗横亘在天地之间,白色的文气好似九天之上的银河倒灌。

    五寸一!

    五寸三!

    五寸七!

    六寸一!

    随着一声轻响,文气在众人期盼的眼神中突破了六寸,白色的气柱也变成了金色,光彩夺目。

    “六寸!”

    “镇国诗!”

    “司徒镇国不愧是司徒镇国!”

    看着好似金柱横贯天地的文气,每个人眼中都流露出兴奋之色,随即又流露出理所当然的神色。

    六寸镇国诗对旁人来说,一生能够写出一首,足以自傲。

    但是司徒刑在短短的时间内。有《登科后》,《陋室铭》,《正气歌》等传唱千古的佳作传唱,其中《正气歌》更是六寸之上的圣文。

    所以,司徒刑做出六寸镇国诗词,在众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

    噗!

    极乐童子一脸恐惧的看着自己的文气,本来已经达到五寸九分的文气,受到冲击,四周的文气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溃散,诗筏上的文气也缺乏后继,而最终停止不动。

    五寸九分!

    仅仅就差一分!

    但是现实就是如此的残酷。

    哪怕只有一分之差,也没有成就镇国。

    极乐童子的诗词,以五寸九分,位列出郡之首。

    “可惜了!”

    “太可惜了!”

    “既生瑜何生亮!”

    “如果不是碰到了司徒刑的《春夜喜雨》,他的诗词必定能够突破六寸,成为镇国。”

    “真是可惜!”

    看着面色阴沉,眼睛中流露出心痛之色的极乐童子,众人的眼睛里也流露出一丝可惜之色。

    如果不是遇到了司徒刑这么强劲的对手,极乐童子足以笑傲当代。

    不是他弱,而是他的对手实在是太强了。

    力压当代,好似一座巨山,压的北郡儒生抬不起头来。

    可以预见,只要司徒刑不陨落,必定会成为鱼玄机,梦神机那样的天骄。

    “我不甘心!”

    “我不甘心啊!”

    极乐童子看着文气溃散的诗筏,眼睛大睁,清澈的眼白中浮现出一根根血红的细丝,看起来好似蚯蚓,又好似小蛇,说不出的可怖。

    身上更有一种说不出的怨念,仿佛整个人都被一种黑色笼罩。

    “司徒刑!”

    “我和你势不两立。”

    不知名的位面

    巨大宫殿之中祭台之上,已经被打开的棺椁慢慢的关闭,神灵已经睁开的眼睛也慢慢的闭上,好似马上就要再度陷入沉睡。

    但是,青铜宫殿运行轨迹却发生了一丝变化。

    如果以上帝的角度来观察,就会发现,青铜宫殿的运行轨迹和大乾位面进行了重合,青铜宫殿的竟然穿过重重位面时空,向着大乾进发。

    轰!

    轰!

    轰!

    一个个星体陨石被青铜宫殿撞碎,吞噬,青铜宫殿的速度越来越快,好似一个巨大的流星,释放出耀眼的光芒和无比的炽热,看起来好似烈日。

    “大乾!”

    “我会回来的。”

    神灵在眼睛完全闭上的瞬间,声音喃喃的说道。他的声音虽然很小,好似蚊鸣,但是里面却有着说不出的自信和坚决。

    极乐童子眼睛欣喜的看着空中,因为他感觉到了神灵的气息,而且这股气息更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向大乾发现移动。

    “当神灵降临之时,就是天地重返上古之日!”

    。。。

    司徒刑不知极乐童子心中的愤怒和期盼。

    他现在全部都在文章之上。

    命运!

    这个命题实在是太笼统,也实在是太大了,也太广义了。

    什么是命运!

    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就是命和运。

    命和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

    有命,有运才是一个独立完整人生。

    但如何去论述命运呢?而且乾帝盘以命运为题,又有什么样的深意?

    儒生们盘坐在号房之中,眼睛中闪过一丝迷茫。更有不少人身形晃动,抓耳挠腮起来,显然,这个命题,让他们有一种狮子咬天,无从下口的感觉。

    更不要说如何破题,引申出一篇锦绣文章。

    《易经》中有天地人三才的说法,天主高,主重,人在天之下,故而君子要安命。

    但是以此破题,又感觉力所不逮。

    极乐童子瘦小的身体盘坐在胡凳之上,稚嫩的小脸皱作一团。好似白玉的手指轻轻的敲打着桌面,他的思路不停的发散。

    手中的毛笔好似无意识般在草稿纸上留下一个个文字。

    “乐天知命,故不忧。”

    顺天道之常数,知性命之始终,任自然之理,故不忧也。

    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盖夫子当衰周之时,贤圣不作久矣。及年至五十,得《易》学之,知其有得,而自谦言无大过。则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与己之不负乎天。故以知天命自任。命者,立之于己,而受之于天,圣人所不敢辞也。」孔子学《易》,乃知天命。吾人虽闻天命,未必能知,须先信赖圣言,以求知之。

    随着思路的理清,极乐童子的眼睛慢慢的亮了起来。

    他抓住了一点灵光,绝对从孔丘的“三知”进行破题。

    孔子在《论语·尧曰》即《论语》的最后一章里,孔子提出人要“三知”,即“知命”、“知礼”、“知言”,可谓是人生至理名言。

    《论语》从学习的三个阶段开始,以要达到“三知”的境界终篇,是大有深意的。实际是讲述人生在道德知识与品行全面成长的整个过程。学习是起步阶段,是人生提升自己的唯一手段,当然这种学习包括读书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学习。学习的最后境界便是“知命”、“知礼”、“知言”,而“知命”排在第一位。

    极乐童子以此破题,暗合圣人之言,中规中矩,就算在苛刻的考官也不能提出质疑。只要润色得当,定然能够写出一篇繁花锦绣。

    但正因为是圣人之言,故而此立意并不算新颖,很难出彩。

    最多只能算是中上。

    一丝丝文气升腾,在空中凝聚成云锦。

    不论是监考的李子轩,还是其他儒生都下意识的抬头,锦绣文章!

    锦绣文章是文气达到一定程度的表现。

    但是算不得极好。

    不过极乐童子年幼,见识最是浅薄,能够写出这样的锦绣文章已经很是不易。

    安乐先生已经是耳顺之年,早就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故而他对命运的体悟最深。

    眼睛中时不时有精光射出,他只是稍微思索一会,就从桌案上拿起毛笔,笔尖划破纸张,发出唰唰之音。

    更在雪白的纸张上留下一个个好似繁花的文字。

    “物之大者无若天地,然而亦有所尽也。天之大,阴阳尽之矣。地之大,刚柔尽之矣。阴阳尽而四时成焉,刚柔尽而四维成焉。夫四时四维者,天地至大之谓也,凡言大者,无得而过之也。亦未始以大为自得,故能成其大,岂不谓至伟至伟者欤?天生于动者也,地生于静者也,一动一静交,而天地之道尽之矣。动之始则阳生焉,动之极则阴生焉,一阴一阳交而天之用尽之矣。静之始则柔生焉,静之极则刚生焉,一柔一刚交而地之用尽之矣。动之大者谓之太阳,动之小者谓之少阳。静之大者谓之太阴,静之小者谓之少阴。太阳为日,太阴为月,少阳为星,少阴为辰,日月星辰交而天之体尽之矣。”

    安乐先生的思想受《皇极经世书》影响很大,故而他的思想里面有着浓郁的皇极。

    以天地阴阳之理,阐述王朝更替,时运动荡之机。

    从上古到当世,甚至是未来,都做了一定的推演,可以说是将命运之道发挥到了极致。

    一丝丝文气升腾,一个个念头碰撞。

    但是他的思路还是太过局限,仅仅放在王朝之上。

    或者说这篇文章是给帝王将相看的治世之策,而不是给寻常百姓阅读的劝世之文。

    一丝丝文气升腾,安乐先生的文章比极乐童子的强上不少,很快就突破了繁花锦绣的层次,文气在空中凝聚成了一尊尊帝王。

    皇极,代表的就是帝王之尊!

    更推演了从上古到现在,以及未来的王朝兴衰更替之事。

    巨大的动静让每一个人为之侧目,更有人眼神炯炯直勾勾的看着空中,好似要从中体悟出一鳞半爪。

    “真是太震撼了!”

    “安乐先生不愧是安乐先生!”

    “一篇文章道尽三古,也只能安乐先生才有此能!”

    一个个儒生看着空中的帝王,已经王朝的更替,眼睛中都流露出震撼之色。

    司徒刑也感受到了文气的波动,以及众人的赞叹。但是他没有着急,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好似发呆,又好似走神,脑海中的好似由萤火虫组成的命运长河不停的翻滚着。

    神庭中的六次雷劫好似玛瑙一般的儒家半圣念头在快速计算推演着。

    命运长河他虽然只得到了其中的一节,但是也能让司徒刑管中窥豹,尽数知晓命运的秘密。

    一个个文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篇篇文章。

    但是这些文章不是太过肤浅,就是太过消极。

    司徒刑都不是所喜,故而一直没有动笔。

    轰!

    轰!

    轰!

    六次雷劫念头好似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那一节好似萤火虫组成的命运长河在不停的分解,一丝丝体悟出现在司徒刑的心头。

    大命运术!

    这是他脑海中突然多出的那一段传承,随着命运长河的分解,以及他对命运体悟的增强,大命运术也变得越发丰满。

    威力更是递增。

    命也!

    时也!

    运也!

    大命运术的核心,就是命,运,时!

    但是最关键的却是最后一个字,那就是时。

    想到这里,司徒刑的眼睛不由的一亮,因为他想到了一篇千古流传的劝世文。

第三百六十一章 命运赋() 
啪!

    啪!

    啪!

    司徒刑悬笔持腕,精与气和,气与神和,神与心和,无悲无喜,笔锋好似刻刀又好似烙铁一般,在纸面上留下一个个好似太极阴阳,又好似龙蛇盘绕的文字。

    司徒刑抄写的是《破窑赋》中的一个片段。

    吕蒙正是北宋人,是当朝的状元,官至宰相。

    这篇文章是他用来劝谏太子的文章,公分为《寒窑赋》,《破窑赋》,《时运赋》等诸多版本,又因为通篇描写命运,故而又被称作《命运赋》。

    非常的契合乾帝盘的命题“命运”。

    故而司徒刑没有任何犹豫的重抄文抄公旧业。

    但是,《寒窑赋》虽好,但毕竟是吕蒙正老年的作品,当时吕蒙正三次入朝为相,更是太子的老师,位高权重,威严日盛。

    当时的太子年轻气盛,目中无人,听不得别人劝谏。

    身为太子少保的吕蒙正就写了《寒窑赋》这么一个短篇,用来告诫太子,文章虽然短,但却蕴含着无穷的人生智慧。

    天地循环变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的的人困人为的人生智慧。开篇就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以及最后“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并且要“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吕蒙正在作品中透出这样一种思想:在特定的并且是之前意想不到的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的变化中,人要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的人困人为努力的思想。天尚有不测之风云,人尚有旦夕之祸福,吕蒙正提示人们要重视自然界的星移物换,随着时间变迁,人与事都会带来巨大落差并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天地循环周而复始,所以人必须坦然面对坦途与坎坷。

    吕蒙正用相当大的篇幅列举了自古以来历史上诸多名人各种命运起伏的得时与失时、成功与磨难的巨大落差,他特意要列举这么多数量,是因为要说明很多人想胜天,实际是多数人胜不了天。

    很多人活在这世上,不会接受现实和应对变化。“马有千里之蹄,无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有的人虽然“满腹经纶”,但“白发不第”就是到老也当不上官,有的人虽然“才疏学浅”但却“少年登科”,就是年纪轻轻就当官了,这就叫“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命好”。

    《破窑赋》正是提示人们天道无常和人情冷暖是人世间的常态,提示人们要接受现实和应对天地时空的变化。

    据说太子读过此文后,一反常态,变得虚心好学起来。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将这篇文章称为“劝世良文”。

    但是司徒刑不过青年,而且还是一个童生,自然不能原版照抄,必须进行适当的修改,否则很难自圆其说。

    毕竟他现在还不是状元,更不是朝中重臣,也没有寄宿荒山野庙发奋读书的经历。

    而且他认为吕蒙正受传统思想影响太深,故而思想保守,《寒窑赋》有的地方在司徒刑看来太过消极。

    司徒刑眼神幽幽,经过六次雷劫的儒家半圣念头高速的运转,以《寒窑赋》为骨架,进行新的补充。

    最终形成一段段全新的文字。

    其中精华的基础上,和他身份不符合的,或者是有歧义,和大乾时空不符合,略显消极的语句全部删减。

    又经过细致的润色,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